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回到明朝当太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几个大臣,领侍卫的就占了一半还多,谁敢多嘴饶舌,皇帝一定翻脸不认人,几次试探过后,众人也就绝了念想。
要紧的是,现在除了王承恩外,所有的太监都被召回内宫,等闲连外出的机会都没有。想进什么谗言,也得有交好的老公才好下手,现在老公们成了正经的阉鸡,话都没有人帮着递进去,还怎么个扑腾法?
只能由着这几个老东西折腾,不学习就开革,到时候到家里腿打折了都是轻的,这么好的机会,人家呆的好好的,你小子居然被开革了?家族的名声不必说了,被开革的也就安心在家啃一辈子老米饭吧,这辈子仕途上的事就甭想了。
后果严重,所有人都得咬着牙齿苦捱。好在这些侍卫最底层的都是士绅家族出身,文才出众的居然都有一批,文盲是一个没有,只要实心向学,倒也没有什么学不会的,只是他们原本的那种纨绔膏粱子弟的心性,这阵子确实是被压下来不少。
一时众人无话,只是按着腰刀挺立着,不一会儿,就是看到朝官们鱼贯而出,先是穿着青袍的低等官员,再就是绯袍的大臣们低语着走出来,先是部曹堂上官,接着便是都察院,值得注意的是新成立的廉政院,也是和都察院一样,只对皇帝负责,各地的行分院也是如巡按御史一样,只对皇帝和总部负责。
廉政院和都察院在职能上是有重复,都察院的都御史兼巡抚,负责地方民政,御史放为巡按之后,就是负责监视官员将领,查察地方军民事情,贪腐之事,当然也归巡按御史来管。
因为这个,刘宗周和黄道周等一般守旧的官员对新成立一个部院感觉无此必要,心存怀疑。但皇太子建立推行的决心无可动摇,巡按御史分巡一省,只是一个人,能照管多少地方?廉政院的分司却是庞大的机构,分为内查和外查等诸多的部门,从机要档案的管理到地方巡查的条例,都是一应俱全,而且专责查贪肃腐,对付的也不仅是官员,也有武将和商人、地主等等。
这样一个部门,当然是和都察院有显著的不同。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廉政司所对应的就是大规模的铸造银币,然后施行火耗归公。接着便是给官员调整薪俸。
现在内阁宰相一级的官员俸禄不过是几百两银子,在厚禄法之后,内阁和军务大臣一级的年俸就是一万八千元的银币。
实物粮食分两季发放,也在万石以上。
再加上柴薪等冬夏两季的物资配给,宰相一级由国家供给三十人的元随仆从,每个宰相一级的官员,年薪已经接近四万两左右的白银。
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巨款!
就算是贪污,一年弄到这个数也该知足了。
明末就算是银子流入太多而致通货膨胀,但银子就是银子,它不是纸币,总有一定以上的价值,四万两左右的收入,以前的宰相知道了,准得气的从坟地里爬出来!
老朱家太小气了,太不拿官员当人了。说是一品官有一年几千石的俸禄,但从开国至今,恐怕哪一个官员也不曾把俸禄拿齐过。
早年太祖皇帝拿纸币来折,一百贯才当一贯使,成祖皇帝之后继续用纸币来抵,还加上什么香料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当俸禄。一个知县几十两的年俸,七抵八扣,一个月真正到手十来两银子,连个大商号的掌柜都不如。
这种情形,官员不贪不拿一点,不互相打打秋风,难道十年寒窗真的就是出来受苦的吗?
在这件事上,朱元璋以后的历代帝王都太想当然,太天真了。
他们舍不得的官俸,官员会加倍在百姓身上弄回来,海瑞之后,根本就没有一个所谓清廉的异数了,整个官场都是合流,任何一个可能损坏官僚体系运作的人,都会被视为异类,会被集体封杀!
后人有过研究,明之士大夫之所以站在皇家对面,自成体系,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官俸太低,官员无以自立,彼此互相要留有余地,因为当官是一时的,要想平安,就只能依附于集团之中,否则,得意一时,失意十世。
这几天的朝议,廉政院正式建成,开始在全国范围招收人才,设立行司,这已经成为一个叫人极为注目的新闻。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再往底下,就是全国实行厚禄法的时候到了,一想到俸禄会增加,哪一个不是心里痒痒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几个大臣,领侍卫的就占了一半还多,谁敢多嘴饶舌,皇帝一定翻脸不认人,几次试探过后,众人也就绝了念想。
要紧的是,现在除了王承恩外,所有的太监都被召回内宫,等闲连外出的机会都没有。想进什么谗言,也得有交好的老公才好下手,现在老公们成了正经的阉鸡,话都没有人帮着递进去,还怎么个扑腾法?
只能由着这几个老东西折腾,不学习就开革,到时候到家里腿打折了都是轻的,这么好的机会,人家呆的好好的,你小子居然被开革了?家族的名声不必说了,被开革的也就安心在家啃一辈子老米饭吧,这辈子仕途上的事就甭想了。
后果严重,所有人都得咬着牙齿苦捱。好在这些侍卫最底层的都是士绅家族出身,文才出众的居然都有一批,文盲是一个没有,只要实心向学,倒也没有什么学不会的,只是他们原本的那种纨绔膏粱子弟的心性,这阵子确实是被压下来不少。
一时众人无话,只是按着腰刀挺立着,不一会儿,就是看到朝官们鱼贯而出,先是穿着青袍的低等官员,再就是绯袍的大臣们低语着走出来,先是部曹堂上官,接着便是都察院,值得注意的是新成立的廉政院,也是和都察院一样,只对皇帝负责,各地的行分院也是如巡按御史一样,只对皇帝和总部负责。
廉政院和都察院在职能上是有重复,都察院的都御史兼巡抚,负责地方民政,御史放为巡按之后,就是负责监视官员将领,查察地方军民事情,贪腐之事,当然也归巡按御史来管。
因为这个,刘宗周和黄道周等一般守旧的官员对新成立一个部院感觉无此必要,心存怀疑。但皇太子建立推行的决心无可动摇,巡按御史分巡一省,只是一个人,能照管多少地方?廉政院的分司却是庞大的机构,分为内查和外查等诸多的部门,从机要档案的管理到地方巡查的条例,都是一应俱全,而且专责查贪肃腐,对付的也不仅是官员,也有武将和商人、地主等等。
这样一个部门,当然是和都察院有显著的不同。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廉政司所对应的就是大规模的铸造银币,然后施行火耗归公。接着便是给官员调整薪俸。
现在内阁宰相一级的官员俸禄不过是几百两银子,在厚禄法之后,内阁和军务大臣一级的年俸就是一万八千元的银币。
实物粮食分两季发放,也在万石以上。
再加上柴薪等冬夏两季的物资配给,宰相一级由国家供给三十人的元随仆从,每个宰相一级的官员,年薪已经接近四万两左右的白银。
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巨款!
就算是贪污,一年弄到这个数也该知足了。
明末就算是银子流入太多而致通货膨胀,但银子就是银子,它不是纸币,总有一定以上的价值,四万两左右的收入,以前的宰相知道了,准得气的从坟地里爬出来!
老朱家太小气了,太不拿官员当人了。说是一品官有一年几千石的俸禄,但从开国至今,恐怕哪一个官员也不曾把俸禄拿齐过。
早年太祖皇帝拿纸币来折,一百贯才当一贯使,成祖皇帝之后继续用纸币来抵,还加上什么香料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当俸禄。一个知县几十两的年俸,七抵八扣,一个月真正到手十来两银子,连个大商号的掌柜都不如。
这种情形,官员不贪不拿一点,不互相打打秋风,难道十年寒窗真的就是出来受苦的吗?
在这件事上,朱元璋以后的历代帝王都太想当然,太天真了。
他们舍不得的官俸,官员会加倍在百姓身上弄回来,海瑞之后,根本就没有一个所谓清廉的异数了,整个官场都是合流,任何一个可能损坏官僚体系运作的人,都会被视为异类,会被集体封杀!
后人有过研究,明之士大夫之所以站在皇家对面,自成体系,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官俸太低,官员无以自立,彼此互相要留有余地,因为当官是一时的,要想平安,就只能依附于集团之中,否则,得意一时,失意十世。
这几天的朝议,廉政院正式建成,开始在全国范围招收人才,设立行司,这已经成为一个叫人极为注目的新闻。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再往底下,就是全国实行厚禄法的时候到了,一想到俸禄会增加,哪一个不是心里痒痒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