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人生一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连做正经的人,都有问题。孩子在外面混的事,他们是多少知道一些的。孩子有暴力倾向,爱撒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从小养成的,也是受父母影响的。
而廖师傅,也就是廖苕货他爸,反过来骂她,说她教育孩子的时间最多,也有精力。平时只晓得娇惯,不晓得管教,才有今天这个样子。
除了因为孩子的事争吵,两人好久没有共同的话题了。上床不说话,背对背睡觉。
而这次她打听到的细节,让她觉得,这个话题,丈夫肯定感兴趣。回到家,丈夫刚刚下班回来,她赶快做了点菜,在丈夫喝酒的时候,谈起了这个。
“那边事办完了?”廖师傅难得主动跟妻子说话:“哎,苦命的人呢,那半大小子,怎么办哟。”廖师傅滋了一口酒,感叹起来。
“不是有葛校长一家关照吗?亏不了他的,况且,这次芦花入土,还不是葛校长一家帮忙?对不对?”苕货妈说到。
“这是好事做到底啊。”廖师傅又咪了一口。
“其实,我听说,那冬子跟葛校长一家的事,还有更深的一层,我原来也没听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她这样说,就会更引起老公的重视。因为,这种只说题目不说内容的半截话,如同那句有名的台词:“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这就是勾引听话人兴趣的。
“不是冬子吧,是说芦花吧?芦花是流浪过来的,是桂老师收留下来的,最后介绍给陈师傅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啊?”廖师傅倒直来直去,喝酒的廖师傅觉得,仅凭这一条,葛校长家跟陈师傅一家关系好,就有合理解释了。
这个事,廖师傅两口子都明白。当年芦花刚到容城时,他们也刚参加工作,葛校长与桂老师两口子,还住在子弟校宿舍,他们都在子弟校教书。据说芦花老家是河南那边的,父母得病死了,来容城找舅舅,结果舅舅没找到,人就变成无家可归了。
其实,桂老师是在厂门口发现她的,发现这个脏兮兮的姑娘有些不同寻常,就多问了几句。原来是来投奔舅舅的,舅舅是这厂里的职工。谁知道,桂老师带着她到厂里人事部查找这个人时,才发觉,她舅舅前几年,已经去世了。
姑娘走投无路,但桂老师知道她的情况后,就跟葛校长商量,收留了她,并且找到附属企业,安排她暂时在汽水厂上班。后来,同样是孤儿的陈师傅,也没找对象,在桂老师的撮合下,他们就结婚了。
这就算是第一次帮他们家,后面他俩的后事,也是葛校长一家在帮忙,这就是所谓的“帮人帮到底”了。
“不是,不是因为芦花,我还听到一个说法,是因为他们那个儿子,叫陈冬的那个。”
廖师傅说到:“他们就这一个儿子,名字什么的不重要,你一说是陈师傅的儿子,我都有印象。怎么啦?”
看到丈夫好好奇,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妻子很是兴奋。自己说话,很少有今天这样,让丈夫眼神放光了。
“我也是听说,不一定就是。我猜也不一定对,是那些乱嚼的人编的。”
“你倒是说啊,磨磨叽叽的,不想说就不说,莫耽误我喝酒!”
“好好,我说。这也是罗姐跟黄姐两个说悄悄话,我听的隔壁信。她们说,冬子不是陈师傅亲生的,是捡来的,来是葛校长捡的,你说奇怪不奇怪?”
所谓的罗姐与黄姐,其实原来也是汽水厂的人,早就下岗了,但她们的丈夫跟廖师傅是同事,平时也算认识。
“这两个女人,爱传闲话,少跟她们交道。”
“所以我就没插言呢。我只是无意中听了一些,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丈夫并没有继续问,只是端着小杯子望着妻子,妻子知道,丈夫已经很感兴趣,甚至忘记了喝酒了。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丈夫重视自己的感觉。
“其实吧,她们原来跟芦花是汽水厂一起的,当然知道的情况比我多些。她们说,芦花当年根本没有怀孕的经历,怎么就突然生出一个孩子来了呢?要是怀过的人,半年前都出怀了,怎么没动静?当时,孩子出来时,芦花也没得奶,总是买牛奶喂孩子,这是芦花自己说的。当时同事就有人问过芦花,孩子是不是她自己生的,芦花还给人使眼色,让人保密。”
廖师傅听到这里时,放下了杯子,他觉得,这如此细节清晰的事情,说不定,是真的。
“其实嘛,孩子不是芦花亲生的,这个在汽水厂的人都知道,芦花为人厚道,也就没人说这事。但今天我听到的是,与葛校长有关系,这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怎么又扯到葛校长呢?”廖师傅的兴趣就更大了。葛校长是他尊敬的老师,当年自己成绩不太好,只读到初中。但是葛校长从来没有罚过他,只是鼓励他,即使批评,也只是引导性的。比如,他当年当过体育委员,有一次逃学出去,家里和学校找了半天才把他找回来。
他回到葛校长办公室时,以为葛校长即使不罚他,至少也要骂他几句。谁知道,葛校长却对他说:“小廖啊,你是班干部,要做好的表率啊,知道吗?”
这句话,让廖师傅记得一生。从小调皮,父母不会这样对他。长大后读书,成绩不太好,其他老师对他也是批评为主。因为他身体结实,喜欢体育,跑步还可以,所以葛校长建议他当了个体育委员。这是他这一生来,当过最正规的干部了。
而在自己犯错,所有人都恨不得打他一顿的时候,葛校长还拿他当班干部,还鼓励他作表率。当时,他真是羞得无地自容,从此以后,他再也没违反过纪律。在廖师傅的心中,葛校长,从来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写的人,甚至当成一个可以为人表率的人。这个鼓励,温暖着在高炉面前工作的廖师傅,让他始终觉得,自己的经历中,总有一段是闪光的。而点亮自己的,正是葛老师,后来的葛校长。
“她们也是听子弟校的人说的。说是那天早上,葛校长家有婴儿的哭声,但过了半天,这婴儿的哭声就不在了。但也就是在那天芦花请了一个月的假,她有孩子了。这不是巧合是什么呢?”
廖师傅也感到疑惑,毕竟容城只有那么大,历史上的事,总会有见证人。这事,如果要细问,肯定是有结果的。但,没人这么无聊,公开打听别人的隐私。
其实,好多所谓的传说,只是一个误会,只要有人专门认真打听,完全可以真相大白。但这事没人打听,就完全活在别人的猜测中,更显扑朔迷离了。当然,就是这种扑朔迷离有加工的空间与想象的机会,所以,更有传播力。
人们都喜欢看传奇,尤其对于名人的传奇,这是人类隐私癖的表现。
“好,那我问你,葛校长全家,当时都住在子弟校,他家三个女儿,有过怀孕的迹象吗?在那个时段?”
当然没有,那时,葛校长家的情况,就在他们身边。葛校长家住在老师家属楼一楼由南向北数第三套,刚好在中间。因为整个老师家属楼就在学校里面,学生或者家长都看得到。况且,葛校长家的事,作为曾经的学生,当然是很关注的。
“当然没有,他当时的情况,我们都清楚。如果出现哪个女儿或者儿媳妇怀孕了没生下孩子来,那不是个大新闻,全城人不一定知道,但全校人肯定知道了,对不对?”
妻子的推断很有道理,廖师傅点了点头,说到:“或许是葛校长家捡的一个孩子送给芦花他们养的,毕竟,当年陈师傅跟芦花结婚几年没怀上,这你也知道。可以肯定的是,那个冬子子,肯定不是葛校长家的孩子。当然,如果你听到的是真的,那也可以推断,当然只是推测,冬子也不是芦花和陈师傅亲生的孩子。”
他们只能凭有限的资料,推断到这里了,况且,这些资料是否可靠,并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但这个推断的基本结论,对他们并不重要。这并没有摧毁葛校长在他们心目中,那块道德高地。
只是说,对于一个现象,有了个合理的解释。芦花与陈师傅,从来把葛校长家,走得像自家亲戚那样亲。原来的解释是,他们都是外来户,在容城没有亲戚可走,况且,葛校长一家对他们特别关照。
这冬子的事情,只不过给这个理由,加上了一个重砝码,并不改变关系的性质。
此时,廖师傅突然意识到什么了。“好像,陈师傅的儿子,那个叫冬子的,跟咱家苕货,同过学?”
苕货妈听到这里时突然一拍大腿,仿佛想起了什么,回头对着里屋喊到:“苕货起来,吃饭!”
,连做正经的人,都有问题。孩子在外面混的事,他们是多少知道一些的。孩子有暴力倾向,爱撒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从小养成的,也是受父母影响的。
而廖师傅,也就是廖苕货他爸,反过来骂她,说她教育孩子的时间最多,也有精力。平时只晓得娇惯,不晓得管教,才有今天这个样子。
除了因为孩子的事争吵,两人好久没有共同的话题了。上床不说话,背对背睡觉。
而这次她打听到的细节,让她觉得,这个话题,丈夫肯定感兴趣。回到家,丈夫刚刚下班回来,她赶快做了点菜,在丈夫喝酒的时候,谈起了这个。
“那边事办完了?”廖师傅难得主动跟妻子说话:“哎,苦命的人呢,那半大小子,怎么办哟。”廖师傅滋了一口酒,感叹起来。
“不是有葛校长一家关照吗?亏不了他的,况且,这次芦花入土,还不是葛校长一家帮忙?对不对?”苕货妈说到。
“这是好事做到底啊。”廖师傅又咪了一口。
“其实,我听说,那冬子跟葛校长一家的事,还有更深的一层,我原来也没听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她这样说,就会更引起老公的重视。因为,这种只说题目不说内容的半截话,如同那句有名的台词:“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这就是勾引听话人兴趣的。
“不是冬子吧,是说芦花吧?芦花是流浪过来的,是桂老师收留下来的,最后介绍给陈师傅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啊?”廖师傅倒直来直去,喝酒的廖师傅觉得,仅凭这一条,葛校长家跟陈师傅一家关系好,就有合理解释了。
这个事,廖师傅两口子都明白。当年芦花刚到容城时,他们也刚参加工作,葛校长与桂老师两口子,还住在子弟校宿舍,他们都在子弟校教书。据说芦花老家是河南那边的,父母得病死了,来容城找舅舅,结果舅舅没找到,人就变成无家可归了。
其实,桂老师是在厂门口发现她的,发现这个脏兮兮的姑娘有些不同寻常,就多问了几句。原来是来投奔舅舅的,舅舅是这厂里的职工。谁知道,桂老师带着她到厂里人事部查找这个人时,才发觉,她舅舅前几年,已经去世了。
姑娘走投无路,但桂老师知道她的情况后,就跟葛校长商量,收留了她,并且找到附属企业,安排她暂时在汽水厂上班。后来,同样是孤儿的陈师傅,也没找对象,在桂老师的撮合下,他们就结婚了。
这就算是第一次帮他们家,后面他俩的后事,也是葛校长一家在帮忙,这就是所谓的“帮人帮到底”了。
“不是,不是因为芦花,我还听到一个说法,是因为他们那个儿子,叫陈冬的那个。”
廖师傅说到:“他们就这一个儿子,名字什么的不重要,你一说是陈师傅的儿子,我都有印象。怎么啦?”
看到丈夫好好奇,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妻子很是兴奋。自己说话,很少有今天这样,让丈夫眼神放光了。
“我也是听说,不一定就是。我猜也不一定对,是那些乱嚼的人编的。”
“你倒是说啊,磨磨叽叽的,不想说就不说,莫耽误我喝酒!”
“好好,我说。这也是罗姐跟黄姐两个说悄悄话,我听的隔壁信。她们说,冬子不是陈师傅亲生的,是捡来的,来是葛校长捡的,你说奇怪不奇怪?”
所谓的罗姐与黄姐,其实原来也是汽水厂的人,早就下岗了,但她们的丈夫跟廖师傅是同事,平时也算认识。
“这两个女人,爱传闲话,少跟她们交道。”
“所以我就没插言呢。我只是无意中听了一些,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丈夫并没有继续问,只是端着小杯子望着妻子,妻子知道,丈夫已经很感兴趣,甚至忘记了喝酒了。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丈夫重视自己的感觉。
“其实吧,她们原来跟芦花是汽水厂一起的,当然知道的情况比我多些。她们说,芦花当年根本没有怀孕的经历,怎么就突然生出一个孩子来了呢?要是怀过的人,半年前都出怀了,怎么没动静?当时,孩子出来时,芦花也没得奶,总是买牛奶喂孩子,这是芦花自己说的。当时同事就有人问过芦花,孩子是不是她自己生的,芦花还给人使眼色,让人保密。”
廖师傅听到这里时,放下了杯子,他觉得,这如此细节清晰的事情,说不定,是真的。
“其实嘛,孩子不是芦花亲生的,这个在汽水厂的人都知道,芦花为人厚道,也就没人说这事。但今天我听到的是,与葛校长有关系,这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怎么又扯到葛校长呢?”廖师傅的兴趣就更大了。葛校长是他尊敬的老师,当年自己成绩不太好,只读到初中。但是葛校长从来没有罚过他,只是鼓励他,即使批评,也只是引导性的。比如,他当年当过体育委员,有一次逃学出去,家里和学校找了半天才把他找回来。
他回到葛校长办公室时,以为葛校长即使不罚他,至少也要骂他几句。谁知道,葛校长却对他说:“小廖啊,你是班干部,要做好的表率啊,知道吗?”
这句话,让廖师傅记得一生。从小调皮,父母不会这样对他。长大后读书,成绩不太好,其他老师对他也是批评为主。因为他身体结实,喜欢体育,跑步还可以,所以葛校长建议他当了个体育委员。这是他这一生来,当过最正规的干部了。
而在自己犯错,所有人都恨不得打他一顿的时候,葛校长还拿他当班干部,还鼓励他作表率。当时,他真是羞得无地自容,从此以后,他再也没违反过纪律。在廖师傅的心中,葛校长,从来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写的人,甚至当成一个可以为人表率的人。这个鼓励,温暖着在高炉面前工作的廖师傅,让他始终觉得,自己的经历中,总有一段是闪光的。而点亮自己的,正是葛老师,后来的葛校长。
“她们也是听子弟校的人说的。说是那天早上,葛校长家有婴儿的哭声,但过了半天,这婴儿的哭声就不在了。但也就是在那天芦花请了一个月的假,她有孩子了。这不是巧合是什么呢?”
廖师傅也感到疑惑,毕竟容城只有那么大,历史上的事,总会有见证人。这事,如果要细问,肯定是有结果的。但,没人这么无聊,公开打听别人的隐私。
其实,好多所谓的传说,只是一个误会,只要有人专门认真打听,完全可以真相大白。但这事没人打听,就完全活在别人的猜测中,更显扑朔迷离了。当然,就是这种扑朔迷离有加工的空间与想象的机会,所以,更有传播力。
人们都喜欢看传奇,尤其对于名人的传奇,这是人类隐私癖的表现。
“好,那我问你,葛校长全家,当时都住在子弟校,他家三个女儿,有过怀孕的迹象吗?在那个时段?”
当然没有,那时,葛校长家的情况,就在他们身边。葛校长家住在老师家属楼一楼由南向北数第三套,刚好在中间。因为整个老师家属楼就在学校里面,学生或者家长都看得到。况且,葛校长家的事,作为曾经的学生,当然是很关注的。
“当然没有,他当时的情况,我们都清楚。如果出现哪个女儿或者儿媳妇怀孕了没生下孩子来,那不是个大新闻,全城人不一定知道,但全校人肯定知道了,对不对?”
妻子的推断很有道理,廖师傅点了点头,说到:“或许是葛校长家捡的一个孩子送给芦花他们养的,毕竟,当年陈师傅跟芦花结婚几年没怀上,这你也知道。可以肯定的是,那个冬子子,肯定不是葛校长家的孩子。当然,如果你听到的是真的,那也可以推断,当然只是推测,冬子也不是芦花和陈师傅亲生的孩子。”
他们只能凭有限的资料,推断到这里了,况且,这些资料是否可靠,并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但这个推断的基本结论,对他们并不重要。这并没有摧毁葛校长在他们心目中,那块道德高地。
只是说,对于一个现象,有了个合理的解释。芦花与陈师傅,从来把葛校长家,走得像自家亲戚那样亲。原来的解释是,他们都是外来户,在容城没有亲戚可走,况且,葛校长一家对他们特别关照。
这冬子的事情,只不过给这个理由,加上了一个重砝码,并不改变关系的性质。
此时,廖师傅突然意识到什么了。“好像,陈师傅的儿子,那个叫冬子的,跟咱家苕货,同过学?”
苕货妈听到这里时突然一拍大腿,仿佛想起了什么,回头对着里屋喊到:“苕货起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