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总攻皇后的萌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鸯床,这种情形下看上去就有些讽刺了。
幸而皇后心理素质出众,压根没把今日的事放进心里。掀起被角爬上床,只一会儿就酣睡了。
倒是几个宫女望着被子上的花样,目光里透露出同情来。
——皇后是先皇指给皇帝的。
皇后的祖父年轻时便是闻名天下的武将,未及弱冠便已进士及第。据说本来是要点状元的,只是同点一甲的有个人年近花甲,太皇帝怜悯他年老苦读,便说:“探花是朝堂脸面,自然要选个英俊少年。”便把状元给了年纪大的那个,把他点做探花郎。
皇后的祖父出了名的耿直。当年及第之后便辞了馆臣外任,当了三年通判。因考核优异,又被举荐入京。人人皆知太皇帝喜欢年长持重的大臣,怕他因年轻被黜落,便教他面圣时多报一些年岁,皇后的祖父却笑道:“已失于年长持重,若连诚恳耿直也丢了,可就真一无可取了。”根本就不听劝告。
结果太皇帝那日跟他直聊到半夜,回去后对皇后道:“本想挑个会管钱粮的,谁知给太子选了个宰相。”——已是把他看做未来首辅之选。
皇后的祖父辅佐太皇帝三十年,又辅佐了先皇十余年,劳苦功高,誉满朝野。
先皇病重,自知天不假寿,担忧皇帝年幼又无母族照应,便把皇帝托付给他,任命他为三辅之首,总揽朝政。为了避免外戚干政,本朝为太子选妃,给皇帝选秀,按制,官宦人家的女儿是不能参选的。但是先帝为了彰显对他的尊崇,破例把他的孙女儿指给皇帝做太子妃。
可惜婚事还没来得及办,先帝便驾崩了。
当年皇后已经十五,若不是先皇指婚,正是该出嫁的年纪。凭她的出身人品,随便嫁到谁家,都不会受人欺负冷落。谁知偏偏嫁给了皇帝。
皇帝比她小三岁,当时年仅十二岁。即位时涕泣满面,说是要为先皇守丧三年。三年里不鸣钟鼓、不受朝贺、后宫一律穿素衣——婚嫁自然也要禁止。
为免荒废朝政,本朝太祖定下规矩,皇帝只需服丧一个月。但皇后的祖父考虑到皇帝还不能亲政,守丧三年对国事也没太大影响,又能给他博取个“纯诚恭孝”的美名,便没怎么劝阻。
于是十五岁的妙龄少女皇后就等过了摽梅之年,等成了个十八岁的老姑娘。
那三年里,皇帝和皇后的祖父很不对付。皇帝虽仍对皇后的祖父言听计从,态度却渐渐不再尊崇礼待,据说还在朝堂上发过脾气,暗斥皇后的祖父居功自傲,揽权不放。
皇后的祖父也是个有脾气的,他辅佐皇帝可谓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谁知皇帝不识好歹,竟把他比作霍光、桓温,一气之下竟然病了半月。再回朝时,发现朝中风向有变,不由就有些心灰意冷。见皇帝也长大了,差不多到了可以亲政的年纪,便干脆地上书乞骸。
他这么做,皇帝其实挺感激的。坏就坏在他一上乞骸书,下面就有人上奏说皇上该大婚了。
其实上奏的这个人也是好意。大婚是宣告皇帝成年的最好方式,一个已经成年的皇帝,是不需要辅政大臣继续替他处理朝政的——这样就算皇后的祖父不是真心归隐,于情于理,也都该让皇帝亲政了。
可惜皇帝资历尚浅偏偏还敏感多疑,不了解这人是在帮他,还以为他受了皇后的祖父的指使。怀疑皇后的祖父不想放权,企图用自己孙女儿继续控制他。于是就迁怒给了皇后。
虽马上便命礼部择吉日,准备大婚事宜,迎娶皇后。但六礼硬是给他俭省成三礼,聘礼规格生生降了两等,连皇贵妃的都比不上。
皇后的祖父孙辈十二人,他最宠皇后——这孩子天资聪颖,沉静温婉,简朴知礼,最难得的是宠辱不惊。皇后的祖父见皇帝这么委屈她,简直不想把皇后嫁过去。但是又想,皇后的性格正与皇帝互补,哪怕能影响皇帝一分,也是社稷之福。
至于皇帝那寒酸胡来的聘问,自然有御史替皇后的祖父开骂,礼部帮皇帝顶缸。皇后的祖父也就没说什么。
于是皇后就这么被抬进了门。
抬进来了,就开始被皇帝里里外外的糟蹋冷落。
按制,皇帝大婚后,要跟皇后在洞房同居一个月。但皇帝和衣在床边躺了两晚上就回了自己的寝宫,盖头都还是皇后自己挑开的。
大婚两个月了,皇帝不但一次没进过皇后住的宫殿,还一连临幸了八个宫女,而且睡一晚第二天便有赏赐册封,最高的封到了四品修仪,并特命她们无需每日去向皇后请安。
除了金册上的“皇后”二字,皇后至今没得过半点皇后应得的尊崇。
其实这事也怪皇后的祖父。娶皇后有娶皇后的规格,皇帝非要按贵妃的规格办,皇后的祖父就该义正言辞的拒婚,让他该娶谁就娶谁去,看最后妥协的是哪个。偏偏那时候皇后的祖父忍下了。这么不妻不妾的把孙女儿嫁过来,不是摆明了让人欺负她吗?
——皇后宫里的宫女们,已经不止一个人这般腹诽过了。
而睡得很香甜,还梦到自己暗恋的隔壁组的才子亲自驾着时空仪来接她回去的皇后,自然想不到自己被人同情了。
鸯床,这种情形下看上去就有些讽刺了。
幸而皇后心理素质出众,压根没把今日的事放进心里。掀起被角爬上床,只一会儿就酣睡了。
倒是几个宫女望着被子上的花样,目光里透露出同情来。
——皇后是先皇指给皇帝的。
皇后的祖父年轻时便是闻名天下的武将,未及弱冠便已进士及第。据说本来是要点状元的,只是同点一甲的有个人年近花甲,太皇帝怜悯他年老苦读,便说:“探花是朝堂脸面,自然要选个英俊少年。”便把状元给了年纪大的那个,把他点做探花郎。
皇后的祖父出了名的耿直。当年及第之后便辞了馆臣外任,当了三年通判。因考核优异,又被举荐入京。人人皆知太皇帝喜欢年长持重的大臣,怕他因年轻被黜落,便教他面圣时多报一些年岁,皇后的祖父却笑道:“已失于年长持重,若连诚恳耿直也丢了,可就真一无可取了。”根本就不听劝告。
结果太皇帝那日跟他直聊到半夜,回去后对皇后道:“本想挑个会管钱粮的,谁知给太子选了个宰相。”——已是把他看做未来首辅之选。
皇后的祖父辅佐太皇帝三十年,又辅佐了先皇十余年,劳苦功高,誉满朝野。
先皇病重,自知天不假寿,担忧皇帝年幼又无母族照应,便把皇帝托付给他,任命他为三辅之首,总揽朝政。为了避免外戚干政,本朝为太子选妃,给皇帝选秀,按制,官宦人家的女儿是不能参选的。但是先帝为了彰显对他的尊崇,破例把他的孙女儿指给皇帝做太子妃。
可惜婚事还没来得及办,先帝便驾崩了。
当年皇后已经十五,若不是先皇指婚,正是该出嫁的年纪。凭她的出身人品,随便嫁到谁家,都不会受人欺负冷落。谁知偏偏嫁给了皇帝。
皇帝比她小三岁,当时年仅十二岁。即位时涕泣满面,说是要为先皇守丧三年。三年里不鸣钟鼓、不受朝贺、后宫一律穿素衣——婚嫁自然也要禁止。
为免荒废朝政,本朝太祖定下规矩,皇帝只需服丧一个月。但皇后的祖父考虑到皇帝还不能亲政,守丧三年对国事也没太大影响,又能给他博取个“纯诚恭孝”的美名,便没怎么劝阻。
于是十五岁的妙龄少女皇后就等过了摽梅之年,等成了个十八岁的老姑娘。
那三年里,皇帝和皇后的祖父很不对付。皇帝虽仍对皇后的祖父言听计从,态度却渐渐不再尊崇礼待,据说还在朝堂上发过脾气,暗斥皇后的祖父居功自傲,揽权不放。
皇后的祖父也是个有脾气的,他辅佐皇帝可谓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谁知皇帝不识好歹,竟把他比作霍光、桓温,一气之下竟然病了半月。再回朝时,发现朝中风向有变,不由就有些心灰意冷。见皇帝也长大了,差不多到了可以亲政的年纪,便干脆地上书乞骸。
他这么做,皇帝其实挺感激的。坏就坏在他一上乞骸书,下面就有人上奏说皇上该大婚了。
其实上奏的这个人也是好意。大婚是宣告皇帝成年的最好方式,一个已经成年的皇帝,是不需要辅政大臣继续替他处理朝政的——这样就算皇后的祖父不是真心归隐,于情于理,也都该让皇帝亲政了。
可惜皇帝资历尚浅偏偏还敏感多疑,不了解这人是在帮他,还以为他受了皇后的祖父的指使。怀疑皇后的祖父不想放权,企图用自己孙女儿继续控制他。于是就迁怒给了皇后。
虽马上便命礼部择吉日,准备大婚事宜,迎娶皇后。但六礼硬是给他俭省成三礼,聘礼规格生生降了两等,连皇贵妃的都比不上。
皇后的祖父孙辈十二人,他最宠皇后——这孩子天资聪颖,沉静温婉,简朴知礼,最难得的是宠辱不惊。皇后的祖父见皇帝这么委屈她,简直不想把皇后嫁过去。但是又想,皇后的性格正与皇帝互补,哪怕能影响皇帝一分,也是社稷之福。
至于皇帝那寒酸胡来的聘问,自然有御史替皇后的祖父开骂,礼部帮皇帝顶缸。皇后的祖父也就没说什么。
于是皇后就这么被抬进了门。
抬进来了,就开始被皇帝里里外外的糟蹋冷落。
按制,皇帝大婚后,要跟皇后在洞房同居一个月。但皇帝和衣在床边躺了两晚上就回了自己的寝宫,盖头都还是皇后自己挑开的。
大婚两个月了,皇帝不但一次没进过皇后住的宫殿,还一连临幸了八个宫女,而且睡一晚第二天便有赏赐册封,最高的封到了四品修仪,并特命她们无需每日去向皇后请安。
除了金册上的“皇后”二字,皇后至今没得过半点皇后应得的尊崇。
其实这事也怪皇后的祖父。娶皇后有娶皇后的规格,皇帝非要按贵妃的规格办,皇后的祖父就该义正言辞的拒婚,让他该娶谁就娶谁去,看最后妥协的是哪个。偏偏那时候皇后的祖父忍下了。这么不妻不妾的把孙女儿嫁过来,不是摆明了让人欺负她吗?
——皇后宫里的宫女们,已经不止一个人这般腹诽过了。
而睡得很香甜,还梦到自己暗恋的隔壁组的才子亲自驾着时空仪来接她回去的皇后,自然想不到自己被人同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