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dbiquge.co,辛亥之钢铁基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统治着科威特的天空,并保护几十架轰炸机,参与到对地面英军的进攻中。
华军在这里存储的弹药充足,油料更是不缺——在油田附近,华国就建有一个小型的石化工厂,足以为这里的华军提供燃油。不利的是食物和淡水,炎热天气下的食物不易储存,所以这里的华军士兵最常食用的是储存期长但口味差的罐头食品。淡水方面,华军的海水淡化设施比较先进,但口味同样让人难以忍受,只是解决了有无得问题罢了。
狭小的地形不利于华军辗转腾挪,沙漠地形也不利于防守,除了油田附近的钢筋水泥永备工事外,华军没有在其他地方构筑坚固工事。让人放心的事,英军进攻不代表着华军必须防守,从地形上看,英国人从南北两个方向进攻,以伊拉克和沙特地区为出基地,主力在伊拉克方向。
利用精锐步兵和强大火力消耗英军锐气,华军唯一的机动部队——第二十二机械化步兵旅利用大量的装甲车、半履带式装甲车、卡车等主动出击,在空军侦查的帮助下,寻找英军薄弱地点,像一把锋利的尖刀一样插进去,并用力搅拌,给英军造成巨大伤亡后迅后撤,在敌人反应过来并反包围之前撤退。
这样的打法让英国人非常不适应,他们没有能力事先侦察到华军二十二旅的动向,空中被华军飞机霸占,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形也不利于步兵侦察,再说英国士兵也没有那个能力渗透侦查。所以他们的兵力薄弱点总是能被华军找到,损失接连不断,英国人只能提高警惕,在外围布设更多的障碍和地雷,但收效甚微。这种情况下英国人越来越谨慎,攻击力度越来越小,最后竟然呈现防守态势,特威特攻防战低下的效率让英军将领痛恨不已,却又无可奈何。更重要的是攻击的部队在华军防御面前头破血流,有时候一个营的华军就能抵挡一个团甚至一个旅的英军,甚至给对方造成沉重的打击,迫使其撤退。华军将高机动和强大火力的优势挥的淋漓尽致,英国人却因为殖民地军队的不争气和武器装备的落后手段贫乏。
当南亚战役顺利进行的时候,华国海军的战舰出现在阿拉伯海,并对霍尔木兹海峡地区的英军阵地大肆倾斜弹药。随后一个团的海军6战队士兵登上海塞,并迅击溃这里一个营的英军士兵,占领这里的海防工事。紧接着十几艘扫雷船进入海峡清除障碍,华军印度洋舰队的战舰顺利进入波斯湾,随同而来的还有一个步兵师的大量军事物资。
见华军支援抵达,英军崩溃,胆小怕事的殖民地军队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这也是小国的特点——他们只能在大国之间灵活求生。大势就是华国即将控制中东沙漠,英国人式微,将会被华国赶出去,服从华国才是维持权利和势力的最好方法,而且华国提出的一系列条件也是当地势力无法拒绝的。
之后在这片地区生的一切和南亚地区没什么两样,大量小国出现,当地士兵手持华国生产的武器,用华国生产的弹药互相射击。当然,这里与南亚最显著的不同是,南亚地区最大的矛盾是两个教派之间的冲突,在中东最大的矛盾是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之间的冲突,相同的是这些冲突都是华国刻意造成的,结果就是无论哪一方,都要紧紧靠着华国才能生存。
澳洲大6、太平洋岛屿、中南半岛、东南亚群岛、南亚大6、阿拉伯地区,当华国的势力迅扩展,并占据世界四分之一左右土地的时候,德国人还在东欧平原上缓慢移动。德皇威廉二世已经开始对6军进展的度感到不满,即使前线经常传来战胜敌人的好消息——德军北方集群兵临圣彼得堡城下,歼灭敌人十五万,并在春季攻势中占领圣彼得堡;芬兰独立并加入同盟国,德国人完全控制了波罗的海;中路集群取得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合围并歼灭包围圈内的三十一万俄军士兵,之后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一片坦荡;南方集群与奥斯曼军队互相配合,歼灭俄军三十万,逼近高加索地区。
但这些好消息都比不上华军占领世界四分之一土地来的痛快,即使德国人差不多占领了整个欧洲。最令威廉二世恼火的是,俄军竟然韧劲十足,尼古拉二世毫无投降的想法,更多的廉价灰色牲口被组织起来,赶赴前线,在莫斯科有一百三十万俄军士兵等待着德军。而且这些俄军士兵手里竟然有充足的武器弹药——华国人向俄罗斯出售了海量的军事物资,这让华国成为俄国的隐形盟友,也成为德国的敌人。8
统治着科威特的天空,并保护几十架轰炸机,参与到对地面英军的进攻中。
华军在这里存储的弹药充足,油料更是不缺——在油田附近,华国就建有一个小型的石化工厂,足以为这里的华军提供燃油。不利的是食物和淡水,炎热天气下的食物不易储存,所以这里的华军士兵最常食用的是储存期长但口味差的罐头食品。淡水方面,华军的海水淡化设施比较先进,但口味同样让人难以忍受,只是解决了有无得问题罢了。
狭小的地形不利于华军辗转腾挪,沙漠地形也不利于防守,除了油田附近的钢筋水泥永备工事外,华军没有在其他地方构筑坚固工事。让人放心的事,英军进攻不代表着华军必须防守,从地形上看,英国人从南北两个方向进攻,以伊拉克和沙特地区为出基地,主力在伊拉克方向。
利用精锐步兵和强大火力消耗英军锐气,华军唯一的机动部队——第二十二机械化步兵旅利用大量的装甲车、半履带式装甲车、卡车等主动出击,在空军侦查的帮助下,寻找英军薄弱地点,像一把锋利的尖刀一样插进去,并用力搅拌,给英军造成巨大伤亡后迅后撤,在敌人反应过来并反包围之前撤退。
这样的打法让英国人非常不适应,他们没有能力事先侦察到华军二十二旅的动向,空中被华军飞机霸占,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形也不利于步兵侦察,再说英国士兵也没有那个能力渗透侦查。所以他们的兵力薄弱点总是能被华军找到,损失接连不断,英国人只能提高警惕,在外围布设更多的障碍和地雷,但收效甚微。这种情况下英国人越来越谨慎,攻击力度越来越小,最后竟然呈现防守态势,特威特攻防战低下的效率让英军将领痛恨不已,却又无可奈何。更重要的是攻击的部队在华军防御面前头破血流,有时候一个营的华军就能抵挡一个团甚至一个旅的英军,甚至给对方造成沉重的打击,迫使其撤退。华军将高机动和强大火力的优势挥的淋漓尽致,英国人却因为殖民地军队的不争气和武器装备的落后手段贫乏。
当南亚战役顺利进行的时候,华国海军的战舰出现在阿拉伯海,并对霍尔木兹海峡地区的英军阵地大肆倾斜弹药。随后一个团的海军6战队士兵登上海塞,并迅击溃这里一个营的英军士兵,占领这里的海防工事。紧接着十几艘扫雷船进入海峡清除障碍,华军印度洋舰队的战舰顺利进入波斯湾,随同而来的还有一个步兵师的大量军事物资。
见华军支援抵达,英军崩溃,胆小怕事的殖民地军队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这也是小国的特点——他们只能在大国之间灵活求生。大势就是华国即将控制中东沙漠,英国人式微,将会被华国赶出去,服从华国才是维持权利和势力的最好方法,而且华国提出的一系列条件也是当地势力无法拒绝的。
之后在这片地区生的一切和南亚地区没什么两样,大量小国出现,当地士兵手持华国生产的武器,用华国生产的弹药互相射击。当然,这里与南亚最显著的不同是,南亚地区最大的矛盾是两个教派之间的冲突,在中东最大的矛盾是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之间的冲突,相同的是这些冲突都是华国刻意造成的,结果就是无论哪一方,都要紧紧靠着华国才能生存。
澳洲大6、太平洋岛屿、中南半岛、东南亚群岛、南亚大6、阿拉伯地区,当华国的势力迅扩展,并占据世界四分之一左右土地的时候,德国人还在东欧平原上缓慢移动。德皇威廉二世已经开始对6军进展的度感到不满,即使前线经常传来战胜敌人的好消息——德军北方集群兵临圣彼得堡城下,歼灭敌人十五万,并在春季攻势中占领圣彼得堡;芬兰独立并加入同盟国,德国人完全控制了波罗的海;中路集群取得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合围并歼灭包围圈内的三十一万俄军士兵,之后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一片坦荡;南方集群与奥斯曼军队互相配合,歼灭俄军三十万,逼近高加索地区。
但这些好消息都比不上华军占领世界四分之一土地来的痛快,即使德国人差不多占领了整个欧洲。最令威廉二世恼火的是,俄军竟然韧劲十足,尼古拉二世毫无投降的想法,更多的廉价灰色牲口被组织起来,赶赴前线,在莫斯科有一百三十万俄军士兵等待着德军。而且这些俄军士兵手里竟然有充足的武器弹药——华国人向俄罗斯出售了海量的军事物资,这让华国成为俄国的隐形盟友,也成为德国的敌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