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轮回之帝国历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汗,金银系民间通行之物,自朝廷立平准库,禁百姓私相买卖,今后应任民间从便交易。”
“朝廷规定,盐每引十五两,国家未尝多取,欲便民食。今官豪诡名罔利,停货待价,至一引卖八十贯,京师亦百二十贯,贫者多不得食。朝廷可以二百万引给商,一百万引散诸路,立常平盐局,或贩者增价,官平其直以售,庶民用给,而国计亦得。”
“今国家虽有常平仓,实无所畜。臣将不费一钱,但尽禁权势所擅产铁之所,官立炉鼓铸为器鬻之,以所得利合常平盐课,籴粟积于仓,待贵时粜之,必能使物价贱,而获厚利。”
“国家虽立平准,然无晓规运者,以致钞法虚弊,诸物踊贵。今宜令各路立平准周急库,轻其月息,以贷贫民,如此,则贷者众,而本且不失。”
……
“如此,于天下岁课之外,不用取之于民,仅裁抑权势所侵,即可增三百万锭。”
跪在大殿里的卢世荣,慨然言道。
元代自发行至元宝钞,即纸币以来,为保证宝钞的通行,是禁止民间金银交易的。但作为一个商人,卢世荣知道,这根本禁不住,因为要他自己来选择,他也不会选宝钞,还不如不禁。他之所以提出这条,多半是出于他商人的本性。
但他的第二点和第三点,就有点靠谱了。因为他提出的“常平与官卖”之法,并不完全是针对粮食,而是将历史上的平准之法,用到了盐、铁等产品上。这固然是他借鉴了阿合马的“扑买和榷买”,当然更可能是他了解帝国历史上的“盐铁”、“榷卖榷买”政策。但作为一个曾经的官商,他是清楚垄断经营的利润的。
这家伙也有私心,这从他没有把他原来从事的“茶”的生意拿出来说事,就可以看出。
宫殿里的另一个人,桑哥,已经露出了了然于胸的神情。
至于他说的第四条,贷钱给贫民,不过是借鉴了王安石的“青苗法”。
但坐在龙椅上的忽必烈同样眼中闪出了热切。要知道他的大元朝,到目前为止,年发行宝钞,还没有超过两百万锭的。而下面跪着之人,一张口就要为朝廷先增收三百万。
历史上的北元,在老忽当政期间,只有在两年后,即至元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中统钞年发行量超过了二百万锭,分别为二百四万三千八十锭和二百一十八万一千六百锭。
“卢爱卿,听汝所奏,朕极为欣慰。朕在此允诺,来日定要将你大用,现在你先下去歇息吧。”
当卢世荣的背影在视线中消失后,一直凝视着他的忽必烈,忽然冒出了一句:“你认为他说的怎样?”
宝相庄严的桑哥,垂首回道:“大汗,贫僧以为,这个卢世荣所奏,不失为良策。”
“哦,你说说看。”忽必烈微笑着言道。
见大汗的心情大好,桑哥也兴起。“大汗,卢世荣所说的,其实就是汉人所说的官营。贫僧说不出汉人的道理,但却知道一点,与其使汉人侵盗,曷若与僧寺及官府营利息乎?”
元史中,桑哥此人有“为人狡黠豪横,好言财利事”的评语。其中记载的一件事,将他的性格表现的极为突出。
北元中书省曾让一个叫李留判的人从事油的生意,桑哥听说后,就找上门去,要求拿这笔钱让他来做这个买卖。当时的司徒、也是西域人和礼霍孙就说:“这哪是你一个和尚应该做的事?”桑哥不服,双方相争到了动手单练的地步。桑哥一边殴斗,一边用“与其使汉人侵盗,曷若与僧寺及官府营利息乎?”这句话教训和礼霍孙。
估计和礼霍孙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再加上他是国师的弟子,于是就被迫把上万斤油料的生意交给了他。桑哥随后将生意上赚得钱拿回中书,和礼霍孙不得不承认:“我初不悟此也。”
通过这件事,桑哥能如此理解、欣赏卢世荣的做法,也就不难明了了。
忽必烈听了这个“高僧”的高论,禁不住怔了怔。他不是震惊于这个看法的高妙,而是略有点吃惊于面前这个番僧竟然也有如此“世俗”的见解。
他仔细地看了看桑哥,眼中露出了柔和之意:“你的意思?”
桑哥恭敬地回道:“依贫僧所见,卢世荣的方法,能否裕国,还未为可知,但朝廷可以增收,且不损民,则应当不假。”
忽必烈眯起了眼,好一会儿,他才说道:“朕会让他试一试,而且朕也会授予他大权。”
但他盯着桑哥又说道:“但朕命你对他的做法,要多加细致的了解,你明白了吗?”
桑哥再度恭敬地回道:“贫僧一定不负大汗所托。”
桑哥兴冲冲地离开了皇宫,也许他的心中还充满了某种得意。因为他知道,他的大汗现在急需什么样的人才。
在宫门外,他见到了恭敬地等在哪里的“卢居士”,他的脸上露出嘉许。“卢先生,你没有让本座失望,不愧为有见识之人,大汗也对你是亲睐有加。不日你就会得到朝廷重用,好好干,给本座也长长脸。”
卢世荣深鞠一躬:“小民多谢大师提携,此恩此德,在下永世不忘。”
桑哥哈哈一笑,扬长而去。
直到他的人影离开了视线,卢世荣才转身也离开。
卢世荣此时的心中,既有兴奋,又有忐忑,因为他同样知道,他即将接手的差事,不同以往,他自己早就对此有个评价,“棘手”。
但不幸的是,他被桑哥“绑架”了,谁让他有把柄在这位国师弟子手中呢?
他更不清楚的是,桑哥知道,忽必烈对他和杨琏真加擅自离开江南之事,心中非常恼怒。桑哥为了讨好,亦或挽回大汗对他们的信任,所以把他当“礼物”给献了上去。
但更也许的是,商人的本性,使他对权位同样也有某种的“贪婪”,这就决定了他以后的杯具。
但忽必烈是极为认真的。任何人如果能给他增收,乃至解决“钞法虚弊”难题,他都会不吝重赏。因为这些问题自他的帝国建立以来,就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可能会有人认为,三百万锭的收入,就让忽必烈晕了?老忽也太没有眼力界了吧?但您只要看看后面我们所附的、忽必烈在位期间历年的印钞数,就可以明白,当时的三百万绝不是小数目。
如果按后世的标准,一个庞大的帝国,它的货币发行量如... -->>
“大汗,金银系民间通行之物,自朝廷立平准库,禁百姓私相买卖,今后应任民间从便交易。”
“朝廷规定,盐每引十五两,国家未尝多取,欲便民食。今官豪诡名罔利,停货待价,至一引卖八十贯,京师亦百二十贯,贫者多不得食。朝廷可以二百万引给商,一百万引散诸路,立常平盐局,或贩者增价,官平其直以售,庶民用给,而国计亦得。”
“今国家虽有常平仓,实无所畜。臣将不费一钱,但尽禁权势所擅产铁之所,官立炉鼓铸为器鬻之,以所得利合常平盐课,籴粟积于仓,待贵时粜之,必能使物价贱,而获厚利。”
“国家虽立平准,然无晓规运者,以致钞法虚弊,诸物踊贵。今宜令各路立平准周急库,轻其月息,以贷贫民,如此,则贷者众,而本且不失。”
……
“如此,于天下岁课之外,不用取之于民,仅裁抑权势所侵,即可增三百万锭。”
跪在大殿里的卢世荣,慨然言道。
元代自发行至元宝钞,即纸币以来,为保证宝钞的通行,是禁止民间金银交易的。但作为一个商人,卢世荣知道,这根本禁不住,因为要他自己来选择,他也不会选宝钞,还不如不禁。他之所以提出这条,多半是出于他商人的本性。
但他的第二点和第三点,就有点靠谱了。因为他提出的“常平与官卖”之法,并不完全是针对粮食,而是将历史上的平准之法,用到了盐、铁等产品上。这固然是他借鉴了阿合马的“扑买和榷买”,当然更可能是他了解帝国历史上的“盐铁”、“榷卖榷买”政策。但作为一个曾经的官商,他是清楚垄断经营的利润的。
这家伙也有私心,这从他没有把他原来从事的“茶”的生意拿出来说事,就可以看出。
宫殿里的另一个人,桑哥,已经露出了了然于胸的神情。
至于他说的第四条,贷钱给贫民,不过是借鉴了王安石的“青苗法”。
但坐在龙椅上的忽必烈同样眼中闪出了热切。要知道他的大元朝,到目前为止,年发行宝钞,还没有超过两百万锭的。而下面跪着之人,一张口就要为朝廷先增收三百万。
历史上的北元,在老忽当政期间,只有在两年后,即至元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中统钞年发行量超过了二百万锭,分别为二百四万三千八十锭和二百一十八万一千六百锭。
“卢爱卿,听汝所奏,朕极为欣慰。朕在此允诺,来日定要将你大用,现在你先下去歇息吧。”
当卢世荣的背影在视线中消失后,一直凝视着他的忽必烈,忽然冒出了一句:“你认为他说的怎样?”
宝相庄严的桑哥,垂首回道:“大汗,贫僧以为,这个卢世荣所奏,不失为良策。”
“哦,你说说看。”忽必烈微笑着言道。
见大汗的心情大好,桑哥也兴起。“大汗,卢世荣所说的,其实就是汉人所说的官营。贫僧说不出汉人的道理,但却知道一点,与其使汉人侵盗,曷若与僧寺及官府营利息乎?”
元史中,桑哥此人有“为人狡黠豪横,好言财利事”的评语。其中记载的一件事,将他的性格表现的极为突出。
北元中书省曾让一个叫李留判的人从事油的生意,桑哥听说后,就找上门去,要求拿这笔钱让他来做这个买卖。当时的司徒、也是西域人和礼霍孙就说:“这哪是你一个和尚应该做的事?”桑哥不服,双方相争到了动手单练的地步。桑哥一边殴斗,一边用“与其使汉人侵盗,曷若与僧寺及官府营利息乎?”这句话教训和礼霍孙。
估计和礼霍孙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再加上他是国师的弟子,于是就被迫把上万斤油料的生意交给了他。桑哥随后将生意上赚得钱拿回中书,和礼霍孙不得不承认:“我初不悟此也。”
通过这件事,桑哥能如此理解、欣赏卢世荣的做法,也就不难明了了。
忽必烈听了这个“高僧”的高论,禁不住怔了怔。他不是震惊于这个看法的高妙,而是略有点吃惊于面前这个番僧竟然也有如此“世俗”的见解。
他仔细地看了看桑哥,眼中露出了柔和之意:“你的意思?”
桑哥恭敬地回道:“依贫僧所见,卢世荣的方法,能否裕国,还未为可知,但朝廷可以增收,且不损民,则应当不假。”
忽必烈眯起了眼,好一会儿,他才说道:“朕会让他试一试,而且朕也会授予他大权。”
但他盯着桑哥又说道:“但朕命你对他的做法,要多加细致的了解,你明白了吗?”
桑哥再度恭敬地回道:“贫僧一定不负大汗所托。”
桑哥兴冲冲地离开了皇宫,也许他的心中还充满了某种得意。因为他知道,他的大汗现在急需什么样的人才。
在宫门外,他见到了恭敬地等在哪里的“卢居士”,他的脸上露出嘉许。“卢先生,你没有让本座失望,不愧为有见识之人,大汗也对你是亲睐有加。不日你就会得到朝廷重用,好好干,给本座也长长脸。”
卢世荣深鞠一躬:“小民多谢大师提携,此恩此德,在下永世不忘。”
桑哥哈哈一笑,扬长而去。
直到他的人影离开了视线,卢世荣才转身也离开。
卢世荣此时的心中,既有兴奋,又有忐忑,因为他同样知道,他即将接手的差事,不同以往,他自己早就对此有个评价,“棘手”。
但不幸的是,他被桑哥“绑架”了,谁让他有把柄在这位国师弟子手中呢?
他更不清楚的是,桑哥知道,忽必烈对他和杨琏真加擅自离开江南之事,心中非常恼怒。桑哥为了讨好,亦或挽回大汗对他们的信任,所以把他当“礼物”给献了上去。
但更也许的是,商人的本性,使他对权位同样也有某种的“贪婪”,这就决定了他以后的杯具。
但忽必烈是极为认真的。任何人如果能给他增收,乃至解决“钞法虚弊”难题,他都会不吝重赏。因为这些问题自他的帝国建立以来,就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可能会有人认为,三百万锭的收入,就让忽必烈晕了?老忽也太没有眼力界了吧?但您只要看看后面我们所附的、忽必烈在位期间历年的印钞数,就可以明白,当时的三百万绝不是小数目。
如果按后世的标准,一个庞大的帝国,它的货币发行量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