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铁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队队北伐军开走,又一队队革命军进驻,古老的桐庐城从未像今天这样喧闹。
激战停止的第三天清晨,城中民众打开房门全都惊讶不已,满是尘土垃圾的大街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街道两旁胡乱张贴的五颜六色标语全都被清理一空,每个街口显著位置以及衙门告示栏上端端正正地张贴着感谢信,感谢桐庐人民对北伐大业的支持、对革命军的盛情款待和宽厚接纳。
用黄纸书写的每一张感谢信后面的落款,都是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独立团,而且全都盖上独立团的大印,团长安毅的大名清晰可见,稍有区别的是在独立团后面写着“模范营”、“一营”等具体番号。
安毅的这一手非常漂亮,不但赢得了民众的普遍好感,还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扩大了自己队伍的名声,城中不少常年读书看报见多识广的先生们看完感谢信连声感叹,直嚷嚷“想不到闻名全国的革命军模范营就在这批队伍之中”、“见不到安将军可惜啊”……惊叹一出,全城沸腾,成百上千的民众涌到城中的督军府门口,把高大威严的大门围得水泄不通,民众大喊要见见爱民惠民的模范营子弟兵、见见传奇般的安将军,门口的兵站警卫哨兵吓得关起大门,连声解释说模范营天没亮就已经开拔了,看到越聚越多的民众不愿散去,哨兵连忙禀报临时代理站监肖少将。
生性随和的肖少将匆匆赶来,急令哨兵打开大门,走出门口连声向民众致谢,完了歉意地说安团长的确率部赶赴杭州了,聚集的民众这才遗憾地逐渐散去。
人群中有个教师打扮、年约二十四五岁的儒雅青年,他默默地看着这一切,颇为感动,人群散去他独自走到一旁的大树底下,拿出纸笔飞快地将这一切记录下来。此人名叫周崇安,年仅十六岁就远渡重洋留学欧洲,一年前在法国巴黎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在众多江浙名流的举荐下没有踏足政坛到政府中就任高职,而是进入《申报》成为一名专业记者。
早在桐庐战役打响之前,周崇安就以其敏感的政治嗅觉和对北伐军、浙军现状的了解,提前来到桐庐,暂住于远亲家中,在一周之内他将桐庐战役的各个过程逐一记录,遗憾的是他没有机会采访到白崇禧和安毅,在庆功宴上见过不善言辞的一介武夫刘峙后深感失望,于是他一直在寻找机会采访军界新星安毅,采访以战功和爱民闻名全国的模范营。
可是他又一次地失败了,数日来安毅没有像众多的革命军将校那样,换上笔挺的军装容光焕发地出席众多的宴会和恳谈会,也没有在城中露过面,周崇安惊讶之下兴趣愈浓,采访安毅的决心也更为坚定。他几经打听托人周旋,可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安团长军务非常繁忙,无法接受采访,安团长每天都辗转于城里城外各大营之间,处理俘虏编遣事宜和所部休整事务。
周崇安于是转移方向,雇船渡到西岸采访模范营,谁知距离模范营进驻的圆通禅寺一公里远,就被荷枪实弹的哨兵拦下,不管他如何表明身份如何求情,哨兵就是一句话:没有团长的命令,任何人均不许进入军事重地一步!
此时得知安毅率部离开,周崇安记录完毕,立刻回到住处与亲友话别,提上简单的小皮箱赶赴西岸的圆通禅寺,进入幽静整洁的寺院,径直走到大殿前,拿出自己的名片求见德高望重的方丈大师。
年近六旬的方丈大师很快出来相见,和气地询问来意,随后微微一笑,礼貌地将周崇安送出寺门:
“施主只需看看寺内一切即当明了,模范营秋毫无犯,尊重信仰,军纪严明但也戒备森严,至于安将军……实乃非常之人,老衲德行浅薄,不敢妄自评议,尚请施主海涵!”
……十八日傍晚,安毅率领独立团经水陆两路到达富阳,在东路军指挥部后勤部门的帮助下顺利进驻濒临江岸的鹤山军营,由团属警卫连和机枪连四百弟兄严密押送的四艘汽船、二十八艘大木船以及装运的四百八十余吨“军用物资”也顺利停靠军营边上的军用码头。
送走总部无线电教官的通信参谋詹焕琪率领麾下架起电台天线,按照安毅的口述,向师部汇报行程与驻地。
二十五分钟后,刘峙回电,命令独立团沿钱塘江绕过杭州开向海宁,再经海宁赶赴嘉兴汇合。
安毅复电遵命,立即召集麾下弟兄共同商议。
众弟兄对此非常不解,如今东路军前敌指挥部已经进驻杭州城内的议会大厦,各友军亦分别进驻城里城外各大军营,为何单单命令自己的独立团绕过杭州,经海宁到嘉兴?
此时安毅等人浑然不知,杭州城内左右势力的斗争已经处于白热化状态,每天都有数万乃至十数万民众上街游行,庆祝北伐军胜利的游行活动已经转化为左右势力之间的示威和对峙,整个杭州城内百业瘫痪,各种各样的群众运动风起... -->>
一队队北伐军开走,又一队队革命军进驻,古老的桐庐城从未像今天这样喧闹。
激战停止的第三天清晨,城中民众打开房门全都惊讶不已,满是尘土垃圾的大街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街道两旁胡乱张贴的五颜六色标语全都被清理一空,每个街口显著位置以及衙门告示栏上端端正正地张贴着感谢信,感谢桐庐人民对北伐大业的支持、对革命军的盛情款待和宽厚接纳。
用黄纸书写的每一张感谢信后面的落款,都是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独立团,而且全都盖上独立团的大印,团长安毅的大名清晰可见,稍有区别的是在独立团后面写着“模范营”、“一营”等具体番号。
安毅的这一手非常漂亮,不但赢得了民众的普遍好感,还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扩大了自己队伍的名声,城中不少常年读书看报见多识广的先生们看完感谢信连声感叹,直嚷嚷“想不到闻名全国的革命军模范营就在这批队伍之中”、“见不到安将军可惜啊”……惊叹一出,全城沸腾,成百上千的民众涌到城中的督军府门口,把高大威严的大门围得水泄不通,民众大喊要见见爱民惠民的模范营子弟兵、见见传奇般的安将军,门口的兵站警卫哨兵吓得关起大门,连声解释说模范营天没亮就已经开拔了,看到越聚越多的民众不愿散去,哨兵连忙禀报临时代理站监肖少将。
生性随和的肖少将匆匆赶来,急令哨兵打开大门,走出门口连声向民众致谢,完了歉意地说安团长的确率部赶赴杭州了,聚集的民众这才遗憾地逐渐散去。
人群中有个教师打扮、年约二十四五岁的儒雅青年,他默默地看着这一切,颇为感动,人群散去他独自走到一旁的大树底下,拿出纸笔飞快地将这一切记录下来。此人名叫周崇安,年仅十六岁就远渡重洋留学欧洲,一年前在法国巴黎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在众多江浙名流的举荐下没有踏足政坛到政府中就任高职,而是进入《申报》成为一名专业记者。
早在桐庐战役打响之前,周崇安就以其敏感的政治嗅觉和对北伐军、浙军现状的了解,提前来到桐庐,暂住于远亲家中,在一周之内他将桐庐战役的各个过程逐一记录,遗憾的是他没有机会采访到白崇禧和安毅,在庆功宴上见过不善言辞的一介武夫刘峙后深感失望,于是他一直在寻找机会采访军界新星安毅,采访以战功和爱民闻名全国的模范营。
可是他又一次地失败了,数日来安毅没有像众多的革命军将校那样,换上笔挺的军装容光焕发地出席众多的宴会和恳谈会,也没有在城中露过面,周崇安惊讶之下兴趣愈浓,采访安毅的决心也更为坚定。他几经打听托人周旋,可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安团长军务非常繁忙,无法接受采访,安团长每天都辗转于城里城外各大营之间,处理俘虏编遣事宜和所部休整事务。
周崇安于是转移方向,雇船渡到西岸采访模范营,谁知距离模范营进驻的圆通禅寺一公里远,就被荷枪实弹的哨兵拦下,不管他如何表明身份如何求情,哨兵就是一句话:没有团长的命令,任何人均不许进入军事重地一步!
此时得知安毅率部离开,周崇安记录完毕,立刻回到住处与亲友话别,提上简单的小皮箱赶赴西岸的圆通禅寺,进入幽静整洁的寺院,径直走到大殿前,拿出自己的名片求见德高望重的方丈大师。
年近六旬的方丈大师很快出来相见,和气地询问来意,随后微微一笑,礼貌地将周崇安送出寺门:
“施主只需看看寺内一切即当明了,模范营秋毫无犯,尊重信仰,军纪严明但也戒备森严,至于安将军……实乃非常之人,老衲德行浅薄,不敢妄自评议,尚请施主海涵!”
……十八日傍晚,安毅率领独立团经水陆两路到达富阳,在东路军指挥部后勤部门的帮助下顺利进驻濒临江岸的鹤山军营,由团属警卫连和机枪连四百弟兄严密押送的四艘汽船、二十八艘大木船以及装运的四百八十余吨“军用物资”也顺利停靠军营边上的军用码头。
送走总部无线电教官的通信参谋詹焕琪率领麾下架起电台天线,按照安毅的口述,向师部汇报行程与驻地。
二十五分钟后,刘峙回电,命令独立团沿钱塘江绕过杭州开向海宁,再经海宁赶赴嘉兴汇合。
安毅复电遵命,立即召集麾下弟兄共同商议。
众弟兄对此非常不解,如今东路军前敌指挥部已经进驻杭州城内的议会大厦,各友军亦分别进驻城里城外各大军营,为何单单命令自己的独立团绕过杭州,经海宁到嘉兴?
此时安毅等人浑然不知,杭州城内左右势力的斗争已经处于白热化状态,每天都有数万乃至十数万民众上街游行,庆祝北伐军胜利的游行活动已经转化为左右势力之间的示威和对峙,整个杭州城内百业瘫痪,各种各样的群众运动风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