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影子银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输了期货,范军还有厂。他下定决心把厂弄好的时候,就像变了个人。这让许多人,包括毛大都怀疑,范军真做过期货吗?
事后回顾起来,所有人都说范军那一天很正常。根本看不出他会选在那个时候,在众人眼皮底下做下那勾当,最后搭上自己一条命。为此他们中有很多人感到遗憾,他们觉得范军是聪明人,怎么会糊涂成那样。
虽说他的期货爆了仓,但就是输了点钱。在辛店,对有厂的人来说,输钱不是伤筋动骨的事。范军还有厂。厂可以缓解很多事。只要有时间,厂甚至可以化解所有棘手的事。别人只知道他输钱,但没人知道他输的是现金。唯有现金,那是套在颈根上的绳,那是厂没有办法解得开的。这些没人知道。但没人知道,范军知道。他输了现金,这次输在了骨脊上。
多年洗炼,他的厂在辛店已绝不是一般的厂了。一年前他和区政府代表团去迪拜,签下了一单合资合作的生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约定正式签约的日期正在临近。也就是说,范军即将得到一笔外汇巨款。这笔钱让他的所有债权人充满期待。他们对范军好言好语,不肯有半点怠慢。那些日子里,范军发现好多不认识的人也对他热情非凡,即使走进了黑弄堂,也有人招呼他进门吃饭。
辛店的商贸洽谈会一年一次。政府搭台经济唱戏。洽谈会是每年招商引资上台阶的关键之举。政府要求每个企业,洽谈会上把自己的客户请来签约剪彩。现场上旌旗飘动,人山人海。走过红地毯,来到主席台,锣鼓响起,协议和合同就放在那里。场面有了饱满的的仪式感。去年这个时候,迪拜的酋长和范军签了意向书。主席台上,酋长举手投足已经入乡随俗。特别是酋长包头下深邃而温情的眼神,嘴角迷人的微笑,都在举手投足间,有节奏地融入了欢庆的海洋。欢乐在延伸发展。经过一年筹备,今年酋长要来正式签约了。
一切准备就绪,然而风云突变。一场血案登场了。
几天前,忽然传说朱区长要调走了,上面已经派来了新区长。传言像模像样,还传出了调动的原因。说是朱区长收受了礼金。恶劣的是,这些礼金是扶贫款。这之前,区扶贫办江主任出了事,被双规后已经逮捕。江主任一直在等朱区长救他,可等着等着,把耐心等没了。也有消息说,朱区长收了礼金早就忘记了礼金之事。也有的说,朱区长拿了礼金又送给了边远山区小学,扶贫礼金经他转手之后,又变成了扶贫款。消息扑朔迷离。但是传言就是传言,朱区长还在,传言眼看就要不攻自破。可二天前,财神庙广场上,摆鞋摊的胡师傅看到有人在黄色的庙墙上挂横幅。横幅上写着“强烈要求朱坚同志留任钟楼区长。”他认识拉标语的那几个人,都是范军厂里的工人。财神庙毗邻政府大楼,又是三岔路口,不一会儿就人山人海了。许多人围上去,财神庙被围住了。
朱区长要走了?人们议论纷纷。有人在边上解释,不希望朱区长走的可以在横幅上签名。很多人第一次撞到这种事,不断有人过去,在横幅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后来组织部门来调查这件事,胡师傅紧握鞋掌的手颤动起来。他激动地说大家签名留朱区长,都是自愿的,我也签了,没有人来叫我去签,也没有人给我钱叫我去签。
签名的有上千人,其中有普通百姓,也有公务员,甚至包括六七十岁的老人。胡师傅说我是真心希望朱区长能留在这里为我们办好事才去签名的。他说他摆摊的地方原来是个斜坡,一下雨就满是泥泞,整修后这里变成了步行街,不仅平整,而且相关部门还给他划好了摊位。在这里揽活并不收费。步行街项目,正是在朱区长主导下修建的。
集会影响到了交通,加上没有事先申报,警察干预了。有几个不买账的,直接冲撞了起来,撕破了几件衣服,有两个人,鼻子流了血。成了血案。于是血案转移了所有人的视线,放过了本来的焦点人物范军。
那次集会确实有蹊跷之处。说有组织吧,所有签字的人都是真诚自愿的;说没组织吧,可那天的活动层次分明,内容层出不尽。所有人都知道范军跟朱区长关系好,所以这一切被认为是范军策划和组织的。传言说范军的企业能有今天,绝对离不开朱区长。迪拜的这个项目就是朱区长亲自出马才成功的。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境外项目,总投资超3亿美元。现在临近签约,朱区长怎能调离呢?但不管怎么想,朱区长调离渐成定局。
调令来得不是时候。起码也该等到洽谈会结束。但事实上不是,调动显出了刻不容缓的神色。人们纷纷猜疑,正是范军组织的挽留事件适得其反,反而刺激了上级下决心。可一个政声显赫,为百姓称道的好官为何调走?一个企业家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挽留他?人们再次议论纷纷。
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朱区长身上,反而忽略范军。事后想想,乱局面前范军太平静了。特别的平静,就平静得不正常了。看不出范军有任何异常举止,该说话说话,该举杯举杯,该签约签约。一切妥帖到位,丝毫看不出任何反常。这使人们相信,他做他的企业,他的企业和朱区长其实没有任何关系。再看朱区长,虽然卸任,但他是迪拜酋长的朋友,如果他情绪反常,酋长朋友就会感觉异样,这个项目将结局难料。所以阿拉伯酋长硬拉朱区长照像时,他红光满面,嘴角抿得很紧,笑的平淡里是满满的自信。反而是新来的区长站在边上,有些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阿拉伯朋友在洽谈会上成功签约,证明了朱区长是一个讲党性、讲交情的好干部。然而谁也没想到,正是这样的平静下面,一波汹涌的巨变在所有人眼皮底下酝酿生成了。
酋长签约结束后,范军参加了交通银行牵头的银团会议。所谓银团会议,就要说到银团贷款。银团贷款是由一家银行牵头为主,多家银行参与的集体贷款模式。一般二、三家,或三、五家银行,规模不等。这也是朱区长的创举。根据企业情况,政府出面与银行协调,由银行为当地企业提供贷款。这种模式在银行最早的银企合作关系上,加进了政府元素。但政府只向银行推荐、建议,最后贷不贷,贷多少,都是银行自主决定。但说是自主决定,并不能真的跟政府一刀两断。银行毕竟在地方上生存,要导入当地资源,就少不了政府支援。政府对银行的影响不可小视。
朱区长的经验推出,受到了兄弟城市的推崇。很多地方争相效仿,但成功的并不多。原因是政府领导,企业和银行不仅要有良好的影响和沟通能力,还必须相互信任和默契。尤其后者,如果做不到,事情就不好办,因而朱区长的成功经验弥足珍贵。在辛店,只要朱区长批准,就一定能取得银团货款。很难设想换了领导,这里的银企之间还会如此默契。特别是眼下,如何应对企业越来越紧的流动性,这是个大问题。
然而屋漏偏逢天大雨,这时候袁行长调走了,银团会议理事长换了原则性极强的李行长。椐说李行长来就收贷款,已经超额完成了压缩信贷规模的任务,为此还和朱区长发生了几次争执。这次范军提出用迪拜的购入资产作抵押申请贷款,这工作去年就开始做了,不仅得到袁行长支持,而且上级行领导也有过明确态度。照理说,这笔贷款早就可以放了,但朱区长为了体现工作的系列成果,提出把货款合同推迟到一年一次的商贸洽谈会上签。但没料到时过境迁,袁行长调走,洽谈会时还遇上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想当初,这个决定让范军很迷惑,他问过朱区长,这个项目大,前期投入怎么解决?朱区长很自信,他叫范军自己想办法。反正只要几个月,他抿着嘴唇笑着说,几个月的办法你终归有的吧?!他的那种笑是一种招牌,了解他的人实际上都知道他那样不是在笑,而是在下决心。朱区长下决心的时候,看上去就像在笑。朱区长下决心了,范军忙说知道知道。他听懂了朱区长的话,他可以去借高利贷。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借,也不是借了一点点了。
可是人算如天算,没想到就这几个月,金融政策完全变了。不要说放新贷款了,就是老贷款也要只收不借。至于说还要用境外资产作抵押,那更是乱说西游记了。这场金融风暴,就是海外资产抵押的次贷危机引起的。本来是人见人爱的香饽饽,转眼已变成了老虎屁股。
大家都慌了,找上级银行,上级行的领导先是支支吾吾的,后来就避而不见。李行长本来要借机取消项目,无奈朱区长和新任区长的压力,勉强同意暂不撤销项目,并继续进行项目论证。论证,论证是什么概念?无限止押后,而且能不能贷成了悬念。问题忽然就尖锐起来。期货输光了现金,银行又要来卡脖子。
如果没有了资金来源,迪拜项目就要违约,前期投的1个多亿就泡汤了。朱区长本来承诺范军,只要撑几个月,可现在几个月过去了,范军还能不能撑下去... -->>
输了期货,范军还有厂。他下定决心把厂弄好的时候,就像变了个人。这让许多人,包括毛大都怀疑,范军真做过期货吗?
事后回顾起来,所有人都说范军那一天很正常。根本看不出他会选在那个时候,在众人眼皮底下做下那勾当,最后搭上自己一条命。为此他们中有很多人感到遗憾,他们觉得范军是聪明人,怎么会糊涂成那样。
虽说他的期货爆了仓,但就是输了点钱。在辛店,对有厂的人来说,输钱不是伤筋动骨的事。范军还有厂。厂可以缓解很多事。只要有时间,厂甚至可以化解所有棘手的事。别人只知道他输钱,但没人知道他输的是现金。唯有现金,那是套在颈根上的绳,那是厂没有办法解得开的。这些没人知道。但没人知道,范军知道。他输了现金,这次输在了骨脊上。
多年洗炼,他的厂在辛店已绝不是一般的厂了。一年前他和区政府代表团去迪拜,签下了一单合资合作的生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约定正式签约的日期正在临近。也就是说,范军即将得到一笔外汇巨款。这笔钱让他的所有债权人充满期待。他们对范军好言好语,不肯有半点怠慢。那些日子里,范军发现好多不认识的人也对他热情非凡,即使走进了黑弄堂,也有人招呼他进门吃饭。
辛店的商贸洽谈会一年一次。政府搭台经济唱戏。洽谈会是每年招商引资上台阶的关键之举。政府要求每个企业,洽谈会上把自己的客户请来签约剪彩。现场上旌旗飘动,人山人海。走过红地毯,来到主席台,锣鼓响起,协议和合同就放在那里。场面有了饱满的的仪式感。去年这个时候,迪拜的酋长和范军签了意向书。主席台上,酋长举手投足已经入乡随俗。特别是酋长包头下深邃而温情的眼神,嘴角迷人的微笑,都在举手投足间,有节奏地融入了欢庆的海洋。欢乐在延伸发展。经过一年筹备,今年酋长要来正式签约了。
一切准备就绪,然而风云突变。一场血案登场了。
几天前,忽然传说朱区长要调走了,上面已经派来了新区长。传言像模像样,还传出了调动的原因。说是朱区长收受了礼金。恶劣的是,这些礼金是扶贫款。这之前,区扶贫办江主任出了事,被双规后已经逮捕。江主任一直在等朱区长救他,可等着等着,把耐心等没了。也有消息说,朱区长收了礼金早就忘记了礼金之事。也有的说,朱区长拿了礼金又送给了边远山区小学,扶贫礼金经他转手之后,又变成了扶贫款。消息扑朔迷离。但是传言就是传言,朱区长还在,传言眼看就要不攻自破。可二天前,财神庙广场上,摆鞋摊的胡师傅看到有人在黄色的庙墙上挂横幅。横幅上写着“强烈要求朱坚同志留任钟楼区长。”他认识拉标语的那几个人,都是范军厂里的工人。财神庙毗邻政府大楼,又是三岔路口,不一会儿就人山人海了。许多人围上去,财神庙被围住了。
朱区长要走了?人们议论纷纷。有人在边上解释,不希望朱区长走的可以在横幅上签名。很多人第一次撞到这种事,不断有人过去,在横幅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后来组织部门来调查这件事,胡师傅紧握鞋掌的手颤动起来。他激动地说大家签名留朱区长,都是自愿的,我也签了,没有人来叫我去签,也没有人给我钱叫我去签。
签名的有上千人,其中有普通百姓,也有公务员,甚至包括六七十岁的老人。胡师傅说我是真心希望朱区长能留在这里为我们办好事才去签名的。他说他摆摊的地方原来是个斜坡,一下雨就满是泥泞,整修后这里变成了步行街,不仅平整,而且相关部门还给他划好了摊位。在这里揽活并不收费。步行街项目,正是在朱区长主导下修建的。
集会影响到了交通,加上没有事先申报,警察干预了。有几个不买账的,直接冲撞了起来,撕破了几件衣服,有两个人,鼻子流了血。成了血案。于是血案转移了所有人的视线,放过了本来的焦点人物范军。
那次集会确实有蹊跷之处。说有组织吧,所有签字的人都是真诚自愿的;说没组织吧,可那天的活动层次分明,内容层出不尽。所有人都知道范军跟朱区长关系好,所以这一切被认为是范军策划和组织的。传言说范军的企业能有今天,绝对离不开朱区长。迪拜的这个项目就是朱区长亲自出马才成功的。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境外项目,总投资超3亿美元。现在临近签约,朱区长怎能调离呢?但不管怎么想,朱区长调离渐成定局。
调令来得不是时候。起码也该等到洽谈会结束。但事实上不是,调动显出了刻不容缓的神色。人们纷纷猜疑,正是范军组织的挽留事件适得其反,反而刺激了上级下决心。可一个政声显赫,为百姓称道的好官为何调走?一个企业家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挽留他?人们再次议论纷纷。
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朱区长身上,反而忽略范军。事后想想,乱局面前范军太平静了。特别的平静,就平静得不正常了。看不出范军有任何异常举止,该说话说话,该举杯举杯,该签约签约。一切妥帖到位,丝毫看不出任何反常。这使人们相信,他做他的企业,他的企业和朱区长其实没有任何关系。再看朱区长,虽然卸任,但他是迪拜酋长的朋友,如果他情绪反常,酋长朋友就会感觉异样,这个项目将结局难料。所以阿拉伯酋长硬拉朱区长照像时,他红光满面,嘴角抿得很紧,笑的平淡里是满满的自信。反而是新来的区长站在边上,有些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阿拉伯朋友在洽谈会上成功签约,证明了朱区长是一个讲党性、讲交情的好干部。然而谁也没想到,正是这样的平静下面,一波汹涌的巨变在所有人眼皮底下酝酿生成了。
酋长签约结束后,范军参加了交通银行牵头的银团会议。所谓银团会议,就要说到银团贷款。银团贷款是由一家银行牵头为主,多家银行参与的集体贷款模式。一般二、三家,或三、五家银行,规模不等。这也是朱区长的创举。根据企业情况,政府出面与银行协调,由银行为当地企业提供贷款。这种模式在银行最早的银企合作关系上,加进了政府元素。但政府只向银行推荐、建议,最后贷不贷,贷多少,都是银行自主决定。但说是自主决定,并不能真的跟政府一刀两断。银行毕竟在地方上生存,要导入当地资源,就少不了政府支援。政府对银行的影响不可小视。
朱区长的经验推出,受到了兄弟城市的推崇。很多地方争相效仿,但成功的并不多。原因是政府领导,企业和银行不仅要有良好的影响和沟通能力,还必须相互信任和默契。尤其后者,如果做不到,事情就不好办,因而朱区长的成功经验弥足珍贵。在辛店,只要朱区长批准,就一定能取得银团货款。很难设想换了领导,这里的银企之间还会如此默契。特别是眼下,如何应对企业越来越紧的流动性,这是个大问题。
然而屋漏偏逢天大雨,这时候袁行长调走了,银团会议理事长换了原则性极强的李行长。椐说李行长来就收贷款,已经超额完成了压缩信贷规模的任务,为此还和朱区长发生了几次争执。这次范军提出用迪拜的购入资产作抵押申请贷款,这工作去年就开始做了,不仅得到袁行长支持,而且上级行领导也有过明确态度。照理说,这笔贷款早就可以放了,但朱区长为了体现工作的系列成果,提出把货款合同推迟到一年一次的商贸洽谈会上签。但没料到时过境迁,袁行长调走,洽谈会时还遇上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想当初,这个决定让范军很迷惑,他问过朱区长,这个项目大,前期投入怎么解决?朱区长很自信,他叫范军自己想办法。反正只要几个月,他抿着嘴唇笑着说,几个月的办法你终归有的吧?!他的那种笑是一种招牌,了解他的人实际上都知道他那样不是在笑,而是在下决心。朱区长下决心的时候,看上去就像在笑。朱区长下决心了,范军忙说知道知道。他听懂了朱区长的话,他可以去借高利贷。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借,也不是借了一点点了。
可是人算如天算,没想到就这几个月,金融政策完全变了。不要说放新贷款了,就是老贷款也要只收不借。至于说还要用境外资产作抵押,那更是乱说西游记了。这场金融风暴,就是海外资产抵押的次贷危机引起的。本来是人见人爱的香饽饽,转眼已变成了老虎屁股。
大家都慌了,找上级银行,上级行的领导先是支支吾吾的,后来就避而不见。李行长本来要借机取消项目,无奈朱区长和新任区长的压力,勉强同意暂不撤销项目,并继续进行项目论证。论证,论证是什么概念?无限止押后,而且能不能贷成了悬念。问题忽然就尖锐起来。期货输光了现金,银行又要来卡脖子。
如果没有了资金来源,迪拜项目就要违约,前期投的1个多亿就泡汤了。朱区长本来承诺范军,只要撑几个月,可现在几个月过去了,范军还能不能撑下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