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国破乎 国战矣(十二) (1/2)
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一个人的甲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上,丰升阿可是副都统..."听到皇上下旨,让徐邦道就地擒杀丰升阿,吴绍基皱着眉头,在一旁低声说道。
"无论何人,无论官居何职,临阵脱逃者,朕一律杀无赦,难道丰升阿是副都统,朕就不能杀吗?"盛怒之下,光绪厉声呵斥道。
吴绍基却是一脸的苦笑,"徐邦道连北洋各部都弹压不了,又如何杀得了满洲正白旗出身的副都统?"
冷风一吹,光绪陡然惊醒过来,吴绍基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以徐邦道的资望和手段,确实无法杀得了丰升阿,也更加震慑不住局面,弄得不好,恐怕还要激起两军的火拼,战局本就已经凶险万分,局面再一乱,就万难收拾了。
然而此时,又能找到何人去营口稳住大局呢?光绪不由得一阵气苦,沉沉的叹了口气。偌大一个中国,糜烂到了如此的地步,生死存亡之际,却找不到一个能够力挽狂澜之人,难道真的要自己亲自赶往营口稳定军心?难道甲午,就真的只是自己一个人的甲午?
"徐邦道不行,朕就亲自去。"光绪猛地望着众人断然说道,"营口绝不能失陷于日军之手,营口一失,田庄台南面的门户大开,那时候再想要抵抗从两个方向攻过来的日军,恐怕是无力回天了...袁世凯,你和段祺瑞在田庄台总揽辽河一线的防务,朕即刻亲赴营口,稳住那里的局面。"
光绪的话音刚落,众人都是大惊失色,段祺瑞一个大步跨上前来,就像是要挡住光绪一样,大声说道,"皇上绝不能去营口, 营口已经是危在旦夕,即便失陷了,我们再想办法夺回来便是,若是皇上离开了田庄台,谁来主持大局?天下人可都看着皇上一人,皇上绝不可以身涉险啊!..."
说罢,噗通一声跪在了光绪面前。
紧接着,吴绍基也跪了下去,眼中已经是带着点泪光,"皇上不顾念自己的安危,难道不顾念田庄台一线几万人的安危?皇上若是有所闪失,整个辽河一线的防御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皇上三思啊!...…"
"朕若不去,此时又有何人能够稳住营口的局面呢?"光绪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不必劝朕了,朕意已决..."
"皇上,微臣向皇上举荐一人。"忽然间,袁世凯望着光绪大声说道。
光绪不觉一愣,抬头望去,一直都没有说话的袁世凯,此刻正静静的看着自己,目光中充满了一种沉默的苦涩。
"还是让微臣去吧,北洋各部与微臣有旧,微臣前去,虽不能力挽狂澜于即倒,暂时稳住局面还是能够做到的。至于杀人,一个丰升阿还不在微臣眼中,微臣必将丰升阿的人头置于阵地前沿,震慑三军,誓死守住营口一线。"
空气顿时如死一般的沉寂,就连吴绍基和段祺瑞此时,都有些吃惊的抬头望着袁世凯。
"打仗,微臣不如段祺瑞,但是杀人的手段,激励三军的士气,微臣还是有一点韬略的。皇上,局面已经危急万分,不能再犹豫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让微臣去营口吧,营口若失,微臣以死谢天下。"
瑟瑟秋风中,袁世凯的表情忽然变得无比的坚毅,让光绪也忽然产生一种错觉,这还是历史中的那个袁世凯吗?难道被自己拨动的历史真的就能够改变一个人?而一个人又能够改变历史吗?...
"朕准了,营口一线朕就交给你了。"光绪默默的点了点头,"你从田庄台这里剩下的一千人中带五百人过去吧。"
袁世凯淡淡一笑,"微臣带50人足矣,多了也抵不上什么用处。"说罢,转身大步而去。
"袁世凯!..."望着袁世凯绝然远去的背影,光绪心中像是忽然被什么撞击了一下,猛地大声叫道,"朕不要你做宋庆,朕要你活着回来,朕的北洋还等着你..."
......
倾盆大雨中,一支铁流滚滚向前,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像是要踏碎深秋最后这场暴雨般,全力的向前推进着。
全歼大岛义昌的第九旅团后,新建陆军第一镇立刻掉头向西,抛弃了一切后勤辎重,所有的重火力全部就地掩埋,全体官兵携带步枪子弹和四天的干粮,向着田庄台昼夜兼程。
此时此刻,新建陆军第一镇全体官兵都明白,日军两个师团的兵力正在辽河一线发动攻势,田庄台已经危在旦夕。放眼天下,这个时候能够扭转战局的,只有新建陆军第一镇,只有刚刚全歼日军第九旅团的新建陆军第一镇能够力挽狂澜。
"冯国璋呢?冯国璋率部跟上来没有?"道路一侧的树林旁,陈卓大口的喘着气问道。在他身边,一群作战参谋正利用这短暂的休息时间,在地图上标出各部的位置和推进方向。
"禀报军门,按照军门的命令,冯国璋留下一千人阻击日军,正率部追赶新建陆军第一镇本部,现距离我部位置约100里。"一个作战参谋大声回答道。
陈卓点了点头,冯国璋所部已经追赶的够快了,眼下新建陆军第一镇能够调动的兵力也就这么多了,一万两千人的编制,除去负责后勤辎重、伤亡的官兵,以及担负阻击日军第五师团的100... -->>
"皇上,丰升阿可是副都统..."听到皇上下旨,让徐邦道就地擒杀丰升阿,吴绍基皱着眉头,在一旁低声说道。
"无论何人,无论官居何职,临阵脱逃者,朕一律杀无赦,难道丰升阿是副都统,朕就不能杀吗?"盛怒之下,光绪厉声呵斥道。
吴绍基却是一脸的苦笑,"徐邦道连北洋各部都弹压不了,又如何杀得了满洲正白旗出身的副都统?"
冷风一吹,光绪陡然惊醒过来,吴绍基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以徐邦道的资望和手段,确实无法杀得了丰升阿,也更加震慑不住局面,弄得不好,恐怕还要激起两军的火拼,战局本就已经凶险万分,局面再一乱,就万难收拾了。
然而此时,又能找到何人去营口稳住大局呢?光绪不由得一阵气苦,沉沉的叹了口气。偌大一个中国,糜烂到了如此的地步,生死存亡之际,却找不到一个能够力挽狂澜之人,难道真的要自己亲自赶往营口稳定军心?难道甲午,就真的只是自己一个人的甲午?
"徐邦道不行,朕就亲自去。"光绪猛地望着众人断然说道,"营口绝不能失陷于日军之手,营口一失,田庄台南面的门户大开,那时候再想要抵抗从两个方向攻过来的日军,恐怕是无力回天了...袁世凯,你和段祺瑞在田庄台总揽辽河一线的防务,朕即刻亲赴营口,稳住那里的局面。"
光绪的话音刚落,众人都是大惊失色,段祺瑞一个大步跨上前来,就像是要挡住光绪一样,大声说道,"皇上绝不能去营口, 营口已经是危在旦夕,即便失陷了,我们再想办法夺回来便是,若是皇上离开了田庄台,谁来主持大局?天下人可都看着皇上一人,皇上绝不可以身涉险啊!..."
说罢,噗通一声跪在了光绪面前。
紧接着,吴绍基也跪了下去,眼中已经是带着点泪光,"皇上不顾念自己的安危,难道不顾念田庄台一线几万人的安危?皇上若是有所闪失,整个辽河一线的防御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皇上三思啊!...…"
"朕若不去,此时又有何人能够稳住营口的局面呢?"光绪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不必劝朕了,朕意已决..."
"皇上,微臣向皇上举荐一人。"忽然间,袁世凯望着光绪大声说道。
光绪不觉一愣,抬头望去,一直都没有说话的袁世凯,此刻正静静的看着自己,目光中充满了一种沉默的苦涩。
"还是让微臣去吧,北洋各部与微臣有旧,微臣前去,虽不能力挽狂澜于即倒,暂时稳住局面还是能够做到的。至于杀人,一个丰升阿还不在微臣眼中,微臣必将丰升阿的人头置于阵地前沿,震慑三军,誓死守住营口一线。"
空气顿时如死一般的沉寂,就连吴绍基和段祺瑞此时,都有些吃惊的抬头望着袁世凯。
"打仗,微臣不如段祺瑞,但是杀人的手段,激励三军的士气,微臣还是有一点韬略的。皇上,局面已经危急万分,不能再犹豫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让微臣去营口吧,营口若失,微臣以死谢天下。"
瑟瑟秋风中,袁世凯的表情忽然变得无比的坚毅,让光绪也忽然产生一种错觉,这还是历史中的那个袁世凯吗?难道被自己拨动的历史真的就能够改变一个人?而一个人又能够改变历史吗?...
"朕准了,营口一线朕就交给你了。"光绪默默的点了点头,"你从田庄台这里剩下的一千人中带五百人过去吧。"
袁世凯淡淡一笑,"微臣带50人足矣,多了也抵不上什么用处。"说罢,转身大步而去。
"袁世凯!..."望着袁世凯绝然远去的背影,光绪心中像是忽然被什么撞击了一下,猛地大声叫道,"朕不要你做宋庆,朕要你活着回来,朕的北洋还等着你..."
......
倾盆大雨中,一支铁流滚滚向前,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像是要踏碎深秋最后这场暴雨般,全力的向前推进着。
全歼大岛义昌的第九旅团后,新建陆军第一镇立刻掉头向西,抛弃了一切后勤辎重,所有的重火力全部就地掩埋,全体官兵携带步枪子弹和四天的干粮,向着田庄台昼夜兼程。
此时此刻,新建陆军第一镇全体官兵都明白,日军两个师团的兵力正在辽河一线发动攻势,田庄台已经危在旦夕。放眼天下,这个时候能够扭转战局的,只有新建陆军第一镇,只有刚刚全歼日军第九旅团的新建陆军第一镇能够力挽狂澜。
"冯国璋呢?冯国璋率部跟上来没有?"道路一侧的树林旁,陈卓大口的喘着气问道。在他身边,一群作战参谋正利用这短暂的休息时间,在地图上标出各部的位置和推进方向。
"禀报军门,按照军门的命令,冯国璋留下一千人阻击日军,正率部追赶新建陆军第一镇本部,现距离我部位置约100里。"一个作战参谋大声回答道。
陈卓点了点头,冯国璋所部已经追赶的够快了,眼下新建陆军第一镇能够调动的兵力也就这么多了,一万两千人的编制,除去负责后勤辎重、伤亡的官兵,以及担负阻击日军第五师团的100...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