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生如夏花(七) (1/2)
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一个人的甲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广州的夏夜,闷热而潮湿,站在珠江江畔,热乎乎的风吹到身上,总是有种粘粘的感觉。
此刻已经是夜深人静的凌晨时分,江面上停靠的成排蜇民的船只,已经是灯火阑珊,随着浪头静静摇晃着。江边鳞次栉比的店铺,也变得寂静了许多,空荡荡的看不到人影。再往北,在漆黑的夜色深处,是两个高耸入云的尖塔,那是广州著名的石室圣心大教堂。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教堂属"哥特"式建筑,甚至可与闻名世界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相媲美。
在距离蜇民停泊船只的码头不远处,一条渔船正缓缓的驶向岸边,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岸边一盏马灯闪了三下,很快渔船上面也用油灯回了三下,潮水翻涌中,一个约摸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悄然走出了船舱,站在船头静静眺望着岸边的黑暗处。
夜风拂面,年轻人微微皱起了眉头,有些警觉的望着漆黑如墨的夜色,英气勃发的脸上透着几分激动和不安。
"过会儿我先下船,一旦事情有变,你们不要管我,保护好钱款立刻想办法退往香港再图大计。"年轻人回头低声说了一句,忽然间似乎有想到了什么,指着船舱里的一个皮箱说道。
"皮箱里有我的一个小木匣,如果我出了意外,文定,日后有机会你帮我把那个小木匣送到上海的顾家,你知道的。"
"少华兄,还是让我先下去吧,我对广州的情形比你熟悉..."船舱里隐隐传来一阵争议声。
被称为少华的年轻人淡淡一笑,拍了拍船舱说道,"你们两人都不认识士良兄,要是弄巧成拙反而会误事,还是我去吧。"
不一会儿,渔船缓缓靠岸,黑暗中艄公搭起跳板,年轻人握了握右边口袋里的短枪,一纵身踏上跳板,走向了河岸边的一片小树林。
树林旁的马灯再次闪了三下,两个人影从树林中疾步走了出来,空旷的夜晚中响起一阵轻轻的脚步声。双方快要走近的时候,月光从云层中隐约的透了出来,借着依稀的微光,年轻人举头望去,一直握着短枪的手下意识的松了开来,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士良兄,别来无恙?总算见到你了。"年轻人一个大步跨了上去,刚刚平静如水的神情,此时也露出了稍许的激动,一把紧紧握住了其中一人的手。
"少华老弟,你可算是来了,已经迟了三天,我们都担心你路上出了什么意外。"说话的中年人呵呵一笑,他正是先行从香港回到广州的郑士良,按照此前刚刚在香港成立的兴中会的决议,他负责建立兴中会在广州的分会,协调各方力量,共谋兴中会在广州的起义。
说着,郑士良拉过身边一人介绍道,"这位是程奎光,镇涛舰管带,此次奎光兄负责联络水师共谋大举。奎光兄,这位便是我一直给你提到的陆少华,为了此次大举,少华老弟把在美国的家产悉数变卖,专程赶回国内,如此年轻就能有这样的见识,就连衢云兄也赞叹不已啊!"
黑暗中,陆少华和程璧光无声一笑,轻轻的点了点头。
"我临行前,衢云兄特意让我转告士良兄,他正在香港各界募集军费,杨亦在香港招募散勇、工人成军,黄咏商还变卖了苏杭街洋楼一所以充军费,现已购置小火轮一艘,以备将来运输军械所用,万事俱备,请士良兄放心,只是不知士良兄这边进展如何?"陆少华没有过多寒暄,神情一肃问道。
"大举的时间已经基本确定,就定在重阳节这天。由我联络广州、花县、英德、清远等地会党,奎光兄负责联络水师官兵,李杞、侯艾泉等联络香山、顺德等县绿林策应,届时必能给清廷以猝然之打击...…诸多细务,我们还是回到设在广州东门外咸虾栏张公馆处的总部再行商议,孙先生已经等你多时了。"郑士良拍了拍陆少华的肩膀,神情间掩不住的豪情万丈。
陆少华点了点头,回身接过程璧光手中的马灯,冲渔船的方向挥动了几下,片刻功夫,两个身影从渔船上跳到了岸边,匆匆的走了过来,手里拎着两个皮箱。
"衢云兄命我先行带来了一部分款项和制造炸弹的材料,剩余的款项和军械一同起运。"陆少华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份信递给郑士良。
"这是衢云兄托我转交给你的密信,他听说清廷现在正在推行所谓的新政,心中甚是焦急,正在多方游说英、日、德在港人士,谋求支援,我们绝不能给清廷以苟延残喘的机会。"
郑士良接过密信,小心的放到怀中,挽着陆少华的手臂慷慨一笑说道,"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乃我等同志夙愿,清廷早已经是腐朽不堪,何足惧哉!"
漆黑的夜色中,陆少华和郑士良相视一笑,握紧了双手,目光闪动处,那种虽千万人吾独往矣的气度跃然而生......…
............
夏末秋初,西山红叶点点,妙峰山的香火袅袅,正是风景绝好的去处。
一处幽静的山边,光绪依旧是那身军服,手里握着马鞭站在一块岩石边,有些心不在焉的眺望着远处山峦起伏的秀美景色。他此时心中可是半分没有那种登高远望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除了靠着树干发呆外,便是偶尔回身看看那个兴奋的满山坡疯跑的少女,心情有些怔忡。
这些天来,光绪但凡抽出点空闲出来,便带着顾思渝在京城内的大小名胜处游玩,几乎把京城内外逛了个遍。这可真把顾思渝给乐坏了,想想她也怪可怜的,一个人十三四岁便被父亲送到美国去读书,连北方都没有到过,更加不要说是京城了。这些天满京城的游玩,眼睛里看见什么都是新鲜的不得了,又刚好是京城内外景色最好的季节,顾思渝玩的是兴致勃勃,简直是不肯停歇下来的架势了。相比之下,光绪的心情虽然也不错,却时不时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
前些日子,他刚刚一口气把皇后、珍妃、瑾妃她们的名位都给废掉了,这一转身就带着一个少女满京城里乱逛,以京城内的消息灵通,此时此刻,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不可能一点消息都不走漏,然而这一次却真的是古怪到了极点,如许时日过去,京城内外居然一片风平浪静。
说起来也怪,朝廷里部分御史言官们除了在废后妃的问题上,还继续固执的上着折子外,对这件事情几乎就像是没有看见一般,更加透着蹊跷的是,像徐桐这些人,平常时间隔天便是一份折子,... -->>
广州的夏夜,闷热而潮湿,站在珠江江畔,热乎乎的风吹到身上,总是有种粘粘的感觉。
此刻已经是夜深人静的凌晨时分,江面上停靠的成排蜇民的船只,已经是灯火阑珊,随着浪头静静摇晃着。江边鳞次栉比的店铺,也变得寂静了许多,空荡荡的看不到人影。再往北,在漆黑的夜色深处,是两个高耸入云的尖塔,那是广州著名的石室圣心大教堂。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教堂属"哥特"式建筑,甚至可与闻名世界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相媲美。
在距离蜇民停泊船只的码头不远处,一条渔船正缓缓的驶向岸边,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岸边一盏马灯闪了三下,很快渔船上面也用油灯回了三下,潮水翻涌中,一个约摸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悄然走出了船舱,站在船头静静眺望着岸边的黑暗处。
夜风拂面,年轻人微微皱起了眉头,有些警觉的望着漆黑如墨的夜色,英气勃发的脸上透着几分激动和不安。
"过会儿我先下船,一旦事情有变,你们不要管我,保护好钱款立刻想办法退往香港再图大计。"年轻人回头低声说了一句,忽然间似乎有想到了什么,指着船舱里的一个皮箱说道。
"皮箱里有我的一个小木匣,如果我出了意外,文定,日后有机会你帮我把那个小木匣送到上海的顾家,你知道的。"
"少华兄,还是让我先下去吧,我对广州的情形比你熟悉..."船舱里隐隐传来一阵争议声。
被称为少华的年轻人淡淡一笑,拍了拍船舱说道,"你们两人都不认识士良兄,要是弄巧成拙反而会误事,还是我去吧。"
不一会儿,渔船缓缓靠岸,黑暗中艄公搭起跳板,年轻人握了握右边口袋里的短枪,一纵身踏上跳板,走向了河岸边的一片小树林。
树林旁的马灯再次闪了三下,两个人影从树林中疾步走了出来,空旷的夜晚中响起一阵轻轻的脚步声。双方快要走近的时候,月光从云层中隐约的透了出来,借着依稀的微光,年轻人举头望去,一直握着短枪的手下意识的松了开来,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士良兄,别来无恙?总算见到你了。"年轻人一个大步跨了上去,刚刚平静如水的神情,此时也露出了稍许的激动,一把紧紧握住了其中一人的手。
"少华老弟,你可算是来了,已经迟了三天,我们都担心你路上出了什么意外。"说话的中年人呵呵一笑,他正是先行从香港回到广州的郑士良,按照此前刚刚在香港成立的兴中会的决议,他负责建立兴中会在广州的分会,协调各方力量,共谋兴中会在广州的起义。
说着,郑士良拉过身边一人介绍道,"这位是程奎光,镇涛舰管带,此次奎光兄负责联络水师共谋大举。奎光兄,这位便是我一直给你提到的陆少华,为了此次大举,少华老弟把在美国的家产悉数变卖,专程赶回国内,如此年轻就能有这样的见识,就连衢云兄也赞叹不已啊!"
黑暗中,陆少华和程璧光无声一笑,轻轻的点了点头。
"我临行前,衢云兄特意让我转告士良兄,他正在香港各界募集军费,杨亦在香港招募散勇、工人成军,黄咏商还变卖了苏杭街洋楼一所以充军费,现已购置小火轮一艘,以备将来运输军械所用,万事俱备,请士良兄放心,只是不知士良兄这边进展如何?"陆少华没有过多寒暄,神情一肃问道。
"大举的时间已经基本确定,就定在重阳节这天。由我联络广州、花县、英德、清远等地会党,奎光兄负责联络水师官兵,李杞、侯艾泉等联络香山、顺德等县绿林策应,届时必能给清廷以猝然之打击...…诸多细务,我们还是回到设在广州东门外咸虾栏张公馆处的总部再行商议,孙先生已经等你多时了。"郑士良拍了拍陆少华的肩膀,神情间掩不住的豪情万丈。
陆少华点了点头,回身接过程璧光手中的马灯,冲渔船的方向挥动了几下,片刻功夫,两个身影从渔船上跳到了岸边,匆匆的走了过来,手里拎着两个皮箱。
"衢云兄命我先行带来了一部分款项和制造炸弹的材料,剩余的款项和军械一同起运。"陆少华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份信递给郑士良。
"这是衢云兄托我转交给你的密信,他听说清廷现在正在推行所谓的新政,心中甚是焦急,正在多方游说英、日、德在港人士,谋求支援,我们绝不能给清廷以苟延残喘的机会。"
郑士良接过密信,小心的放到怀中,挽着陆少华的手臂慷慨一笑说道,"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乃我等同志夙愿,清廷早已经是腐朽不堪,何足惧哉!"
漆黑的夜色中,陆少华和郑士良相视一笑,握紧了双手,目光闪动处,那种虽千万人吾独往矣的气度跃然而生......…
............
夏末秋初,西山红叶点点,妙峰山的香火袅袅,正是风景绝好的去处。
一处幽静的山边,光绪依旧是那身军服,手里握着马鞭站在一块岩石边,有些心不在焉的眺望着远处山峦起伏的秀美景色。他此时心中可是半分没有那种登高远望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除了靠着树干发呆外,便是偶尔回身看看那个兴奋的满山坡疯跑的少女,心情有些怔忡。
这些天来,光绪但凡抽出点空闲出来,便带着顾思渝在京城内的大小名胜处游玩,几乎把京城内外逛了个遍。这可真把顾思渝给乐坏了,想想她也怪可怜的,一个人十三四岁便被父亲送到美国去读书,连北方都没有到过,更加不要说是京城了。这些天满京城的游玩,眼睛里看见什么都是新鲜的不得了,又刚好是京城内外景色最好的季节,顾思渝玩的是兴致勃勃,简直是不肯停歇下来的架势了。相比之下,光绪的心情虽然也不错,却时不时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
前些日子,他刚刚一口气把皇后、珍妃、瑾妃她们的名位都给废掉了,这一转身就带着一个少女满京城里乱逛,以京城内的消息灵通,此时此刻,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不可能一点消息都不走漏,然而这一次却真的是古怪到了极点,如许时日过去,京城内外居然一片风平浪静。
说起来也怪,朝廷里部分御史言官们除了在废后妃的问题上,还继续固执的上着折子外,对这件事情几乎就像是没有看见一般,更加透着蹊跷的是,像徐桐这些人,平常时间隔天便是一份折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