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北地风云(九) (2/2)
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一个人的甲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件。同时允许各国派兵进驻直隶山东等地,保护各国侨民。第五,各国军舰现正在开赴大沽口途中,如大清朝廷不能切实做到上述几点,各国将联合出兵帮助大清平息变乱,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概有大清负责,还有..."
"够了!...…"光绪猛地一拍桌案,这一用力牵动手臂上的伤口,痛得他倒吸了口冷气。伍廷芳拿着那页纸,喉头艰难的哽咽了一下,没敢再念下去。
签押房内顿时死一般的沉寂,众人低着头,一脸的神情凝重。这局势还有什么可说的?那边拳民的变乱还一塌糊涂没有头绪,这边洋人的武力干预就摆在了眼前,别的暂且不提,单单是驻兵直隶山东这一条,就好比在大清脖子上面套了条绳子,真要是如此,往后这大清还能有活路?
沉默良久,李鸿章扬起脸,满是皱纹的脸上浸透了苦涩。"几十年来,洋人翻来覆去就这么一个招术,武力威胁!可偏偏我大清怕的就是洋人的这一招,我大清何时才能在洋人面前扬眉吐气一回?...…"
话音未落,孙毓汶也站了起来,"皇上,我大清绝不能答应洋人的条件,在直隶山东驻军,我京城就将处在洋人的枪口之下,不要说满朝大臣,就是天下百姓也绝不会答应...…"
捂着手臂上的伤口,光绪心中也是一阵紧似一阵。洋人的干预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来的这么快这么猛,倒真像是和那些拳民商量好了似的。朝廷夹在中间,进退都像是架在火上烤一样。
眼前的局势,答应洋人的条件,恐怕朝野内外立刻就会乍起波澜,拳民的乱子还没有平息下来,这局面再一失控,根本就没法想后果会怎样。可要是不答应,洋人势必武力干预,真要是闹到像庚子之变那样,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这个国家也就彻底完了。
光绪来回的在屋子踱着步,心里面虽然一团乱麻,可他自己也清楚,这个时候别人都可以乱,可以说意气话,独独自己是万万不能。
"伍廷芳...…"低着头想了一会儿,光绪断然停下步子大声说道,"你天亮后立刻赶往租界里面,代表朝廷和各国公使会晤,对了,一定要把朕刚刚从教堂里面救出的那股陈查理神父带上,就让他当着各国公使的面,原原本本的把刚刚拳民变乱的情形复述一遍。其他的什么话都不要说。各国公使不是要朕的态度吗?告诉他们,在生死关头,是大清皇帝带着侍卫在血火中保护了他们的神父,保护了教民,这就是朕的态度!朕手臂上的伤口就是朕的态度!...…"
伍廷芳的目光一闪,已经有些明白了光绪的用意,可还没等他开口,光绪又接着说道。
"还有,你马上急电京城,让朕的那个顾问美国人怀特立即赶往津门,朕有事情交代他办。"
饶是伍廷芳心思转的飞快,冷不丁听皇上冒出这一句,也是一头雾水,可看皇上严肃的神情又不敢多问,屏息静气退了下去。
"看来必须当机立断,不能再拖了!"光绪神情一肃,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
"李鸿章、孙毓汶,立刻拟一道旨意,免去毓闲山东巡抚一职,索拿回京听候朝廷发落!"
"陈卓,立刻电令总参,调驻防保定的刘盛休所部第五师,驻防德州的董福祥所部第十师,连夜进驻津门至大沽口一线。传令驻防辽南旅顺和山东威海各部,立刻进入战备状态,以防不测之变!...…"
话音刚落,李鸿章和陈卓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皇上,此时决定不能和洋人轻启战端...…"
以此时的大清和洋人开战,这不是扯淡吗?光绪摆了摆手,脸色比刚刚还要难看。
"不是真的要开战,只不过是做做样子。你们以为刚刚朕让伍廷芳叫那个洋神父过去,就能把各国公使糊弄过去,洋人没有那么傻!外交交涉,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得失的权衡和取舍,屯兵津门和大沽口一线,就是要让洋人看到我大清的决心,只是配合外交交涉的手段,另外也有未雨绸缪的意思在里面,防备着万一。"
说到这里,光绪也顾不上再解释什么,转头望向袁世凯说道。
"直隶的拳民变乱必须全力扑灭,绝不能再出现烧教堂杀洋人的事端,对于为首之人,该抓就抓,该杀就杀,朕绝不手软,但是那些裹挟进来的百姓,大多是愚昧无知,能少流血就少流血吧,地方官员要做好安抚事宜。另外,你前几日呈递上来的关于在直隶试行警察制度的条陈,朕准了,即刻在直隶推行开来,至于山东方面...…"
"李中堂,山东巡抚一职你以为由何人担任较为合适?" 光绪掉头问道。
"这个...…"李鸿章迟疑着,他的夹带里面倒是有两个人选,其中一个便是他的女婿张佩纶,可是自从马尾海战后,张佩纶对仕途多少有些心灰意冷,此时恐怕更加不会出来接手山东的烂摊子,想到这里,李鸿章斟酌着言词说道。
"皇上,微臣举荐唐绍仪,甲午此人从朝鲜回国后,微臣一直按照皇上的嘱咐,让他在军机上学习行走,才干学识都是拔尖的,更加之对皇上的新政体察至深,若放在山东必能有所作为!"
"唐绍仪...…"光绪默默念了几遍,随即摇了摇头。"若在平时,把唐绍仪放到山东倒是没有多大问题,可眼下山东局势已经糜烂不堪,非要有一定手段和魄力,经历过一点血光的人才能镇住局面,唐绍仪书生气太重...…"
众人细细想来,皇上的话确实有一定道理,一时都有些沉默。忽然,站在陈卓身后的袁世凯抬起头,出人意料的说道。
"皇上,微臣举荐直隶按察使徐世昌出任山东巡抚。"
众人顿时都是一惊,李鸿章和孙毓汶的目光飞快的扫了袁世凯一眼,眼神都说不出的复杂,就连陈卓此际也是皱紧了眉头,一脸的深沉。
"哦,你倒是举贤不避亲啊!说说你的理由..."光绪轻声一笑,目光不经意的在众人脸上扫过,心中疑窦顿起。
袁世凯是在官场上面混老了的人精,不会不懂得他这样做,是大犯忌讳的事情,况且直隶的乱子都还一大堆,他又刚刚挨了顿训斥,自己屁股都还没有擦干净,怎么就急不可待的把手伸到了山东?
"回皇上的话,徐世昌是翰林出身,从创办新建陆军开始,就跟着微臣办理军务,才干能力都没有话说,更难得是注重实务。甲午一战,更是历经田庄台和威海的血战,正如皇上刚才所言,徐世昌见过血光战阵,不是纸上谈兵的那种书生。以徐世昌为山东巡抚,必能一举平息山东的拳民变乱...…
至于第二层意思,那便是微臣的私心。此次山东直隶拳民变乱,微臣身处其间感触颇多,如果不是山东巡抚毓闲放纵拳民,又处处掣肘,何至于闹到今日不可收拾的局面,这还只是其次。更加要紧的是,我大清与日一战已再所难免,皇上让微臣的北洋掌管直隶山东两地驻军,一旦战事爆发山东成为战场,遇到像毓闲这样的人,微臣根本调派不动,何以主持山东的战局。所以微臣不顾猜忌冒死举荐,虽有自己的一份私心,却也是为着国家大事不容轻掷......"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光绪望着袁世凯低垂着头,一副恭谨小心的样子,心中不由得一阵冷笑。
一份私心居然也能被袁世凯说的如此滴水不漏光明正大,果然是非常之人。此次直隶拳民变乱当中,袁世凯存着怎么样的心思,这会儿光绪已经有所明白,不就是一份勃勃野心吗?不就是北洋的舞台已经容不下你袁世凯的冲天之志了吗?
这本来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时代,朕成全你,没有这份野心,朕还瞧不上你袁世凯。
"朕准了,李鸿章、孙毓汶,即刻拟旨,令直隶按察使徐世昌出任山东巡抚。袁世凯,回去告诉徐世昌,三个月内,朕要他平息山东拳民之患,要是做不到,就准备好让给别人来做。"
"好了,天都亮了,你们也累了一夜,都回去休息片刻,呆会儿还有你们忙的时候。"说着,光绪不顾李鸿章、孙毓汶等人有些惊诧的目光,转身走出了签押房。
天边已经有些微微发亮,凉风一吹,光绪眼前忽然闪过火光中那张娇美如花的脸庞,继而又变成一份陌生疏离的眼神,心头不禁一阵说不出的烦乱。家事、国事、天下事,怎么都凑一块儿了?
再回头看去,四周的景物影影绰绰,夜色漆黑如墨,都藏在黑暗中看不清楚............…(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件。同时允许各国派兵进驻直隶山东等地,保护各国侨民。第五,各国军舰现正在开赴大沽口途中,如大清朝廷不能切实做到上述几点,各国将联合出兵帮助大清平息变乱,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概有大清负责,还有..."
"够了!...…"光绪猛地一拍桌案,这一用力牵动手臂上的伤口,痛得他倒吸了口冷气。伍廷芳拿着那页纸,喉头艰难的哽咽了一下,没敢再念下去。
签押房内顿时死一般的沉寂,众人低着头,一脸的神情凝重。这局势还有什么可说的?那边拳民的变乱还一塌糊涂没有头绪,这边洋人的武力干预就摆在了眼前,别的暂且不提,单单是驻兵直隶山东这一条,就好比在大清脖子上面套了条绳子,真要是如此,往后这大清还能有活路?
沉默良久,李鸿章扬起脸,满是皱纹的脸上浸透了苦涩。"几十年来,洋人翻来覆去就这么一个招术,武力威胁!可偏偏我大清怕的就是洋人的这一招,我大清何时才能在洋人面前扬眉吐气一回?...…"
话音未落,孙毓汶也站了起来,"皇上,我大清绝不能答应洋人的条件,在直隶山东驻军,我京城就将处在洋人的枪口之下,不要说满朝大臣,就是天下百姓也绝不会答应...…"
捂着手臂上的伤口,光绪心中也是一阵紧似一阵。洋人的干预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来的这么快这么猛,倒真像是和那些拳民商量好了似的。朝廷夹在中间,进退都像是架在火上烤一样。
眼前的局势,答应洋人的条件,恐怕朝野内外立刻就会乍起波澜,拳民的乱子还没有平息下来,这局面再一失控,根本就没法想后果会怎样。可要是不答应,洋人势必武力干预,真要是闹到像庚子之变那样,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这个国家也就彻底完了。
光绪来回的在屋子踱着步,心里面虽然一团乱麻,可他自己也清楚,这个时候别人都可以乱,可以说意气话,独独自己是万万不能。
"伍廷芳...…"低着头想了一会儿,光绪断然停下步子大声说道,"你天亮后立刻赶往租界里面,代表朝廷和各国公使会晤,对了,一定要把朕刚刚从教堂里面救出的那股陈查理神父带上,就让他当着各国公使的面,原原本本的把刚刚拳民变乱的情形复述一遍。其他的什么话都不要说。各国公使不是要朕的态度吗?告诉他们,在生死关头,是大清皇帝带着侍卫在血火中保护了他们的神父,保护了教民,这就是朕的态度!朕手臂上的伤口就是朕的态度!...…"
伍廷芳的目光一闪,已经有些明白了光绪的用意,可还没等他开口,光绪又接着说道。
"还有,你马上急电京城,让朕的那个顾问美国人怀特立即赶往津门,朕有事情交代他办。"
饶是伍廷芳心思转的飞快,冷不丁听皇上冒出这一句,也是一头雾水,可看皇上严肃的神情又不敢多问,屏息静气退了下去。
"看来必须当机立断,不能再拖了!"光绪神情一肃,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
"李鸿章、孙毓汶,立刻拟一道旨意,免去毓闲山东巡抚一职,索拿回京听候朝廷发落!"
"陈卓,立刻电令总参,调驻防保定的刘盛休所部第五师,驻防德州的董福祥所部第十师,连夜进驻津门至大沽口一线。传令驻防辽南旅顺和山东威海各部,立刻进入战备状态,以防不测之变!...…"
话音刚落,李鸿章和陈卓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皇上,此时决定不能和洋人轻启战端...…"
以此时的大清和洋人开战,这不是扯淡吗?光绪摆了摆手,脸色比刚刚还要难看。
"不是真的要开战,只不过是做做样子。你们以为刚刚朕让伍廷芳叫那个洋神父过去,就能把各国公使糊弄过去,洋人没有那么傻!外交交涉,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得失的权衡和取舍,屯兵津门和大沽口一线,就是要让洋人看到我大清的决心,只是配合外交交涉的手段,另外也有未雨绸缪的意思在里面,防备着万一。"
说到这里,光绪也顾不上再解释什么,转头望向袁世凯说道。
"直隶的拳民变乱必须全力扑灭,绝不能再出现烧教堂杀洋人的事端,对于为首之人,该抓就抓,该杀就杀,朕绝不手软,但是那些裹挟进来的百姓,大多是愚昧无知,能少流血就少流血吧,地方官员要做好安抚事宜。另外,你前几日呈递上来的关于在直隶试行警察制度的条陈,朕准了,即刻在直隶推行开来,至于山东方面...…"
"李中堂,山东巡抚一职你以为由何人担任较为合适?" 光绪掉头问道。
"这个...…"李鸿章迟疑着,他的夹带里面倒是有两个人选,其中一个便是他的女婿张佩纶,可是自从马尾海战后,张佩纶对仕途多少有些心灰意冷,此时恐怕更加不会出来接手山东的烂摊子,想到这里,李鸿章斟酌着言词说道。
"皇上,微臣举荐唐绍仪,甲午此人从朝鲜回国后,微臣一直按照皇上的嘱咐,让他在军机上学习行走,才干学识都是拔尖的,更加之对皇上的新政体察至深,若放在山东必能有所作为!"
"唐绍仪...…"光绪默默念了几遍,随即摇了摇头。"若在平时,把唐绍仪放到山东倒是没有多大问题,可眼下山东局势已经糜烂不堪,非要有一定手段和魄力,经历过一点血光的人才能镇住局面,唐绍仪书生气太重...…"
众人细细想来,皇上的话确实有一定道理,一时都有些沉默。忽然,站在陈卓身后的袁世凯抬起头,出人意料的说道。
"皇上,微臣举荐直隶按察使徐世昌出任山东巡抚。"
众人顿时都是一惊,李鸿章和孙毓汶的目光飞快的扫了袁世凯一眼,眼神都说不出的复杂,就连陈卓此际也是皱紧了眉头,一脸的深沉。
"哦,你倒是举贤不避亲啊!说说你的理由..."光绪轻声一笑,目光不经意的在众人脸上扫过,心中疑窦顿起。
袁世凯是在官场上面混老了的人精,不会不懂得他这样做,是大犯忌讳的事情,况且直隶的乱子都还一大堆,他又刚刚挨了顿训斥,自己屁股都还没有擦干净,怎么就急不可待的把手伸到了山东?
"回皇上的话,徐世昌是翰林出身,从创办新建陆军开始,就跟着微臣办理军务,才干能力都没有话说,更难得是注重实务。甲午一战,更是历经田庄台和威海的血战,正如皇上刚才所言,徐世昌见过血光战阵,不是纸上谈兵的那种书生。以徐世昌为山东巡抚,必能一举平息山东的拳民变乱...…
至于第二层意思,那便是微臣的私心。此次山东直隶拳民变乱,微臣身处其间感触颇多,如果不是山东巡抚毓闲放纵拳民,又处处掣肘,何至于闹到今日不可收拾的局面,这还只是其次。更加要紧的是,我大清与日一战已再所难免,皇上让微臣的北洋掌管直隶山东两地驻军,一旦战事爆发山东成为战场,遇到像毓闲这样的人,微臣根本调派不动,何以主持山东的战局。所以微臣不顾猜忌冒死举荐,虽有自己的一份私心,却也是为着国家大事不容轻掷......"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光绪望着袁世凯低垂着头,一副恭谨小心的样子,心中不由得一阵冷笑。
一份私心居然也能被袁世凯说的如此滴水不漏光明正大,果然是非常之人。此次直隶拳民变乱当中,袁世凯存着怎么样的心思,这会儿光绪已经有所明白,不就是一份勃勃野心吗?不就是北洋的舞台已经容不下你袁世凯的冲天之志了吗?
这本来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时代,朕成全你,没有这份野心,朕还瞧不上你袁世凯。
"朕准了,李鸿章、孙毓汶,即刻拟旨,令直隶按察使徐世昌出任山东巡抚。袁世凯,回去告诉徐世昌,三个月内,朕要他平息山东拳民之患,要是做不到,就准备好让给别人来做。"
"好了,天都亮了,你们也累了一夜,都回去休息片刻,呆会儿还有你们忙的时候。"说着,光绪不顾李鸿章、孙毓汶等人有些惊诧的目光,转身走出了签押房。
天边已经有些微微发亮,凉风一吹,光绪眼前忽然闪过火光中那张娇美如花的脸庞,继而又变成一份陌生疏离的眼神,心头不禁一阵说不出的烦乱。家事、国事、天下事,怎么都凑一块儿了?
再回头看去,四周的景物影影绰绰,夜色漆黑如墨,都藏在黑暗中看不清楚............…(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