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dbiquge.co,凉州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李延炤用丰厚的待遇打动了李良。他也答应在今后会对工坊中的匠人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以使它们出产的熟铁能够更符合熔炼钢材所需的标准。同时,在李良亲自主持和调控下,工匠们开始试着在两座新筑的地炉中采用灌钢法来熔炼钢材,并通过使用不同的生熟铁配比,来试验出最符合军械生产需求的配方。
李延炤要求的军械钢材是那种既有硬度,可以打造出锋利刃口,又有一定柔韧性,不会在战场上的激烈拼杀中轻易折断特性的钢材作为军械生产原料。然而李良很现实地告诉他,这不大可能。这给了雄心勃勃的李延炤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李延炤又想到在唐代广泛使用的包钢夹钢锻打刀剑的技术。然而对于这种技术,他一样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虽然他对于军械刀剑的生产有超过这个时代的见解。然而他心中也是明白,任何事还得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以令居县眼下的现实,是需要首先能够生产较大批量的钢材和熟铁作为合格原材料。达到这一点之后,才能再对军械的生产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进。
从草创工坊,直到今后工坊量产制造这些武备兵甲,形成一整套完备适用的制度,无疑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磨合。李延炤对此也是有足够的预见和心理准备。他之所以心急,所有的事情都几乎恨不得在一夜之间搞定,也是他对于凉州下一次可能出现的危机并不具备前瞻性。既然不知什么时候要到来,那么未雨绸缪,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一连十余天,每天两炉钢材,却依然没有得到李延炤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这些原料的质地要么含碳量不足,整体偏软,要么熟铁比例高,含碳量高,虽然硬度足够,却又显得太脆。
将这些并不成功的原料也进行了分门别类,有些得需回炉重炼,有些被发去打制农具。而略微偏软的那几批原料,则被暂时堆放在了库房中,以备打制甲具。
虽然之前试验灌钢之法,耽误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过好歹还是在秋播之前打制了足堪使用的农具,并发给了县中的那些流民户们使用。县府的圈地运动进行得轰轰烈烈,也总得需有人去耕种这些新圈出来的地。好在广武郡乃是凉州最新置的郡,加之辛氏族人治理这片土地,也使得那些士族大户不敢轻动。
李延炤对于维持现状,还是打心底里感到满意的。不论如何,辛府君派来的这个侄子,至今为止行事都是游刃有余。并且仿佛是得到了辛府君的授意一般,对于李延炤呈报的任何事,都绝不加以掣肘。因此在李延炤设想中的一干事务,总是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对于辛彦采取的这种配合态度,李延炤也是感到非常舒心满意。投桃报李,他也将先前贩运马匹的收益中抽取了不少的一部分,悄悄进献给了辛彦,作为一种秘而不宣的回报。辛彦收到这些财货之后,内心在惊讶之余,对李延炤也是更为尊重。
贩运那些良马产生的收入,一部分落入了辛彦的腰包,而大部分则被折成了生铁食盐等官卖的战略物资。李延炤将这批马交给郡府文吏之时,曾经为每匹马定价一千七百钱。并明告书吏,若能卖出高于一千七百钱每匹的价格,那么多卖的那一部分收入,便交付书吏自行处置。李延炤代表令居县府,只取这一千七百钱的底价。
除此之外,李延炤还告诉书吏,这些贩马的收入,可以市价标准折合成盐铁交付给县府,至于那些郡府中管商业的文吏们又从差价中做了什么文章,多抽取了多少好处,李延炤一概不予过问。
既然涉及商业交易,那么便是利字当头。这些办事的书吏以及商队若能卖出一千七百钱以上的价格,将多余的利润匀给他们并无不可。这样反而更能促进他们办事的积极性,又不损失县府的利益,可谓是一举多得。想要马儿跑,要给马儿吃草的道理,李延炤一直深信不疑,并且贯彻始终。
又如寻常一日一般,李延炤自县府行出,便趋大营之中巡视了一番,便向工坊行去,今日在李良的计划之中,两个地炉又要各出一炉钢材,并且吸取了前些日子那种种不成功的熔炼的警示和教训,李良如今终于是差不多摸清楚了生铁与熟铁的大致配比。这也令李延炤这个什么都略懂一点的门外汉感到兴奋不已。
正在李延炤拔腿向着工坊行去之时,却见本来应当在县府之中值守的崔阳兴冲冲地跑到营外,正遇到从营内向外行出的李延炤。见崔阳一副兴高采烈地模样,李延炤一边嘀咕着一边走上前去问道:“什么事高兴成这个样子?”
崔阳喘着粗气道:“司……司马。郡府用以冲抵贩马所获资财的一批生铁及盐,已经送到县府之中了……”
李延炤闻言,只差跳起来了。他望向崔阳,道:“点数了吗?对不对得上?”
崔阳颔首道:“点过了,数量没有问题……”
李延炤点点头:“好。这些东西来得正是时候。”言罢,他便摆摆手示意崔阳回县府去,他便继续闷着头向建筑在军营旁边的工坊行去。
“司马!何不亲往查验?”崔阳见李延炤一副浑不在意的模样向着工坊而去,不由大急,便出言问道。
“无妨,无妨。你们既已查验点数,我便不再亲往多此一举了。”李延炤说着,大步而去的背影,却令呆在原地的崔阳平添几分感慨。
李延炤行入工坊,便听闻工坊中一片欢腾道:“成了!成了!”匠头李良更是像个十几岁的大孩子一般,不顾地炉发出的热浪阵阵袭人,充满喜悦地凑上前去,看着炉外专门辟出来,由黏土烧制,盛装铁水的池中渐渐融合凝结的钢坯……(未完待续)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李延炤用丰厚的待遇打动了李良。他也答应在今后会对工坊中的匠人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以使它们出产的熟铁能够更符合熔炼钢材所需的标准。同时,在李良亲自主持和调控下,工匠们开始试着在两座新筑的地炉中采用灌钢法来熔炼钢材,并通过使用不同的生熟铁配比,来试验出最符合军械生产需求的配方。
李延炤要求的军械钢材是那种既有硬度,可以打造出锋利刃口,又有一定柔韧性,不会在战场上的激烈拼杀中轻易折断特性的钢材作为军械生产原料。然而李良很现实地告诉他,这不大可能。这给了雄心勃勃的李延炤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李延炤又想到在唐代广泛使用的包钢夹钢锻打刀剑的技术。然而对于这种技术,他一样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虽然他对于军械刀剑的生产有超过这个时代的见解。然而他心中也是明白,任何事还得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以令居县眼下的现实,是需要首先能够生产较大批量的钢材和熟铁作为合格原材料。达到这一点之后,才能再对军械的生产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进。
从草创工坊,直到今后工坊量产制造这些武备兵甲,形成一整套完备适用的制度,无疑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磨合。李延炤对此也是有足够的预见和心理准备。他之所以心急,所有的事情都几乎恨不得在一夜之间搞定,也是他对于凉州下一次可能出现的危机并不具备前瞻性。既然不知什么时候要到来,那么未雨绸缪,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一连十余天,每天两炉钢材,却依然没有得到李延炤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这些原料的质地要么含碳量不足,整体偏软,要么熟铁比例高,含碳量高,虽然硬度足够,却又显得太脆。
将这些并不成功的原料也进行了分门别类,有些得需回炉重炼,有些被发去打制农具。而略微偏软的那几批原料,则被暂时堆放在了库房中,以备打制甲具。
虽然之前试验灌钢之法,耽误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过好歹还是在秋播之前打制了足堪使用的农具,并发给了县中的那些流民户们使用。县府的圈地运动进行得轰轰烈烈,也总得需有人去耕种这些新圈出来的地。好在广武郡乃是凉州最新置的郡,加之辛氏族人治理这片土地,也使得那些士族大户不敢轻动。
李延炤对于维持现状,还是打心底里感到满意的。不论如何,辛府君派来的这个侄子,至今为止行事都是游刃有余。并且仿佛是得到了辛府君的授意一般,对于李延炤呈报的任何事,都绝不加以掣肘。因此在李延炤设想中的一干事务,总是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对于辛彦采取的这种配合态度,李延炤也是感到非常舒心满意。投桃报李,他也将先前贩运马匹的收益中抽取了不少的一部分,悄悄进献给了辛彦,作为一种秘而不宣的回报。辛彦收到这些财货之后,内心在惊讶之余,对李延炤也是更为尊重。
贩运那些良马产生的收入,一部分落入了辛彦的腰包,而大部分则被折成了生铁食盐等官卖的战略物资。李延炤将这批马交给郡府文吏之时,曾经为每匹马定价一千七百钱。并明告书吏,若能卖出高于一千七百钱每匹的价格,那么多卖的那一部分收入,便交付书吏自行处置。李延炤代表令居县府,只取这一千七百钱的底价。
除此之外,李延炤还告诉书吏,这些贩马的收入,可以市价标准折合成盐铁交付给县府,至于那些郡府中管商业的文吏们又从差价中做了什么文章,多抽取了多少好处,李延炤一概不予过问。
既然涉及商业交易,那么便是利字当头。这些办事的书吏以及商队若能卖出一千七百钱以上的价格,将多余的利润匀给他们并无不可。这样反而更能促进他们办事的积极性,又不损失县府的利益,可谓是一举多得。想要马儿跑,要给马儿吃草的道理,李延炤一直深信不疑,并且贯彻始终。
又如寻常一日一般,李延炤自县府行出,便趋大营之中巡视了一番,便向工坊行去,今日在李良的计划之中,两个地炉又要各出一炉钢材,并且吸取了前些日子那种种不成功的熔炼的警示和教训,李良如今终于是差不多摸清楚了生铁与熟铁的大致配比。这也令李延炤这个什么都略懂一点的门外汉感到兴奋不已。
正在李延炤拔腿向着工坊行去之时,却见本来应当在县府之中值守的崔阳兴冲冲地跑到营外,正遇到从营内向外行出的李延炤。见崔阳一副兴高采烈地模样,李延炤一边嘀咕着一边走上前去问道:“什么事高兴成这个样子?”
崔阳喘着粗气道:“司……司马。郡府用以冲抵贩马所获资财的一批生铁及盐,已经送到县府之中了……”
李延炤闻言,只差跳起来了。他望向崔阳,道:“点数了吗?对不对得上?”
崔阳颔首道:“点过了,数量没有问题……”
李延炤点点头:“好。这些东西来得正是时候。”言罢,他便摆摆手示意崔阳回县府去,他便继续闷着头向建筑在军营旁边的工坊行去。
“司马!何不亲往查验?”崔阳见李延炤一副浑不在意的模样向着工坊而去,不由大急,便出言问道。
“无妨,无妨。你们既已查验点数,我便不再亲往多此一举了。”李延炤说着,大步而去的背影,却令呆在原地的崔阳平添几分感慨。
李延炤行入工坊,便听闻工坊中一片欢腾道:“成了!成了!”匠头李良更是像个十几岁的大孩子一般,不顾地炉发出的热浪阵阵袭人,充满喜悦地凑上前去,看着炉外专门辟出来,由黏土烧制,盛装铁水的池中渐渐融合凝结的钢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