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穿书之不当恶毒继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家都在苦熬,她一家人大鱼大肉的,这不是拉仇恨嘛。再者,她也买不到肉,镇上的气氛也很低迷,许多铺子都冷冷清清的,没有人上街买东西,猪肉摊更是直接关门了,也不知那些富户是不是跟她一样也是素着。
她也没有忍上几日,就偷偷上了一回山弄来了一只野兔,做的时候还不敢用油爆炒,只能清炖。
算起来里湾村的情况还算是好的,二十来户人家只去了三个人,其余地方都是一半以上的人家出人服兵役。不过反倒是这些出人的人家很快恢复了心情,该干什么干什么,日子似乎没有受太大的影响。有些人家人丁兴旺,出个人就当他是出门做长工去了,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赚个军功回来,想开了也就没再怎么挂心。
但是出钱的那些都是借了钱抵了兵役,村民们老实,最怕跟人借钱,一想到有外债心里是挠心挠肝的难受,很多人宁可去当了要紧东西也不愿意麻烦别人。为了还这个债,他们又开始琢磨赚钱的事,靠田里的产出是不成了,只能去外面多做工。
“徐家婶子,你女婿铺子里还缺人不?”
徐婶这天出门去地里拔草,已经不止一个人凑过来问这个话,顺便也帮她干了一会儿活,徐婶都被村里的弄得不好意思,不过这事她也做不得主,最后只能都挡了回去。
“不缺了,这兵荒马乱的,生意都不好做了。”
这话说来也有几分在理,朝廷都开始抽兵役了,外面一定乱得很,做买卖的人怕是都没有什么心思了。她们没在徐婶这儿要到活,一个个又愁眉苦脸的回去了,徐婶怕后面还有人来,草草做完活就回了家。
徐伯正在院中修农具,见她进来了,抬眼看向她。
“今天回来的倒早。”
“总有人过来讨活做,我只能早点回来。”徐婶无奈说道,又朝内院的方向看了一眼,小声问:“要不我去帮着问问?”
徐婶在里湾村里住了好几年,很喜欢村里的生活,这会儿见有些村民的日子实在难过,也有心帮一帮。徐伯眉头一皱,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你别过上几天好日子就分不清身份。”
“我怎么就分不清身份了,我就是去问问。”
“别给主家找不自在。”
“我怎么就给人找不自在了,不过是帮着问一声,我也不累,也不用她辛苦。”
“什么叫不用她辛苦,难道夫人在此地能知道老爷在外面的情形?若夫人以为你这是承了人家的人情才来问的,是不是还得传信出去,这一来一回得费多少人力。”
徐婶被徐伯说得哑口无言,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妇,不像徐伯经过事也懂得多。徐氏脾气好,又和善,相处久了她的胆子就大了,没有像先前这么怕她。徐伯却不同,他家尽管不算卖身给朱应俭,却是朱应俭救下的。朱应俭对他们恩同再造,他们自然得把他当成再生父母一般敬着努力报答。
徐伯还比徐婶想得深远,去年年底走的那批人,两人都知道是朱家本来的下人是跟着朱应俭出去做事了。徐婶觉得他们是帮着跑商,徐伯却不这么想,外面正要乱起来,做生意的不在家里猫着,还带着这么多人出去做什么,也不怕被人当成乱民。
除非……
深的他也不敢想,他家小儿子也在朱家做事,横竖跟定朱家,帮着把徐氏照顾好就是了。至于村里其他人的事,他家就算是真把人弄出去,也不能保证死活,别到时候还要被埋怨。这话他先前也跟徐婶说过,不过被村里人问上几句,她怕是已经忘了。
“要是夫人不方便,你不是要去镇上,不如你……”
徐伯知道徐婶也是个轴的,便虚应了几句,说:“知晓了,下次再说。”
徐婶却也知道徐伯是应付她,不过她多问几回,说不定他就真的去了。去问问又没什么,说不定主家也正缺人呢,她暗想。
隔几天,徐伯正好得去镇上一趟,他是撑着船去的,一天正好走个来回。徐婶送他到了岸口,还不忘跟他又提了找活的事,徐伯依旧敷衍地应着。等他天黑回到家,徐婶就从厨房里探出头来,还给他递了一碗热水。徐伯略一收拾便去了后院,把从镇上带来的信递了过去。
徐氏接过信没有马上拆开,问:“可还有什么消息?”
“说是朝廷知道郭大将军退守江南想要动兵,还说这次南方征的兵都归郭大将军管了。”
湖春县本就在江南,现在算是郭义守着的地方。正月初一朱应俭离开时,就跟徐氏说过,郭义此举会给江南带来动乱,但是很快会平定,就算真的乱起来,对里湾村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徐氏记着这话,见不久前村里来抽壮丁时还有些意外。
不是说江南已经在郭义的控制之下,怎么官府还会听命于朝廷?
郭义退守江南,掌握江南军权后,并没有动地方官员,只有几个不服于他想要想动手的,他才会还以颜色。这些被他处理的官员空出来的位置,很快会就会被他人举荐的当地能吏接任,这也给了官员警示。不过对于朝中的政令,郭义也没说让他们违抗,他还没有这个才能自己弄一套规矩,朱应俭也不打算走到明面上接管江南方面的政务。
事实上,在郭义退守江南之时,朝中的政令还是继续发往江南,里面还有警告当地官员不可附逆的旨意。郭义并不拦着他们来,甚至也不拦着他们带走一批不敢再呆在江南的官员。
官员接到政令,倒也没有明着跟郭义叫板,却也不敢跟他走得太近,至于朝中的新令,他们有的还是照办,有的却把一些没法完成的先放到一边,着重于春耕。
家都在苦熬,她一家人大鱼大肉的,这不是拉仇恨嘛。再者,她也买不到肉,镇上的气氛也很低迷,许多铺子都冷冷清清的,没有人上街买东西,猪肉摊更是直接关门了,也不知那些富户是不是跟她一样也是素着。
她也没有忍上几日,就偷偷上了一回山弄来了一只野兔,做的时候还不敢用油爆炒,只能清炖。
算起来里湾村的情况还算是好的,二十来户人家只去了三个人,其余地方都是一半以上的人家出人服兵役。不过反倒是这些出人的人家很快恢复了心情,该干什么干什么,日子似乎没有受太大的影响。有些人家人丁兴旺,出个人就当他是出门做长工去了,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赚个军功回来,想开了也就没再怎么挂心。
但是出钱的那些都是借了钱抵了兵役,村民们老实,最怕跟人借钱,一想到有外债心里是挠心挠肝的难受,很多人宁可去当了要紧东西也不愿意麻烦别人。为了还这个债,他们又开始琢磨赚钱的事,靠田里的产出是不成了,只能去外面多做工。
“徐家婶子,你女婿铺子里还缺人不?”
徐婶这天出门去地里拔草,已经不止一个人凑过来问这个话,顺便也帮她干了一会儿活,徐婶都被村里的弄得不好意思,不过这事她也做不得主,最后只能都挡了回去。
“不缺了,这兵荒马乱的,生意都不好做了。”
这话说来也有几分在理,朝廷都开始抽兵役了,外面一定乱得很,做买卖的人怕是都没有什么心思了。她们没在徐婶这儿要到活,一个个又愁眉苦脸的回去了,徐婶怕后面还有人来,草草做完活就回了家。
徐伯正在院中修农具,见她进来了,抬眼看向她。
“今天回来的倒早。”
“总有人过来讨活做,我只能早点回来。”徐婶无奈说道,又朝内院的方向看了一眼,小声问:“要不我去帮着问问?”
徐婶在里湾村里住了好几年,很喜欢村里的生活,这会儿见有些村民的日子实在难过,也有心帮一帮。徐伯眉头一皱,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你别过上几天好日子就分不清身份。”
“我怎么就分不清身份了,我就是去问问。”
“别给主家找不自在。”
“我怎么就给人找不自在了,不过是帮着问一声,我也不累,也不用她辛苦。”
“什么叫不用她辛苦,难道夫人在此地能知道老爷在外面的情形?若夫人以为你这是承了人家的人情才来问的,是不是还得传信出去,这一来一回得费多少人力。”
徐婶被徐伯说得哑口无言,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妇,不像徐伯经过事也懂得多。徐氏脾气好,又和善,相处久了她的胆子就大了,没有像先前这么怕她。徐伯却不同,他家尽管不算卖身给朱应俭,却是朱应俭救下的。朱应俭对他们恩同再造,他们自然得把他当成再生父母一般敬着努力报答。
徐伯还比徐婶想得深远,去年年底走的那批人,两人都知道是朱家本来的下人是跟着朱应俭出去做事了。徐婶觉得他们是帮着跑商,徐伯却不这么想,外面正要乱起来,做生意的不在家里猫着,还带着这么多人出去做什么,也不怕被人当成乱民。
除非……
深的他也不敢想,他家小儿子也在朱家做事,横竖跟定朱家,帮着把徐氏照顾好就是了。至于村里其他人的事,他家就算是真把人弄出去,也不能保证死活,别到时候还要被埋怨。这话他先前也跟徐婶说过,不过被村里人问上几句,她怕是已经忘了。
“要是夫人不方便,你不是要去镇上,不如你……”
徐伯知道徐婶也是个轴的,便虚应了几句,说:“知晓了,下次再说。”
徐婶却也知道徐伯是应付她,不过她多问几回,说不定他就真的去了。去问问又没什么,说不定主家也正缺人呢,她暗想。
隔几天,徐伯正好得去镇上一趟,他是撑着船去的,一天正好走个来回。徐婶送他到了岸口,还不忘跟他又提了找活的事,徐伯依旧敷衍地应着。等他天黑回到家,徐婶就从厨房里探出头来,还给他递了一碗热水。徐伯略一收拾便去了后院,把从镇上带来的信递了过去。
徐氏接过信没有马上拆开,问:“可还有什么消息?”
“说是朝廷知道郭大将军退守江南想要动兵,还说这次南方征的兵都归郭大将军管了。”
湖春县本就在江南,现在算是郭义守着的地方。正月初一朱应俭离开时,就跟徐氏说过,郭义此举会给江南带来动乱,但是很快会平定,就算真的乱起来,对里湾村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徐氏记着这话,见不久前村里来抽壮丁时还有些意外。
不是说江南已经在郭义的控制之下,怎么官府还会听命于朝廷?
郭义退守江南,掌握江南军权后,并没有动地方官员,只有几个不服于他想要想动手的,他才会还以颜色。这些被他处理的官员空出来的位置,很快会就会被他人举荐的当地能吏接任,这也给了官员警示。不过对于朝中的政令,郭义也没说让他们违抗,他还没有这个才能自己弄一套规矩,朱应俭也不打算走到明面上接管江南方面的政务。
事实上,在郭义退守江南之时,朝中的政令还是继续发往江南,里面还有警告当地官员不可附逆的旨意。郭义并不拦着他们来,甚至也不拦着他们带走一批不敢再呆在江南的官员。
官员接到政令,倒也没有明着跟郭义叫板,却也不敢跟他走得太近,至于朝中的新令,他们有的还是照办,有的却把一些没法完成的先放到一边,着重于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