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三国]焚香祭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崔颂有拒绝征召的权利吗?
有。
这个时代,是否为朝廷、公府效命纯属自愿。
当然,以汉末名士的委婉,是做不出类似战国隐士段干木跳墙逃跑[1]这样的行为的。他们只有一个套路:装病。
不是崔颂为了躲避洛阳文会曾想过的那种装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装”,人尽皆知的“装”。
公然说自己有病,身体不好不能任职,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这是回绝的委婉说法。
翻开三国历史,到处可见“xxx不就(不任职),告病”的描述。祢衡就更夸张了,别人称病,他称的是狂病,意思是自己随时会发疯发狂,万一狂病发作咬着了人,可不要怪他。
客观的讲,崔颂真心觉得祢衡是这个时代的一股“清流”。
谁都知道告病是表示拒绝的暗语,为了保证双方面子上的好看,不得罪人。到了祢衡这边,愣是给玩出了一朵花来,把委婉拒绝的话整成了威胁。
――你要是敢辟召我,就要做好被咬的准备,勿谓言之不预。
言归正传。
崔颂认为,以他半吊子的水平,对付何进的辟召只有两种方案。
一是告病拒绝。其中所暗示的含义人尽皆知,意思是“我目前没有当官的意思”,或者“我不想为你效命”。简单、直接、好用。就是有个缺点:碰上心气高的主,恐怕会在他那里留下疙瘩,以为你瞧不起他。
二是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光吃饭,不做事。少说话,多聆听。出谋划策你别管,混吃混喝我最行……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反正他资历最轻,年龄又小,过于锋芒毕露反而会引来不快,谦虚低调才是硬道理。但这也有个问题:他要是玩一言不发,不是因为谦虚,而是因为肚子里真没有货。到时候何进要是问他建议,他答不上来怎么办?说自己没有真才实学,估计没人会信,肯定会被当成消极怠工……为啥消极怠工呢,难道是因为对毗佐的主官心存不满,或者瞧不起他?
绕来绕去,结局又回到了原点。
既然不管怎么选都可能得罪对方,与其战战兢兢地去当木头人,杵在眼皮底下碍眼,倒不如一开始就别去。
打定主意,崔颂打算让大侄子帮忙,修一封告病书回绝何进。
这封信终究还是没能写成。
在洛阳文会之前,崔琰曾跟他说过,他意前往北海,到名士郑玄处求学。
而名士郑玄,正是被称为“经神”,与崔颂的老师齐名的儒学大家。
对于当世读书人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哪怕山高路远、世道险恶,也阻挡不了他们。
可是崔琰选择放弃这一次的机遇。
不是因为恰逢帝丧,通关用的符传被严格限制,而是因为刺客一事,他放心不下比他小了八九岁的叔叔。
在幕后黑手落网之前,他不愿意离开洛阳。
原本因为求学的事,何进的辟召崔琰肯定是要拒绝的。可如今他既然决定留在洛阳,接受何大将军的橄榄枝,入朝为官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
这也是当今绝大多数士子的想法。纵然何进以前是个屠户,出生贫贱,叫很多士子看他不起,但是谁让何进有个当皇后的好妹妹,带他坐上权利的巅峰呢?要想做官,还得先过何进这个坎,更何况,比起和他们仇红了眼的宦官,何进勉强算是他们这边的人,应他的辟召入仕为官倒也无妨。
这些士子自小饱读圣贤书,为了就是一展宏图,替朝廷效命。至于挂在何进名下,是否真的认同他、为他服务,这就不好说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听到崔颂不愿出仕,崔琰自是免不了惊讶一番。
但他很快就想起当初崔颂对何进的评价:
多勇少谋,行事鲁莽,不足与谋也。
这一评价,老实说,崔琰觉得有点过了。
何进虽然宥于出生,不善远谋,但他从一介草民成为权力中心第一人,又得到名士杨赐的亲眼,拜其为师,终究不是蠢人,甚至可以称得上机敏。
崔琰实在不能明白,为何自家从父会对何进抱有这么大的偏见,认为他“不足与谋”?
如果崔颂能够听见崔琰的心声,他大概会默默吐槽:作为一个早死的炮灰,被史书的春秋笔法一勾勒,谁知道真实的何进是个怎样的人啊?
包括他在内,大部分现代人对何进的印象,都停在“不听劝一意孤行结果嗝屁还引狼入室放董卓进来”的无脑形象上,至于其中是否有内/幕,何进本人是聪明是愚蠢,一概不知。
因此,出于先入为主的观念,崔颂对何进的评价就是那十二个字。
而崔琰,出于对自家叔父的拜服心理,不由开始怀疑自己看人的眼光,心想何进或许真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看起来机智其实脑子里住着一条虫,时不时发作一下,做出掉智商的事?
毕竟他家叔父都嫌弃的不愿做官了……而叔父看人一向精准,这何进,该不是真的有问题吧?
崔琰开始对何进持保留态度。
崔颂丝毫不知大侄子内心的复杂活动,他想尽办法,劝说崔琰去北海求学,不要为他担心。
断人学路无异于谋财害命,要是因为他而让今后正直威严、万众敬仰的崔琰断送了向名师求学的机会,以后每天晚上他都别想睡着了,辗转难安就是唯一的写照。
但让崔颂头疼的是,任凭他说破嘴皮,崔琰仍然固执己见,以他的安危为重,不愿离开。
一如历史上所描述的那般,耿直得叫人无言以对。
虽是有些纠结崔琰的死脑筋,可崔琰毕竟是因为不放心他才会如此,崔颂多少有些动容。
最终,崔颂实在没办法了,只得又一次开启忽悠的模式,胸有成竹地表示凶手就是蹇硕,立出论据一二三四,而现在蹇硕已经死了,没什么可担心的。
谁知道一向对他的话深信不疑的崔琰忽然就不吃这一套了。
崔琰虽然觉得以叔父的才情品德,想要杀他的,除了有旧隙的蹇硕外应当没有别人,可崔颂在这个节骨眼上劝他离开,怎么看都像是不想连累他,要他离得越远越好。
崔颂只想来个咸鱼趴。
忽悠行不通,他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边自信地表示“我心中有数,季大可放心”,一边半真半假地指出问题所在:求学机会难得,真为他耽搁了,他这个做叔叔心中该有多难受?崔琰不放心他,可他也挂心崔琰的前途。为什么... -->>
崔颂有拒绝征召的权利吗?
有。
这个时代,是否为朝廷、公府效命纯属自愿。
当然,以汉末名士的委婉,是做不出类似战国隐士段干木跳墙逃跑[1]这样的行为的。他们只有一个套路:装病。
不是崔颂为了躲避洛阳文会曾想过的那种装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装”,人尽皆知的“装”。
公然说自己有病,身体不好不能任职,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这是回绝的委婉说法。
翻开三国历史,到处可见“xxx不就(不任职),告病”的描述。祢衡就更夸张了,别人称病,他称的是狂病,意思是自己随时会发疯发狂,万一狂病发作咬着了人,可不要怪他。
客观的讲,崔颂真心觉得祢衡是这个时代的一股“清流”。
谁都知道告病是表示拒绝的暗语,为了保证双方面子上的好看,不得罪人。到了祢衡这边,愣是给玩出了一朵花来,把委婉拒绝的话整成了威胁。
――你要是敢辟召我,就要做好被咬的准备,勿谓言之不预。
言归正传。
崔颂认为,以他半吊子的水平,对付何进的辟召只有两种方案。
一是告病拒绝。其中所暗示的含义人尽皆知,意思是“我目前没有当官的意思”,或者“我不想为你效命”。简单、直接、好用。就是有个缺点:碰上心气高的主,恐怕会在他那里留下疙瘩,以为你瞧不起他。
二是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光吃饭,不做事。少说话,多聆听。出谋划策你别管,混吃混喝我最行……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反正他资历最轻,年龄又小,过于锋芒毕露反而会引来不快,谦虚低调才是硬道理。但这也有个问题:他要是玩一言不发,不是因为谦虚,而是因为肚子里真没有货。到时候何进要是问他建议,他答不上来怎么办?说自己没有真才实学,估计没人会信,肯定会被当成消极怠工……为啥消极怠工呢,难道是因为对毗佐的主官心存不满,或者瞧不起他?
绕来绕去,结局又回到了原点。
既然不管怎么选都可能得罪对方,与其战战兢兢地去当木头人,杵在眼皮底下碍眼,倒不如一开始就别去。
打定主意,崔颂打算让大侄子帮忙,修一封告病书回绝何进。
这封信终究还是没能写成。
在洛阳文会之前,崔琰曾跟他说过,他意前往北海,到名士郑玄处求学。
而名士郑玄,正是被称为“经神”,与崔颂的老师齐名的儒学大家。
对于当世读书人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哪怕山高路远、世道险恶,也阻挡不了他们。
可是崔琰选择放弃这一次的机遇。
不是因为恰逢帝丧,通关用的符传被严格限制,而是因为刺客一事,他放心不下比他小了八九岁的叔叔。
在幕后黑手落网之前,他不愿意离开洛阳。
原本因为求学的事,何进的辟召崔琰肯定是要拒绝的。可如今他既然决定留在洛阳,接受何大将军的橄榄枝,入朝为官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
这也是当今绝大多数士子的想法。纵然何进以前是个屠户,出生贫贱,叫很多士子看他不起,但是谁让何进有个当皇后的好妹妹,带他坐上权利的巅峰呢?要想做官,还得先过何进这个坎,更何况,比起和他们仇红了眼的宦官,何进勉强算是他们这边的人,应他的辟召入仕为官倒也无妨。
这些士子自小饱读圣贤书,为了就是一展宏图,替朝廷效命。至于挂在何进名下,是否真的认同他、为他服务,这就不好说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听到崔颂不愿出仕,崔琰自是免不了惊讶一番。
但他很快就想起当初崔颂对何进的评价:
多勇少谋,行事鲁莽,不足与谋也。
这一评价,老实说,崔琰觉得有点过了。
何进虽然宥于出生,不善远谋,但他从一介草民成为权力中心第一人,又得到名士杨赐的亲眼,拜其为师,终究不是蠢人,甚至可以称得上机敏。
崔琰实在不能明白,为何自家从父会对何进抱有这么大的偏见,认为他“不足与谋”?
如果崔颂能够听见崔琰的心声,他大概会默默吐槽:作为一个早死的炮灰,被史书的春秋笔法一勾勒,谁知道真实的何进是个怎样的人啊?
包括他在内,大部分现代人对何进的印象,都停在“不听劝一意孤行结果嗝屁还引狼入室放董卓进来”的无脑形象上,至于其中是否有内/幕,何进本人是聪明是愚蠢,一概不知。
因此,出于先入为主的观念,崔颂对何进的评价就是那十二个字。
而崔琰,出于对自家叔父的拜服心理,不由开始怀疑自己看人的眼光,心想何进或许真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看起来机智其实脑子里住着一条虫,时不时发作一下,做出掉智商的事?
毕竟他家叔父都嫌弃的不愿做官了……而叔父看人一向精准,这何进,该不是真的有问题吧?
崔琰开始对何进持保留态度。
崔颂丝毫不知大侄子内心的复杂活动,他想尽办法,劝说崔琰去北海求学,不要为他担心。
断人学路无异于谋财害命,要是因为他而让今后正直威严、万众敬仰的崔琰断送了向名师求学的机会,以后每天晚上他都别想睡着了,辗转难安就是唯一的写照。
但让崔颂头疼的是,任凭他说破嘴皮,崔琰仍然固执己见,以他的安危为重,不愿离开。
一如历史上所描述的那般,耿直得叫人无言以对。
虽是有些纠结崔琰的死脑筋,可崔琰毕竟是因为不放心他才会如此,崔颂多少有些动容。
最终,崔颂实在没办法了,只得又一次开启忽悠的模式,胸有成竹地表示凶手就是蹇硕,立出论据一二三四,而现在蹇硕已经死了,没什么可担心的。
谁知道一向对他的话深信不疑的崔琰忽然就不吃这一套了。
崔琰虽然觉得以叔父的才情品德,想要杀他的,除了有旧隙的蹇硕外应当没有别人,可崔颂在这个节骨眼上劝他离开,怎么看都像是不想连累他,要他离得越远越好。
崔颂只想来个咸鱼趴。
忽悠行不通,他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边自信地表示“我心中有数,季大可放心”,一边半真半假地指出问题所在:求学机会难得,真为他耽搁了,他这个做叔叔心中该有多难受?崔琰不放心他,可他也挂心崔琰的前途。为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