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造化大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并没有否定“天人感应”,而是把“天”的概念再扩大了些。就算地真的绕日而走又如何?天子是“天之子”,并非“地之子”或“日之子”。为了这点变化忧心,岂不是杞人忧天?
更进一步,日为阳,月为阴,地球绕日而行,不正是向阳?月亮绕地而走,不正是背阴?加之地球还在不停歇的自转,如此不也是阴阳相济,循环不休吗?天道自有其法则,也远比常人想象的巧妙。
赵顼并不蠢笨,也听懂了王安石的言下之意。这位自己信赖的宰辅,同样拿不准“日心说”是否为真。但是他并不在乎。因为天子是“天”,而不是“地”。
心中的恐惧,似乎散去了些。赵顼看着面前两人,片刻后才道:“沈括妄言天象,是该撤去职司,履任他处。王卿可有谏言?”
这是放了沈括一条生路,至于流放到哪里,他还没有拿定主意。
然而王安石并没有顺着天子的意思,反倒开口:“臣记得沈括曾在江南治沭水,得良田七千顷。又修万春圩,著有《圩田五说》,是个难得的治水良才。不妨派他治河,为朝廷平息水患。”
治河,说的当然是黄河了。当初英宗在位时,黄河一度决堤,并且发生了改道,为祸千里。为了怎么治河,朝廷诸公争执了数年之久,到现在还没决定是加固河道还是任其改道北流。而把这任务交给沈括,就是给了他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重担。平定黄河的河患,足能成为一生之业,说不定也将是他仕途的终点。
这并不是流放,但是也胜似流放。虽说对这建议不是很满意,但是赵顼想了想,还是颔首:“如此也好。只是司天监中事务乃是朝廷机密,以后汝不得外泄禁中语。若有违者,朕必杀之!”
这话仍旧有些杀气腾腾。沈括却轻轻松了口气,再次俯身谢恩。
一通奏对,换来了个都水监的职司,看似平调,实则是暗降。退出了大殿,沈括缓步走到廊下,微微的秋风吹在身上,才让他觉出了脊背粘腻,汗出湿衣。刚刚,他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天子已经把刀刃架在了颈上。说不怕,那是假的。然而他心底没有分毫悔意。
他终究还是说出了口,亲自对天子言明。没有欺君罔上,没有退避三舍。有了他这个先例,以后不论谁再发现“地绕日行”,都不会再有丧命之虞。而天子也见到了那些笔记,知晓了观天镜里看到的一切,那颗怀疑的种子,也已种下。
也许有生之年,他不能再入中枢,只能奔波在黄河的千里河岸之上。但是他曾言“真理”,没有让自己的心血白费。等到三年五载后,他的“十二气历”会渐渐完善。等到一代两代过去,当世人皆知太阳才是这片天穹的中心,说不定也会有人认同他编纂的“阳历”,用它来指导农时,免除那些计算历法的麻烦。
问心无愧,甚至还有官做,能够去治河,为千万百姓谋一个生路,夫复何求呢?
温暖的阳光照在面上,沈括眯起了眼,唇边也露出了浅浅笑意。
王安石走出垂拱殿的时候,只觉双肩都沉了几分。今日这无妄之灾,实在让人心惊。“日心说”究竟有没有道理,他无法分辨,甚至隐隐不肯去信。这跟他所学相背,足以让人无所适从。
但是这一遭对于他而言,未必坏事。
这惊世骇俗的说法,终究只有寥寥几人听到,没人能用此来攻讦新法。沈括也将外放,有他的治水之才,说不定也能为黄河沿岸的百姓造福。更重要的是,天子对“天人感应”的说法起了疑心。这话虽然有些大逆不道,但是王安石并不觉得这是坏事。
天子对于“天人感应”看的太重了,任何天变、灾疫都会让他生出动摇,想要放弃变法大业。
那若是“天人感应”原本就不能作数呢?若是先贤对于此的解读原本就是错的呢?那天底下的异变,还会让天子胆怯,使其退缩吗?没了这条枷锁,固然会有生出暴君的可能,但是对于贤君,也是促他们迈出脚步的良机。能改变这个王朝的,始终是人,而不是天。任何灾疫都有防治的办法,有应对的手段,一味畏惧又有何用?若是能让天子振作,也不枉他今日冒死一谏了。
只是,那“日心说”究竟是真的吗?王安石也抬起了头,看向天顶那轮灿灿烈阳。炽烈的阳光很快就灼伤双目,迫使他低头侧目,犹若面君。能掌管天下人生死的天子,尚且要万民敬仰。那能掌管万物生息的太阳,迫使地球绕行,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若是天地皆有其道理,有其规律,乃至那些天地异象也不过是其表征而已。天变又何足畏呢?
※※※※※※※※※※※※※※※※※※※※
发现有人对农历不了解,简单解释一下
农历=阳历+阴历
二十四节气是阳历,是由太阳距离地球远近决定的,且只与太阳有关。
初一十五是阴历,是代表月亮运行轨迹,也就是月圆月缺(朔望),且只与月亮有关。
阴阳历混合的问题就在于,月亮的公转周期还不到三十天,如果以月亮计月,那么十二个月必然不是365天,会余出一些天数,长此以往就会打乱一年的节气乃至季节的划分,必须设置一个“闰月”来补足和调整。但是如此一来又麻烦又复杂,势必要不停的计算,才能指导农时。在两千年前,这个系统可能足够的科学。但是当科学进步后,它就成了阻碍。如果当今社会没有阳历,还要年年买黄历,隔段时间一年就要有两个相同的月份才能校准时间,恐怕大家也会觉得不便。
而现在公历的问题是并没有完全遵循节气,且月份分配不均,二月只有二十八天。如果换成沈括的十二气历,以立春为初一,那么他选定的十二个节气基本都在月初或者月中,兼顾了计时和节气,也不失为一个合理的安排。
并非什么都是古老的就更好,有时古老只是因循守旧,是习以为常。而儒家最大的问题,也正在其“法古”的特性。三代圣王才是最完美的,是后世必须学习和模仿的,这科学吗?
好在,神宗朝有人懂这道理。
张载: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沈括:置闰之法,先圣王所遗,固不当议,然事固有古人所未至而俟后世者。
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心宽腿长双商在线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雪依一、夜苍宇、西陵悠、coltsfoot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咬尾蛇qiu 36瓶;井水、巴芘娃1 30瓶;flyingclouds 25瓶;烟雨、世间语、养猫倾家荡产、枫叶飘飘、牛奶炖豆腐 20瓶;雪依一 16瓶;冬冬 15瓶;远源的口口、阿错、品味读书、葡萄桃子 10瓶;请叫wo影子≈ 8瓶;枸杞君、圆明、叶小胖、暖风呼 6瓶;提香、远距离旁观红杏与墙、林逋柒 5瓶;发面馒头、moon-jizz 2瓶;秋子、浅色蓝衫、布偶猫先生、子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a>)
他并没有否定“天人感应”,而是把“天”的概念再扩大了些。就算地真的绕日而走又如何?天子是“天之子”,并非“地之子”或“日之子”。为了这点变化忧心,岂不是杞人忧天?
更进一步,日为阳,月为阴,地球绕日而行,不正是向阳?月亮绕地而走,不正是背阴?加之地球还在不停歇的自转,如此不也是阴阳相济,循环不休吗?天道自有其法则,也远比常人想象的巧妙。
赵顼并不蠢笨,也听懂了王安石的言下之意。这位自己信赖的宰辅,同样拿不准“日心说”是否为真。但是他并不在乎。因为天子是“天”,而不是“地”。
心中的恐惧,似乎散去了些。赵顼看着面前两人,片刻后才道:“沈括妄言天象,是该撤去职司,履任他处。王卿可有谏言?”
这是放了沈括一条生路,至于流放到哪里,他还没有拿定主意。
然而王安石并没有顺着天子的意思,反倒开口:“臣记得沈括曾在江南治沭水,得良田七千顷。又修万春圩,著有《圩田五说》,是个难得的治水良才。不妨派他治河,为朝廷平息水患。”
治河,说的当然是黄河了。当初英宗在位时,黄河一度决堤,并且发生了改道,为祸千里。为了怎么治河,朝廷诸公争执了数年之久,到现在还没决定是加固河道还是任其改道北流。而把这任务交给沈括,就是给了他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重担。平定黄河的河患,足能成为一生之业,说不定也将是他仕途的终点。
这并不是流放,但是也胜似流放。虽说对这建议不是很满意,但是赵顼想了想,还是颔首:“如此也好。只是司天监中事务乃是朝廷机密,以后汝不得外泄禁中语。若有违者,朕必杀之!”
这话仍旧有些杀气腾腾。沈括却轻轻松了口气,再次俯身谢恩。
一通奏对,换来了个都水监的职司,看似平调,实则是暗降。退出了大殿,沈括缓步走到廊下,微微的秋风吹在身上,才让他觉出了脊背粘腻,汗出湿衣。刚刚,他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天子已经把刀刃架在了颈上。说不怕,那是假的。然而他心底没有分毫悔意。
他终究还是说出了口,亲自对天子言明。没有欺君罔上,没有退避三舍。有了他这个先例,以后不论谁再发现“地绕日行”,都不会再有丧命之虞。而天子也见到了那些笔记,知晓了观天镜里看到的一切,那颗怀疑的种子,也已种下。
也许有生之年,他不能再入中枢,只能奔波在黄河的千里河岸之上。但是他曾言“真理”,没有让自己的心血白费。等到三年五载后,他的“十二气历”会渐渐完善。等到一代两代过去,当世人皆知太阳才是这片天穹的中心,说不定也会有人认同他编纂的“阳历”,用它来指导农时,免除那些计算历法的麻烦。
问心无愧,甚至还有官做,能够去治河,为千万百姓谋一个生路,夫复何求呢?
温暖的阳光照在面上,沈括眯起了眼,唇边也露出了浅浅笑意。
王安石走出垂拱殿的时候,只觉双肩都沉了几分。今日这无妄之灾,实在让人心惊。“日心说”究竟有没有道理,他无法分辨,甚至隐隐不肯去信。这跟他所学相背,足以让人无所适从。
但是这一遭对于他而言,未必坏事。
这惊世骇俗的说法,终究只有寥寥几人听到,没人能用此来攻讦新法。沈括也将外放,有他的治水之才,说不定也能为黄河沿岸的百姓造福。更重要的是,天子对“天人感应”的说法起了疑心。这话虽然有些大逆不道,但是王安石并不觉得这是坏事。
天子对于“天人感应”看的太重了,任何天变、灾疫都会让他生出动摇,想要放弃变法大业。
那若是“天人感应”原本就不能作数呢?若是先贤对于此的解读原本就是错的呢?那天底下的异变,还会让天子胆怯,使其退缩吗?没了这条枷锁,固然会有生出暴君的可能,但是对于贤君,也是促他们迈出脚步的良机。能改变这个王朝的,始终是人,而不是天。任何灾疫都有防治的办法,有应对的手段,一味畏惧又有何用?若是能让天子振作,也不枉他今日冒死一谏了。
只是,那“日心说”究竟是真的吗?王安石也抬起了头,看向天顶那轮灿灿烈阳。炽烈的阳光很快就灼伤双目,迫使他低头侧目,犹若面君。能掌管天下人生死的天子,尚且要万民敬仰。那能掌管万物生息的太阳,迫使地球绕行,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若是天地皆有其道理,有其规律,乃至那些天地异象也不过是其表征而已。天变又何足畏呢?
※※※※※※※※※※※※※※※※※※※※
发现有人对农历不了解,简单解释一下
农历=阳历+阴历
二十四节气是阳历,是由太阳距离地球远近决定的,且只与太阳有关。
初一十五是阴历,是代表月亮运行轨迹,也就是月圆月缺(朔望),且只与月亮有关。
阴阳历混合的问题就在于,月亮的公转周期还不到三十天,如果以月亮计月,那么十二个月必然不是365天,会余出一些天数,长此以往就会打乱一年的节气乃至季节的划分,必须设置一个“闰月”来补足和调整。但是如此一来又麻烦又复杂,势必要不停的计算,才能指导农时。在两千年前,这个系统可能足够的科学。但是当科学进步后,它就成了阻碍。如果当今社会没有阳历,还要年年买黄历,隔段时间一年就要有两个相同的月份才能校准时间,恐怕大家也会觉得不便。
而现在公历的问题是并没有完全遵循节气,且月份分配不均,二月只有二十八天。如果换成沈括的十二气历,以立春为初一,那么他选定的十二个节气基本都在月初或者月中,兼顾了计时和节气,也不失为一个合理的安排。
并非什么都是古老的就更好,有时古老只是因循守旧,是习以为常。而儒家最大的问题,也正在其“法古”的特性。三代圣王才是最完美的,是后世必须学习和模仿的,这科学吗?
好在,神宗朝有人懂这道理。
张载: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沈括:置闰之法,先圣王所遗,固不当议,然事固有古人所未至而俟后世者。
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心宽腿长双商在线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雪依一、夜苍宇、西陵悠、coltsfoot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咬尾蛇qiu 36瓶;井水、巴芘娃1 30瓶;flyingclouds 25瓶;烟雨、世间语、养猫倾家荡产、枫叶飘飘、牛奶炖豆腐 20瓶;雪依一 16瓶;冬冬 15瓶;远源的口口、阿错、品味读书、葡萄桃子 10瓶;请叫wo影子≈ 8瓶;枸杞君、圆明、叶小胖、暖风呼 6瓶;提香、远距离旁观红杏与墙、林逋柒 5瓶;发面馒头、moon-jizz 2瓶;秋子、浅色蓝衫、布偶猫先生、子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