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也就在毛泽东准备随部队进入草地的时候,毛泽东所担心的事又成了现实:“张国焘公然无视中央的决定,仍坚持左路军以阿坝为后方,出夏河、洮河地区。左右两路分兵北进。”毛泽东获悉这一消息之后,虽说在所料之中,但对张国焘如此目无中央的行为仍然感到愤慨。毛泽东十分清楚,一旦进入草地之后,就很难再和张国焘发生联系,等到五天之后走出了草地,真不知道这个张国焘会把数万名红军指战员引向何方?为此,他和同行的张闻天等领导协商,决计以中央政治局的名义给张国焘发了一则电报:
国焘同志:
政治局对目前战略方针有如下补充决定:
(甲)我军到甘南后,应迅以主力出洮河东岸,占领岷州、天水间地区。打破敌人兰州、松潘封锁计划;并依据以岷州为中心之洮河地区,有计划的大胆的向东进攻,以便取得甘、陕两省广大地区,为中国苏维埃运动的有力根据地。另遣支队向黄河以西发展。这一方针是估计到政治、军事、经济、民众各种条件而决定的。而目前为我们主观力量能够执行的。
(乙)若不如此,而以主力向洮河以西,令敌沿洮河封锁则我被迫向黄河以西,然后敌沿黄河东岸向我封锁,则我将处于地形上、经济上、居民条件上比较大不利之地位……目前应令右路军全力迅速夺取哈达铺,控制西固、岷州间地段,并相机夺取岷州为第一要务。左路军则迅速出墨洼、班佑,出洮河左岸,然后并肩东进。断不宜以右路出墨洼、旧城,致失先机之利。
与此同时,毛泽东考虑到前敌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均与张国焘共事多年,且又都是红四方面军的核心领导,故请徐、陈二位把中央的意见也电告张国焘,希望张能放弃错误的进军路线,服从中央决定,使左路军迅出墨洼、班佑,出洮河左岸,与右路军并肩东进。
这时,坚定执行中央路线的前敌总指挥徐向前遂“和陈昌浩商量,认为张国焘总和中央闹别扭不好,而且从军事上看,左右两路军集中兵力出甘南是上策”。因而于八月二十四日联名给张国焘、朱德发去电文,现摘录如下:
……
(二)目前箭已在弦,非进不可。西路主力端出岷、哈,拟出夏、洮。前者则主力向包座、岷州大路进,主要在洮河东打;后者则主力出郎木寺、双岔、班佑。分定或此方必在集中包座或郎木寺待命。
(三)弟意右路军单独行动不能彻底消灭已备之敌,必须左路马上向右路靠进,或走班佑,以便两路集中向夏、洮、岷前进。主力合而后分,兵家大忌,前途所关,盼立决立复示,迟疑则误尽中国革命大事。
也就在这前后,前方部队给中央送来了一头牦牛,警卫队把它杀掉之后,给每人一份当干粮。毛泽东特别嘱咐:首先照顾休养连的伤病员和老同志。在分配牛肉的时候,警卫队长考虑到贺子珍重伤之后身体特别虚弱,因此,就多分给了她一些。毛泽东一看贺子珍分得的牛肉比他的老师徐特立还多,就认为这是搞特殊化,非常生气地找来了秘书长刘英,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贺子珍的怎么可以比徐老他们还多呢?”
刘英很少见毛泽东发这样大的脾气,就是他的内弟被枪毙之后,他也没有说过什么。为此,她忙解释:
“主席,这事不是我管的,是邹队长负责分的。”
“你立即替我去找他,我——还有子珍可不能搞特殊,一定要给这几位老同志补上。”
刘英当即去找了邹队长,把毛泽东的指示告诉他。这位邹队长为难地说道:
“哎呀,现在都分完了,就剩下毛主席、洛甫几位首长的了,这可怎么办呢?”
“毛主席说了要补,可不敢不补啊!”刘英说道。
最后,邹队长只好从毛泽东、洛甫等几位领导应分牛肉中割下一部分,补给这几位长征中的革命老人。刘英把处理情况向毛泽东做了汇报,毛泽东放心地点了点头。
接着,毛泽东跟随部队向荒无人烟的大草地行进。
红军走过的草地叫若尔盖大草原:南起毛儿盖,北至包座,东迄松潘,西到青海,方圆数百公里。
所谓草地,是长年没有办法排水的低洼沼泽地,生长着茂密的野草。这片水养草丰、草遮水貌的一望无际的若尔盖草原,“起伏的山丘,湛蓝的天空,交织成一幅壮丽而神秘的画卷。行进的队伍,逶迤蛇行,忽隐忽现,像是飘泊在浩渺无际的绿色海洋里”。史为神奇的,也是给红军造成最大困难的是变幻莫测的气候,“中午还是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下午突然黑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冰雹铺天盖地而来。夜间气温达零度以下,冻得人们瑟瑟发抖,彻夜难眠”。加之“黑色的泥沼,被深草覆盖着,一不小心,人和牲口陷进里面,就会被吞没。水塘不少,但大都含有毒汁,喝下去又吐又泻。四野茫茫,渺无人烟,找不到粮食。野芹菜、草根、马鞍、皮带,成了指战员充饥的食物”。因此,徐向前对过草地做过如下评述:
“这是军事上罕见的艰苦行军,是人类同自然界的殊死斗争。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既显示着大自然力量的凶猛无情,更表现着具有高度觉悟的人——红军指战员的无穷智慧和力量。”
为了战胜草地行军的各种困难,毛泽东不仅要统筹全局,关心两大主力红军北上战略的实施,而且还要在过草地的时候以身作则,为广大的指战员做出榜样,更为重要的是还要与前敌总指挥部的领导采取措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饥饿的威胁,是草地行军的最大困难。由于草地是一片泽国,且又气候无常,很难找到可供取暖烧饭的树枝与干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就与战士们烧点开水,就着用青稞做的炒面吃。或许是老天爷有意考验红军的毅力,过草地的第一天就下了一场瓢泼大雨,遭雨水淋过的青稞做的炒面变成了疙瘩,吃到嘴里真不是个滋味。不久,带的口粮日渐减少,毛泽东等就组织有经验的同志在草地中挖野菜,乐观地称为当代的神农氏“尝百草”,挑出无毒可食的野菜,不让个人随意地乱挖乱吃,以减少红军指战员中毒,造成不必要的牺牲。最后,带的粮食吃光了,毛泽东等领导下令腾出驮运物资的无言战友——马匹、牦牛,以及除去年长的领导同志以外,都要把分配的坐骑交出,供宰杀食用……总之,当饿得没有力气的红军指战员,看到自己的领袖不仅和自己一样用野菜果腹,而且还杀掉了自己的战马,人人都增添了无穷尽的精神力量!
这样一来,随着向草地深处挺进,红军的马匹与牦牛就越来越少了。这不仅增加了指战员们的负担,而且许多重残伤病员也没有了马骑,因此,牺牲在草地上的同志也就越来越多了。毛泽东看着静静地躺在草地上的一具又一具尸体,泪水默默地咽到自己的肚里。
一天,他与休养连相遇了,看见已经年满五十八岁的老师徐特立站在草地上,正在和年过半百的老红军谢觉哉在推让少半袋炒面。只听徐老在说:
“老谢啊,我听说你光发扬共产主义风格,把自己的口粮让给小同志们吃,落得今日‘断粮’吃野菜的地步,我这儿还有二三斤炒面,你就留下吃吧!”
“徐老啊,”谢觉哉边推让边激动地说,“你的年纪比我大,多少天来我都看到你老是吃野菜,没有吃粮食,现在你怎么能把剩下的干粮送给我呢,你还是留着吧!”
“老谢啊,”徐特立诚挚地说道,“现在是我们讲客气的时候吗?我的体质比你好,吃点野草,还能对付对付,可你如果再不吃点粮食就不行了,我怎么也不能看着你倒下去呀!”
毛泽东看着这两位革命老人推让这小半袋炒面的情景,心里泛起一阵阵说不清的滋味。他双手捧着自己所剩不多的炒面走到这两位革命老人的身边说道:
“谢老,你就收下徐老送的干粮吧!我是徐老的学生,就让我把这点干粮孝敬给恩师吧!”
“不,不……你还是留给自己和子珍吃吧!”谢老和徐老几乎是同时说道。
毛泽东只好转移话题。他突然发现徐老的身上背着一个行囊,很惊奇地问道:
“徐老,你的马呢?”
徐特立把头一昂,做出老当益壮的样子,说道:
“我们红军大学的三个学生病了,我就给自己的这头骡子找到了工作,让它驮着包袱、行李,不就给学生们减少了负担了吗?我走走,不要紧。”
毛泽东刚一喊“警卫员!”谢觉哉忙说道:
“主席,这件事你就不要再操心了。”
“那徐老的马……”
“我们两个人合着用我的一匹马就够了。”接着,谢觉哉又解释道,“徐老不骑马,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力量。在行军中,战士们都喊着‘向徐老学习’呢!”
此刻,毛泽东还能说些什么呢!他从这两位革命老人的身上,看到了红军的希望!
衣单身寒,则是红军过草地的又一大困难。中央红军撤出江西苏区的时候,每人身上就穿了一身单衣。到了遵义,由于时至一月,每人又发了一套军装。可以想见,经过十个月的转战,每人穿的都已衣衫褴褛了!为了抵御寒冷,只好找各种野兽皮——如羊皮、驼皮、狗皮,还有极少的虎皮、豹皮等披在身上。“有的同志既无军帽,又无雨伞、斗笠,成了‘秃头军’,任凭日晒雨淋。一日艰苦行军,到了宿营地,既无房子可以躲避暴风雨和冰雪的袭击,又无干柴可供烤火。战士们只能找块比较干的地方,或拣些草叶子垫在湿地上,几个人背靠着背地坐着睡觉。”每当半夜里狂风卷着雪花袭来的时候,毛泽东等就赶忙起身,“开展唱歌、讲故事和篝火晚会活动,激发部队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组织思想和体力互助,发扬团结友爱精神”,使得红军战士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草地上的不眠之夜,救活了一个又一个将要被风雪冻死的红军战士。
不久,每到夜幕降临到大地的时候,草地上就生起了一片片篝火,在草地跋涉一天的红军指战员就围坐在篝火旁边,一边烤火取暖,一边哼唱着家乡的山歌,寄托着他们无限的思念……
每当夜幕笼罩着草地的时候,毛泽东就习惯地一人站在一个高坡上,静静地观看这无边无际的篝火,默默地倾听这似如昨日的歌声,他的思绪似乎又随着这篝火、这歌声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又是一个这样的晚上,毛泽东正要前去看望休养连的同志的时候,负责殿后的红三军团长彭德怀等赶到了,向他汇报有关红军过草地的情况。当他听说红军因缺衣少食而减员过多之后,难过地摇摇头,随后坚定地告诉彭德怀:求助于精神的力量。接着,他与彭德怀相约去探视休养连的老同志,同行的还有革命老人徐特立、谢觉哉、董必武,大文学家成仿吾、冯雪峰、李一氓等人。他们沿着漆黑的草地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着,在不远的地方点着一堆篝火,“周围聚集着很多干部战士,有烧开水、吃炒麦的,有烤衣服、烤火取暖的,有唱歌、讲故事的,也有拉提琴、吹口琴的,来消除一天的疲劳”。毛泽东等人来了之后,就把自己的包袱、油布垫在地下,十分随便地坐了下来。接着,彭德怀大声地说:
“同志们!我请毛主席给你们讲故事好吗?”
休养连的同志一听禁不住地鼓掌欢迎。
诚如前文所述,毛泽东与红一方面军有着特殊的感情,近八年的战斗生涯,结成了超越领袖与士兵的关系。换句话说:毛泽东钟爱这些生死与共的指战员,而这些指战员也热爱自己的领袖毛泽东。长年来,他们一听那带有浓重湖南乡音的讲话,心里就生出一种极为特殊的情感。“毛泽东站了起来,他以浓重的乡音,生动风趣的语言,讲述了几年来红军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战迭克强敌的故事,说明红军胜利的经验,表现了一个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使指战员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鼓舞。”毛泽东讲完话后,又指着身旁的成仿吾大声说道:
“同志们,我们请成仿吾同志讲讲他留学的故事吧!”
成仿吾是湖南新化人,与毛泽东是同乡。他早年留学日本,与郭沫若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后到广州,出任广东大学教授和黄埔军校教官。大革命失败之后赴欧洲学习,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主编中共柏林、巴黎支部机关刊物《赤光》。一九三一年回国,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受到张国焘的排挤。后到上海向中央报告张国焘的情况,不久转入中央苏区,参加长征。当他听到毛泽东的点将之后,十分谦虚地“讲述了自己早年留学日本,后来留学德国的经过”。他现身说法,讲了一个知识分子追求理想,献身革命事业的成长过程,使大家听了之后,受到了很大的启迪。
接着,毛泽东又兴致勃勃地大声说道:
“同志们,我听说蔡畅同志会唱《马赛曲》,下边,大家热烈欢迎她再给大家唱一遍好不好?”
“好——!”
随着红军指战员的热烈掌声,蔡畅走到篝火前边,她酝酿了一下情绪,用法语放声唱起了《马赛曲》。
《马赛曲》是法国的革命歌曲。大凡去过法国勤工俭学的革命家都会唱这首《马赛曲》。就是没有到过法国的知识分子,也多数会唱这首有名的革命歌曲。因此,随着蔡畅的歌声,徐特立、成仿吾、董必武、谢觉哉、冯雪峰、李一氓、李伯钊……都情不由己地站起身来,放声唱起了《马赛曲》。顷刻之间,在这漫漫的草地夜空回荡着混声合唱《马赛曲》的歌声……
歌声终于结束了,毛泽东激动地带头鼓掌,连声说着“唱得好!唱得好……”接着,他又大声地说道:
“同志们,你们唱得实在是太好了!我从你们的歌声中感到了力量,看到了希望!我想,董老是会同意我的话的。”
... -->>
也就在毛泽东准备随部队进入草地的时候,毛泽东所担心的事又成了现实:“张国焘公然无视中央的决定,仍坚持左路军以阿坝为后方,出夏河、洮河地区。左右两路分兵北进。”毛泽东获悉这一消息之后,虽说在所料之中,但对张国焘如此目无中央的行为仍然感到愤慨。毛泽东十分清楚,一旦进入草地之后,就很难再和张国焘发生联系,等到五天之后走出了草地,真不知道这个张国焘会把数万名红军指战员引向何方?为此,他和同行的张闻天等领导协商,决计以中央政治局的名义给张国焘发了一则电报:
国焘同志:
政治局对目前战略方针有如下补充决定:
(甲)我军到甘南后,应迅以主力出洮河东岸,占领岷州、天水间地区。打破敌人兰州、松潘封锁计划;并依据以岷州为中心之洮河地区,有计划的大胆的向东进攻,以便取得甘、陕两省广大地区,为中国苏维埃运动的有力根据地。另遣支队向黄河以西发展。这一方针是估计到政治、军事、经济、民众各种条件而决定的。而目前为我们主观力量能够执行的。
(乙)若不如此,而以主力向洮河以西,令敌沿洮河封锁则我被迫向黄河以西,然后敌沿黄河东岸向我封锁,则我将处于地形上、经济上、居民条件上比较大不利之地位……目前应令右路军全力迅速夺取哈达铺,控制西固、岷州间地段,并相机夺取岷州为第一要务。左路军则迅速出墨洼、班佑,出洮河左岸,然后并肩东进。断不宜以右路出墨洼、旧城,致失先机之利。
与此同时,毛泽东考虑到前敌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均与张国焘共事多年,且又都是红四方面军的核心领导,故请徐、陈二位把中央的意见也电告张国焘,希望张能放弃错误的进军路线,服从中央决定,使左路军迅出墨洼、班佑,出洮河左岸,与右路军并肩东进。
这时,坚定执行中央路线的前敌总指挥徐向前遂“和陈昌浩商量,认为张国焘总和中央闹别扭不好,而且从军事上看,左右两路军集中兵力出甘南是上策”。因而于八月二十四日联名给张国焘、朱德发去电文,现摘录如下:
……
(二)目前箭已在弦,非进不可。西路主力端出岷、哈,拟出夏、洮。前者则主力向包座、岷州大路进,主要在洮河东打;后者则主力出郎木寺、双岔、班佑。分定或此方必在集中包座或郎木寺待命。
(三)弟意右路军单独行动不能彻底消灭已备之敌,必须左路马上向右路靠进,或走班佑,以便两路集中向夏、洮、岷前进。主力合而后分,兵家大忌,前途所关,盼立决立复示,迟疑则误尽中国革命大事。
也就在这前后,前方部队给中央送来了一头牦牛,警卫队把它杀掉之后,给每人一份当干粮。毛泽东特别嘱咐:首先照顾休养连的伤病员和老同志。在分配牛肉的时候,警卫队长考虑到贺子珍重伤之后身体特别虚弱,因此,就多分给了她一些。毛泽东一看贺子珍分得的牛肉比他的老师徐特立还多,就认为这是搞特殊化,非常生气地找来了秘书长刘英,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贺子珍的怎么可以比徐老他们还多呢?”
刘英很少见毛泽东发这样大的脾气,就是他的内弟被枪毙之后,他也没有说过什么。为此,她忙解释:
“主席,这事不是我管的,是邹队长负责分的。”
“你立即替我去找他,我——还有子珍可不能搞特殊,一定要给这几位老同志补上。”
刘英当即去找了邹队长,把毛泽东的指示告诉他。这位邹队长为难地说道:
“哎呀,现在都分完了,就剩下毛主席、洛甫几位首长的了,这可怎么办呢?”
“毛主席说了要补,可不敢不补啊!”刘英说道。
最后,邹队长只好从毛泽东、洛甫等几位领导应分牛肉中割下一部分,补给这几位长征中的革命老人。刘英把处理情况向毛泽东做了汇报,毛泽东放心地点了点头。
接着,毛泽东跟随部队向荒无人烟的大草地行进。
红军走过的草地叫若尔盖大草原:南起毛儿盖,北至包座,东迄松潘,西到青海,方圆数百公里。
所谓草地,是长年没有办法排水的低洼沼泽地,生长着茂密的野草。这片水养草丰、草遮水貌的一望无际的若尔盖草原,“起伏的山丘,湛蓝的天空,交织成一幅壮丽而神秘的画卷。行进的队伍,逶迤蛇行,忽隐忽现,像是飘泊在浩渺无际的绿色海洋里”。史为神奇的,也是给红军造成最大困难的是变幻莫测的气候,“中午还是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下午突然黑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冰雹铺天盖地而来。夜间气温达零度以下,冻得人们瑟瑟发抖,彻夜难眠”。加之“黑色的泥沼,被深草覆盖着,一不小心,人和牲口陷进里面,就会被吞没。水塘不少,但大都含有毒汁,喝下去又吐又泻。四野茫茫,渺无人烟,找不到粮食。野芹菜、草根、马鞍、皮带,成了指战员充饥的食物”。因此,徐向前对过草地做过如下评述:
“这是军事上罕见的艰苦行军,是人类同自然界的殊死斗争。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既显示着大自然力量的凶猛无情,更表现着具有高度觉悟的人——红军指战员的无穷智慧和力量。”
为了战胜草地行军的各种困难,毛泽东不仅要统筹全局,关心两大主力红军北上战略的实施,而且还要在过草地的时候以身作则,为广大的指战员做出榜样,更为重要的是还要与前敌总指挥部的领导采取措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饥饿的威胁,是草地行军的最大困难。由于草地是一片泽国,且又气候无常,很难找到可供取暖烧饭的树枝与干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就与战士们烧点开水,就着用青稞做的炒面吃。或许是老天爷有意考验红军的毅力,过草地的第一天就下了一场瓢泼大雨,遭雨水淋过的青稞做的炒面变成了疙瘩,吃到嘴里真不是个滋味。不久,带的口粮日渐减少,毛泽东等就组织有经验的同志在草地中挖野菜,乐观地称为当代的神农氏“尝百草”,挑出无毒可食的野菜,不让个人随意地乱挖乱吃,以减少红军指战员中毒,造成不必要的牺牲。最后,带的粮食吃光了,毛泽东等领导下令腾出驮运物资的无言战友——马匹、牦牛,以及除去年长的领导同志以外,都要把分配的坐骑交出,供宰杀食用……总之,当饿得没有力气的红军指战员,看到自己的领袖不仅和自己一样用野菜果腹,而且还杀掉了自己的战马,人人都增添了无穷尽的精神力量!
这样一来,随着向草地深处挺进,红军的马匹与牦牛就越来越少了。这不仅增加了指战员们的负担,而且许多重残伤病员也没有了马骑,因此,牺牲在草地上的同志也就越来越多了。毛泽东看着静静地躺在草地上的一具又一具尸体,泪水默默地咽到自己的肚里。
一天,他与休养连相遇了,看见已经年满五十八岁的老师徐特立站在草地上,正在和年过半百的老红军谢觉哉在推让少半袋炒面。只听徐老在说:
“老谢啊,我听说你光发扬共产主义风格,把自己的口粮让给小同志们吃,落得今日‘断粮’吃野菜的地步,我这儿还有二三斤炒面,你就留下吃吧!”
“徐老啊,”谢觉哉边推让边激动地说,“你的年纪比我大,多少天来我都看到你老是吃野菜,没有吃粮食,现在你怎么能把剩下的干粮送给我呢,你还是留着吧!”
“老谢啊,”徐特立诚挚地说道,“现在是我们讲客气的时候吗?我的体质比你好,吃点野草,还能对付对付,可你如果再不吃点粮食就不行了,我怎么也不能看着你倒下去呀!”
毛泽东看着这两位革命老人推让这小半袋炒面的情景,心里泛起一阵阵说不清的滋味。他双手捧着自己所剩不多的炒面走到这两位革命老人的身边说道:
“谢老,你就收下徐老送的干粮吧!我是徐老的学生,就让我把这点干粮孝敬给恩师吧!”
“不,不……你还是留给自己和子珍吃吧!”谢老和徐老几乎是同时说道。
毛泽东只好转移话题。他突然发现徐老的身上背着一个行囊,很惊奇地问道:
“徐老,你的马呢?”
徐特立把头一昂,做出老当益壮的样子,说道:
“我们红军大学的三个学生病了,我就给自己的这头骡子找到了工作,让它驮着包袱、行李,不就给学生们减少了负担了吗?我走走,不要紧。”
毛泽东刚一喊“警卫员!”谢觉哉忙说道:
“主席,这件事你就不要再操心了。”
“那徐老的马……”
“我们两个人合着用我的一匹马就够了。”接着,谢觉哉又解释道,“徐老不骑马,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力量。在行军中,战士们都喊着‘向徐老学习’呢!”
此刻,毛泽东还能说些什么呢!他从这两位革命老人的身上,看到了红军的希望!
衣单身寒,则是红军过草地的又一大困难。中央红军撤出江西苏区的时候,每人身上就穿了一身单衣。到了遵义,由于时至一月,每人又发了一套军装。可以想见,经过十个月的转战,每人穿的都已衣衫褴褛了!为了抵御寒冷,只好找各种野兽皮——如羊皮、驼皮、狗皮,还有极少的虎皮、豹皮等披在身上。“有的同志既无军帽,又无雨伞、斗笠,成了‘秃头军’,任凭日晒雨淋。一日艰苦行军,到了宿营地,既无房子可以躲避暴风雨和冰雪的袭击,又无干柴可供烤火。战士们只能找块比较干的地方,或拣些草叶子垫在湿地上,几个人背靠着背地坐着睡觉。”每当半夜里狂风卷着雪花袭来的时候,毛泽东等就赶忙起身,“开展唱歌、讲故事和篝火晚会活动,激发部队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组织思想和体力互助,发扬团结友爱精神”,使得红军战士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草地上的不眠之夜,救活了一个又一个将要被风雪冻死的红军战士。
不久,每到夜幕降临到大地的时候,草地上就生起了一片片篝火,在草地跋涉一天的红军指战员就围坐在篝火旁边,一边烤火取暖,一边哼唱着家乡的山歌,寄托着他们无限的思念……
每当夜幕笼罩着草地的时候,毛泽东就习惯地一人站在一个高坡上,静静地观看这无边无际的篝火,默默地倾听这似如昨日的歌声,他的思绪似乎又随着这篝火、这歌声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又是一个这样的晚上,毛泽东正要前去看望休养连的同志的时候,负责殿后的红三军团长彭德怀等赶到了,向他汇报有关红军过草地的情况。当他听说红军因缺衣少食而减员过多之后,难过地摇摇头,随后坚定地告诉彭德怀:求助于精神的力量。接着,他与彭德怀相约去探视休养连的老同志,同行的还有革命老人徐特立、谢觉哉、董必武,大文学家成仿吾、冯雪峰、李一氓等人。他们沿着漆黑的草地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着,在不远的地方点着一堆篝火,“周围聚集着很多干部战士,有烧开水、吃炒麦的,有烤衣服、烤火取暖的,有唱歌、讲故事的,也有拉提琴、吹口琴的,来消除一天的疲劳”。毛泽东等人来了之后,就把自己的包袱、油布垫在地下,十分随便地坐了下来。接着,彭德怀大声地说:
“同志们!我请毛主席给你们讲故事好吗?”
休养连的同志一听禁不住地鼓掌欢迎。
诚如前文所述,毛泽东与红一方面军有着特殊的感情,近八年的战斗生涯,结成了超越领袖与士兵的关系。换句话说:毛泽东钟爱这些生死与共的指战员,而这些指战员也热爱自己的领袖毛泽东。长年来,他们一听那带有浓重湖南乡音的讲话,心里就生出一种极为特殊的情感。“毛泽东站了起来,他以浓重的乡音,生动风趣的语言,讲述了几年来红军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战迭克强敌的故事,说明红军胜利的经验,表现了一个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使指战员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鼓舞。”毛泽东讲完话后,又指着身旁的成仿吾大声说道:
“同志们,我们请成仿吾同志讲讲他留学的故事吧!”
成仿吾是湖南新化人,与毛泽东是同乡。他早年留学日本,与郭沫若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后到广州,出任广东大学教授和黄埔军校教官。大革命失败之后赴欧洲学习,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主编中共柏林、巴黎支部机关刊物《赤光》。一九三一年回国,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受到张国焘的排挤。后到上海向中央报告张国焘的情况,不久转入中央苏区,参加长征。当他听到毛泽东的点将之后,十分谦虚地“讲述了自己早年留学日本,后来留学德国的经过”。他现身说法,讲了一个知识分子追求理想,献身革命事业的成长过程,使大家听了之后,受到了很大的启迪。
接着,毛泽东又兴致勃勃地大声说道:
“同志们,我听说蔡畅同志会唱《马赛曲》,下边,大家热烈欢迎她再给大家唱一遍好不好?”
“好——!”
随着红军指战员的热烈掌声,蔡畅走到篝火前边,她酝酿了一下情绪,用法语放声唱起了《马赛曲》。
《马赛曲》是法国的革命歌曲。大凡去过法国勤工俭学的革命家都会唱这首《马赛曲》。就是没有到过法国的知识分子,也多数会唱这首有名的革命歌曲。因此,随着蔡畅的歌声,徐特立、成仿吾、董必武、谢觉哉、冯雪峰、李一氓、李伯钊……都情不由己地站起身来,放声唱起了《马赛曲》。顷刻之间,在这漫漫的草地夜空回荡着混声合唱《马赛曲》的歌声……
歌声终于结束了,毛泽东激动地带头鼓掌,连声说着“唱得好!唱得好……”接着,他又大声地说道:
“同志们,你们唱得实在是太好了!我从你们的歌声中感到了力量,看到了希望!我想,董老是会同意我的话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