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活在明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到了织造局,孙晋径直把于新武给领到了书房里,也不茶水招呼,居然自顾自地走到柜橱前寻找着什么。w于新武很是有些尴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只见他拿着一摞厚厚的账册往书案上一放,静静地看着于新武,也不说话。
“不知孙老板这是何意?”于新武更加奇怪了。
“这里没有第三个人,于府台,我就斗胆说了吧,这些账册,就连浙江巡抚也不!”孙晋目光灼灼地说道。
“那我就不看便是。”说着于新武站了起来,拔腿就往门口走去。这个孙老板今晚甚是奇怪,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我也没让大人看。”孙晋坐在了椅子上,指着书案上这些账册道“只是有些事想让大人知道,是为了大人,也是为了鄙人自己。一点私念而已。这点私念待会儿我再跟大人说,同意不同意都在大人。”
于新武停住了脚步,静静地看着他。孙晋这么做,肯定是有什么话要跟自己说,可自己不过就是个任的知府而已,更何况还没到任就已经得罪了上官下属,他一个织造局的作坊老板,需要对自己这么恭敬么?再说了,孙晋在杭州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首富,首屈一指的大地主,可生活却并不怎么奢侈,根据自己的观察,他居然喜欢喝白水;这实在是跟他的身份地位不符。
“这样吧!”孙晋拿起其中一本账册,哗哗地翻了几页“大人也不,我念,只拣这两年最紧念,我呢只当念给我自己听,大人就权当没听见。”紧接着就仔细地看了一看,然后朗声念到:
“万历十六年五月,新丝已经上市,六月,南京苏州江南织造局赶织上等丝绸十万匹,全数解送内廷针工局;万历十六年七月,应天布政使衙门,浙江布政使衙门遵上谕,以两省税银三百三十万两,购买上等丝绸五万匹,中等丝绸十五万匹,松江上等棉布二十万匹,解送京师工部,以备皇上赏赐藩王官员和外藩使节;万历十六年十月,南京苏州江南织造局同西洋商人谈妥二十万匹的丝绸贸易,折合现银二百二十万两,悉数解送内廷司钥库;十一月,南京苏州江南织造局再次同西洋商人谈妥十万匹丝绸贸易,折合现银一百万两,奉命解送内廷针工局,”说道这里,他有意无意地看了看竖着耳朵听的于新武一眼,加重了语气“注:无需向户部入账!”
于新武惊得站了起来!织造局是不是疯了,内廷是不是疯了?仅仅万历十六年一年,光是丝绸就整了将近七百万两银子!我大明朝一年的税赋也不过只有区区不到四千万两!内廷要这么多的丝绸干什么?浙江一边向朝廷哭喊着收不上来税赋,一边又大肆侵吞,丝毫不顾百姓生活之艰难,大明财政之窘境。他豁然明白了,为什么浙江官府要费尽心机地反对改稻为桑,因为这是在断他们的财路,如果要是把粮价给提到五十石一亩,三十石一亩,那他们至少会少分数百万两银子!
孙晋却不看他,而是拿起了另外一本账册,声调也依然平静:“万历十七年二月,接司礼监转上谕,该年应天,浙江所产丝绸应当售给西洋诸商,上年所存十二万匹丝绸全部封存,待今年新产丝绸凑足五十万匹,所获白银务必押解户部弥补亏空。三月,又接司礼监转上谕,赏千户朱一刀之妻沈氏一万匹。”
他念到这里的时候,在屋顶上耳朵贴着铜管正听得仔细写的飞快的探子不禁手颤了一下,两个人互相望了望,极有默契地忽略了孙晋后一句话。
“就念这么多吧!”孙晋合起了账本“按理说,南京苏州杭州,三个织造局;应天浙江两省那么多的作坊,每年产的丝绸,还有松江等地的棉布,如果有一半用在国库,也能满足我大明每年四分之一的开销。”
“你告诉我这些,为什么?”于新武完全愣住了,他想不明白,孙晋为何会对他这么一个萍水相逢的人说这么多他不该知道的东西。
“大人也别想太多,刚才我就已经说了,一点私念,只想交大人这个朋友。”孙晋脸笑看不出来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昨夜巡抚衙门通告,叫我今天陪大人了解江苏丝绸的情形,那时我并没有想到会向大人说这些。一番琴曲之谈,知道了大人就是那个精通音律的苏南于公子,如此一个书生,在漕运码头上却心怀百姓,知道为他们说话。记得当年苏东坡因为乌台诗... -->>
到了织造局,孙晋径直把于新武给领到了书房里,也不茶水招呼,居然自顾自地走到柜橱前寻找着什么。w于新武很是有些尴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只见他拿着一摞厚厚的账册往书案上一放,静静地看着于新武,也不说话。
“不知孙老板这是何意?”于新武更加奇怪了。
“这里没有第三个人,于府台,我就斗胆说了吧,这些账册,就连浙江巡抚也不!”孙晋目光灼灼地说道。
“那我就不看便是。”说着于新武站了起来,拔腿就往门口走去。这个孙老板今晚甚是奇怪,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我也没让大人看。”孙晋坐在了椅子上,指着书案上这些账册道“只是有些事想让大人知道,是为了大人,也是为了鄙人自己。一点私念而已。这点私念待会儿我再跟大人说,同意不同意都在大人。”
于新武停住了脚步,静静地看着他。孙晋这么做,肯定是有什么话要跟自己说,可自己不过就是个任的知府而已,更何况还没到任就已经得罪了上官下属,他一个织造局的作坊老板,需要对自己这么恭敬么?再说了,孙晋在杭州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首富,首屈一指的大地主,可生活却并不怎么奢侈,根据自己的观察,他居然喜欢喝白水;这实在是跟他的身份地位不符。
“这样吧!”孙晋拿起其中一本账册,哗哗地翻了几页“大人也不,我念,只拣这两年最紧念,我呢只当念给我自己听,大人就权当没听见。”紧接着就仔细地看了一看,然后朗声念到:
“万历十六年五月,新丝已经上市,六月,南京苏州江南织造局赶织上等丝绸十万匹,全数解送内廷针工局;万历十六年七月,应天布政使衙门,浙江布政使衙门遵上谕,以两省税银三百三十万两,购买上等丝绸五万匹,中等丝绸十五万匹,松江上等棉布二十万匹,解送京师工部,以备皇上赏赐藩王官员和外藩使节;万历十六年十月,南京苏州江南织造局同西洋商人谈妥二十万匹的丝绸贸易,折合现银二百二十万两,悉数解送内廷司钥库;十一月,南京苏州江南织造局再次同西洋商人谈妥十万匹丝绸贸易,折合现银一百万两,奉命解送内廷针工局,”说道这里,他有意无意地看了看竖着耳朵听的于新武一眼,加重了语气“注:无需向户部入账!”
于新武惊得站了起来!织造局是不是疯了,内廷是不是疯了?仅仅万历十六年一年,光是丝绸就整了将近七百万两银子!我大明朝一年的税赋也不过只有区区不到四千万两!内廷要这么多的丝绸干什么?浙江一边向朝廷哭喊着收不上来税赋,一边又大肆侵吞,丝毫不顾百姓生活之艰难,大明财政之窘境。他豁然明白了,为什么浙江官府要费尽心机地反对改稻为桑,因为这是在断他们的财路,如果要是把粮价给提到五十石一亩,三十石一亩,那他们至少会少分数百万两银子!
孙晋却不看他,而是拿起了另外一本账册,声调也依然平静:“万历十七年二月,接司礼监转上谕,该年应天,浙江所产丝绸应当售给西洋诸商,上年所存十二万匹丝绸全部封存,待今年新产丝绸凑足五十万匹,所获白银务必押解户部弥补亏空。三月,又接司礼监转上谕,赏千户朱一刀之妻沈氏一万匹。”
他念到这里的时候,在屋顶上耳朵贴着铜管正听得仔细写的飞快的探子不禁手颤了一下,两个人互相望了望,极有默契地忽略了孙晋后一句话。
“就念这么多吧!”孙晋合起了账本“按理说,南京苏州杭州,三个织造局;应天浙江两省那么多的作坊,每年产的丝绸,还有松江等地的棉布,如果有一半用在国库,也能满足我大明每年四分之一的开销。”
“你告诉我这些,为什么?”于新武完全愣住了,他想不明白,孙晋为何会对他这么一个萍水相逢的人说这么多他不该知道的东西。
“大人也别想太多,刚才我就已经说了,一点私念,只想交大人这个朋友。”孙晋脸笑看不出来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昨夜巡抚衙门通告,叫我今天陪大人了解江苏丝绸的情形,那时我并没有想到会向大人说这些。一番琴曲之谈,知道了大人就是那个精通音律的苏南于公子,如此一个书生,在漕运码头上却心怀百姓,知道为他们说话。记得当年苏东坡因为乌台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