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丁云桐所谓之"大杀器",就是日本与朝鲜之间的贸易。他认为,只要掐断日朝贸易,日本马上会陷入极端艰难困苦的境地。
前世的历史一直在解释,日本侵略东亚大陆是基于怎么样的扩张野心,但并没有解释内在的经济驱动力。而这个才是真正的原因,其他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外交的,都只是经济因素的外在表象而已。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其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发展极快。但日本资源贫瘠,国内市场狭小,而且底层民众极为贫困,消费能力低下。这就决定了日本需要对外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朝鲜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所在。
朝鲜内地的农民,对布匹的需求量很大,他们的消费能力很低,因此很青睐从日本进口的"小巾白木棉"。由于不平等条约的无关税贸易,使这种窄幅褚皮纤维白布,价格极为低廉,深受朝鲜内陆市场的欢迎。甚至于日本山阳道、大阪、爱知、静冈等地,有许多小型工厂,就是专门为朝鲜内陆提供这种布匹。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朝鲜是日本性命攸关的原料来源地,一个是谷物,尤其是大米。另一个就是黄金。
日本的工业化水平较低,其生产工艺,机械化能力,生产规模等等,都远远不如发达工业国,生产成本自然也较高。为了提高竞争力,唯一的途径就是保持工人们的低工资。只有工资处在很低的水平,才能压低成本、降低价格。
那工资很低的工人们又如何生存呢?只能依靠市场上那些从朝鲜大量廉价收购的稻米了。
日本的粮食收购商,早在播种季节,就大批的进入朝鲜稻米产区,以提供贷款为诱惑,事先预定了很多收获时的产量。虽然日本商人将价格压得很低,但生活艰难的朝鲜农民很难拒绝这种引诱。
等到了收割季节,日本粮商更是直接进入田间地头,以资本为后盾,用现金一次性付清的方式,大量收购农民的谷物。这种现金付清的战术,很容易挤垮那些资本微薄的本地收购商。而在这一过程中,粮价同样会砍得很低。有时,日商还会用一些工业品,比如壶、锅、盘、盐、农具、煤油等,进行不等价交换。
这一时期,朝鲜的稻米、大豆、牲畜等出口,完全被日本垄断。
最后一个就是黄金,从朝鲜大量进口的黄金,是日本金融近代化的重要基础。要知道,其他国家或殖民地的黄金贸易,都被发达国家严格管制,朝鲜是日本唯一的奶牛。
前世从1885年至1887年,仅仅三年,从朝鲜进口的黄金,就是日本国内黄金产量的4倍!明治维新初期的二十五年里,日本从国外进口的黄金里,有将近70%来自朝鲜!
这些黄金都是通过不平等的特权,在朝鲜流通日币,发行期票和银行兑换券等手段骗取套购的,有的甚至直接从朝鲜淘金者手里巧取豪夺。
什么叫经济命脉?
朝鲜的大米和黄金,就是日本的经济命脉!
而且日本根本没有其他替代方案。这就是日本几十年孜孜以求要独霸朝鲜的源动力。只要掐断这条命脉,几年之内,日本国民经济就会大乱,日本社会就会动乱,天皇、财阀以及寄生地主的统治就会摇摇欲坠。没有选择,日本只能开战。
日本政府对这些掩饰的很好,如果丁云桐不是前世看过相关的历史书籍,又怎能洞悉其中奥妙。把握到这一点,开战的导火索就能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这个大杀器将分为三部分,也就是禁止谷物出口日本的"防谷令";禁止黄金出口日本的"限金律";以及禁止从日本进口棉布的"拒棉谕"。
三位一体打下去,日本人就会疯掉了。
8月17日,万般无奈的日本政府,正式向花房义质训令,作出妥协,承认中国可以代表朝鲜进行交涉,只求能有一个体面的下台阶。
但在政府内部,却有一部分人,比如西乡从道、黑田清隆等,却认为是由于伊藤博文之流的犹豫拖沓,导致丧失了时机,私底下,他们愤恨的把伊藤称为"国贼"。
收到训令的花房义质只好改变态度,主动去找袁世凯商谈。双方在唇枪舌战了数日了,终究形势比人强,不得不签署了一个备忘录,基本确定了条约的框架,同一天带头围攻的孙顺吉、崔奉圭及孔致... -->>
丁云桐所谓之"大杀器",就是日本与朝鲜之间的贸易。他认为,只要掐断日朝贸易,日本马上会陷入极端艰难困苦的境地。
前世的历史一直在解释,日本侵略东亚大陆是基于怎么样的扩张野心,但并没有解释内在的经济驱动力。而这个才是真正的原因,其他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外交的,都只是经济因素的外在表象而已。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其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发展极快。但日本资源贫瘠,国内市场狭小,而且底层民众极为贫困,消费能力低下。这就决定了日本需要对外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朝鲜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所在。
朝鲜内地的农民,对布匹的需求量很大,他们的消费能力很低,因此很青睐从日本进口的"小巾白木棉"。由于不平等条约的无关税贸易,使这种窄幅褚皮纤维白布,价格极为低廉,深受朝鲜内陆市场的欢迎。甚至于日本山阳道、大阪、爱知、静冈等地,有许多小型工厂,就是专门为朝鲜内陆提供这种布匹。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朝鲜是日本性命攸关的原料来源地,一个是谷物,尤其是大米。另一个就是黄金。
日本的工业化水平较低,其生产工艺,机械化能力,生产规模等等,都远远不如发达工业国,生产成本自然也较高。为了提高竞争力,唯一的途径就是保持工人们的低工资。只有工资处在很低的水平,才能压低成本、降低价格。
那工资很低的工人们又如何生存呢?只能依靠市场上那些从朝鲜大量廉价收购的稻米了。
日本的粮食收购商,早在播种季节,就大批的进入朝鲜稻米产区,以提供贷款为诱惑,事先预定了很多收获时的产量。虽然日本商人将价格压得很低,但生活艰难的朝鲜农民很难拒绝这种引诱。
等到了收割季节,日本粮商更是直接进入田间地头,以资本为后盾,用现金一次性付清的方式,大量收购农民的谷物。这种现金付清的战术,很容易挤垮那些资本微薄的本地收购商。而在这一过程中,粮价同样会砍得很低。有时,日商还会用一些工业品,比如壶、锅、盘、盐、农具、煤油等,进行不等价交换。
这一时期,朝鲜的稻米、大豆、牲畜等出口,完全被日本垄断。
最后一个就是黄金,从朝鲜大量进口的黄金,是日本金融近代化的重要基础。要知道,其他国家或殖民地的黄金贸易,都被发达国家严格管制,朝鲜是日本唯一的奶牛。
前世从1885年至1887年,仅仅三年,从朝鲜进口的黄金,就是日本国内黄金产量的4倍!明治维新初期的二十五年里,日本从国外进口的黄金里,有将近70%来自朝鲜!
这些黄金都是通过不平等的特权,在朝鲜流通日币,发行期票和银行兑换券等手段骗取套购的,有的甚至直接从朝鲜淘金者手里巧取豪夺。
什么叫经济命脉?
朝鲜的大米和黄金,就是日本的经济命脉!
而且日本根本没有其他替代方案。这就是日本几十年孜孜以求要独霸朝鲜的源动力。只要掐断这条命脉,几年之内,日本国民经济就会大乱,日本社会就会动乱,天皇、财阀以及寄生地主的统治就会摇摇欲坠。没有选择,日本只能开战。
日本政府对这些掩饰的很好,如果丁云桐不是前世看过相关的历史书籍,又怎能洞悉其中奥妙。把握到这一点,开战的导火索就能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这个大杀器将分为三部分,也就是禁止谷物出口日本的"防谷令";禁止黄金出口日本的"限金律";以及禁止从日本进口棉布的"拒棉谕"。
三位一体打下去,日本人就会疯掉了。
8月17日,万般无奈的日本政府,正式向花房义质训令,作出妥协,承认中国可以代表朝鲜进行交涉,只求能有一个体面的下台阶。
但在政府内部,却有一部分人,比如西乡从道、黑田清隆等,却认为是由于伊藤博文之流的犹豫拖沓,导致丧失了时机,私底下,他们愤恨的把伊藤称为"国贼"。
收到训令的花房义质只好改变态度,主动去找袁世凯商谈。双方在唇枪舌战了数日了,终究形势比人强,不得不签署了一个备忘录,基本确定了条约的框架,同一天带头围攻的孙顺吉、崔奉圭及孔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