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镇魂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刑縡等人妄图谋害左右相及武部侍郎,持械拒捕,临场又出现刺杀御史大夫之事,可谓罪大恶极,连皇帝都亲自过问此案。但是第二日皇帝召朝臣入两仪殿密议,却没有召入王鉷,只因朝上左相陈希烈参了王鉷一本,说他必定也参与此次谋乱。
虽然有刑縡党羽的证词证实王鉷之弟王銲与刑縡过从甚密,言行多有犯上不敬之处,但并无证人见过王鉷与刑縡有直接来往。皇帝素来信爱王鉷,王鉷处事又以谨慎著称,皇帝不相信他会有谋逆犯上之举。
李林甫生性猜忌多疑,这回王鉷之弟参与谋杀他,让他对王鉷的信任大打折扣,但又拿捏不准,怕自己要是误杀了王鉷,少了这个得力助手,以后在朝中的势力恐怕要大减。
他看了一眼一旁的杨昭和左相陈希烈。
当初韦坚倒台,李林甫起用陈希烈为相,就是看在陈希烈柔顺易制,朝中大事都听李林甫决断。谁知最近以来,因为李林甫身体欠佳,时常不能理事,陈希烈做主多了,对李林甫渐渐不顺从起来,还屡次和他作对。
而武部侍郎杨昭,当初和王鉷一样都是由他提拔起来的。杨昭在宫中有贵妃这个后台,不像王鉷那般对他百依百顺,李林甫当然偏爱王鉷。两人同为御史中丞,李林甫举王鉷为御史大夫,那时就听说杨昭十分不满,与王鉷生隙。从去年开始,杨昭就多次与他作对,除去了他的两个心腹爱将,后来更是和陈希烈一个鼻孔出气,处处和他为难。这回若是再没了王鉷,凭自己这把老骨头,只怕要被他们两个取而代之。
于是他上前奏道:“王銲,嫡母所出,而王鉷为庶出,王銲自幼受父母宠爱远甚众兄弟。而如今王鉷身任要职,陛下信爱宠遇有加,王銲只不过因为兄长的缘故才得了一个户部郎中的职位,对王鉷心存嫉恨。王銲凶险不法,屡次被兄长责罚,还曾闹出要分家的事来,王鉷怎会和他同谋,与那些凶人来往呢?”
杨昭趁机奏道:“王銲往来凶人图谋不轨已是罪证确凿。不如让大夫亲自治王銲的罪,若大夫不曾与谋,必能大义灭亲。”
李林甫一想,这样正能测验出王鉷是否对自己有二心,于是也同意杨昭提议。陈希烈当然附议。
皇帝不信王鉷有逆心,但他三人都这么说,只好同意。于是令杨昭私下授意王鉷,让他自己上表请求治王銲之罪,则可饶他免受株连。
其实王鉷与他这个不争气的弟弟王銲兄弟感情却是很好。王鉷自幼失恃,由嫡母养大,对嫡母十分孝顺。而王銲为嫡母独子,自然宠溺爱护有加,不然以王銲的横行无忌哪能安然活到现在。任海川韦会,都是王鉷为保弟弟安全,动用自己权势灭口平事。
这回皇帝朝下令召左右相等入两仪殿密议,王鉷明白他们是商量如何处置自己,也十分焦急,候在殿外等消息。杨昭一出来,就看见他匆忙地跑过来问:“陛下怎么说?”
杨昭直言相告:“陛下的意思……是要大夫大义灭亲。”
王鉷沉默不语,凝眉思索。
杨昭又道:“大夫,这次虽然主谋刑縡已被禁军正法,证据不足,但陛下亲自过问,令弟的罪名是不可能洗脱了。若大夫表情罪之,尽归其咎,大夫就可安然度过,不必被他牵连;否则陛下必以为大夫知情不报,故意隐瞒,大夫就要替令弟担下罪责,因此丢了大好前程,何其不值!”
王鉷本来还有些犹豫,听他这么一说,立刻正色道:“弟为先人所爱,先母临终时以幼弟托付于我。如今他犯下这等大逆不道之罪,都是我这为兄的管教不严,本已有愧先人嘱托;若再为了保住自己荣华富贵,竟要反咬一口加罪于弟,日后到了泉下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先人呢?”
杨昭劝道:“先人已去,哪管得了那么多?弟弟的命,毕竟是别人的命,哪有自己来得重要?”
王鉷被他一激,怒道:“杨侍郎,如此不孝不义的话你竟也说得出来!卖弟求存,我是决计不会做的!”
杨昭道:“大夫如此固执,可就别怪下官没有相劝。”说罢,回两仪殿向皇帝复命。
果然,皇帝一听说王鉷居然不知好歹,不肯治他弟弟的罪,龙颜大怒。李林甫本来对王鉷就存了芥蒂,听到这个消息愈怀疑,也不帮他说话了。
王鉷向杨昭一番慷慨陈词后,自知必会惹怒皇帝,准备回家等候降罪的旨意。还没走出宫门,就见陈希烈带了一队禁军,从后头追赶上来,将他团团包围。几名禁军上前摘了他的官帽,将他五花大绑拿下。
王鉷惊问:“陈相公,这是何意?”
陈希烈道:“罪臣王鉷,与凶人合谋造反,大逆当诛。陛下已下令撤去你一切职务,即日交由三司问罪。”
王鉷一听他说自己的罪名是合谋造反,和杨昭说的不同,大呼:“冤枉!陛下,臣没有谋逆造反!”但此时身处后宫的皇帝哪里还听得到。王鉷见跟在陈希烈之后,李林甫和杨昭也一同出来了,急忙对李林甫喊道:“右相!右相救我!我有话要对陛下申诉,请右相代为传达!”
李林甫摇头道:“晚了。”说罢,头也不回,出宫回府。
隔日,皇帝正式下了诏书,撤去王鉷所有职务,由陈希烈杨昭共同审问查办。王鉷原任京兆尹一职由杨昭替代。
刑縡一干党羽早就尽供所知,接下来要审问的就只有王鉷王銲兄弟了。第一天升堂,先审王銲。除了陈希烈、杨昭和宪部、大理寺的官员,侍御史裴冕、监察御史吉镇安和长安尉贾季邻因为当日曾参与缉拿凶犯也一同在列。
王銲此时身陷囹圄,吃了点苦头,靠山又倒了,早不复平日的气焰,垂头丧气跪在堂前。杨昭问道:“凶人刑縡聚众作乱,听说你和他私交甚密,你可知道此事?”
王銲低着头,模糊不清地“嗯”了一声。
杨昭一拍桌子,喝道:“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王銲身子一抖,抬起头来,清清楚楚地回答:“知、知道!”
“知道为何隐而不报?莫非你也是他同谋?”
这事早就是众所周知的了,刑縡党羽都予证实,王銲也不否认,又低下头不说话。
杨昭又问:“除你之外,还有哪些同谋?”
王銲回道:“就我二人,没有其它同谋了。”
杨昭喝问:“单凭你二人集结一帮乌合之众就想谋逆作乱?是谁在背后支持你们?供出主谋,你作为从犯可从轻落。”
王銲明白他是想让自己供出他哥哥王鉷,只一口咬定再无同谋。
此时忽闻外头有人击鼓喊冤。大理寺不同县衙,不受理民间诉讼,怎么会有人到这里来鸣冤。大理寺卿眉头一皱,就要派人去驱赶。杨昭耳尖,听到外头喊冤的人在叫“王氏兄弟”,吩咐将喊冤者带进来问话。
竟是驸马都尉王繇,一身缟素,带着几个披麻戴孝的妇人,手持大鼓边敲边喊。被衙役带进来,跪了一地,又是哭又是闹的,直喊冤枉,要左相为他们申冤。
陈希烈问:“驸马,你有什么冤屈,为何要到大理寺来鸣冤?”
王繇道:“我二弟王府司马韦会被人害死,含冤莫白,非大理寺不能缉此凶徒!”
一旁的长安尉贾季邻一听他说出韦会的名字,脸色... -->>
刑縡等人妄图谋害左右相及武部侍郎,持械拒捕,临场又出现刺杀御史大夫之事,可谓罪大恶极,连皇帝都亲自过问此案。但是第二日皇帝召朝臣入两仪殿密议,却没有召入王鉷,只因朝上左相陈希烈参了王鉷一本,说他必定也参与此次谋乱。
虽然有刑縡党羽的证词证实王鉷之弟王銲与刑縡过从甚密,言行多有犯上不敬之处,但并无证人见过王鉷与刑縡有直接来往。皇帝素来信爱王鉷,王鉷处事又以谨慎著称,皇帝不相信他会有谋逆犯上之举。
李林甫生性猜忌多疑,这回王鉷之弟参与谋杀他,让他对王鉷的信任大打折扣,但又拿捏不准,怕自己要是误杀了王鉷,少了这个得力助手,以后在朝中的势力恐怕要大减。
他看了一眼一旁的杨昭和左相陈希烈。
当初韦坚倒台,李林甫起用陈希烈为相,就是看在陈希烈柔顺易制,朝中大事都听李林甫决断。谁知最近以来,因为李林甫身体欠佳,时常不能理事,陈希烈做主多了,对李林甫渐渐不顺从起来,还屡次和他作对。
而武部侍郎杨昭,当初和王鉷一样都是由他提拔起来的。杨昭在宫中有贵妃这个后台,不像王鉷那般对他百依百顺,李林甫当然偏爱王鉷。两人同为御史中丞,李林甫举王鉷为御史大夫,那时就听说杨昭十分不满,与王鉷生隙。从去年开始,杨昭就多次与他作对,除去了他的两个心腹爱将,后来更是和陈希烈一个鼻孔出气,处处和他为难。这回若是再没了王鉷,凭自己这把老骨头,只怕要被他们两个取而代之。
于是他上前奏道:“王銲,嫡母所出,而王鉷为庶出,王銲自幼受父母宠爱远甚众兄弟。而如今王鉷身任要职,陛下信爱宠遇有加,王銲只不过因为兄长的缘故才得了一个户部郎中的职位,对王鉷心存嫉恨。王銲凶险不法,屡次被兄长责罚,还曾闹出要分家的事来,王鉷怎会和他同谋,与那些凶人来往呢?”
杨昭趁机奏道:“王銲往来凶人图谋不轨已是罪证确凿。不如让大夫亲自治王銲的罪,若大夫不曾与谋,必能大义灭亲。”
李林甫一想,这样正能测验出王鉷是否对自己有二心,于是也同意杨昭提议。陈希烈当然附议。
皇帝不信王鉷有逆心,但他三人都这么说,只好同意。于是令杨昭私下授意王鉷,让他自己上表请求治王銲之罪,则可饶他免受株连。
其实王鉷与他这个不争气的弟弟王銲兄弟感情却是很好。王鉷自幼失恃,由嫡母养大,对嫡母十分孝顺。而王銲为嫡母独子,自然宠溺爱护有加,不然以王銲的横行无忌哪能安然活到现在。任海川韦会,都是王鉷为保弟弟安全,动用自己权势灭口平事。
这回皇帝朝下令召左右相等入两仪殿密议,王鉷明白他们是商量如何处置自己,也十分焦急,候在殿外等消息。杨昭一出来,就看见他匆忙地跑过来问:“陛下怎么说?”
杨昭直言相告:“陛下的意思……是要大夫大义灭亲。”
王鉷沉默不语,凝眉思索。
杨昭又道:“大夫,这次虽然主谋刑縡已被禁军正法,证据不足,但陛下亲自过问,令弟的罪名是不可能洗脱了。若大夫表情罪之,尽归其咎,大夫就可安然度过,不必被他牵连;否则陛下必以为大夫知情不报,故意隐瞒,大夫就要替令弟担下罪责,因此丢了大好前程,何其不值!”
王鉷本来还有些犹豫,听他这么一说,立刻正色道:“弟为先人所爱,先母临终时以幼弟托付于我。如今他犯下这等大逆不道之罪,都是我这为兄的管教不严,本已有愧先人嘱托;若再为了保住自己荣华富贵,竟要反咬一口加罪于弟,日后到了泉下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先人呢?”
杨昭劝道:“先人已去,哪管得了那么多?弟弟的命,毕竟是别人的命,哪有自己来得重要?”
王鉷被他一激,怒道:“杨侍郎,如此不孝不义的话你竟也说得出来!卖弟求存,我是决计不会做的!”
杨昭道:“大夫如此固执,可就别怪下官没有相劝。”说罢,回两仪殿向皇帝复命。
果然,皇帝一听说王鉷居然不知好歹,不肯治他弟弟的罪,龙颜大怒。李林甫本来对王鉷就存了芥蒂,听到这个消息愈怀疑,也不帮他说话了。
王鉷向杨昭一番慷慨陈词后,自知必会惹怒皇帝,准备回家等候降罪的旨意。还没走出宫门,就见陈希烈带了一队禁军,从后头追赶上来,将他团团包围。几名禁军上前摘了他的官帽,将他五花大绑拿下。
王鉷惊问:“陈相公,这是何意?”
陈希烈道:“罪臣王鉷,与凶人合谋造反,大逆当诛。陛下已下令撤去你一切职务,即日交由三司问罪。”
王鉷一听他说自己的罪名是合谋造反,和杨昭说的不同,大呼:“冤枉!陛下,臣没有谋逆造反!”但此时身处后宫的皇帝哪里还听得到。王鉷见跟在陈希烈之后,李林甫和杨昭也一同出来了,急忙对李林甫喊道:“右相!右相救我!我有话要对陛下申诉,请右相代为传达!”
李林甫摇头道:“晚了。”说罢,头也不回,出宫回府。
隔日,皇帝正式下了诏书,撤去王鉷所有职务,由陈希烈杨昭共同审问查办。王鉷原任京兆尹一职由杨昭替代。
刑縡一干党羽早就尽供所知,接下来要审问的就只有王鉷王銲兄弟了。第一天升堂,先审王銲。除了陈希烈、杨昭和宪部、大理寺的官员,侍御史裴冕、监察御史吉镇安和长安尉贾季邻因为当日曾参与缉拿凶犯也一同在列。
王銲此时身陷囹圄,吃了点苦头,靠山又倒了,早不复平日的气焰,垂头丧气跪在堂前。杨昭问道:“凶人刑縡聚众作乱,听说你和他私交甚密,你可知道此事?”
王銲低着头,模糊不清地“嗯”了一声。
杨昭一拍桌子,喝道:“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王銲身子一抖,抬起头来,清清楚楚地回答:“知、知道!”
“知道为何隐而不报?莫非你也是他同谋?”
这事早就是众所周知的了,刑縡党羽都予证实,王銲也不否认,又低下头不说话。
杨昭又问:“除你之外,还有哪些同谋?”
王銲回道:“就我二人,没有其它同谋了。”
杨昭喝问:“单凭你二人集结一帮乌合之众就想谋逆作乱?是谁在背后支持你们?供出主谋,你作为从犯可从轻落。”
王銲明白他是想让自己供出他哥哥王鉷,只一口咬定再无同谋。
此时忽闻外头有人击鼓喊冤。大理寺不同县衙,不受理民间诉讼,怎么会有人到这里来鸣冤。大理寺卿眉头一皱,就要派人去驱赶。杨昭耳尖,听到外头喊冤的人在叫“王氏兄弟”,吩咐将喊冤者带进来问话。
竟是驸马都尉王繇,一身缟素,带着几个披麻戴孝的妇人,手持大鼓边敲边喊。被衙役带进来,跪了一地,又是哭又是闹的,直喊冤枉,要左相为他们申冤。
陈希烈问:“驸马,你有什么冤屈,为何要到大理寺来鸣冤?”
王繇道:“我二弟王府司马韦会被人害死,含冤莫白,非大理寺不能缉此凶徒!”
一旁的长安尉贾季邻一听他说出韦会的名字,脸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