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dbiquge.co,一个村庄“被现代化”的背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金子菩萨,是他的绰号。
无论什么时候,黄金都是富贵的象征。每当我听村里的人带着揶揄的语调喊他的绰号时,我总是想到一樽用黄金铸成的观音菩萨,金光闪耀;总是联想到财富、阔绰这样的字眼,想到城里人那种优雅的、轻松的、体面的、干净整洁的生活。如果你不是早先熟悉绰号后面的他本人,无论你有多大的想像力,也难以将如此金光闪闪的绰号同眼前这个脸膛发黑、胡子拉碴的灰色老汉联系起来。
所幸的是,他通身上下,确实有两样像金子一般发光的东西。一样是深嵌在他黑脸膛上的滴溜溜转的细眼珠子;一样是在那身洗得发旧的、不知是由于身体太瘦还是码子太大而显得有些宽大的旧军装上,有一排闪光的黄色扭扣。虽然这排扭扣已经不知什么时候掉了最底下的那一颗,但的确,它们镀着金色的漆!当黄色的军装在他劳作后沾满油渍的时候,它们更加闪烁着夺目的金黄的光,成为他全身上下最接近金子的东西。
村里人进进出出,进一句“金子菩萨”,出一句“金子菩萨”,笑呵呵地地直面称呼他、喊他、揶揄他,他也笑呵呵应答。
我得先从他那双滴溜溜转的细眼珠子说起,因为这是他一生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基础,更是这个誉满乡村的绰号的重要源头,就像田头沟渠里阳光下闪动着的清水,追本溯源,你总会找到一个蓄满清波的水库。村里那些善察人世的老人说:一个人眼珠子转动的频率,基本上是一个人的智商。这一点,在他身上得到了确切的验证。他智商过人,眼珠子也转得特别快。人家一说个什么事,第一眼看到的不是他面部的表情,而是他眼珠子的迅速转动,几秒钟之后,眼珠子停下来,他面部的肌肉表情才突然出现。在乡里,他出了名的聪明。他总能在别人看不到机会的时候看到机会,在别人注意不到厉害关系的时候注意到厉害关系。比如,在城里的反季节蔬菜还不是很常见的那些年,他会在五月苞(一种毛豆)还没有完全饱满的时候就去摘收,然后提到市场上去卖,别人看来他损失了不少产量,但他却因此卖了个特别高的价钱,比村里其他人卖饱满的毛豆挣的钱多得多。又比如,他在村里总是第一个用那些新的化肥农药产品,如90催长素、多号矬植物生长激素、杀草剂等,省了不少劳力,却使庄稼长得格外壮实。据说,由于聪明过人,他与人打交道,从不会吃亏。所以,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他那桶聪明的溶剂中,其实还掺兑了不少狡猾的成份。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诚实的信誉。对他的信任,隔壁邻居们从来没有谁打过折扣。他始终是乡村庞大的老实巴交农民群体中的普通一员,从来没有离开过。
早先,在人们还没有赋予他这个闪光的绰号的时候,他是以一个能干者的名气享誉乡里的。作为乡里的名人,不少人都认识他。乡里赶集时,常常冷不防有人在后面拍一下他的肩膀招呼他:“老兄弟,当闹啊!”后来,他当上了村干部,常常在村部破旧的小楼前走来走去。但他却仍然和和气气地与人搭话,没有一点官架子。他既不是村支书,也不是村主任。当然,由于性别原因,他也不可能是村妇女主任。他并无多少文化,自然也当不了村委会会计。他就是村干部,好像没啥职务,即使有,也可能只是民兵营长和团支部书记之类的虚职。可这样的虚职,谁会记得住呢。大家仅仅知道他是村干部而已。人们常常看到他在村前那条狭窄的土路上经过,穿着一双中筒的黑套鞋,好像刚刚从地里劳作回来,或是刚从村委会开会回来,手上还沾着泥土,嘴角叼着一根低质的香烟,不时喷出一股浓烈的烟雾,遮去了半边脸。
尽管聪明有余,可是直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的商业浪潮蔓延到乡村时,他的胡子开始花白了,没有赶上发财的大好时机。加上他的诚实,又生在林溪这样的偏僻地方,他的生活和大多数人一样贫困而又安稳。房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瓦房,交通工具是九十年代以来一直都在用的自行车,他想要摩托车的愿望从来没有实现过。
在开发区还没延伸到林溪村的时候,楼房和摩托车,算得上是乡村的两大体面之物。他差一点将两者一并拥有了。只差那么一点儿,他就要将三间瓦房掀掉建造一幢三层的新洋房、要买本田摩托车了。可他终于没有造成房子,也没有买成摩托车,却落得了一个日后挥之不去的笑柄。
那事我得从头说起。
那时他还是受人尊敬的村干部,人聪明,说话有份量,村里哪家哪户有个家长里短,都爱找他评理说情。最终,他往往凭三言两语就消弥了那些婆媳之间、兄弟之间的疙瘩。
那天他正在劝说村里一对吵架的夫妻,老婆派人来要他回去,说家里来了两个陌生的外地人。在这地方,村里来个陌生人,比黑母猪生了白猪仔都少见。他细小的眼珠滴溜溜地转了好几个来回,心里还来不及琢磨清楚是好事还是坏事,便立即撇下那对劝说得快要和好的夫妻匆匆赶回去了。
果然有两个不认识的人站在大门口。一个高瘦,一个矮胖,操的是普通话,但不太标准,有着浓重的地方口音。
两人自称从南京来,是为了完成祖父的一桩心愿。来者首先问这个村子是不是林溪村,然后又问村里是不是有一片叫李家岗的田岗。他都一一如实作答。最后,两个南京人把他扯到一边,悄悄地告诉了他们的想法。南京人说,他们俩是堂兄弟,他们的祖父是当年的国民党军官。最近,祖父在台湾去世了,一生都没有再回过大陆。临终前,祖父从台湾寄回来一封信,信上提到,他当年与共军混战兵败,路过林溪村,因为来不及转移,祖父便将随身携带的两个纯金观音菩萨就地掩埋在了林溪村李家岗的一棵油茶树下。他祖父老人家以为有生之年还可以亲自回来寻找,所以一直都没敢说,直到临终前才说出来,要让他们堂兄弟两人找回来,一人一个平分。如果他能帮他们找到金子菩萨,他们愿意重金酬谢。讲完来意后,两个南京人还补充说,为了稳妥起见,他们特意找到他这个当村干部的,恳请他一定帮忙,并希望他保密。他们还说,一旦泄漏秘密,找到的金子菩萨属于国家的不说,说不定还要引来杀身之祸。
看着一封盖了台湾邮戳的信,特别是那些似懂非懂的繁体字,他的细眼珠子这次转了好一会儿。疑惑、警惕、庆幸。最后,他觉得自己鸿运当头了。当天,他把两个南... -->>
金子菩萨,是他的绰号。
无论什么时候,黄金都是富贵的象征。每当我听村里的人带着揶揄的语调喊他的绰号时,我总是想到一樽用黄金铸成的观音菩萨,金光闪耀;总是联想到财富、阔绰这样的字眼,想到城里人那种优雅的、轻松的、体面的、干净整洁的生活。如果你不是早先熟悉绰号后面的他本人,无论你有多大的想像力,也难以将如此金光闪闪的绰号同眼前这个脸膛发黑、胡子拉碴的灰色老汉联系起来。
所幸的是,他通身上下,确实有两样像金子一般发光的东西。一样是深嵌在他黑脸膛上的滴溜溜转的细眼珠子;一样是在那身洗得发旧的、不知是由于身体太瘦还是码子太大而显得有些宽大的旧军装上,有一排闪光的黄色扭扣。虽然这排扭扣已经不知什么时候掉了最底下的那一颗,但的确,它们镀着金色的漆!当黄色的军装在他劳作后沾满油渍的时候,它们更加闪烁着夺目的金黄的光,成为他全身上下最接近金子的东西。
村里人进进出出,进一句“金子菩萨”,出一句“金子菩萨”,笑呵呵地地直面称呼他、喊他、揶揄他,他也笑呵呵应答。
我得先从他那双滴溜溜转的细眼珠子说起,因为这是他一生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基础,更是这个誉满乡村的绰号的重要源头,就像田头沟渠里阳光下闪动着的清水,追本溯源,你总会找到一个蓄满清波的水库。村里那些善察人世的老人说:一个人眼珠子转动的频率,基本上是一个人的智商。这一点,在他身上得到了确切的验证。他智商过人,眼珠子也转得特别快。人家一说个什么事,第一眼看到的不是他面部的表情,而是他眼珠子的迅速转动,几秒钟之后,眼珠子停下来,他面部的肌肉表情才突然出现。在乡里,他出了名的聪明。他总能在别人看不到机会的时候看到机会,在别人注意不到厉害关系的时候注意到厉害关系。比如,在城里的反季节蔬菜还不是很常见的那些年,他会在五月苞(一种毛豆)还没有完全饱满的时候就去摘收,然后提到市场上去卖,别人看来他损失了不少产量,但他却因此卖了个特别高的价钱,比村里其他人卖饱满的毛豆挣的钱多得多。又比如,他在村里总是第一个用那些新的化肥农药产品,如90催长素、多号矬植物生长激素、杀草剂等,省了不少劳力,却使庄稼长得格外壮实。据说,由于聪明过人,他与人打交道,从不会吃亏。所以,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他那桶聪明的溶剂中,其实还掺兑了不少狡猾的成份。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诚实的信誉。对他的信任,隔壁邻居们从来没有谁打过折扣。他始终是乡村庞大的老实巴交农民群体中的普通一员,从来没有离开过。
早先,在人们还没有赋予他这个闪光的绰号的时候,他是以一个能干者的名气享誉乡里的。作为乡里的名人,不少人都认识他。乡里赶集时,常常冷不防有人在后面拍一下他的肩膀招呼他:“老兄弟,当闹啊!”后来,他当上了村干部,常常在村部破旧的小楼前走来走去。但他却仍然和和气气地与人搭话,没有一点官架子。他既不是村支书,也不是村主任。当然,由于性别原因,他也不可能是村妇女主任。他并无多少文化,自然也当不了村委会会计。他就是村干部,好像没啥职务,即使有,也可能只是民兵营长和团支部书记之类的虚职。可这样的虚职,谁会记得住呢。大家仅仅知道他是村干部而已。人们常常看到他在村前那条狭窄的土路上经过,穿着一双中筒的黑套鞋,好像刚刚从地里劳作回来,或是刚从村委会开会回来,手上还沾着泥土,嘴角叼着一根低质的香烟,不时喷出一股浓烈的烟雾,遮去了半边脸。
尽管聪明有余,可是直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的商业浪潮蔓延到乡村时,他的胡子开始花白了,没有赶上发财的大好时机。加上他的诚实,又生在林溪这样的偏僻地方,他的生活和大多数人一样贫困而又安稳。房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瓦房,交通工具是九十年代以来一直都在用的自行车,他想要摩托车的愿望从来没有实现过。
在开发区还没延伸到林溪村的时候,楼房和摩托车,算得上是乡村的两大体面之物。他差一点将两者一并拥有了。只差那么一点儿,他就要将三间瓦房掀掉建造一幢三层的新洋房、要买本田摩托车了。可他终于没有造成房子,也没有买成摩托车,却落得了一个日后挥之不去的笑柄。
那事我得从头说起。
那时他还是受人尊敬的村干部,人聪明,说话有份量,村里哪家哪户有个家长里短,都爱找他评理说情。最终,他往往凭三言两语就消弥了那些婆媳之间、兄弟之间的疙瘩。
那天他正在劝说村里一对吵架的夫妻,老婆派人来要他回去,说家里来了两个陌生的外地人。在这地方,村里来个陌生人,比黑母猪生了白猪仔都少见。他细小的眼珠滴溜溜地转了好几个来回,心里还来不及琢磨清楚是好事还是坏事,便立即撇下那对劝说得快要和好的夫妻匆匆赶回去了。
果然有两个不认识的人站在大门口。一个高瘦,一个矮胖,操的是普通话,但不太标准,有着浓重的地方口音。
两人自称从南京来,是为了完成祖父的一桩心愿。来者首先问这个村子是不是林溪村,然后又问村里是不是有一片叫李家岗的田岗。他都一一如实作答。最后,两个南京人把他扯到一边,悄悄地告诉了他们的想法。南京人说,他们俩是堂兄弟,他们的祖父是当年的国民党军官。最近,祖父在台湾去世了,一生都没有再回过大陆。临终前,祖父从台湾寄回来一封信,信上提到,他当年与共军混战兵败,路过林溪村,因为来不及转移,祖父便将随身携带的两个纯金观音菩萨就地掩埋在了林溪村李家岗的一棵油茶树下。他祖父老人家以为有生之年还可以亲自回来寻找,所以一直都没敢说,直到临终前才说出来,要让他们堂兄弟两人找回来,一人一个平分。如果他能帮他们找到金子菩萨,他们愿意重金酬谢。讲完来意后,两个南京人还补充说,为了稳妥起见,他们特意找到他这个当村干部的,恳请他一定帮忙,并希望他保密。他们还说,一旦泄漏秘密,找到的金子菩萨属于国家的不说,说不定还要引来杀身之祸。
看着一封盖了台湾邮戳的信,特别是那些似懂非懂的繁体字,他的细眼珠子这次转了好一会儿。疑惑、警惕、庆幸。最后,他觉得自己鸿运当头了。当天,他把两个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