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桃园结义三加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伯平大才,任谁也想不到,这草鞋可以风靡至此。”今天麋竺和何晋约在雒阳金市中,某个酒楼上。麋竺看着楼下好几个卖草鞋的小贩,还有穿着草鞋来往的人群,赞叹道。
他感觉能认识何晋,大概是这趟来雒阳行,最大的收获吧。父亲早逝,麋竺早早接掌家业。这回是首次将家业拓展到雒阳,没想到就遇上了何晋。他有预感,东海麋家一定会在他手中发扬壮大。
而何晋对于麋竺的称赞,则是不咸不淡的回应道 “小计尔,二十年前,郭林宗不也如此吗?”
“呵呵,如此非议先贤,可是不敬阿。郭先生想来也不是有意的。”听到何晋把郭林宗比拟自己,麋竺笑呵呵的辩解了句。
何晋推动了草鞋的风潮,让许多人以穿草鞋为荣,哪怕再讨厌,出门也要穿草鞋。不过这种事情曾经也发生过,甚至时间还不算太久。
何晋在电视上看到,古人都是带冠的,这个冠对古人很重要,成人礼被叫做冠礼,《礼记.曲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 。男子到了二十岁,要加冠并取字的。
可是他到了汉朝以后,才发现汉人很少戴冠的。本来还以为电视乱演,却没想到,以前曾经是带冠的,可是就被郭林宗扭转了。
他一人不戴冠,让整个汉朝的人都不戴冠,至少不是一些重大的场合,大家都习惯用块布,或用皮,包一下头发就算了。
这郭林宗是何许人也?这么了不起,戴冠戴了几百年,从春秋时期就开始戴冠,这风俗居然被他一人改变了。要知道,这可不是单纯的改变戴什么,这可是涉及到礼,古人可是很重礼的。这郭林宗竟然可以扭转整个汉朝的观念。
如果你觉得这没什么。不过是礼嘛。虚假的东西罢了,实力最重要。不过就是戴什么东西,改了就改了。那你大概也会觉得,被掰歪也没什么。
郭泰,字林宗。虽然死了二十年,可如今还有许多人崇敬他。要比喻的话,这人相当于许劭,时人并称两人为许、郭。
许劭想来很多人认识吧,给曹操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评价得人。最有名的就是和他兄长,许靖一起提出的月旦评,每个月都会举办月旦评的人物品评会,影响力之强,甚至是受其评论就能成名的地步。
许劭评论天下士人。世人无不以受其评论为荣,不被他评论过,无法立足名士圈。而郭泰也是一样。不过真正说起来,郭泰比许劭要强。因为许劭只评论人,郭泰比较会提携后进。他最有名的就是上门送教。
郭泰出身贫寒,却天赋极佳,努力向学。二十始读书,可是进度极快,被许多当世大儒称赞。在他成名后,没有当什么大官,反而奔走天下,提携了许多寒门后进。不光是评论人,还从民间提拔许多出身贫寒者,巧妙的启发他们。
被他提携的有六十多人,“或在幼童,或在里肆,后皆成英彦”, 时人赞为当世魁首... -->>
“伯平大才,任谁也想不到,这草鞋可以风靡至此。”今天麋竺和何晋约在雒阳金市中,某个酒楼上。麋竺看着楼下好几个卖草鞋的小贩,还有穿着草鞋来往的人群,赞叹道。
他感觉能认识何晋,大概是这趟来雒阳行,最大的收获吧。父亲早逝,麋竺早早接掌家业。这回是首次将家业拓展到雒阳,没想到就遇上了何晋。他有预感,东海麋家一定会在他手中发扬壮大。
而何晋对于麋竺的称赞,则是不咸不淡的回应道 “小计尔,二十年前,郭林宗不也如此吗?”
“呵呵,如此非议先贤,可是不敬阿。郭先生想来也不是有意的。”听到何晋把郭林宗比拟自己,麋竺笑呵呵的辩解了句。
何晋推动了草鞋的风潮,让许多人以穿草鞋为荣,哪怕再讨厌,出门也要穿草鞋。不过这种事情曾经也发生过,甚至时间还不算太久。
何晋在电视上看到,古人都是带冠的,这个冠对古人很重要,成人礼被叫做冠礼,《礼记.曲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 。男子到了二十岁,要加冠并取字的。
可是他到了汉朝以后,才发现汉人很少戴冠的。本来还以为电视乱演,却没想到,以前曾经是带冠的,可是就被郭林宗扭转了。
他一人不戴冠,让整个汉朝的人都不戴冠,至少不是一些重大的场合,大家都习惯用块布,或用皮,包一下头发就算了。
这郭林宗是何许人也?这么了不起,戴冠戴了几百年,从春秋时期就开始戴冠,这风俗居然被他一人改变了。要知道,这可不是单纯的改变戴什么,这可是涉及到礼,古人可是很重礼的。这郭林宗竟然可以扭转整个汉朝的观念。
如果你觉得这没什么。不过是礼嘛。虚假的东西罢了,实力最重要。不过就是戴什么东西,改了就改了。那你大概也会觉得,被掰歪也没什么。
郭泰,字林宗。虽然死了二十年,可如今还有许多人崇敬他。要比喻的话,这人相当于许劭,时人并称两人为许、郭。
许劭想来很多人认识吧,给曹操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评价得人。最有名的就是和他兄长,许靖一起提出的月旦评,每个月都会举办月旦评的人物品评会,影响力之强,甚至是受其评论就能成名的地步。
许劭评论天下士人。世人无不以受其评论为荣,不被他评论过,无法立足名士圈。而郭泰也是一样。不过真正说起来,郭泰比许劭要强。因为许劭只评论人,郭泰比较会提携后进。他最有名的就是上门送教。
郭泰出身贫寒,却天赋极佳,努力向学。二十始读书,可是进度极快,被许多当世大儒称赞。在他成名后,没有当什么大官,反而奔走天下,提携了许多寒门后进。不光是评论人,还从民间提拔许多出身贫寒者,巧妙的启发他们。
被他提携的有六十多人,“或在幼童,或在里肆,后皆成英彦”, 时人赞为当世魁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