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西域大都护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但他是生我养我的父亲,我不能杀他,也不希望自己最亲近的人杀了他。说到这里,米夏失控哽咽。窦太后非但没有怪罪,还说哀家作为女人,理解一个女儿家的感受,也真难为你了,那个李卫所言不差,你还真是个奇女子!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想没想过在洛阳住下去?
老实说,米夏自己也没想清楚下一步咋办,他打算先在洛阳住一段时间,等儿子适应了,稳定了,她还要回疏勒去,她属于疏勒,那里是她的根。窦太后也问了班勇几句,念的什么书,喜不喜欢洛阳等等。班勇一点也不怯场,一一回答,声音洪亮,颇有乃父之风。窦太后听得高兴,就让班勇站到她面前,夸赞这孩子浓眉大眼,稚气里透着英俊,却与汉家小鲜肉的帅气不同。米夏听了也高兴,接下来又回答了窦太后许多问题,都是从宫里听来的西域传说,有的是风俗民情,有的纯属以讹传讹。
位居九五之上的窦太后开心,赏了一大堆珠玉翠宝,还告诉米夏,有事儿可以直接找她。米夏正要谢别,忽见屏风后面闪出一员高大帅气的男子,见了窦蕊,十分随便地跪下一拜,不等太后说平身便自己起来,似乎不太耐烦地问,出击匈奴的事情,到底考虑好了没有?不等窦蕊回答,眼光已然扫到了米夏母子,就说这是西域长史班超的夫人和儿子吧!先帝最欣赏他提出的“以夷制夷”,我也很佩服他的胆识的,他带着几十个人纵横天山,南讨北击,比陈睦的几千人马都管用,他的事情我一直很关注,几年前派援兵的事情,还是我和太后一起帮的忙,你不知道吧?
正准备送米夏出殿的近侍蔡伦,赶紧用他的娘娘腔提醒母子俩,拜见国舅爷,侍中窦大将军。米夏赶忙屈膝行礼,让儿子跪下磕头。窦宪却说不用多礼,你们再少坐一会儿,我问几句话,班超在西域现在头疼的是谁?他的后台靠山是谁?不等米夏开口,儿子高昂着头回答,说父亲日夜所虑者,龟兹也,龟兹背后的后台是匈奴,匈奴不灭,西域不宁!话音刚落,窦宪拍手叫好,说班超的儿子,才十一二岁吧,都知道匈奴是大汉朝的威胁,可见班超在西域压力之大,连孩子都感染了。匈奴不灭,岂止西域不宁,整个华夏大地都不得安宁。所以我请求领兵出击匈奴,根本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想彻底解除匈奴的威胁,让咱们国家长治久安呢!
窦太后柳眉微蹙,呷了一口莲子银耳茶,说她再三顾虑的,是窦宪没有打过仗,大军一出,性命攸关,不是玩儿的。窦宪说自己又不是到前方去冲锋,只要运筹帷幄指挥好就行,兵怎么带,仗怎么打,还有底下的将军、校尉,他们可都是有经验的。再说每个人不是先学了打仗才会打仗,这位小班勇的老爹,以前也没打过仗,在西域不是打得很好吗?窦蕊见哥哥这么说,也就彻底放下太后的架子,不再反对,甚至有点发嗲地说,你既然想好了,就依你吧!
公元一世纪后期,一场规模宏大、中国历史上战果最为辉煌的对匈战争,就在一个异域寡妇的眼皮底下,由一个谙熟宫斗之法的年轻寡妇,一念之间决定了。这对几千年的男权至上,妇人不得干政的儒家大法,是多么大的讽刺啊!米夏见惯了班超断事,以小见大,事皆一理,倒也不觉惊奇。但她是个被政治伤害的女人,一心想远离政治,没想到事有碰巧,在洛阳又遇见如此重大的政治,怕也是命里躲不过的。但这场战争离她很远,几乎可以视而不见,她搬到大哥的货栈后,很快就忘了。
为了让班勇尽快融入班家,米夏尽量减少对儿子的探视,间隔从三天、五天,再到七天,到底是男孩子家心大,很快就适应了。因为班勇被安排在贵族学堂,学子都是二千石以上官员的子弟,其他人进不去,与只能读普通学堂的小舅舅也无法每天见面,所以米夏探望儿子的时候,也是两个孩子玩得最开心的时候。
一个偶然的机会,米夏对做生意上了心。那天哥嫂正忙着进货,货栈来了一位商人,要买很多核桃,让他招呼一下。她业务不熟,就让客商进到柜台里面,自己选货,自己称重,自己算好金额,她光负责收钱。结果客商货款一文不少,也没讨价还价,走的时候还很高高兴兴,说就冲东家对他的信任,以后就专买她家的干货了。大哥说她无意间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开架售货,后来屡试不爽,他们家的生意越来越好,每日里货出钱进,天天都有成就。米夏也喜欢上了做生意,而且有她往店里一站,来的人就特别多,好多人是慕名而来,买东西只是个由头,实则为一睹西域奇女子的风采。因为太后一召见,她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传遍洛阳。她也不像汉家女人那样忌讳出头露面,笑脸迎客,安心数钱,把她大哥大嫂高兴得手舞足蹈,就差把她供起来了。
但是,世上的所有的好事都不能长久,这仿佛是一条魔咒。到了公元89年的夏秋之际,米夏跟着大哥到会稽(今苏州)进绸缎,顺便坐了一次观海听涛的旅游。久居沙漠绿洲的人。初见比西域的沙漠更大的海洋,蔚蓝蔚蓝,一直通向遥远的天边,不是一般的兴奋,心胸霍然开朗,也懂得了天外有天,西域以外的世界更精彩。不料身体不争气,几天后身上长了很多小肿块,奇痒难耐,用手一抓就破,破了就流黄水,皮肤开始溃烂,赶紧访医问药,看了好几个郎中都不见好,难受得生不如死,躺在驿馆的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想着一死解脱,又放心不下儿子和弟弟。好不容易回到洛阳,通过班昭辗转求到一位太医,诊断是气候不适所致。(未完待续)
,但他是生我养我的父亲,我不能杀他,也不希望自己最亲近的人杀了他。说到这里,米夏失控哽咽。窦太后非但没有怪罪,还说哀家作为女人,理解一个女儿家的感受,也真难为你了,那个李卫所言不差,你还真是个奇女子!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想没想过在洛阳住下去?
老实说,米夏自己也没想清楚下一步咋办,他打算先在洛阳住一段时间,等儿子适应了,稳定了,她还要回疏勒去,她属于疏勒,那里是她的根。窦太后也问了班勇几句,念的什么书,喜不喜欢洛阳等等。班勇一点也不怯场,一一回答,声音洪亮,颇有乃父之风。窦太后听得高兴,就让班勇站到她面前,夸赞这孩子浓眉大眼,稚气里透着英俊,却与汉家小鲜肉的帅气不同。米夏听了也高兴,接下来又回答了窦太后许多问题,都是从宫里听来的西域传说,有的是风俗民情,有的纯属以讹传讹。
位居九五之上的窦太后开心,赏了一大堆珠玉翠宝,还告诉米夏,有事儿可以直接找她。米夏正要谢别,忽见屏风后面闪出一员高大帅气的男子,见了窦蕊,十分随便地跪下一拜,不等太后说平身便自己起来,似乎不太耐烦地问,出击匈奴的事情,到底考虑好了没有?不等窦蕊回答,眼光已然扫到了米夏母子,就说这是西域长史班超的夫人和儿子吧!先帝最欣赏他提出的“以夷制夷”,我也很佩服他的胆识的,他带着几十个人纵横天山,南讨北击,比陈睦的几千人马都管用,他的事情我一直很关注,几年前派援兵的事情,还是我和太后一起帮的忙,你不知道吧?
正准备送米夏出殿的近侍蔡伦,赶紧用他的娘娘腔提醒母子俩,拜见国舅爷,侍中窦大将军。米夏赶忙屈膝行礼,让儿子跪下磕头。窦宪却说不用多礼,你们再少坐一会儿,我问几句话,班超在西域现在头疼的是谁?他的后台靠山是谁?不等米夏开口,儿子高昂着头回答,说父亲日夜所虑者,龟兹也,龟兹背后的后台是匈奴,匈奴不灭,西域不宁!话音刚落,窦宪拍手叫好,说班超的儿子,才十一二岁吧,都知道匈奴是大汉朝的威胁,可见班超在西域压力之大,连孩子都感染了。匈奴不灭,岂止西域不宁,整个华夏大地都不得安宁。所以我请求领兵出击匈奴,根本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想彻底解除匈奴的威胁,让咱们国家长治久安呢!
窦太后柳眉微蹙,呷了一口莲子银耳茶,说她再三顾虑的,是窦宪没有打过仗,大军一出,性命攸关,不是玩儿的。窦宪说自己又不是到前方去冲锋,只要运筹帷幄指挥好就行,兵怎么带,仗怎么打,还有底下的将军、校尉,他们可都是有经验的。再说每个人不是先学了打仗才会打仗,这位小班勇的老爹,以前也没打过仗,在西域不是打得很好吗?窦蕊见哥哥这么说,也就彻底放下太后的架子,不再反对,甚至有点发嗲地说,你既然想好了,就依你吧!
公元一世纪后期,一场规模宏大、中国历史上战果最为辉煌的对匈战争,就在一个异域寡妇的眼皮底下,由一个谙熟宫斗之法的年轻寡妇,一念之间决定了。这对几千年的男权至上,妇人不得干政的儒家大法,是多么大的讽刺啊!米夏见惯了班超断事,以小见大,事皆一理,倒也不觉惊奇。但她是个被政治伤害的女人,一心想远离政治,没想到事有碰巧,在洛阳又遇见如此重大的政治,怕也是命里躲不过的。但这场战争离她很远,几乎可以视而不见,她搬到大哥的货栈后,很快就忘了。
为了让班勇尽快融入班家,米夏尽量减少对儿子的探视,间隔从三天、五天,再到七天,到底是男孩子家心大,很快就适应了。因为班勇被安排在贵族学堂,学子都是二千石以上官员的子弟,其他人进不去,与只能读普通学堂的小舅舅也无法每天见面,所以米夏探望儿子的时候,也是两个孩子玩得最开心的时候。
一个偶然的机会,米夏对做生意上了心。那天哥嫂正忙着进货,货栈来了一位商人,要买很多核桃,让他招呼一下。她业务不熟,就让客商进到柜台里面,自己选货,自己称重,自己算好金额,她光负责收钱。结果客商货款一文不少,也没讨价还价,走的时候还很高高兴兴,说就冲东家对他的信任,以后就专买她家的干货了。大哥说她无意间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开架售货,后来屡试不爽,他们家的生意越来越好,每日里货出钱进,天天都有成就。米夏也喜欢上了做生意,而且有她往店里一站,来的人就特别多,好多人是慕名而来,买东西只是个由头,实则为一睹西域奇女子的风采。因为太后一召见,她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传遍洛阳。她也不像汉家女人那样忌讳出头露面,笑脸迎客,安心数钱,把她大哥大嫂高兴得手舞足蹈,就差把她供起来了。
但是,世上的所有的好事都不能长久,这仿佛是一条魔咒。到了公元89年的夏秋之际,米夏跟着大哥到会稽(今苏州)进绸缎,顺便坐了一次观海听涛的旅游。久居沙漠绿洲的人。初见比西域的沙漠更大的海洋,蔚蓝蔚蓝,一直通向遥远的天边,不是一般的兴奋,心胸霍然开朗,也懂得了天外有天,西域以外的世界更精彩。不料身体不争气,几天后身上长了很多小肿块,奇痒难耐,用手一抓就破,破了就流黄水,皮肤开始溃烂,赶紧访医问药,看了好几个郎中都不见好,难受得生不如死,躺在驿馆的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想着一死解脱,又放心不下儿子和弟弟。好不容易回到洛阳,通过班昭辗转求到一位太医,诊断是气候不适所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