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2)
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世外李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7章
午饭后,老杨给红火套上犁,说:“咱就在门跟前犁一块地,照看起来方便些,野猪轻易也不敢到这里来。”
明军先犁了几个来回。志远看了一会儿,接过犁把开始学犁地。明军跟在旁边,告诉他怎样控制马,怎样扶犁把。
“手和胳膊要放松一些,用不着使太大的力气。”明军说,“要根据犁地的深浅掌握扶犁把的高度。犁把抬得高,地就犁得深;压得太低,犁头就漂地皮走了。”
志远犁到地头,调转马回头一看,明军犁的地犁沟笔直而且深浅宽窄一致。而自己这行,犁沟歪歪扭扭深浅不一,不由笑了起来。说:“这地真是不好犁,什么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
“我刚开始还不如你呢。”明军说,“犁上几回,就慢慢逮住窍了。”
志远坚持着犁了几个来回,果然有些进步。
明军说:“好了唐教授,你歇着,我来犁。”
志远甩了甩酸困的手臂说:“那我就去和面洗菜,等一会儿再来。”
志远从灶房里出来,明强正帮着老杨修理一个耱地的耱子。老杨说:“明强,去把大黑拉过来,让它学着犁一会儿地。”
大黑和白云正在桥头附近吃草,明强说:“我已经把大黑训练的差不多了,我喊一下,看能不能把它叫过来。”
“看把你懒的!”老杨说,“驴最奸滑了,知道你叫它来犁地,它能来吗?”
“我就说是要它犁地,看它来不来。”明强笑着说,“大黑,该你犁地了,快些过来,听话!”
大黑听见了,回头望了望,答应似的叫了一声,快步走了过来。乐得明强咯咯地笑,抚摸着大黑说:“大黑,你真乖!你好好学犁地,一会儿我给你吃个大馍馍!”
“哦,你就是这么收买它呀!”老杨说着笑了。
给大黑绑好套头理顺套索,明强拉着它犁了几个来回后,明军说:“好了明强,别牵着它了,看它自己能不能走好。”
又犁了两个来回,明军说:“这牲口很机灵也很听话,它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它知道自己犁完地有大馒头吃,这是明强答应它的。”志远拿着树枝,一边给打了滚儿站立起来的红火扫去灰土,一边笑着说。“明军,你休息一会儿,我再练练手。”
明军说:“明强,咱们带的馍不多。你浪费了,咱吃啥?”
“哥,你放心。”明强说,“唐教授把面都发上了,只要你和爹把锅盖做好,下午就能蒸新鲜的软馍馍。剩下的陈干馍,我就用来奖励大黑、白云和红火了。”
“你对它们这么好,怪不得它们都听你的话。”明军说,“我现在帮爹去做锅盖,你帮着唐教授犁一会儿地。你都这么大了,该学学犁地了,农民不会犁地怎么行呢?”
第二天种麦,志远跟着老杨学习撒麦种的方法,也学会了怎样用耱子耱地。
油菜地锄到一半的时候,果真下雨了。老杨说:“种上了麦子,就是下连阴雨咱也不怕了。油菜苗没事儿,天晴了再锄也不晚。天下了咱干屋里的活儿,给唐教授把住的窑洞收拾出来。”
灶房西隔壁也是一个住人的窑洞,里面的家具比较齐全。老杨和大家进去看了看,说:“就打扫收拾这间窑洞,离灶房近,生活上方便一些。这炕边有些破损,找一根木料给换了。把炕面铲掉,用泥重新镘一下。”
明强说:“爹,我发现一个窑洞里有许多木料。咱们做锅盖的松木板,就是我从那里拿的。”
“你姥爷是木匠,说不定就是他老人家攒下的东西。”老杨说着掏出卷尺,“明军,咱量量这炕边的长度。哦,是一丈二,咱带的炕席刚和它般配。明军,你跟明强去给咱找根料来。”老杨收起卷尺,给了明军。
老杨和志远卷起旧炕席抬到外面,在炕面上泼了水,取下旧炕边。不一会儿明军扛着一根红桦木长椽,明强给打着伞回来了。老杨锯掉多余的部分,开始用锛子锛出大致的形状。明强用铁锨铲被水浸湿的炕面,志远帮着明军在门口和泥。泥里加上了带来的麻刀和白灰,又不断翻来倒去地搅拌。
“行了,泥和成了。”明军说,“咱去喝口水,看看我爹的炕边做得怎样了。”
老杨正抱起锛好的新炕边,试着安放,说:“这下正合适,把上面刨光就行了。明军,你去灶房把木匠长凳扛来。”
志远帮明军抬来长凳,明军说:“爹,你歇一会儿,我来刨。唐教授,红桦木做炕边不会变形。你看,这一刨又细又光。”
“明军,谢谢你!我听说扬场用的木锨都是红桦木的,做炕边肯定更没有问题。”志远说,开始帮老杨和明强打扫炕上铲下的泥土。
老杨对志远说:“你看这炕面,用的都是石板。石板炕经久耐用,烧过后炕热的时间长。即便有段日子不烧,也不会像土炕那样返潮。”
志远说:“这里样样都离不开石头,石桥石炕石窑洞。”
“你说对了。”老杨笑着说,“罐楼下的那个麦场,就是用石板铺成的。平展展的,真漂亮!碾场前把它扫干净,碾下的麦子一点儿灰土都不沾。窑门前的那条石板路,连接着每个窑洞和水渠,所以这里下雨天不用穿胶鞋。”
明强说:“石窑沟这么好,怪不得我娘时常念叨这里。”
明军清理了一下卡在刨子里的刨花说:“娘也时常说,石窑沟啥都好,就是野猪太厉害。”
“的确是这样。”老杨说,“听老辈人讲,先前那位大官走的时候,留下了几户人看守这地方,但后来被野猪赶跑了。以后还有人来这里碰运气,但都没站住脚。”
明强说:“爹,人多都把野猪没办法。唐教授一个人,怎么能对付得了野猪呢?”
“唐教授一个人好说。”老杨说,“我和你娘都商量好了。种下的粮食够唐教授吃,那当然好。如果野猪把粮食全糟蹋了,咱就给唐教授送口粮。那次去马场,你四爷和我也提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支持我和你娘的想法。”
明军说:“野猪是有几年特别的疯狂和厉害,这几年野猪就不是太多。再说唐教授是好人,山神爷会护佑着唐教授的。”
明强说:“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
志远说:“四爷说种的粮食越多,对野猪群的吸引越大。我种的少,也许野猪轻易不来了。杨叔,你们忙着,我去做饭。”
饭做好的时候,父子几个已经安装上了炕边,镘好了炕面。而且掏了炕灰,疏通了烟囱。
吃饭的时候,老杨对志远说:“你们城里人爱干净,明军说那个存木料的窑洞里木板不少。等吃了饭,我和明军给你箍个洗澡的梢桶。”
“杨叔,太感谢您了!”志远说,“我们农场就是用大梢桶洗澡的,很舒服。”
明军说:“爹,那窑洞里还有一个很大的旧梢桶,咱也给修一修,以后唐教授要烫洗个东西就方便了。”
老杨说:“行。干完了这些,咱再把家具和门窗都检查一下,看有没有该修理的地方。”
修补了家具门窗,对窑洞上下进行了彻底的打扫。铺好新炕席,贴了一溜年画当墙围子。窗格糊上了雪白的窗纸,还贴上了一些红色的窗花。
“收拾得太漂亮了!”志远说,“在深山老林里,这简直太豪华了!”
“我看能当新房。”明强笑呵呵的说。
“按说唐教授的年龄,早该结婚了。可是眼下这情形,唉——!”老杨说,“天开始放晴了,锄了剩下的油菜地,修理了罐楼,有两三天咱就该走了,就剩下唐教授一个人了。”
志远说:“杨叔,您放心,我会习惯的。再说了,还有小花和大黑陪着我呢。”
“一到太阳快落山,就要把大黑拴到饲养室关好门。”老杨说,“每天下午割些草放到槽里,牲口夜里没草不行。转眼冬天就到了,要给大黑准备一些过冬的干草。”
“爹,这些我四爷都给唐教授叮嘱过了。”明强说,“我四爷说,叫咱们把做醋的方法教给唐教授,就不用远路上往这里带醋了。”
“你四爷考虑的对。”老杨说,“醋是水物,重还不好带。我看灶房里你姥姥、姥爷留下的醋缸好好的。做醋不难,唐教授这么聪明的人,一教就会。下次我和唐教授见面,带上醋曲、麸子、麦子和黑豆。”
“我们农场就是自己做醋。”志远说,“我给帮过忙,大致了解做醋的方法。”
“那这问题就好办多了。”老杨说,“醋做好了,给里面腌些蒜和洋姜,醋会变得更酸还有香味,也不容易坏。蒜种和洋姜咱们带的都有,一会儿你做饭的时候,我们就去给你整理出一块菜地,把该种的都种上。”
明军说:“爹,明天你和明强先锄着油菜,我领着唐教授去认几样药材。这里多年没人来,药材肯定不少。唐教授认下几种药,有时间挖一些,也算是个经济收入。”
“嗯,这想法不错。有个事干,一个人也就不心急了。”老杨说,“你们没来过这里,别钻到山沟里走远了。万一迷了路,你们就顺着流水的方向走。这样就可以回到小河边,找到回家的路了。因为我知道,这方圆一带的大小水沟,除了仙子岭那面,最后都流到了咱这条小河里。”
“听杨叔这样一说,我以后外出就不怕迷路了。”志远高兴地说。
第二天早饭后,明军拿出两把药镢。这是一种像小十字镐一样的工具,一头是斧,一头是镢,是跑山药农所必备的。既是工具,也是防身的武器。
明军把其中的一把新药镢给了志远,说:“唐教授,这是我给你准备的。这把儿是白杏木,不磨手还结实耐用。”
“谢谢,谢谢!”志远说,“我跟你当徒弟,还要你送我工具。”
“这不算什么。”明军说,“你教我和明强学文化,... -->>
第17章
午饭后,老杨给红火套上犁,说:“咱就在门跟前犁一块地,照看起来方便些,野猪轻易也不敢到这里来。”
明军先犁了几个来回。志远看了一会儿,接过犁把开始学犁地。明军跟在旁边,告诉他怎样控制马,怎样扶犁把。
“手和胳膊要放松一些,用不着使太大的力气。”明军说,“要根据犁地的深浅掌握扶犁把的高度。犁把抬得高,地就犁得深;压得太低,犁头就漂地皮走了。”
志远犁到地头,调转马回头一看,明军犁的地犁沟笔直而且深浅宽窄一致。而自己这行,犁沟歪歪扭扭深浅不一,不由笑了起来。说:“这地真是不好犁,什么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
“我刚开始还不如你呢。”明军说,“犁上几回,就慢慢逮住窍了。”
志远坚持着犁了几个来回,果然有些进步。
明军说:“好了唐教授,你歇着,我来犁。”
志远甩了甩酸困的手臂说:“那我就去和面洗菜,等一会儿再来。”
志远从灶房里出来,明强正帮着老杨修理一个耱地的耱子。老杨说:“明强,去把大黑拉过来,让它学着犁一会儿地。”
大黑和白云正在桥头附近吃草,明强说:“我已经把大黑训练的差不多了,我喊一下,看能不能把它叫过来。”
“看把你懒的!”老杨说,“驴最奸滑了,知道你叫它来犁地,它能来吗?”
“我就说是要它犁地,看它来不来。”明强笑着说,“大黑,该你犁地了,快些过来,听话!”
大黑听见了,回头望了望,答应似的叫了一声,快步走了过来。乐得明强咯咯地笑,抚摸着大黑说:“大黑,你真乖!你好好学犁地,一会儿我给你吃个大馍馍!”
“哦,你就是这么收买它呀!”老杨说着笑了。
给大黑绑好套头理顺套索,明强拉着它犁了几个来回后,明军说:“好了明强,别牵着它了,看它自己能不能走好。”
又犁了两个来回,明军说:“这牲口很机灵也很听话,它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它知道自己犁完地有大馒头吃,这是明强答应它的。”志远拿着树枝,一边给打了滚儿站立起来的红火扫去灰土,一边笑着说。“明军,你休息一会儿,我再练练手。”
明军说:“明强,咱们带的馍不多。你浪费了,咱吃啥?”
“哥,你放心。”明强说,“唐教授把面都发上了,只要你和爹把锅盖做好,下午就能蒸新鲜的软馍馍。剩下的陈干馍,我就用来奖励大黑、白云和红火了。”
“你对它们这么好,怪不得它们都听你的话。”明军说,“我现在帮爹去做锅盖,你帮着唐教授犁一会儿地。你都这么大了,该学学犁地了,农民不会犁地怎么行呢?”
第二天种麦,志远跟着老杨学习撒麦种的方法,也学会了怎样用耱子耱地。
油菜地锄到一半的时候,果真下雨了。老杨说:“种上了麦子,就是下连阴雨咱也不怕了。油菜苗没事儿,天晴了再锄也不晚。天下了咱干屋里的活儿,给唐教授把住的窑洞收拾出来。”
灶房西隔壁也是一个住人的窑洞,里面的家具比较齐全。老杨和大家进去看了看,说:“就打扫收拾这间窑洞,离灶房近,生活上方便一些。这炕边有些破损,找一根木料给换了。把炕面铲掉,用泥重新镘一下。”
明强说:“爹,我发现一个窑洞里有许多木料。咱们做锅盖的松木板,就是我从那里拿的。”
“你姥爷是木匠,说不定就是他老人家攒下的东西。”老杨说着掏出卷尺,“明军,咱量量这炕边的长度。哦,是一丈二,咱带的炕席刚和它般配。明军,你跟明强去给咱找根料来。”老杨收起卷尺,给了明军。
老杨和志远卷起旧炕席抬到外面,在炕面上泼了水,取下旧炕边。不一会儿明军扛着一根红桦木长椽,明强给打着伞回来了。老杨锯掉多余的部分,开始用锛子锛出大致的形状。明强用铁锨铲被水浸湿的炕面,志远帮着明军在门口和泥。泥里加上了带来的麻刀和白灰,又不断翻来倒去地搅拌。
“行了,泥和成了。”明军说,“咱去喝口水,看看我爹的炕边做得怎样了。”
老杨正抱起锛好的新炕边,试着安放,说:“这下正合适,把上面刨光就行了。明军,你去灶房把木匠长凳扛来。”
志远帮明军抬来长凳,明军说:“爹,你歇一会儿,我来刨。唐教授,红桦木做炕边不会变形。你看,这一刨又细又光。”
“明军,谢谢你!我听说扬场用的木锨都是红桦木的,做炕边肯定更没有问题。”志远说,开始帮老杨和明强打扫炕上铲下的泥土。
老杨对志远说:“你看这炕面,用的都是石板。石板炕经久耐用,烧过后炕热的时间长。即便有段日子不烧,也不会像土炕那样返潮。”
志远说:“这里样样都离不开石头,石桥石炕石窑洞。”
“你说对了。”老杨笑着说,“罐楼下的那个麦场,就是用石板铺成的。平展展的,真漂亮!碾场前把它扫干净,碾下的麦子一点儿灰土都不沾。窑门前的那条石板路,连接着每个窑洞和水渠,所以这里下雨天不用穿胶鞋。”
明强说:“石窑沟这么好,怪不得我娘时常念叨这里。”
明军清理了一下卡在刨子里的刨花说:“娘也时常说,石窑沟啥都好,就是野猪太厉害。”
“的确是这样。”老杨说,“听老辈人讲,先前那位大官走的时候,留下了几户人看守这地方,但后来被野猪赶跑了。以后还有人来这里碰运气,但都没站住脚。”
明强说:“爹,人多都把野猪没办法。唐教授一个人,怎么能对付得了野猪呢?”
“唐教授一个人好说。”老杨说,“我和你娘都商量好了。种下的粮食够唐教授吃,那当然好。如果野猪把粮食全糟蹋了,咱就给唐教授送口粮。那次去马场,你四爷和我也提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支持我和你娘的想法。”
明军说:“野猪是有几年特别的疯狂和厉害,这几年野猪就不是太多。再说唐教授是好人,山神爷会护佑着唐教授的。”
明强说:“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
志远说:“四爷说种的粮食越多,对野猪群的吸引越大。我种的少,也许野猪轻易不来了。杨叔,你们忙着,我去做饭。”
饭做好的时候,父子几个已经安装上了炕边,镘好了炕面。而且掏了炕灰,疏通了烟囱。
吃饭的时候,老杨对志远说:“你们城里人爱干净,明军说那个存木料的窑洞里木板不少。等吃了饭,我和明军给你箍个洗澡的梢桶。”
“杨叔,太感谢您了!”志远说,“我们农场就是用大梢桶洗澡的,很舒服。”
明军说:“爹,那窑洞里还有一个很大的旧梢桶,咱也给修一修,以后唐教授要烫洗个东西就方便了。”
老杨说:“行。干完了这些,咱再把家具和门窗都检查一下,看有没有该修理的地方。”
修补了家具门窗,对窑洞上下进行了彻底的打扫。铺好新炕席,贴了一溜年画当墙围子。窗格糊上了雪白的窗纸,还贴上了一些红色的窗花。
“收拾得太漂亮了!”志远说,“在深山老林里,这简直太豪华了!”
“我看能当新房。”明强笑呵呵的说。
“按说唐教授的年龄,早该结婚了。可是眼下这情形,唉——!”老杨说,“天开始放晴了,锄了剩下的油菜地,修理了罐楼,有两三天咱就该走了,就剩下唐教授一个人了。”
志远说:“杨叔,您放心,我会习惯的。再说了,还有小花和大黑陪着我呢。”
“一到太阳快落山,就要把大黑拴到饲养室关好门。”老杨说,“每天下午割些草放到槽里,牲口夜里没草不行。转眼冬天就到了,要给大黑准备一些过冬的干草。”
“爹,这些我四爷都给唐教授叮嘱过了。”明强说,“我四爷说,叫咱们把做醋的方法教给唐教授,就不用远路上往这里带醋了。”
“你四爷考虑的对。”老杨说,“醋是水物,重还不好带。我看灶房里你姥姥、姥爷留下的醋缸好好的。做醋不难,唐教授这么聪明的人,一教就会。下次我和唐教授见面,带上醋曲、麸子、麦子和黑豆。”
“我们农场就是自己做醋。”志远说,“我给帮过忙,大致了解做醋的方法。”
“那这问题就好办多了。”老杨说,“醋做好了,给里面腌些蒜和洋姜,醋会变得更酸还有香味,也不容易坏。蒜种和洋姜咱们带的都有,一会儿你做饭的时候,我们就去给你整理出一块菜地,把该种的都种上。”
明军说:“爹,明天你和明强先锄着油菜,我领着唐教授去认几样药材。这里多年没人来,药材肯定不少。唐教授认下几种药,有时间挖一些,也算是个经济收入。”
“嗯,这想法不错。有个事干,一个人也就不心急了。”老杨说,“你们没来过这里,别钻到山沟里走远了。万一迷了路,你们就顺着流水的方向走。这样就可以回到小河边,找到回家的路了。因为我知道,这方圆一带的大小水沟,除了仙子岭那面,最后都流到了咱这条小河里。”
“听杨叔这样一说,我以后外出就不怕迷路了。”志远高兴地说。
第二天早饭后,明军拿出两把药镢。这是一种像小十字镐一样的工具,一头是斧,一头是镢,是跑山药农所必备的。既是工具,也是防身的武器。
明军把其中的一把新药镢给了志远,说:“唐教授,这是我给你准备的。这把儿是白杏木,不磨手还结实耐用。”
“谢谢,谢谢!”志远说,“我跟你当徒弟,还要你送我工具。”
“这不算什么。”明军说,“你教我和明强学文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