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调教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弄错了吧?我怎么有这种资格?”
惟功感觉十分诧异,他这半年多可没闲着,朝中的典章制度得闲可也学习了不少,贺正旦,那是勋戚和文武官员的事情,他一个七岁小童,毫无官职在身,就算他现在没有过继,仍然是国公长孙,却也是没有资格入宫的。
“没错,这事谁敢弄错,五哥儿到了大老爷那里就知道了。”
“好吧,我一会儿就过去。”
七叔已经换了三品吉服,在大门外等候了,此时张惟功也不敢耽搁,捧给他的冠服是三梁冠和大红赤罗袍,白纱中单,蔽膝,乌云履和白袜,样样俱全,一时换毕,他便急速往张元功的住处赶去。
路上遇着不少府中下人,都是用见了鬼一样的神情上下打量着他。
惟功心中也是有点忐忑不安,到得上房,张元功远远见着,样子极欣慰的笑道:“这一身衣袍我暗中吩咐人年前就做了,穿着果然正好。”
他见惟功要开口,又竖起手掌,笑道:“大伙儿都在府外等急了,咱们路上说吧。”
果然也就是等他两人,待张元功带着惟功赶到府外时,大队人马立刻动身。
惟功看到七叔在队伍中间,向自己微笑点头,心中便感觉笃定了许多。看来这件事,七叔也是知道端底的。
“你袭职的这事情是我一力促成,年前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早晨冯内相派了一个小内使出来,说是成了,已经着兵部备案,所以这一身官服能叫你穿上了。”
惟功是和张元功一起坐的马车,车身刚一晃动,张元功就很高兴的笑道:“现在事情办妥,所以小五你现在也是正经的大明武官了。”
原来大明的武官除了极少数是凭战功一步步厮杀上来的,更多的却是世袭。
不论是戚继光还是李成梁,父祖辈都有荫职给他们,戚继光是世袭的指挥佥事,一袭职就是四品武官,其远祖是跟随明太祖东征西讨的武将,给子孙弄了这个四品的世职,只要大明存在一天,这个职位就永远归戚家的子孙承袭。
李成梁四十岁才袭职,在此之前考中秀才,但一直不能再中举人,无奈之下便以父祖留下来的千户一职从军,倒也叫他厮杀出了一番新天地。
这种世袭制度,好处是国家养了一群与国同休的将门,他们对大明有着毫无动摇的忠诚,整个明朝近三百年,除了末年时控制不住骄兵悍将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皇帝牢牢控制住军队,没有叛乱,没有内战,令行禁止,拥有军队的绝对忠诚。
坏处,自然就是军队战斗力的不可遏止的下降。
到大明中期,卫所制度已经无用,不得不在九边募集边军,靠银子买来的凶悍之徒打仗,而将领们则仍然是世袭,这使得武将的能力也在不断的下降。
卫所兵待遇差,形同乞丐,募兵多以犯罪刑徒充入其中,形象军纪都不佳,恶性循环。将领为了控制军队和积累战功,不得不养育家丁,用少量的家丁来充当做战的主力,这使得军队封建化,并且实际上进一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嘉靖年间,俺答几次破边直入,一直打到北京城下,诺大的帝国,因为募兵养兵而财政破产,军队做战不力,只能更加强九边,财政更加困难,而军力也越发不振。如果不是出现几个名臣和名将力挽狂澜,恐怕局面将会陷入不可收拾的局面。
就算如此,戚继光雄心勃勃的重练京营,或是练兵十万,五万,甚至三万的计划,一次又一次的被否决掉了。
朝廷的态度明显,仍然是以现行的武官制度为主,绝不会允许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
至于边境的小小挫败,比起国朝的基石不动来,又有什么要紧?
张元功明显不会考虑这么多,他以自己国公嫡长子的身份运作此事,终于使得张惟功袭职成功,小小年纪,已经是正式的大明武官了。
“散骑常侍?”
“加府军前卫千户,所以你是正五品。”
所谓散骑常侍,就是大明作养勋旧将门子弟的一种笼络手段。勋戚将门,长子肯定是承袭世袭的爵位,而次子,庶子,如果一无所有的话,心中自然不平。
从百年前开始,就有这种加封恩荫的制度,长子袭爵,其余诸子给予武官职位,首先赐给的,就是散骑常侍!
这个武职,与汉的执戟郎中,隋唐的千牛备身相似,都是在御前当差,而且多以少年和青年为主,目的就是叫皇帝早早发掘可用的人才,在其成年之后,提拔使用。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经任职千牛备身。
这个职位,在大明就是散骑常侍!... -->>
“弄错了吧?我怎么有这种资格?”
惟功感觉十分诧异,他这半年多可没闲着,朝中的典章制度得闲可也学习了不少,贺正旦,那是勋戚和文武官员的事情,他一个七岁小童,毫无官职在身,就算他现在没有过继,仍然是国公长孙,却也是没有资格入宫的。
“没错,这事谁敢弄错,五哥儿到了大老爷那里就知道了。”
“好吧,我一会儿就过去。”
七叔已经换了三品吉服,在大门外等候了,此时张惟功也不敢耽搁,捧给他的冠服是三梁冠和大红赤罗袍,白纱中单,蔽膝,乌云履和白袜,样样俱全,一时换毕,他便急速往张元功的住处赶去。
路上遇着不少府中下人,都是用见了鬼一样的神情上下打量着他。
惟功心中也是有点忐忑不安,到得上房,张元功远远见着,样子极欣慰的笑道:“这一身衣袍我暗中吩咐人年前就做了,穿着果然正好。”
他见惟功要开口,又竖起手掌,笑道:“大伙儿都在府外等急了,咱们路上说吧。”
果然也就是等他两人,待张元功带着惟功赶到府外时,大队人马立刻动身。
惟功看到七叔在队伍中间,向自己微笑点头,心中便感觉笃定了许多。看来这件事,七叔也是知道端底的。
“你袭职的这事情是我一力促成,年前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早晨冯内相派了一个小内使出来,说是成了,已经着兵部备案,所以这一身官服能叫你穿上了。”
惟功是和张元功一起坐的马车,车身刚一晃动,张元功就很高兴的笑道:“现在事情办妥,所以小五你现在也是正经的大明武官了。”
原来大明的武官除了极少数是凭战功一步步厮杀上来的,更多的却是世袭。
不论是戚继光还是李成梁,父祖辈都有荫职给他们,戚继光是世袭的指挥佥事,一袭职就是四品武官,其远祖是跟随明太祖东征西讨的武将,给子孙弄了这个四品的世职,只要大明存在一天,这个职位就永远归戚家的子孙承袭。
李成梁四十岁才袭职,在此之前考中秀才,但一直不能再中举人,无奈之下便以父祖留下来的千户一职从军,倒也叫他厮杀出了一番新天地。
这种世袭制度,好处是国家养了一群与国同休的将门,他们对大明有着毫无动摇的忠诚,整个明朝近三百年,除了末年时控制不住骄兵悍将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皇帝牢牢控制住军队,没有叛乱,没有内战,令行禁止,拥有军队的绝对忠诚。
坏处,自然就是军队战斗力的不可遏止的下降。
到大明中期,卫所制度已经无用,不得不在九边募集边军,靠银子买来的凶悍之徒打仗,而将领们则仍然是世袭,这使得武将的能力也在不断的下降。
卫所兵待遇差,形同乞丐,募兵多以犯罪刑徒充入其中,形象军纪都不佳,恶性循环。将领为了控制军队和积累战功,不得不养育家丁,用少量的家丁来充当做战的主力,这使得军队封建化,并且实际上进一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嘉靖年间,俺答几次破边直入,一直打到北京城下,诺大的帝国,因为募兵养兵而财政破产,军队做战不力,只能更加强九边,财政更加困难,而军力也越发不振。如果不是出现几个名臣和名将力挽狂澜,恐怕局面将会陷入不可收拾的局面。
就算如此,戚继光雄心勃勃的重练京营,或是练兵十万,五万,甚至三万的计划,一次又一次的被否决掉了。
朝廷的态度明显,仍然是以现行的武官制度为主,绝不会允许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
至于边境的小小挫败,比起国朝的基石不动来,又有什么要紧?
张元功明显不会考虑这么多,他以自己国公嫡长子的身份运作此事,终于使得张惟功袭职成功,小小年纪,已经是正式的大明武官了。
“散骑常侍?”
“加府军前卫千户,所以你是正五品。”
所谓散骑常侍,就是大明作养勋旧将门子弟的一种笼络手段。勋戚将门,长子肯定是承袭世袭的爵位,而次子,庶子,如果一无所有的话,心中自然不平。
从百年前开始,就有这种加封恩荫的制度,长子袭爵,其余诸子给予武官职位,首先赐给的,就是散骑常侍!
这个武职,与汉的执戟郎中,隋唐的千牛备身相似,都是在御前当差,而且多以少年和青年为主,目的就是叫皇帝早早发掘可用的人才,在其成年之后,提拔使用。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经任职千牛备身。
这个职位,在大明就是散骑常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