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乾心论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新昌郡位于蓬莱道洲的中心位置。
它夹在淯水的南流河道与东方的素水河网之间,周围是广阔的平原沃野。
历代以来,新昌郡周围的土地上,修建了诸多水渠,用以灌溉。
这里是蓬莱道洲最重要的粮食产区。
故而,每一次战乱,新昌郡也都是必定经历战火摧残之地。
偏偏,新昌郡缺乏地利险阻,只能以南方临蚕郡,西北武次郡,东北昭明郡为屏障。
三郡一旦有事,新昌便要一夕三惊。
车队数日间,行经昭明郡,路过大名鼎鼎的承汤,众人又一次观看了云蒸霞蔚,宛如笼汤的胜景。
承汤西接岫山流出的溪水,那是自高山上融化的冰雪之水。
而承汤本身处于北地,常年炎热,冷水入湖,激起层层云雾,好似一个巨大的汤盆架在火上。
车队经过此地。
陈仲、徐干与谢鲲难免要聊起昭明郡的本地郡望——孔氏。
谢鲲虽然年龄小,这些日在陈仲、董志张面前的举止言谈,却洒脱而得体,两人都把他当做同龄人一般对待。
谢鲲道:“久闻昭明孔休远之大名,‘去五行、核名实’之说,真是振聋发聩。魏武唯才是举,便曾引孔休远之说,只可惜他母亲年高,不愿远游,否则当今魏国朝堂,必定有孔氏一席之地。”
路上几日谈论,陈仲、徐干、谢鲲,已是在此次桓志要推动的新政上,取得了一致观点。
桓志必定是要推动“形名说”在蓬莱取代《五行白虎通》和《太玄》为代表的“五行天命论”了。
此举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
即便“形名说”到底能不能重开仙路还不确定。
但“五行天命论”数百年劳而无功,几乎已经可以确定,其存在着巨大缺陷。
修士们,确实应当弃旧从新,再试一程。
而在“形名说”的成就过程中,昭明郡孔劭,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
徐干接着谢鲲的话,继续道:“魏武得国不正,如今朝堂显见纷争,孔休远未曾身涉其中,却也是塞翁失马。”
陈仲与谢鲲一起点头,这话没错。
自魏武陨落,魏国朝政几经动荡,如今已被炎州道河内郡司氏把持,几乎所有人都能预见到,未来的魏国必将再历动乱。
徐干又道:“我曾听闻,孔休远闲居孔氏的承汤别业,潜心着述《人物志》,近日已然大成,或许我等在论道法会上,便可先睹为快。”
“此事我亦有耳闻,却是……”
谢鲲一顿。
陈仲和徐干便已知道,他定是从谢弼那里听说的。
谢弼、孔劭,在蓬莱道洲并称“孔谢”。
只是两人中的“谢”,颇有些令人失望。
也不知那位“孔”,是否名实相符?
陈仲道:“新政也好,新学也罢,终究需要得人,若主事者皆如谢弼,恐怕前景不妙。”
谢鲲点头赞同,事实就是事实,若是他未曾突破感应之前,或许还会因为辈分、亲族之类的,要考虑为谢弼遮掩一二,但现在嘛,他自己不去背后指摘谢弼,便是极限了。
徐干则显得有些担忧,他其实是较为赞同“形名说”的,否则《中论》里,也不会有那么多与“形名说”相合的语句。
如果“形名说”能够取得成功,他乐见... -->>
新昌郡位于蓬莱道洲的中心位置。
它夹在淯水的南流河道与东方的素水河网之间,周围是广阔的平原沃野。
历代以来,新昌郡周围的土地上,修建了诸多水渠,用以灌溉。
这里是蓬莱道洲最重要的粮食产区。
故而,每一次战乱,新昌郡也都是必定经历战火摧残之地。
偏偏,新昌郡缺乏地利险阻,只能以南方临蚕郡,西北武次郡,东北昭明郡为屏障。
三郡一旦有事,新昌便要一夕三惊。
车队数日间,行经昭明郡,路过大名鼎鼎的承汤,众人又一次观看了云蒸霞蔚,宛如笼汤的胜景。
承汤西接岫山流出的溪水,那是自高山上融化的冰雪之水。
而承汤本身处于北地,常年炎热,冷水入湖,激起层层云雾,好似一个巨大的汤盆架在火上。
车队经过此地。
陈仲、徐干与谢鲲难免要聊起昭明郡的本地郡望——孔氏。
谢鲲虽然年龄小,这些日在陈仲、董志张面前的举止言谈,却洒脱而得体,两人都把他当做同龄人一般对待。
谢鲲道:“久闻昭明孔休远之大名,‘去五行、核名实’之说,真是振聋发聩。魏武唯才是举,便曾引孔休远之说,只可惜他母亲年高,不愿远游,否则当今魏国朝堂,必定有孔氏一席之地。”
路上几日谈论,陈仲、徐干、谢鲲,已是在此次桓志要推动的新政上,取得了一致观点。
桓志必定是要推动“形名说”在蓬莱取代《五行白虎通》和《太玄》为代表的“五行天命论”了。
此举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
即便“形名说”到底能不能重开仙路还不确定。
但“五行天命论”数百年劳而无功,几乎已经可以确定,其存在着巨大缺陷。
修士们,确实应当弃旧从新,再试一程。
而在“形名说”的成就过程中,昭明郡孔劭,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
徐干接着谢鲲的话,继续道:“魏武得国不正,如今朝堂显见纷争,孔休远未曾身涉其中,却也是塞翁失马。”
陈仲与谢鲲一起点头,这话没错。
自魏武陨落,魏国朝政几经动荡,如今已被炎州道河内郡司氏把持,几乎所有人都能预见到,未来的魏国必将再历动乱。
徐干又道:“我曾听闻,孔休远闲居孔氏的承汤别业,潜心着述《人物志》,近日已然大成,或许我等在论道法会上,便可先睹为快。”
“此事我亦有耳闻,却是……”
谢鲲一顿。
陈仲和徐干便已知道,他定是从谢弼那里听说的。
谢弼、孔劭,在蓬莱道洲并称“孔谢”。
只是两人中的“谢”,颇有些令人失望。
也不知那位“孔”,是否名实相符?
陈仲道:“新政也好,新学也罢,终究需要得人,若主事者皆如谢弼,恐怕前景不妙。”
谢鲲点头赞同,事实就是事实,若是他未曾突破感应之前,或许还会因为辈分、亲族之类的,要考虑为谢弼遮掩一二,但现在嘛,他自己不去背后指摘谢弼,便是极限了。
徐干则显得有些担忧,他其实是较为赞同“形名说”的,否则《中论》里,也不会有那么多与“形名说”相合的语句。
如果“形名说”能够取得成功,他乐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