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五代十国那些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煜被称为南唐后主,也就是一个亡国之君,他的感情生活虽然丰富细腻,而且他的才华惊人,在诗词上面还有书法上面堪称宗师级的人物,但是这些这一切的才能都掩饰不了他在政治上的无能。
我们说李煜是个昏君,不能空口白说,空口白说这叫忽悠,咳,严重点被别人当成了造谣的,所以他到底是不是昏君,这一点大家做出评判,我把他当皇帝的这些年干的事情大致的罗列一下,从这里先不说他干的那些糊涂事,就先从这些年表中,大家就能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
李煜是公元961年当上皇帝的,他做皇帝的第一年,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派人去宋朝,对宋朝继续称臣,报告自己做了国主的事情,希望得到赵匡胤的许可,这充分表现了一个藩镇属国应该有的态度。
第二件事就是下令各地训练水军,演练水战。
主要的就这两件事,第一件事算是正常的,但是第二件事操练水军,这个命令说实话倒是让人振奋了一下,很多人看到这里都觉得李后主或许并不像大家说的那么昏庸,他还是有点能力的,要不然的话,他为什么要整治训练水军啊。
其实李煜训练水军,并没有什么多大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自保而已,当时在南唐陆军的实力远远逊色的水军的发展,而南唐的军事力量对于宋朝来说唯一具有优势的就是水军,就是长江,只要是李煜的水军能够看住长江,那么宋朝赵匡胤就不能威胁到南唐的统治,所以李煜加紧水军操练,只是为了在将来可能的战斗中,寻求自保而已,但是这次确实难得的主动了一次。
李煜其实是一个没有雄心壮志的皇帝,或许是因为他继位的时候他年纪还小,而心理年纪则更小,所以很多事情想不明白,但是他的一切措施都仅仅是在为了淮南自保而努力,而从来没有想过收复之前丢掉的淮南十四州,没想过开疆拓土。
在这里我们还要插播一个小事件,其实在去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960年,南唐还是有机会北进中原,恢复大唐盛世的,但是遗憾的是李璟不敢。
这件事的经过是这样的,那时候赵匡胤刚刚搞起了陈桥兵变,篡了后周柴荣的江山,但是此时的他立足还不稳,根基还不深厚,可以说这正是赵匡胤最虚弱的时候,也是中原政权从全盛时期的柴荣时代以来最为虚弱的一个时期。
而此时在淮南十四州的地界上后周名将,李重进却不服赵匡胤的统治,对于赵匡胤谋反篡国的行为进行讨伐,结果就打了起来。
要注意,此时的李重进在淮南举兵讨伐赵匡胤,而在北方还有一个藩镇造反,所以此时的赵匡胤可谓是焦头烂额,但是这样的两支藩镇的叛乱他还不至于提心吊胆,他相信只要是自己全力应对,还是没啥问题的。但是只要是赵匡胤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这两只造反的军队上的时候,他也么有能力兼顾其他地区了。
此时正是李璟起兵联系李重进的好机会,只要是它能够联系李重进,让李重进作为他们南唐的先锋,南唐则是李重进的大后方,而且源源不断的提供各种支持,这样的话,淮南的李重进将会有很大的几率挺进中原干掉赵匡胤,但是很遗憾李璟没这个魄力。
不久前刚刚被周军打的找不着北的南唐军不敢支持李重进,他们觉得中原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其实这就是一个眼光问题,当时的中原表面上看起来强大,但是实际上却是危机四伏。
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后,迅速的就有两个大将造反,其实这就是一个苗头,当时很多人愿意在赵匡胤的领导下继续功过无非就是因为赵匡胤的实力强大,并不一定是心服口服,所以只要是李重进等人在和赵匡胤的战斗中稍微占了上风,那么种个中原的风向都会发生变化,因为历来中原藩镇中都不缺少投机者。
而这还仅仅是中原政权内部的问题,说起外部问题更加的严重,北汉还在河东一带坚守,等待机会南下中原,而契丹也对中原有想法,对于他们前辈耶律德光的事迹,他们想着再搞一次。所以只要是中原政权出现问题,那么契丹和北汉绝对会趁虚而入的。
所以我们看一下,表面上看起来风光强大的中原政权,实际上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纸老虎,而南唐在这件事情上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
因为南唐是个国家,所以他有资格和北汉和契丹坐在一起,只要是这三个国家一商量,再和李重进联系一下,中原绝对会陷入危机之中,但是李璟他看不到这一点,还沉溺在风花雪月中无法自拔。
但是赵匡胤却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他知道南唐就是一个关键点,南唐不出手,北汉和契丹也不大可能大规模的出动,一旦南唐动手,北汉和契丹绝对会不甘寂寞。那时候刚刚成立的大宋政权就真的危险了。
为了阻止这件事发生,赵匡胤还破天荒的在这一年赏赐了南唐不少东西,这在南唐和宋的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
李璟见到赵匡胤给他送了东西,以为这是赵匡胤刚刚登基做了皇帝给他的见面礼,所以也就没有多想,继续在皇宫里吃喝玩乐,享受大好年华。而在一阵阵的欢声笑语中,李璟不知道,李煜也不会知道他们已经失去了一次北进中原的最好机会。
在李煜执政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6年,这一年的李煜看起来还是有点干劲的,最起码没有糊涂到啥也不管,啥也不干。
但是在主要的政策上面,还是以妥协为主,这一年李煜派了三支上供团进入汴京,给赵匡胤送去了不少的东西,希望赵匡胤可以看在这些金银珠宝上面,不要进攻南唐。而事实上,此时的赵匡胤还真没准备好对南唐动手,所以自然是好言好语的敷衍着。
李煜得到了赵匡胤的“敷衍”却很高兴,他觉得自己能够在南唐混吃等死一辈子了。
而另一件大事,也就是李煜在这一年里面最值得称道的一件事,就是他重视北部的边防,派了林仁肇到北面驻守长江一带的防御,这里是防备中原的重中之重,而林仁肇也是南唐的名将,他是在后周对南唐的战斗中崛起的,此时已经成为了南唐军界的名人。
到了第三年,公元96年。
这一年李煜基本上没没干什么事,他就和他的媳妇大周后在一起吃喝玩乐,吟诗作赋,而因为这一年宋军已经开始了他的征服计划,干掉了荆南,所以李煜对待宋朝更加的小心,而对于赵匡胤则是更加的讨好和献媚,不停地送东西给赵匡胤,希望能够为自己延续一点时间,而此时赵匡胤的目标并不是在这里,所以也就没有动手,继续和李煜虚与委蛇。
第四年,注定是让李煜悲伤的一年,公元964年。
这一年李煜的媳妇大周后娥皇和他的儿子李仲宣都死了,李煜整天生活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虽然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了小周后,也正因为如此,李煜更加的沉浸在玩乐中,忘却了伤痛,也忘却了国家大事,忘却了自己作为一个君主的责任。
除了悲痛之外,李煜还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在国内搞了一个货币改革,就是不搞铜钱了,实行铁钱。
南唐的货币危机,其实和李煜的关系并不大,他也算是个受害者,但是他搞的这个铁钱制度,虽然说也算是一个无奈之举,但是的确不是个好政策。
中国历朝历代很少有使用铁钱的,因为铁钱造价低,易于模仿,所以政府造钱都是用铜币,但是李煜不管这些,他就看上了铁钱造价低这一点,他或许想要用这一点的优势聚敛财富,供他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
所以李煜有个规定,百信和官府进行交易时候,十枚铜钱里面必... -->>
李煜被称为南唐后主,也就是一个亡国之君,他的感情生活虽然丰富细腻,而且他的才华惊人,在诗词上面还有书法上面堪称宗师级的人物,但是这些这一切的才能都掩饰不了他在政治上的无能。
我们说李煜是个昏君,不能空口白说,空口白说这叫忽悠,咳,严重点被别人当成了造谣的,所以他到底是不是昏君,这一点大家做出评判,我把他当皇帝的这些年干的事情大致的罗列一下,从这里先不说他干的那些糊涂事,就先从这些年表中,大家就能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
李煜是公元961年当上皇帝的,他做皇帝的第一年,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派人去宋朝,对宋朝继续称臣,报告自己做了国主的事情,希望得到赵匡胤的许可,这充分表现了一个藩镇属国应该有的态度。
第二件事就是下令各地训练水军,演练水战。
主要的就这两件事,第一件事算是正常的,但是第二件事操练水军,这个命令说实话倒是让人振奋了一下,很多人看到这里都觉得李后主或许并不像大家说的那么昏庸,他还是有点能力的,要不然的话,他为什么要整治训练水军啊。
其实李煜训练水军,并没有什么多大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自保而已,当时在南唐陆军的实力远远逊色的水军的发展,而南唐的军事力量对于宋朝来说唯一具有优势的就是水军,就是长江,只要是李煜的水军能够看住长江,那么宋朝赵匡胤就不能威胁到南唐的统治,所以李煜加紧水军操练,只是为了在将来可能的战斗中,寻求自保而已,但是这次确实难得的主动了一次。
李煜其实是一个没有雄心壮志的皇帝,或许是因为他继位的时候他年纪还小,而心理年纪则更小,所以很多事情想不明白,但是他的一切措施都仅仅是在为了淮南自保而努力,而从来没有想过收复之前丢掉的淮南十四州,没想过开疆拓土。
在这里我们还要插播一个小事件,其实在去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960年,南唐还是有机会北进中原,恢复大唐盛世的,但是遗憾的是李璟不敢。
这件事的经过是这样的,那时候赵匡胤刚刚搞起了陈桥兵变,篡了后周柴荣的江山,但是此时的他立足还不稳,根基还不深厚,可以说这正是赵匡胤最虚弱的时候,也是中原政权从全盛时期的柴荣时代以来最为虚弱的一个时期。
而此时在淮南十四州的地界上后周名将,李重进却不服赵匡胤的统治,对于赵匡胤谋反篡国的行为进行讨伐,结果就打了起来。
要注意,此时的李重进在淮南举兵讨伐赵匡胤,而在北方还有一个藩镇造反,所以此时的赵匡胤可谓是焦头烂额,但是这样的两支藩镇的叛乱他还不至于提心吊胆,他相信只要是自己全力应对,还是没啥问题的。但是只要是赵匡胤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这两只造反的军队上的时候,他也么有能力兼顾其他地区了。
此时正是李璟起兵联系李重进的好机会,只要是它能够联系李重进,让李重进作为他们南唐的先锋,南唐则是李重进的大后方,而且源源不断的提供各种支持,这样的话,淮南的李重进将会有很大的几率挺进中原干掉赵匡胤,但是很遗憾李璟没这个魄力。
不久前刚刚被周军打的找不着北的南唐军不敢支持李重进,他们觉得中原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其实这就是一个眼光问题,当时的中原表面上看起来强大,但是实际上却是危机四伏。
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后,迅速的就有两个大将造反,其实这就是一个苗头,当时很多人愿意在赵匡胤的领导下继续功过无非就是因为赵匡胤的实力强大,并不一定是心服口服,所以只要是李重进等人在和赵匡胤的战斗中稍微占了上风,那么种个中原的风向都会发生变化,因为历来中原藩镇中都不缺少投机者。
而这还仅仅是中原政权内部的问题,说起外部问题更加的严重,北汉还在河东一带坚守,等待机会南下中原,而契丹也对中原有想法,对于他们前辈耶律德光的事迹,他们想着再搞一次。所以只要是中原政权出现问题,那么契丹和北汉绝对会趁虚而入的。
所以我们看一下,表面上看起来风光强大的中原政权,实际上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纸老虎,而南唐在这件事情上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
因为南唐是个国家,所以他有资格和北汉和契丹坐在一起,只要是这三个国家一商量,再和李重进联系一下,中原绝对会陷入危机之中,但是李璟他看不到这一点,还沉溺在风花雪月中无法自拔。
但是赵匡胤却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他知道南唐就是一个关键点,南唐不出手,北汉和契丹也不大可能大规模的出动,一旦南唐动手,北汉和契丹绝对会不甘寂寞。那时候刚刚成立的大宋政权就真的危险了。
为了阻止这件事发生,赵匡胤还破天荒的在这一年赏赐了南唐不少东西,这在南唐和宋的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
李璟见到赵匡胤给他送了东西,以为这是赵匡胤刚刚登基做了皇帝给他的见面礼,所以也就没有多想,继续在皇宫里吃喝玩乐,享受大好年华。而在一阵阵的欢声笑语中,李璟不知道,李煜也不会知道他们已经失去了一次北进中原的最好机会。
在李煜执政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6年,这一年的李煜看起来还是有点干劲的,最起码没有糊涂到啥也不管,啥也不干。
但是在主要的政策上面,还是以妥协为主,这一年李煜派了三支上供团进入汴京,给赵匡胤送去了不少的东西,希望赵匡胤可以看在这些金银珠宝上面,不要进攻南唐。而事实上,此时的赵匡胤还真没准备好对南唐动手,所以自然是好言好语的敷衍着。
李煜得到了赵匡胤的“敷衍”却很高兴,他觉得自己能够在南唐混吃等死一辈子了。
而另一件大事,也就是李煜在这一年里面最值得称道的一件事,就是他重视北部的边防,派了林仁肇到北面驻守长江一带的防御,这里是防备中原的重中之重,而林仁肇也是南唐的名将,他是在后周对南唐的战斗中崛起的,此时已经成为了南唐军界的名人。
到了第三年,公元96年。
这一年李煜基本上没没干什么事,他就和他的媳妇大周后在一起吃喝玩乐,吟诗作赋,而因为这一年宋军已经开始了他的征服计划,干掉了荆南,所以李煜对待宋朝更加的小心,而对于赵匡胤则是更加的讨好和献媚,不停地送东西给赵匡胤,希望能够为自己延续一点时间,而此时赵匡胤的目标并不是在这里,所以也就没有动手,继续和李煜虚与委蛇。
第四年,注定是让李煜悲伤的一年,公元964年。
这一年李煜的媳妇大周后娥皇和他的儿子李仲宣都死了,李煜整天生活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虽然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了小周后,也正因为如此,李煜更加的沉浸在玩乐中,忘却了伤痛,也忘却了国家大事,忘却了自己作为一个君主的责任。
除了悲痛之外,李煜还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在国内搞了一个货币改革,就是不搞铜钱了,实行铁钱。
南唐的货币危机,其实和李煜的关系并不大,他也算是个受害者,但是他搞的这个铁钱制度,虽然说也算是一个无奈之举,但是的确不是个好政策。
中国历朝历代很少有使用铁钱的,因为铁钱造价低,易于模仿,所以政府造钱都是用铜币,但是李煜不管这些,他就看上了铁钱造价低这一点,他或许想要用这一点的优势聚敛财富,供他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
所以李煜有个规定,百信和官府进行交易时候,十枚铜钱里面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