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松本清张经典推理大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逛热闹的东中洲。
看来他们不是来出差的,而是特地从四国赶来见我的。既然提了《文艺界》同人杂志评论引用的那段文章,恐怕这就是他们到这里来的目的吧。
下坂一夫没觉得此事跟信子有关。因为那事儿跟四国的警察毫不相干。如果他们是福冈县搜查一课的,或者是管辖信子埋葬地的警察,那就不得了了。四国离那儿远着呢。
看来还是剽窃问题吧?能沾上点边的也只有这事儿了。
不,不,这也不可能。那段文章是小寺康司写的,这个的确没错。可小寺康司在《文艺界》同人杂志评论引用那段文章的七个月前就死了,自己将那段文章嵌到小说里发表到《海峡文学》,是在他过世后一个月。没看到发表就死了的人,怎么会来告我呢?
这么说,可能是信子在千鸟旅馆抄小寺康司的原稿之前已经被人看了,譬如小寺康司的亲戚,然后觉得《文艺界》上引用的文章与之几乎一模一样,于是就告我涉嫌剽窃?
不过,这也不可能。
听信子说,小寺康司在千鸟旅馆期间,曾因为写不出东西而苦恼不堪,叫人在一旁看着都觉得同情。后来,他写到一半为了散心,到西海岸去住了三天。信子就是趁他不在时看了那六张稿纸,并抄下来为我作参考。
信子还说,外出回来的小寺康司也不知道稿子被抄了。他把那些稿纸撕成两半扔进了废纸篓。信子又用剪刀将这些稿纸剪碎,撒向了大海。
这样看来,那六张稿纸应该是小寺康司住进千鸟旅馆后绞尽脑汁写出来的。可他自己还是觉得不满意,外出三天回来后就将它撕毁了。所以,这不可能是他之前写的。那些文字,小寺康司的朋友和他的家人都没看到过。可以说,除了信子,谁都没有读到过。而信子早已长眠于地下,再也不可能开口说话了。
信子抄写文章的便签也被烧掉,已经变成了黑色的纸灰。并且,焚烧时除了我,没有一个人在场。
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没有,一点也没有。
首先,如果出现剽窃问题,原告在起诉前必须先发来质问函。我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就突然被起诉。如果真出了这事,一定会流传出来,不可能没传到自己的耳朵里
。
再说,那两人的态度十分恭敬,一点也没有对待嫌疑犯的态度。他们来访的目的现在还不清楚,但他们的表现很有礼数。虽说未必如景子认为的,他们是到福冈县警察本部出差,顺道来聊聊“文学”,但可以肯定,这次登门与他们的本职工作无关,只是一次颇具绅士风度的友好拜访。
自己绝对不能心虚。
他们一点证据也没有,一点也没有。
一定要沉着应对他们,不能露出丝毫惊慌失措的神色。
想到这里,下坂一夫的心情也就放松了。
这时,景子也准备好了红茶,下坂一夫掀开幕帘,和端着茶盘的妻子一起走进会客室。
四国来的警部补和巡查部长并肩站在窗户前,俯瞰着神社内高高的杉树和松树。主人夫妇一进屋,他们赶紧坐回椅子。
“谢谢,谢谢。突然造访,真是太打扰你们了。”
警部补梳着整齐小分头,脑门较宽,颧骨稍稍有些突出。在景子端来的红茶前,他表现得的确像他嘴上说的那样诚惶诚恐。长头发的巡查部长也学他的样子。沏红茶的茶杯是伊万里烧,红色的图案十分漂亮。
景子为了表示对客人的热情,放下红茶后并没回厨房,而是挺着个大肚子,很吃力地在空着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两位客人看到她坐下,眼中露出了略嫌不便的神色,但这神色马上就消失了,他们开始与这位主妇攀谈起初次来博多的感想。
景子回答了些博多的风土人情,随后问道:“对了,你们是出差来开会的吗?”
当然,这句话也仅仅是应酬。
“开会?啊,对啊,也是来开会的。”警部补和蔼地笑道。他的回答十分含糊,似乎觉得下坂的老婆在场有些不方便,于是抢先问她道:“夫人说的是标准东京腔嘛,您是东京人吗?”
“是啊,我是从东京来的。我姨妈住在这边东海岸一个叫针江的小镇上。”
“啊,这样啊。”
警部补毕恭毕敬地点了点头。他应该不知道那个针江小镇到底在哪里。即使如此,下坂一夫听后,心头还是怦地跳了一下。引出节外生枝的话题会让他很头大。
还好景子也明白四国来的警察不会了解当地情况,因此她也没有继续讲针江姨妈的话题。
下坂一夫喝了口红茶,将茶杯“咚”的一声放回桌面。似乎是这个较大的动静,终于促使警部补切入今天突然造访的正题。
“其实是关于《文艺界》同人杂志评论栏目中引用的您的大作,很好看,我已经跟《文艺界》的编辑部联系了,拿到了作品的复印件。”
“复印件?《文艺界》上不是有吗?”
还是为了这事儿啊。可是,何必要向《文艺界》编辑部要复印件呢?如果要看那六页文字,只须看看《文艺界》不就行了吗?
“说的也是,总之参考一下。您的大作是原先发表在《海峡文学》上,后来被《文艺界》引用的吧?”
“是,《海峡文学》是我们编的同人杂志,每期都寄《文艺界》。”
“听说全国各地都给《文艺界》编辑部寄同人杂志。我们拿到了大作的复印件,将摘录部分与《文艺界》引用的部分作了对照,确认内容一字不落。”
这是当然,既然是引用,还会不一样吗?不过警部补出于职业习惯用的“确认”一词,让下坂一夫很在意。
“不好意思,或许我这么问有些失礼。《文艺界》上引用的那段文字,是您根据亲身经历写出来的吗?”警部补一直眯缝着的眼睛突然睁大了。
“经历?”
那是别人写的文章。如果此刻贸然地将其认作为自己的“经历”,说不定会后患无穷。
“不,不是我的经历,全是虚构的。”下坂一夫干净利落地回答道。
“啊?那是虚构的?”
“对,是编造的,创作出来的。”
“那场景描写也是……?”
“那也是我脑袋里空想出来的。完全是一篇彻头彻尾的虚构小说。”
“是虚构小说……”两个警察面面相觑,一脸困惑,像是突然迷失了路径一般。
逛热闹的东中洲。
看来他们不是来出差的,而是特地从四国赶来见我的。既然提了《文艺界》同人杂志评论引用的那段文章,恐怕这就是他们到这里来的目的吧。
下坂一夫没觉得此事跟信子有关。因为那事儿跟四国的警察毫不相干。如果他们是福冈县搜查一课的,或者是管辖信子埋葬地的警察,那就不得了了。四国离那儿远着呢。
看来还是剽窃问题吧?能沾上点边的也只有这事儿了。
不,不,这也不可能。那段文章是小寺康司写的,这个的确没错。可小寺康司在《文艺界》同人杂志评论引用那段文章的七个月前就死了,自己将那段文章嵌到小说里发表到《海峡文学》,是在他过世后一个月。没看到发表就死了的人,怎么会来告我呢?
这么说,可能是信子在千鸟旅馆抄小寺康司的原稿之前已经被人看了,譬如小寺康司的亲戚,然后觉得《文艺界》上引用的文章与之几乎一模一样,于是就告我涉嫌剽窃?
不过,这也不可能。
听信子说,小寺康司在千鸟旅馆期间,曾因为写不出东西而苦恼不堪,叫人在一旁看着都觉得同情。后来,他写到一半为了散心,到西海岸去住了三天。信子就是趁他不在时看了那六张稿纸,并抄下来为我作参考。
信子还说,外出回来的小寺康司也不知道稿子被抄了。他把那些稿纸撕成两半扔进了废纸篓。信子又用剪刀将这些稿纸剪碎,撒向了大海。
这样看来,那六张稿纸应该是小寺康司住进千鸟旅馆后绞尽脑汁写出来的。可他自己还是觉得不满意,外出三天回来后就将它撕毁了。所以,这不可能是他之前写的。那些文字,小寺康司的朋友和他的家人都没看到过。可以说,除了信子,谁都没有读到过。而信子早已长眠于地下,再也不可能开口说话了。
信子抄写文章的便签也被烧掉,已经变成了黑色的纸灰。并且,焚烧时除了我,没有一个人在场。
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没有,一点也没有。
首先,如果出现剽窃问题,原告在起诉前必须先发来质问函。我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就突然被起诉。如果真出了这事,一定会流传出来,不可能没传到自己的耳朵里
。
再说,那两人的态度十分恭敬,一点也没有对待嫌疑犯的态度。他们来访的目的现在还不清楚,但他们的表现很有礼数。虽说未必如景子认为的,他们是到福冈县警察本部出差,顺道来聊聊“文学”,但可以肯定,这次登门与他们的本职工作无关,只是一次颇具绅士风度的友好拜访。
自己绝对不能心虚。
他们一点证据也没有,一点也没有。
一定要沉着应对他们,不能露出丝毫惊慌失措的神色。
想到这里,下坂一夫的心情也就放松了。
这时,景子也准备好了红茶,下坂一夫掀开幕帘,和端着茶盘的妻子一起走进会客室。
四国来的警部补和巡查部长并肩站在窗户前,俯瞰着神社内高高的杉树和松树。主人夫妇一进屋,他们赶紧坐回椅子。
“谢谢,谢谢。突然造访,真是太打扰你们了。”
警部补梳着整齐小分头,脑门较宽,颧骨稍稍有些突出。在景子端来的红茶前,他表现得的确像他嘴上说的那样诚惶诚恐。长头发的巡查部长也学他的样子。沏红茶的茶杯是伊万里烧,红色的图案十分漂亮。
景子为了表示对客人的热情,放下红茶后并没回厨房,而是挺着个大肚子,很吃力地在空着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两位客人看到她坐下,眼中露出了略嫌不便的神色,但这神色马上就消失了,他们开始与这位主妇攀谈起初次来博多的感想。
景子回答了些博多的风土人情,随后问道:“对了,你们是出差来开会的吗?”
当然,这句话也仅仅是应酬。
“开会?啊,对啊,也是来开会的。”警部补和蔼地笑道。他的回答十分含糊,似乎觉得下坂的老婆在场有些不方便,于是抢先问她道:“夫人说的是标准东京腔嘛,您是东京人吗?”
“是啊,我是从东京来的。我姨妈住在这边东海岸一个叫针江的小镇上。”
“啊,这样啊。”
警部补毕恭毕敬地点了点头。他应该不知道那个针江小镇到底在哪里。即使如此,下坂一夫听后,心头还是怦地跳了一下。引出节外生枝的话题会让他很头大。
还好景子也明白四国来的警察不会了解当地情况,因此她也没有继续讲针江姨妈的话题。
下坂一夫喝了口红茶,将茶杯“咚”的一声放回桌面。似乎是这个较大的动静,终于促使警部补切入今天突然造访的正题。
“其实是关于《文艺界》同人杂志评论栏目中引用的您的大作,很好看,我已经跟《文艺界》的编辑部联系了,拿到了作品的复印件。”
“复印件?《文艺界》上不是有吗?”
还是为了这事儿啊。可是,何必要向《文艺界》编辑部要复印件呢?如果要看那六页文字,只须看看《文艺界》不就行了吗?
“说的也是,总之参考一下。您的大作是原先发表在《海峡文学》上,后来被《文艺界》引用的吧?”
“是,《海峡文学》是我们编的同人杂志,每期都寄《文艺界》。”
“听说全国各地都给《文艺界》编辑部寄同人杂志。我们拿到了大作的复印件,将摘录部分与《文艺界》引用的部分作了对照,确认内容一字不落。”
这是当然,既然是引用,还会不一样吗?不过警部补出于职业习惯用的“确认”一词,让下坂一夫很在意。
“不好意思,或许我这么问有些失礼。《文艺界》上引用的那段文字,是您根据亲身经历写出来的吗?”警部补一直眯缝着的眼睛突然睁大了。
“经历?”
那是别人写的文章。如果此刻贸然地将其认作为自己的“经历”,说不定会后患无穷。
“不,不是我的经历,全是虚构的。”下坂一夫干净利落地回答道。
“啊?那是虚构的?”
“对,是编造的,创作出来的。”
“那场景描写也是……?”
“那也是我脑袋里空想出来的。完全是一篇彻头彻尾的虚构小说。”
“是虚构小说……”两个警察面面相觑,一脸困惑,像是突然迷失了路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