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带着空间快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考完试没几天, 成绩就出来了。
沈凌这次的成绩比上次好了一些, 考了第十五名,成功进入了前二十名,除了五百文的膏火费外还多领了一两银子。
时间过得很快, 腊月初的时候,十一月的考试成绩下来了,沈凌终于挤进了前十名。只要他再连着两个月保持这样的成绩,那么就可顺利升为正课生。
不过还没等到第二次考试, 腊月中旬的时候书院给他们放了假,直到正月二十才会开学。沈凌带着郑泽连着赶了几天路,在腊月十九这天赶到了家。
许是路上受了风寒, 一到家,郑泽就病倒了。沈凌倒是觉得还好,他晚上一直坚持在空间跑步,感觉身体越来越好。这两年几乎没有生过病。但黄氏一心觉得他在外面受了委屈, 于是整个腊月, 他比怀孕的兰珠进补的还多。
沈凌在家好好休息了几天,这才去了郑槐家里。郑槐告诉他, 如今族学里顶替郑铭的是族里一位中过举的举人,水平比起郑铭来自然是大大不足,那些慕名而来的外姓人差不多已经走光。族学里现在就只是他们这些郑家人, 倒是清静不少。
两人在郑槐的书房谈了一下午,相互之间切磋了一下学问,沈凌明显发现自己现在比郑槐进步不少。于是他便劝说郑槐也去书院读书。就算进不去茂林书院, 也可以到青松书院读书。那里的先生虽然比不上茂林书院,但是总比在族学里强。
郑槐也被沈凌现在的进步刺激到了,他听了沈凌的劝说,便道和自己家人商量一下再说。
从郑槐家里回来后,沈凌一到家就看见院子里堆着不少庄子上送来的东西,等他去了堂屋,就发现郑棠给他介绍来管理田地和庄子的郑铁也在,正在给黄氏报账。
沈凌见黄氏听得认真,不好打扰他们,便又退了出来。他刚在书房坐定,只听一阵细微声响,就知道是阿丑来捣乱来了。阿丑如今走的极其稳当,大人们一个不注意就往门外跑。后来黄氏让把门插上,他便来沈凌的书房捣乱。
沈凌故意当做没听见,等阿丑悄悄来到他身前,才一把抓住他,父子二人便玩闹起来。
有家人陪伴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沈凌在临走的前两天才写好郑棠要的题集,然后接下来两天收拾要带走的衣物,在正月十六那天带着郑泽踏上了去书院的路程。
在书院的学习生活一如往常,只不过中旬学史的时候,沈凌就不再像之前那么拼了。放假在家的这一个来月里,沈凌将未来要学的几本史书已经预习完毕,对那些不懂意思的句子和段落还做了记号。这样一来,他再跟着先生们学习史书时,便没有之前那么吃力了。
学习史书虽然占据了他很多时间,但是学史的好处也在日后慢慢体现了出来。比如,沈凌写起策论或八股,就觉词汇量有了大大的提高,遣词用句也不自觉的模仿那些前人的风格。
下旬做文章的时候,交上去的卷子画红圈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月末的时候,崔寻章有时还会约他一起去参加文会,沈凌只要有时间都会陪他去。这些文会并不纯粹都是切磋学问,也有的文会是大家饮酒作诗。学习了一个月,难得休息一天,遇到这样的情况,沈凌也尽情陪他们玩乐,就当放松一下。
一来二去,崔寻章与他的关系越来越好,觉得他虽然用功,但并不是死读书的那种人。慢慢的,便把他当成了比较好的朋友,而不是之前因为崔父的叮嘱而对他颇多关照的那种关系。
崔寻章一旦将他当做那种可以相交的朋友,私下里说话的时候便没了诸多顾忌。他告诉沈凌,他们家他这一辈论读书天赋,大哥崔寻文排第一,他的小妹排第二,而他排在最后。所以他大哥如今已是举人,而他却连个正课生都没有混上。幸好小妹是个女儿家,不能科考。要不然,只怕小妹也要比他先中举,到时他真是脸上无光。
沈凌听他话里的意思,对两年以后的乡试抱的希望并不大,便问他崔寻文有没有指点过他。
崔寻章撇撇嘴:“我大哥乡试那一年,主考官比较看重那些文风朴实的文章,而我大哥正好属于这一类。考试这种事,文章火候到了也不一定能中,还得看你的运气。”
沈凌默然,还真是这么一回事。过后他便开始留意往年乡试的考试内容,也有意识的找那些中过的文章来看。经这一整理,沈凌就发现,每次主持乡试的主考官偏爱的风格都不一样,有喜欢文笔老辣的,有喜欢文笔清丽的,还有喜欢文风朴实的,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但是沈凌还是从那些中过的那些文章中发现了一个对自己有用的现象,不管主考官偏爱哪一种文风,只要文章做的中规中矩,即便不能名列前茅,但中举却是没有问题的。
以后再做文章的时候,沈凌摒弃了自己原来的风格,开始朝着中规中矩方面努力。
而学业方面,在他继续连着两次挤进前十名以后,终于从附课生升到了正课生。当月便多领到了三两银子。崔寻章当即嚷嚷着让他请客,沈凌便让郑泽白天的时候去了一趟徐家镇,晚上整治了一桌简单的饭菜,请崔寻章还有隔壁的谢荣以及和他关系较好的郭安过来吃了顿饭。
因为四人第二天还要上课,所以沈凌并没有准备酒水,只是备了一些从镇上买来的熟食,又请厨房帮忙炖了两条鱼。
大家吃饭的时候都说那两条鱼味道不错,都喝了不少鱼汤。饭后,大家从学业一直说到书院的几个先生们。
讨论到大家喜欢的先生时,沈凌毫不掩饰的说自己最喜欢董先生的课,很想拜入他的门下。崔寻章诧异的看过来,不懂他为什么放着书院几位大儒不选,而喜欢看上去各色都平平无奇的董先生。
其余三人则都表示山长学识渊博,见解独特,若是能成为他的弟子就好了。
也不知道事后是谁露的口风,总之过了些时日,丙班的所有学子几乎都知道了沈凌想要拜入董先生门下的事。
后来就连董先生也知道了,还特意把他留下来,问他可有其事。沈凌自然点头称是,董先生听了就若有所思,也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只是让他下了课到自己的寓所走一趟。
书院给先生们的待遇自然不是学子们可比的,董先生的寓所处在书院的东北角,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小院子,正屋厢房厨房一应俱全,东边还有一个角门可供出入。沈凌到了以后才发现,董先生的夫人也随他住在这里,除此外还有一个做饭的婆子和一个十来岁的小丫鬟。
董先生的夫人姓陈,人很随和,笑着让他不要拘束。沈凌却不敢真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张口师母长闭口师母短,趁着董先生去换衣服的空隙,又旁敲侧击打听她和先生的喜好。
晚饭自然是在董先生这边吃的,沈凌秉承着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默默的吃了两碗饭。小丫鬟收拾完桌子,送上三盏清茶。董先生方轻咳一声,陈氏会意,开始不动声色的询问沈凌家里的一些情况。
沈凌便将家里的一些情况如实告知,又说自己早已娶亲,如今已有一个快要两周的儿子。他说这番话,是怕董先生和陈氏有什么想法,是以先给他们提个醒。
不过看... -->>
考完试没几天, 成绩就出来了。
沈凌这次的成绩比上次好了一些, 考了第十五名,成功进入了前二十名,除了五百文的膏火费外还多领了一两银子。
时间过得很快, 腊月初的时候,十一月的考试成绩下来了,沈凌终于挤进了前十名。只要他再连着两个月保持这样的成绩,那么就可顺利升为正课生。
不过还没等到第二次考试, 腊月中旬的时候书院给他们放了假,直到正月二十才会开学。沈凌带着郑泽连着赶了几天路,在腊月十九这天赶到了家。
许是路上受了风寒, 一到家,郑泽就病倒了。沈凌倒是觉得还好,他晚上一直坚持在空间跑步,感觉身体越来越好。这两年几乎没有生过病。但黄氏一心觉得他在外面受了委屈, 于是整个腊月, 他比怀孕的兰珠进补的还多。
沈凌在家好好休息了几天,这才去了郑槐家里。郑槐告诉他, 如今族学里顶替郑铭的是族里一位中过举的举人,水平比起郑铭来自然是大大不足,那些慕名而来的外姓人差不多已经走光。族学里现在就只是他们这些郑家人, 倒是清静不少。
两人在郑槐的书房谈了一下午,相互之间切磋了一下学问,沈凌明显发现自己现在比郑槐进步不少。于是他便劝说郑槐也去书院读书。就算进不去茂林书院, 也可以到青松书院读书。那里的先生虽然比不上茂林书院,但是总比在族学里强。
郑槐也被沈凌现在的进步刺激到了,他听了沈凌的劝说,便道和自己家人商量一下再说。
从郑槐家里回来后,沈凌一到家就看见院子里堆着不少庄子上送来的东西,等他去了堂屋,就发现郑棠给他介绍来管理田地和庄子的郑铁也在,正在给黄氏报账。
沈凌见黄氏听得认真,不好打扰他们,便又退了出来。他刚在书房坐定,只听一阵细微声响,就知道是阿丑来捣乱来了。阿丑如今走的极其稳当,大人们一个不注意就往门外跑。后来黄氏让把门插上,他便来沈凌的书房捣乱。
沈凌故意当做没听见,等阿丑悄悄来到他身前,才一把抓住他,父子二人便玩闹起来。
有家人陪伴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沈凌在临走的前两天才写好郑棠要的题集,然后接下来两天收拾要带走的衣物,在正月十六那天带着郑泽踏上了去书院的路程。
在书院的学习生活一如往常,只不过中旬学史的时候,沈凌就不再像之前那么拼了。放假在家的这一个来月里,沈凌将未来要学的几本史书已经预习完毕,对那些不懂意思的句子和段落还做了记号。这样一来,他再跟着先生们学习史书时,便没有之前那么吃力了。
学习史书虽然占据了他很多时间,但是学史的好处也在日后慢慢体现了出来。比如,沈凌写起策论或八股,就觉词汇量有了大大的提高,遣词用句也不自觉的模仿那些前人的风格。
下旬做文章的时候,交上去的卷子画红圈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月末的时候,崔寻章有时还会约他一起去参加文会,沈凌只要有时间都会陪他去。这些文会并不纯粹都是切磋学问,也有的文会是大家饮酒作诗。学习了一个月,难得休息一天,遇到这样的情况,沈凌也尽情陪他们玩乐,就当放松一下。
一来二去,崔寻章与他的关系越来越好,觉得他虽然用功,但并不是死读书的那种人。慢慢的,便把他当成了比较好的朋友,而不是之前因为崔父的叮嘱而对他颇多关照的那种关系。
崔寻章一旦将他当做那种可以相交的朋友,私下里说话的时候便没了诸多顾忌。他告诉沈凌,他们家他这一辈论读书天赋,大哥崔寻文排第一,他的小妹排第二,而他排在最后。所以他大哥如今已是举人,而他却连个正课生都没有混上。幸好小妹是个女儿家,不能科考。要不然,只怕小妹也要比他先中举,到时他真是脸上无光。
沈凌听他话里的意思,对两年以后的乡试抱的希望并不大,便问他崔寻文有没有指点过他。
崔寻章撇撇嘴:“我大哥乡试那一年,主考官比较看重那些文风朴实的文章,而我大哥正好属于这一类。考试这种事,文章火候到了也不一定能中,还得看你的运气。”
沈凌默然,还真是这么一回事。过后他便开始留意往年乡试的考试内容,也有意识的找那些中过的文章来看。经这一整理,沈凌就发现,每次主持乡试的主考官偏爱的风格都不一样,有喜欢文笔老辣的,有喜欢文笔清丽的,还有喜欢文风朴实的,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但是沈凌还是从那些中过的那些文章中发现了一个对自己有用的现象,不管主考官偏爱哪一种文风,只要文章做的中规中矩,即便不能名列前茅,但中举却是没有问题的。
以后再做文章的时候,沈凌摒弃了自己原来的风格,开始朝着中规中矩方面努力。
而学业方面,在他继续连着两次挤进前十名以后,终于从附课生升到了正课生。当月便多领到了三两银子。崔寻章当即嚷嚷着让他请客,沈凌便让郑泽白天的时候去了一趟徐家镇,晚上整治了一桌简单的饭菜,请崔寻章还有隔壁的谢荣以及和他关系较好的郭安过来吃了顿饭。
因为四人第二天还要上课,所以沈凌并没有准备酒水,只是备了一些从镇上买来的熟食,又请厨房帮忙炖了两条鱼。
大家吃饭的时候都说那两条鱼味道不错,都喝了不少鱼汤。饭后,大家从学业一直说到书院的几个先生们。
讨论到大家喜欢的先生时,沈凌毫不掩饰的说自己最喜欢董先生的课,很想拜入他的门下。崔寻章诧异的看过来,不懂他为什么放着书院几位大儒不选,而喜欢看上去各色都平平无奇的董先生。
其余三人则都表示山长学识渊博,见解独特,若是能成为他的弟子就好了。
也不知道事后是谁露的口风,总之过了些时日,丙班的所有学子几乎都知道了沈凌想要拜入董先生门下的事。
后来就连董先生也知道了,还特意把他留下来,问他可有其事。沈凌自然点头称是,董先生听了就若有所思,也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只是让他下了课到自己的寓所走一趟。
书院给先生们的待遇自然不是学子们可比的,董先生的寓所处在书院的东北角,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小院子,正屋厢房厨房一应俱全,东边还有一个角门可供出入。沈凌到了以后才发现,董先生的夫人也随他住在这里,除此外还有一个做饭的婆子和一个十来岁的小丫鬟。
董先生的夫人姓陈,人很随和,笑着让他不要拘束。沈凌却不敢真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张口师母长闭口师母短,趁着董先生去换衣服的空隙,又旁敲侧击打听她和先生的喜好。
晚饭自然是在董先生这边吃的,沈凌秉承着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默默的吃了两碗饭。小丫鬟收拾完桌子,送上三盏清茶。董先生方轻咳一声,陈氏会意,开始不动声色的询问沈凌家里的一些情况。
沈凌便将家里的一些情况如实告知,又说自己早已娶亲,如今已有一个快要两周的儿子。他说这番话,是怕董先生和陈氏有什么想法,是以先给他们提个醒。
不过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