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莫挨老夫[娱乐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特色华夏》第一集讲的是瓷器的故事。
瓷器的英文缩写就是小写的china, 对外而言, 瓷器就是他们国家的一大特色。因此,放在最初讲这个,也没有什么不对。
一集节目差不多是两个小时, 中间只有两次广告。前半部分是几位瓷器大师合作制作一套青花瓷的剪辑录影。将复杂的工序用短短的二十分钟的时间拍摄出来, 配上生动有趣的旁白, 也不会让人觉得无聊。
等到观众随着摄像一起看着那泥胚一步步的变成精美的青花瓷的时候,几乎都像是跟着一起完成了什么重要的使命一般。
等到最后一幕青花瓷的特写出现的时候,舞台效果瞬间将那些青花瓷的成品放大,光影一闪,下一刻, 成品已经出现在了舞台上。
同时出现在舞台上的还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 他正是制作这批青花瓷的主要大师之一, 并且也兼任着这一次的文化主讲人。
两位主持人适当的和老人说了些有趣的玩笑话,也讲了几个有趣的瓷器段子,炒活了气氛之后才开始请这位老人开始为他们讲解他们华夏的瓷器文化。
讲解人的话是经过编剧和文化讲解人一起决定的。文化讲解人虽然能够将专业知识讲明白, 但未必能讲的有趣。编剧的作用, 就是让专业的知识也变得通俗易懂,更好的为大众所接受。
郑无束作为嘉宾,则是在一旁担任了捧哏的角色, 有时候配合讲解人说笑,有时候也代表观众询问一些不是很能懂的问题。
文化讲解的部分差不多也占据了三分之一,而最后三分之一的时间则是展示环节,将博物馆以及一些收藏家私人珍藏的精美瓷器拿出来给大家展示。
展示的环节就相当考验摄影的功力了。
要将瓷器拍的好看, 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李素秋为此,特意请来了刚才电影节里拿下摄影大奖的老师过来帮忙,这才让人产生一种“天哪这瓷器真的太美了”之类的感觉。
当然,展示瓷器的时候也不仅仅只是花瓶,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瓷器小玩意儿。古代的、现代的都有,琳琅满目,叫人目不暇接。
一直等到第一集的《特色华夏》播完,观众们还有不少人沉浸在刚才看见的景象之中。
“就……就这么完了?”
“两个小时,居然这么快就过去了,是不是谁调快了我的时钟?”
“呜呜呜,那个瓷器做的盒子真的好好看啊救命!”
“你们看见文化大师说了么,他给自己的妻子用瓷器用了一根口红管!他妻子将买来的口红装在瓷器里,我的天,美爆了!”
“古代工艺和现代技术的结合,就是能够做出这么精致又小巧的东西啊。”
“……我以为我之前买的青花贴纸就很好看了,现在看看,和真正的青花瓷比起来,真的不好看。”
“只有我一个人想要问问大师出不出联名同款么?要是联名出口红,哪怕口红不好用,我也能冲着包装买爆它啊!”
……
央视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以前其实是不太关注收视率的。
因为作为一号台,他们台的受众有一大批固定的观众,怎么也不会低。不过考虑到《特色华夏》的特殊性,工作人员们还是死死的盯着收视率,想要看看究竟能高到什么地步?
开播的时候,《特色华夏》就直接破1,并且在短短十分钟之内飙升,中期的时候已经破2。
等到最后的瓷器展示环节,尤其是大师们将瓷器和现代的一些美妆产品等等结合起来的时候,收视率狂飙到3.
看着收视率一路飞涨,工作人员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后来的麻木,仿佛坐了一趟过山车。
“我觉得我有种看我买的股票涨停的感觉。”
“好巧,我也是。”
“第一集的收视就这么高,下一周的收视怕还是要涨。”
“拍的太好看了。我可以想象到时候真的出了联名款的时候,我女朋友又要吃土了。”
女孩子本来就对这种精美小巧的东西没有什么抵抗力,现在瓷器还能和美妆结合在一起,谁能扛得住?
比如那个装粉饼的小盒子,又比如那个装眼影的盘子,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图案,但是结合起来却又是一整套,看着十分有仪式感。
当文化大使的妻子将丈夫做的这一套爱心美妆瓷器一个个摆出来的时候,现在的女嘉宾眼睛都亮了!
微博上的美妆博主们已经开始疯了。
她们原本对这个节目没有太多兴趣,结果粉丝们一个个开始给她们截图。都不用滤镜和美图,她们看一眼就知道自己中毒了,没得救的那一种。
其中一个美妆博主特别真实情感的写了一封长微博,呼吁国产美妆赶紧和大师出联名款。
“……我们国货在性价比上其实是不输给日韩的那些小牌子的,但是国货一直都很难崛起。除去质量上的一些差别之外,更多的还是包装和推广。那些外国美妆品牌一到节假日就出什么限量款,就换个包装都能赚的钵满盆满,可是我们的国货销量却上不去。我觉得,国货的设计师们是要负责任的,他们的包装设计真的丑我都不好意思去安利。将塑料瓶换成玻璃,将花花绿绿的图案换成黑白灰不行么?不是国货就一定要各种仕女图啊之类的。一人血书求大师和美妆产品部门合作,您出几款我就买几款,说到做到!求大师救救孩子,救救国货的包装吧!”
这个美妆博主也是百万粉的大v,平日里除去安利那些好用的昂贵牌子之外,也做了不少国货的安利。只是国货的带货量一直都不怎么上的去,只有难以负担消费的学生党会买一点,等条件稍微好一点就去追求那些外面的大牌了。
国货不应该仅仅是廉价和平民的代名词啊,明明它也没有比那些小众的日韩欧美牌子差。
在这个博主发完这篇长微博之后,转赞评迅速过万,无数路人女孩纷纷上阵转发,有的还将自己买的一些贴纸都晒了出来,力图证明自己是真的很喜欢瓷器的图案。
《特色华夏》节目组在加入美妆元素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猜到会有这样的反响了,因此在等到类似求联名的言论到达一定数量的时候,这才转发了那个博主的长微博,配上三个字“安排了!”
顿时,美妆圈又炸了一次。
瓷器不应该仅仅只是用来做摆设、装饰,也可以融入到别的生活细节之中。
很多人装修新房的时候都喜欢买一些瓷器用装饰,哪怕根本用不上。不过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将瓷器的“实用性”给提上去,而不仅仅只是用来看。
因此,和不同的产品做联名,不管是对于瓷器这个行业本身来说还是对产品来说,都撑的上是双赢。
《特色华夏》以这么一个强大而有力的开场给了所有期待这档节目的观众们一个满意的交待。
在央视一号台播出完之后,一些原本没有收看这档节目的观众也纷纷打开了手机电脑,去视频网站上去了看了重播。
播放量十分喜人。
就连杨篱的妈妈,在看完这一集节目之后,也表达出来了想要购买的欲/望。
她们这样的中年妇女,对于这种包装就更加没有抵抗力了。
就是一旁的杨篱有一点点心虚。
我的天。
这一集的节目制作也太厉害了吧,文化主讲人打出来的这一手牌也足够吸引人。
相比之下,我的那一集就……
等等,我当初表演了啥?
杨篱震惊的发现,自己有点想不起来了。
糟糕。
一定是因为被震撼到了。
杨篱不由的怀疑起了人生。自己到时候的那一集,会不会砸了《特色华夏》的招牌啊?
“厉害!”周成忍不住感叹道,“央视一出手,就知道爸爸还是爸爸。”
媒体圈里肯定也有带节奏的,但是能够带的让路人这么真情实感,还能将节目的受众转到国货上,这手段真的很不一般啊。
可以想象,接下来,一直受到政府青睐的国货品牌们可以趁机收割一波粉丝了。
这才是一档优秀节目的影响力。
同样,《特色华夏》带出来的这个效应,想必也能作为优秀的案例写入教科书了。《新闻联播》的选择不会有错,想来很多人都会通过这一集节目体会到这一点。
李素秋看见第一集的收视报告,嘴角的笑容怎么也压不下去了。
费了这么多的心血,总算收获了果实,又怎么能忍得住?
李素秋一个人在房间里哈哈笑了大半天,这才整理了妆容出来对着爷爷像模像样的自谦两句。
“这个势头是真的好,我看见很多老朋友都过来说他们也在追着看。”爷爷还能看不出孙女心里的得意,“如果《特色华夏》的收视率能一直保持,它很可能会被刻录成光碟,作为送给外交大使的礼物。”
“真的?”李素秋眼睛一亮,“能好到这种地步?”
“你自己做的,你自己不清楚么?”爷爷笑骂了一句,“不过上面的人都很看好你。你这一档节目的收视率和口碑都很高。不出意料的话,今年的春晚,也可能让你来做。”
春晚制片是个比较费力的活儿,因为大众对娱乐已经很有经验了。不是简单糊弄一下就能过得去... -->>
《特色华夏》第一集讲的是瓷器的故事。
瓷器的英文缩写就是小写的china, 对外而言, 瓷器就是他们国家的一大特色。因此,放在最初讲这个,也没有什么不对。
一集节目差不多是两个小时, 中间只有两次广告。前半部分是几位瓷器大师合作制作一套青花瓷的剪辑录影。将复杂的工序用短短的二十分钟的时间拍摄出来, 配上生动有趣的旁白, 也不会让人觉得无聊。
等到观众随着摄像一起看着那泥胚一步步的变成精美的青花瓷的时候,几乎都像是跟着一起完成了什么重要的使命一般。
等到最后一幕青花瓷的特写出现的时候,舞台效果瞬间将那些青花瓷的成品放大,光影一闪,下一刻, 成品已经出现在了舞台上。
同时出现在舞台上的还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 他正是制作这批青花瓷的主要大师之一, 并且也兼任着这一次的文化主讲人。
两位主持人适当的和老人说了些有趣的玩笑话,也讲了几个有趣的瓷器段子,炒活了气氛之后才开始请这位老人开始为他们讲解他们华夏的瓷器文化。
讲解人的话是经过编剧和文化讲解人一起决定的。文化讲解人虽然能够将专业知识讲明白, 但未必能讲的有趣。编剧的作用, 就是让专业的知识也变得通俗易懂,更好的为大众所接受。
郑无束作为嘉宾,则是在一旁担任了捧哏的角色, 有时候配合讲解人说笑,有时候也代表观众询问一些不是很能懂的问题。
文化讲解的部分差不多也占据了三分之一,而最后三分之一的时间则是展示环节,将博物馆以及一些收藏家私人珍藏的精美瓷器拿出来给大家展示。
展示的环节就相当考验摄影的功力了。
要将瓷器拍的好看, 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李素秋为此,特意请来了刚才电影节里拿下摄影大奖的老师过来帮忙,这才让人产生一种“天哪这瓷器真的太美了”之类的感觉。
当然,展示瓷器的时候也不仅仅只是花瓶,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瓷器小玩意儿。古代的、现代的都有,琳琅满目,叫人目不暇接。
一直等到第一集的《特色华夏》播完,观众们还有不少人沉浸在刚才看见的景象之中。
“就……就这么完了?”
“两个小时,居然这么快就过去了,是不是谁调快了我的时钟?”
“呜呜呜,那个瓷器做的盒子真的好好看啊救命!”
“你们看见文化大师说了么,他给自己的妻子用瓷器用了一根口红管!他妻子将买来的口红装在瓷器里,我的天,美爆了!”
“古代工艺和现代技术的结合,就是能够做出这么精致又小巧的东西啊。”
“……我以为我之前买的青花贴纸就很好看了,现在看看,和真正的青花瓷比起来,真的不好看。”
“只有我一个人想要问问大师出不出联名同款么?要是联名出口红,哪怕口红不好用,我也能冲着包装买爆它啊!”
……
央视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以前其实是不太关注收视率的。
因为作为一号台,他们台的受众有一大批固定的观众,怎么也不会低。不过考虑到《特色华夏》的特殊性,工作人员们还是死死的盯着收视率,想要看看究竟能高到什么地步?
开播的时候,《特色华夏》就直接破1,并且在短短十分钟之内飙升,中期的时候已经破2。
等到最后的瓷器展示环节,尤其是大师们将瓷器和现代的一些美妆产品等等结合起来的时候,收视率狂飙到3.
看着收视率一路飞涨,工作人员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后来的麻木,仿佛坐了一趟过山车。
“我觉得我有种看我买的股票涨停的感觉。”
“好巧,我也是。”
“第一集的收视就这么高,下一周的收视怕还是要涨。”
“拍的太好看了。我可以想象到时候真的出了联名款的时候,我女朋友又要吃土了。”
女孩子本来就对这种精美小巧的东西没有什么抵抗力,现在瓷器还能和美妆结合在一起,谁能扛得住?
比如那个装粉饼的小盒子,又比如那个装眼影的盘子,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图案,但是结合起来却又是一整套,看着十分有仪式感。
当文化大使的妻子将丈夫做的这一套爱心美妆瓷器一个个摆出来的时候,现在的女嘉宾眼睛都亮了!
微博上的美妆博主们已经开始疯了。
她们原本对这个节目没有太多兴趣,结果粉丝们一个个开始给她们截图。都不用滤镜和美图,她们看一眼就知道自己中毒了,没得救的那一种。
其中一个美妆博主特别真实情感的写了一封长微博,呼吁国产美妆赶紧和大师出联名款。
“……我们国货在性价比上其实是不输给日韩的那些小牌子的,但是国货一直都很难崛起。除去质量上的一些差别之外,更多的还是包装和推广。那些外国美妆品牌一到节假日就出什么限量款,就换个包装都能赚的钵满盆满,可是我们的国货销量却上不去。我觉得,国货的设计师们是要负责任的,他们的包装设计真的丑我都不好意思去安利。将塑料瓶换成玻璃,将花花绿绿的图案换成黑白灰不行么?不是国货就一定要各种仕女图啊之类的。一人血书求大师和美妆产品部门合作,您出几款我就买几款,说到做到!求大师救救孩子,救救国货的包装吧!”
这个美妆博主也是百万粉的大v,平日里除去安利那些好用的昂贵牌子之外,也做了不少国货的安利。只是国货的带货量一直都不怎么上的去,只有难以负担消费的学生党会买一点,等条件稍微好一点就去追求那些外面的大牌了。
国货不应该仅仅是廉价和平民的代名词啊,明明它也没有比那些小众的日韩欧美牌子差。
在这个博主发完这篇长微博之后,转赞评迅速过万,无数路人女孩纷纷上阵转发,有的还将自己买的一些贴纸都晒了出来,力图证明自己是真的很喜欢瓷器的图案。
《特色华夏》节目组在加入美妆元素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猜到会有这样的反响了,因此在等到类似求联名的言论到达一定数量的时候,这才转发了那个博主的长微博,配上三个字“安排了!”
顿时,美妆圈又炸了一次。
瓷器不应该仅仅只是用来做摆设、装饰,也可以融入到别的生活细节之中。
很多人装修新房的时候都喜欢买一些瓷器用装饰,哪怕根本用不上。不过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将瓷器的“实用性”给提上去,而不仅仅只是用来看。
因此,和不同的产品做联名,不管是对于瓷器这个行业本身来说还是对产品来说,都撑的上是双赢。
《特色华夏》以这么一个强大而有力的开场给了所有期待这档节目的观众们一个满意的交待。
在央视一号台播出完之后,一些原本没有收看这档节目的观众也纷纷打开了手机电脑,去视频网站上去了看了重播。
播放量十分喜人。
就连杨篱的妈妈,在看完这一集节目之后,也表达出来了想要购买的欲/望。
她们这样的中年妇女,对于这种包装就更加没有抵抗力了。
就是一旁的杨篱有一点点心虚。
我的天。
这一集的节目制作也太厉害了吧,文化主讲人打出来的这一手牌也足够吸引人。
相比之下,我的那一集就……
等等,我当初表演了啥?
杨篱震惊的发现,自己有点想不起来了。
糟糕。
一定是因为被震撼到了。
杨篱不由的怀疑起了人生。自己到时候的那一集,会不会砸了《特色华夏》的招牌啊?
“厉害!”周成忍不住感叹道,“央视一出手,就知道爸爸还是爸爸。”
媒体圈里肯定也有带节奏的,但是能够带的让路人这么真情实感,还能将节目的受众转到国货上,这手段真的很不一般啊。
可以想象,接下来,一直受到政府青睐的国货品牌们可以趁机收割一波粉丝了。
这才是一档优秀节目的影响力。
同样,《特色华夏》带出来的这个效应,想必也能作为优秀的案例写入教科书了。《新闻联播》的选择不会有错,想来很多人都会通过这一集节目体会到这一点。
李素秋看见第一集的收视报告,嘴角的笑容怎么也压不下去了。
费了这么多的心血,总算收获了果实,又怎么能忍得住?
李素秋一个人在房间里哈哈笑了大半天,这才整理了妆容出来对着爷爷像模像样的自谦两句。
“这个势头是真的好,我看见很多老朋友都过来说他们也在追着看。”爷爷还能看不出孙女心里的得意,“如果《特色华夏》的收视率能一直保持,它很可能会被刻录成光碟,作为送给外交大使的礼物。”
“真的?”李素秋眼睛一亮,“能好到这种地步?”
“你自己做的,你自己不清楚么?”爷爷笑骂了一句,“不过上面的人都很看好你。你这一档节目的收视率和口碑都很高。不出意料的话,今年的春晚,也可能让你来做。”
春晚制片是个比较费力的活儿,因为大众对娱乐已经很有经验了。不是简单糊弄一下就能过得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