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dbiquge.co,东周末年有战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用惯了长戈重戟,利矛大殳的阵战步兵们平时只知长杆兵器的强处,知道只要双有紧握长杆,将兵锋向前,它们就可以拒敌于十步之外,使敌方兵刃不得近身,更伤害不到自己。可是现在他的那份自己却在使用短兵器的雁门骑兵兄弟面前崩溃了,透过近在脖颈之间的利剑刃锋所传导来的阵阵寒气,他们第一次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一寸短一寸险”。
所为有“一寸短一寸险”中的“险”字,说得是短兵器灵活而具危险性,对于短兵器的使用者来说,看中的是其攻击频率高,留给对手的反应时间短,且攻击命中率高,对手很难躲;当然,对于这个“险”字还有一半是留给短兵器的使用者自己的――要想避开对手长兵器之强,而攻击对手却不伤到自己,所靠的除了平时苦练而得到的格斗技巧之外,更需要使用短兵器者自身先天具备或者是后天练就的勇气与自信,敢于直面危局而不乱的勇气与自信。
而这一切,技巧、勇气与自信正是李牧与他这些常年与狡诈凶悍的胡骑较量的骑兵兄弟们所具备的。
两个身收相当的剑客游侠比武,从十步之外,冲到近身之处,在距离很近的情势之下,剑更短的那一个剑客往往能活下来,因为短一点儿的剑更利于快速拔出,抢先攻击――卒长曾经听一些观看过邯郸剑客的生死决斗的人吹嘘道,当时他不以为然,不过这会他算是知道什么叫绝非空穴来风,凭空杜撰了。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脑子飞快转动,思考着对他长剑相向的这名俾将军是什么来头,也好找个机会跪地俯地求饶――这卒长还算是个聪明人,还多少有点儿自知之明,知道是逃不掉的,脑中所想不是找机会逃走。
见看着自己的头儿被不善的来者制住了脖颈要害,而自己这头也不好过,不是被利器顶在胸前,就是感到背后有一股子寒气袭来――八成是背后有人也把兵锋对着自己的软肋了吧。
众步卒再定神一看,也失去了反抗的勇气――原来来者有百十来号人,就是一人一剑,也是有两把凶器正对着自己父母生养的肉身上,就算是拼死了与他们缠打在一起,人家也比你多出一张口来,可以多咬你一口。
“放下兵器!”李牧见众步卒已经无力反击,时机成熟,便在被他以长剑封喉的卒长耳边大声叫道,那声音洪亮,直震得卒长耳中发鸣,心中发慌。
“都,都放……放下!”卒长一面给他的手下递束手就擒的手势,一面身体力行地解下腰间的配剑。
一时间,山涧河谷之中回荡起了声声清脆入耳的金属与地面坚时相击之声,恰似这些步卒为李牧骑军奏起了轻快的进军曲目。
“大人、将军……您这是……有话好好说,好好说!”看到自己的手下放下了兵器,卒长并不为缴械投降、束手就擒并可能任人宰割、坐以待毙而感到半点恐惧,反而把这一系列动作当成了向李牧讨功邀赏的本钱。
“我们没有通关的碟册,于是便自己做了一个!”李牧轻抖手中利剑,意示道:我们现在要强过此处!我这手中之剑就是最好的通关的碟册,现在你应也要应,不应也要应!
“将军请自便……请自便,只是前面路途艰险,又可能有戎人阻截,在下只怕将军这点人马――是过不去的!”卒长本想讨好,想要做出关心李牧安危的样子与李牧套个近乎,却一时找不到好的说词,嘴拙之间就把话说成了如此的潜词:你们过了我这一关,也走不远的,不如就这么推回去,我就当不知道这事儿,大家相安无事,两全其美。
“我们过得去,过不去,那是我们自己的事儿,就不用你小子操这份闲心了!”李牧一边咧轻笑,一边毁手示意,众兵边七手八脚的把守关步卒们全都绑了起来。
骑兵们的行动自然是下坏了众步兵小卒,一个个连声求爷爷吿奶奶的求饶,以为骑兵们要把他们一绑,然后再补上一剑……
事情做到这里,那卒长反而安心了不少,李牧下令绑了他们,而不是一剑下去,杀死他们,至少说明李牧不想杀他们,最少,他们哥几个眼下是没有性命之忧了。卒长现在也只有怨天尤人,怨他的上峰怎么会把他们这么一点子人马,放到这处深山老林之中,来守卫这处险要隘口,又怎么这么巧,在他们这群人马当值之时就碰上了李牧这个天煞孤星,害得他们受此惊吓――老将庞援的一时疏忽,总于成就了李牧们的隐蔽行动,也让这些倒霉的步卒们代他老人家受了过。
眼看着众步卒像小鸡似地,被绑成了一串,李牧心中还真有一点可乐,当然,更有一丝同情。于是他再上前去,把长剑一比,在卒长面前晃悠了一下,然后问道:“你们何时换岗?”
“还有一天的样子……我们的大营距离此处大约一半天的路程,每三日换防一次……”卒长边回着李牧边在心中骂道:我就这么走背运,这档子事儿,偏偏就让给撞上了!莫不是那回睡的那小寡妇骂的天杀的、不得好死灵验了吧?
卒长那个悔啊,而他们手下们那个怕啊。
李牧一听,放心了不少,便对卒长言道:“好吧,那就委屈一下众兄弟了,这人饿上一天半日的,死不了的!”
接着,李牧回过头来,眼中带着一丝恶意作怪的光,对自己的部下令到:“先灌他们个水饱,人一天不吃可以,可是不喝点可就回把人给渴死了。然后把他们的脚子给绑了,嘴给塞上,全都扔到军帐里去!”
一听李牧不杀自己,卒长也不再多问什么李牧为什么要绑他们,又为何要强硬过关,只是把头一点,连声谢道:“多谢将军不杀之恩,多谢将军……快,还不快多谢将军!”
卒长虽不是什么能人,却也是众步卒的兄长头领,也知道爱护手兄弟。
“多谢将军……”在被封上口前,众兵也学着他们的头儿的样子,连声请谢道。
***
“将军,这里的守关兵士呢?”五原城尉一面指挥着他的兵士向南而去,面四下环视,看到关口之处除了被掀翻在路旁的拒马路障,以及路边一座空无一人的单阙造型的岗哨箭楼之外,别无他物,便向李牧问道。
李牧知道五原城尉已经是心中生疑,却又不好在半道上与他反脸,搞得同室操戈,血溅袍泽,于是有意先唬后抚道:“全都我扔到河里去了!”
李牧在说话之间,却向山坡上的一两处军帐望去,言外之意已经明了:全押在帐蓬里边了。
“将军真的要引我部攻击戎兵?”五原城尉只知从李牧南下是要作战,李牧不说,他也不好向李牧打听什么们。他想着李牧这回的目标不是杀败义渠戎人,却不想李牧反倒是要“救”戎人一把,把他们引回秦地。
而城尉更是知道一个事实――眼下出了这道临时设立的关卡,便算是出了安全的赵国云中,进入义渠戎人的地盘,随时都可能被赵军压得喘不上气的戎兵反戈一击,造成惨重的伤亡。城尉不能不回想起五原俾将军对他的交待,要他出十卒而还九兵,尽力保体五原兵士们的性命。于是他在这当口之上,再次向李牧提示道:现在回头,还来得急,李将军。
当了此时,李牧倒是与他想到一块去了,只是李牧的想法与他正好相反――李牧寻思着把五原兵全都带到戎人的地界上,让他们知险而勇,知险而进――话说刀都快要架到脖子上了,也由不得你不反抗了。
这样的辣招是李牧在陷队营中所领悟到的。陷队营中的兵士皆是触犯了军中法度,要掉脑袋的主儿,而他们所犯下的事儿,其中也不缺乏杀人放火,作奸犯苛的大罪大过,这些兵油子的素质恐怕只比质朴纯厚的普通兵士差,在战场之上定是第一个逃命奔跑的人。可是,到了陷队营中的这样的老兵油子却是个个皆为以一当十的勇猛之士――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前面是敌军,后面是督战的己方兵士,只要他们心生后退之意,可能再刚后退一步,便会被己方的射手给射成箭靶子;于是他们只好奋勇前进,立得战功方才有生路可走。
李牧现在正是要用军中管制陷队之士的方子,来给五原兵士们治治临战怯敌的毛病――当然,这也是五原城尉最不想看到的,把他的袍泽送到绝死之地,以激发其求生之欲的战术;因为在他的眼中,李牧是在玩火,是拿他的兄弟们的性命打赌,是用袍泽的血液来染血自己通向名将之路的地毯。
“虽说那些守亲步卒是代郡兵士,可是他们也是我赵国边兵,将军为何如此对待自家兄弟?”五原城尉向深绿之中夹杂着枯黄之色的山林中望去,看着半隐半再于林木中的军帐,故意带着一份怒意“责问”李牧,言下之意:你要怎么对带我们云中军,我们五原城的人马?
李牧看了看他,也不多说别的只是就事论事道:“都尉放心,我已问过他们,不过一日过后,后方换防的兵士就要来与他们交接岗哨,到那时,自然有人放了他们――再说在捆绑他们之间已经给他们喂足了汤水肉脯,就是饿也饿不着他们的!”
李牧也向城尉表态:放心,跟我混,没有错的!
“这……”城尉不好把话说白,又只好把头一埋,不再做声,当然,他也不再配合李牧催促全军前进了。
听着帐外连绵不断,与滔滔河水共鸣同响的马蹄之声,感触着地面所传导来的一阵阵震颤,守关的兵卒们虽不能说话,最已经用眼神相互交流起来:“我的娘诶,好在没有和他们打起来,要不然……听这声儿,,能弄出这番动静来的,少说也是三、五千人吧……”
众兵眼神中透露出唏吁不已的神光,却也更加迷茫――这一支大军是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又为何如此对我……更不知他们是从何而去,去向何方。
***
山谷间山岚阵阵,河岸边河风股股,虽是清凉凛冽,虽是吹得纵马快步的骑兵双眼半闭,却让他们感不到一丝寒意――因为此时已入义渠戎人的地盘,意料之中的遭遇之战随时都可能发生,众兵们那还有心情去叹风冷天寒,皆从精神抖擞之样,四下观望着山间林中,是否有异样之景,好提前做出预防。
“如此清风沁人,何不让旌旗招展,振奋我军士气!来人啊,快把咱们的大旗支起来,支地高高的,让它迎着飞,飞起来!”李牧见众人皆是脸色凝重,一脸的紧张,甚至有人一手勒住缰绳,一手抚剑,几欲拔剑而出的样子,但下令道。
众人以为他们的长官是要缓解一下中军紧张肃杀之气,便照令而作。
“将军……我等先前在自家地界上是偃旗息鼓,怎么到了敌兵贼人的地盘上了,反而要大张旗鼓,做出架势来?这不是要招来戎兵围攻吗?”身边的骑都尉对李牧的反常做法提出了置疑。
“作出架势来?对啊,不光是要做出架势来,还要拿出声势来!”李牧也不看骑都尉一眼,却对骑都尉的话颇有心得的样子,再次令道:“我们全军来歌上一曲吧……我歌《无衣》,众兵来和如何?”
先前心事沉重的众骑兵们因为看到眼前那一面面赤色的赵军大旗如火焱一般在风中欢快翻动着,就好像看到眼前出现一团团雄雄营火一般,心中顿生暖意,也大感快尉了不少;现在又听自家将军一声令下,要他们随歌而和,自然是连声应诺,莫不相从。
“将军……”骑都尉还要说什么,可话到了口边儿,却被李牧的嘹亮歌声止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李牧把头一仰,如雁门一带的牧人放歌时的动作一般,对着谷中青山绿水,对着空中苍天白云,连声歌道。
顿时,山林之中,草木之间激荡起了雄壮的声音。
“兄弟们唱起来啊!”李牧再次令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
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用惯了长戈重戟,利矛大殳的阵战步兵们平时只知长杆兵器的强处,知道只要双有紧握长杆,将兵锋向前,它们就可以拒敌于十步之外,使敌方兵刃不得近身,更伤害不到自己。可是现在他的那份自己却在使用短兵器的雁门骑兵兄弟面前崩溃了,透过近在脖颈之间的利剑刃锋所传导来的阵阵寒气,他们第一次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一寸短一寸险”。
所为有“一寸短一寸险”中的“险”字,说得是短兵器灵活而具危险性,对于短兵器的使用者来说,看中的是其攻击频率高,留给对手的反应时间短,且攻击命中率高,对手很难躲;当然,对于这个“险”字还有一半是留给短兵器的使用者自己的――要想避开对手长兵器之强,而攻击对手却不伤到自己,所靠的除了平时苦练而得到的格斗技巧之外,更需要使用短兵器者自身先天具备或者是后天练就的勇气与自信,敢于直面危局而不乱的勇气与自信。
而这一切,技巧、勇气与自信正是李牧与他这些常年与狡诈凶悍的胡骑较量的骑兵兄弟们所具备的。
两个身收相当的剑客游侠比武,从十步之外,冲到近身之处,在距离很近的情势之下,剑更短的那一个剑客往往能活下来,因为短一点儿的剑更利于快速拔出,抢先攻击――卒长曾经听一些观看过邯郸剑客的生死决斗的人吹嘘道,当时他不以为然,不过这会他算是知道什么叫绝非空穴来风,凭空杜撰了。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脑子飞快转动,思考着对他长剑相向的这名俾将军是什么来头,也好找个机会跪地俯地求饶――这卒长还算是个聪明人,还多少有点儿自知之明,知道是逃不掉的,脑中所想不是找机会逃走。
见看着自己的头儿被不善的来者制住了脖颈要害,而自己这头也不好过,不是被利器顶在胸前,就是感到背后有一股子寒气袭来――八成是背后有人也把兵锋对着自己的软肋了吧。
众步卒再定神一看,也失去了反抗的勇气――原来来者有百十来号人,就是一人一剑,也是有两把凶器正对着自己父母生养的肉身上,就算是拼死了与他们缠打在一起,人家也比你多出一张口来,可以多咬你一口。
“放下兵器!”李牧见众步卒已经无力反击,时机成熟,便在被他以长剑封喉的卒长耳边大声叫道,那声音洪亮,直震得卒长耳中发鸣,心中发慌。
“都,都放……放下!”卒长一面给他的手下递束手就擒的手势,一面身体力行地解下腰间的配剑。
一时间,山涧河谷之中回荡起了声声清脆入耳的金属与地面坚时相击之声,恰似这些步卒为李牧骑军奏起了轻快的进军曲目。
“大人、将军……您这是……有话好好说,好好说!”看到自己的手下放下了兵器,卒长并不为缴械投降、束手就擒并可能任人宰割、坐以待毙而感到半点恐惧,反而把这一系列动作当成了向李牧讨功邀赏的本钱。
“我们没有通关的碟册,于是便自己做了一个!”李牧轻抖手中利剑,意示道:我们现在要强过此处!我这手中之剑就是最好的通关的碟册,现在你应也要应,不应也要应!
“将军请自便……请自便,只是前面路途艰险,又可能有戎人阻截,在下只怕将军这点人马――是过不去的!”卒长本想讨好,想要做出关心李牧安危的样子与李牧套个近乎,却一时找不到好的说词,嘴拙之间就把话说成了如此的潜词:你们过了我这一关,也走不远的,不如就这么推回去,我就当不知道这事儿,大家相安无事,两全其美。
“我们过得去,过不去,那是我们自己的事儿,就不用你小子操这份闲心了!”李牧一边咧轻笑,一边毁手示意,众兵边七手八脚的把守关步卒们全都绑了起来。
骑兵们的行动自然是下坏了众步兵小卒,一个个连声求爷爷吿奶奶的求饶,以为骑兵们要把他们一绑,然后再补上一剑……
事情做到这里,那卒长反而安心了不少,李牧下令绑了他们,而不是一剑下去,杀死他们,至少说明李牧不想杀他们,最少,他们哥几个眼下是没有性命之忧了。卒长现在也只有怨天尤人,怨他的上峰怎么会把他们这么一点子人马,放到这处深山老林之中,来守卫这处险要隘口,又怎么这么巧,在他们这群人马当值之时就碰上了李牧这个天煞孤星,害得他们受此惊吓――老将庞援的一时疏忽,总于成就了李牧们的隐蔽行动,也让这些倒霉的步卒们代他老人家受了过。
眼看着众步卒像小鸡似地,被绑成了一串,李牧心中还真有一点可乐,当然,更有一丝同情。于是他再上前去,把长剑一比,在卒长面前晃悠了一下,然后问道:“你们何时换岗?”
“还有一天的样子……我们的大营距离此处大约一半天的路程,每三日换防一次……”卒长边回着李牧边在心中骂道:我就这么走背运,这档子事儿,偏偏就让给撞上了!莫不是那回睡的那小寡妇骂的天杀的、不得好死灵验了吧?
卒长那个悔啊,而他们手下们那个怕啊。
李牧一听,放心了不少,便对卒长言道:“好吧,那就委屈一下众兄弟了,这人饿上一天半日的,死不了的!”
接着,李牧回过头来,眼中带着一丝恶意作怪的光,对自己的部下令到:“先灌他们个水饱,人一天不吃可以,可是不喝点可就回把人给渴死了。然后把他们的脚子给绑了,嘴给塞上,全都扔到军帐里去!”
一听李牧不杀自己,卒长也不再多问什么李牧为什么要绑他们,又为何要强硬过关,只是把头一点,连声谢道:“多谢将军不杀之恩,多谢将军……快,还不快多谢将军!”
卒长虽不是什么能人,却也是众步卒的兄长头领,也知道爱护手兄弟。
“多谢将军……”在被封上口前,众兵也学着他们的头儿的样子,连声请谢道。
***
“将军,这里的守关兵士呢?”五原城尉一面指挥着他的兵士向南而去,面四下环视,看到关口之处除了被掀翻在路旁的拒马路障,以及路边一座空无一人的单阙造型的岗哨箭楼之外,别无他物,便向李牧问道。
李牧知道五原城尉已经是心中生疑,却又不好在半道上与他反脸,搞得同室操戈,血溅袍泽,于是有意先唬后抚道:“全都我扔到河里去了!”
李牧在说话之间,却向山坡上的一两处军帐望去,言外之意已经明了:全押在帐蓬里边了。
“将军真的要引我部攻击戎兵?”五原城尉只知从李牧南下是要作战,李牧不说,他也不好向李牧打听什么们。他想着李牧这回的目标不是杀败义渠戎人,却不想李牧反倒是要“救”戎人一把,把他们引回秦地。
而城尉更是知道一个事实――眼下出了这道临时设立的关卡,便算是出了安全的赵国云中,进入义渠戎人的地盘,随时都可能被赵军压得喘不上气的戎兵反戈一击,造成惨重的伤亡。城尉不能不回想起五原俾将军对他的交待,要他出十卒而还九兵,尽力保体五原兵士们的性命。于是他在这当口之上,再次向李牧提示道:现在回头,还来得急,李将军。
当了此时,李牧倒是与他想到一块去了,只是李牧的想法与他正好相反――李牧寻思着把五原兵全都带到戎人的地界上,让他们知险而勇,知险而进――话说刀都快要架到脖子上了,也由不得你不反抗了。
这样的辣招是李牧在陷队营中所领悟到的。陷队营中的兵士皆是触犯了军中法度,要掉脑袋的主儿,而他们所犯下的事儿,其中也不缺乏杀人放火,作奸犯苛的大罪大过,这些兵油子的素质恐怕只比质朴纯厚的普通兵士差,在战场之上定是第一个逃命奔跑的人。可是,到了陷队营中的这样的老兵油子却是个个皆为以一当十的勇猛之士――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前面是敌军,后面是督战的己方兵士,只要他们心生后退之意,可能再刚后退一步,便会被己方的射手给射成箭靶子;于是他们只好奋勇前进,立得战功方才有生路可走。
李牧现在正是要用军中管制陷队之士的方子,来给五原兵士们治治临战怯敌的毛病――当然,这也是五原城尉最不想看到的,把他的袍泽送到绝死之地,以激发其求生之欲的战术;因为在他的眼中,李牧是在玩火,是拿他的兄弟们的性命打赌,是用袍泽的血液来染血自己通向名将之路的地毯。
“虽说那些守亲步卒是代郡兵士,可是他们也是我赵国边兵,将军为何如此对待自家兄弟?”五原城尉向深绿之中夹杂着枯黄之色的山林中望去,看着半隐半再于林木中的军帐,故意带着一份怒意“责问”李牧,言下之意:你要怎么对带我们云中军,我们五原城的人马?
李牧看了看他,也不多说别的只是就事论事道:“都尉放心,我已问过他们,不过一日过后,后方换防的兵士就要来与他们交接岗哨,到那时,自然有人放了他们――再说在捆绑他们之间已经给他们喂足了汤水肉脯,就是饿也饿不着他们的!”
李牧也向城尉表态:放心,跟我混,没有错的!
“这……”城尉不好把话说白,又只好把头一埋,不再做声,当然,他也不再配合李牧催促全军前进了。
听着帐外连绵不断,与滔滔河水共鸣同响的马蹄之声,感触着地面所传导来的一阵阵震颤,守关的兵卒们虽不能说话,最已经用眼神相互交流起来:“我的娘诶,好在没有和他们打起来,要不然……听这声儿,,能弄出这番动静来的,少说也是三、五千人吧……”
众兵眼神中透露出唏吁不已的神光,却也更加迷茫――这一支大军是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又为何如此对我……更不知他们是从何而去,去向何方。
***
山谷间山岚阵阵,河岸边河风股股,虽是清凉凛冽,虽是吹得纵马快步的骑兵双眼半闭,却让他们感不到一丝寒意――因为此时已入义渠戎人的地盘,意料之中的遭遇之战随时都可能发生,众兵们那还有心情去叹风冷天寒,皆从精神抖擞之样,四下观望着山间林中,是否有异样之景,好提前做出预防。
“如此清风沁人,何不让旌旗招展,振奋我军士气!来人啊,快把咱们的大旗支起来,支地高高的,让它迎着飞,飞起来!”李牧见众人皆是脸色凝重,一脸的紧张,甚至有人一手勒住缰绳,一手抚剑,几欲拔剑而出的样子,但下令道。
众人以为他们的长官是要缓解一下中军紧张肃杀之气,便照令而作。
“将军……我等先前在自家地界上是偃旗息鼓,怎么到了敌兵贼人的地盘上了,反而要大张旗鼓,做出架势来?这不是要招来戎兵围攻吗?”身边的骑都尉对李牧的反常做法提出了置疑。
“作出架势来?对啊,不光是要做出架势来,还要拿出声势来!”李牧也不看骑都尉一眼,却对骑都尉的话颇有心得的样子,再次令道:“我们全军来歌上一曲吧……我歌《无衣》,众兵来和如何?”
先前心事沉重的众骑兵们因为看到眼前那一面面赤色的赵军大旗如火焱一般在风中欢快翻动着,就好像看到眼前出现一团团雄雄营火一般,心中顿生暖意,也大感快尉了不少;现在又听自家将军一声令下,要他们随歌而和,自然是连声应诺,莫不相从。
“将军……”骑都尉还要说什么,可话到了口边儿,却被李牧的嘹亮歌声止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李牧把头一仰,如雁门一带的牧人放歌时的动作一般,对着谷中青山绿水,对着空中苍天白云,连声歌道。
顿时,山林之中,草木之间激荡起了雄壮的声音。
“兄弟们唱起来啊!”李牧再次令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