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南宋海上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张旭在怀远驿住了一个多月,从三月底等到五月中旬,都等不到礼部的人来安排觐见的事情,好像临安朝庭的人压根儿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一件事似的,这让张旭大为着急。此事让他感觉到有一种诡异的感觉,但却又无可奈何。拼了命,一时也想不出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这一天,张旭呆在驿馆里面,南宋朝礼部高官大员们照例又没人理张旭。张旭闲极无聊,天天去各大部门找小官小吏们聊天打屁,现在也觉得什么劲,于是便带着自已的贴身保镖杨波,上街去走走。
作为南宋朝庭行在的临安,乃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地全球第一城市。这座依京杭大运河和西湖而兴起的城市,是南宋全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经济中心,还是文化教育中心。由此原因,这个时代的临安,既透着一种*肃穆的气息,又不失西子湖畔孕育的优雅舒适和钟灵毓秀。这个时代的临安可比后世的北京在中国还要牛比。全城居民已经超过一百万的大关。与泉州四方商为云集,追逐金钱,并且有较重的胡人风俗气息有所不同,虽然临安的外国商人更多,人们对待外国人也更为友好和开放,但是临安绝对是中国文化气氛。许多在泉州生活经商的胡人还顽强地保持着本民族的习俗,但在临安,所有的外国人从衣着,到语言,到风俗习惯,都在努力汉化,使自己看上去也像是一个宋人。临安虽然在经济上比泉州更发达,也更人流如织,更熙熙攘攘,但整座城市却没有给人一种铜臭的感觉,反而有一种优雅舒适的生活品位,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张旭和杨波两人沿街闲逛,看到什么都要忍不住好奇一番。说实在的话,在两个不同的文明时代生活过的张旭,很少逛街,偶尔上街,也只是浮光掠影式地匆匆浏览而过。很少像现在这样慢悠悠地在街上闲逛的。
只见城内各条街道上密密麻麻的店铺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商品,有香料,水果,药材,小装饰品能及珍珠等各类商品,每类商品又都分为好多品种。比如,香料就有花椒、桂皮、丁香、胡椒、陈皮、茴香、肉蔻等许多种,还有一些张旭根本叫不上来名字。水果则有桃子,梨子,荔枝等,还有从别的地方贩来的葡萄干等。还有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书店和文房四宝店。当然专门卖酒的酒店和宴客的酒楼也绝对不少。酒楼里面还有歌女为客人助兴。不断地飞出一些软腻柔滑的歌声,让人听了,不由得酥到骨子里头去。街道上还有不少公共浴室,里面都有男女仆人提供服务。
除此之外,张旭发现还有十个大广场或市场,这些广场每边长度都接近两里。大街位于广场前面,街面宽四十步从城的一端笔直地延伸到另一端,有许多较低的桥横跨其上。这些方形市场彼此相距十来里。在广场的对面,有一条大运河与大街的方向平行。这里的近岸处有许多石头建筑的大货栈,这些货栈是为那些携带货物从印度和其它地方来的商人而准备的。从市场角度看,这些广场的位置十分利于交易。听说,每个市场在一星期的三天中,都有四、五万人来赶集。所有你能想到的商品,在市场上都有销售。
大街上的行人当中,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不由自主地带着一股子一个国家首都百姓特有的骄傲,自豪。言谈举止当中,带着一股子睥睨天下的气概。时不时飘过的一些士子,更是带着一种我不是正常人类,我是天上星星的骄傲神色,在高谈阔论当中,更有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眼下,这些百姓和士子们谈论最热门的话题,当然是刚刚拉开序幕的开禧北伐了。
张旭在历史书上,对这件事的最后结果很清楚。可眼下这些百姓们和士子们当然不可能清楚,于是说起来,个个都仿佛亲临前线,浴血厮杀一般。又或者个个都是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统帅,似乎大军一出,北方大金国就会望风而逃,北方大片的失地就会轻易地收回来一样。那些士子们更是丫丫:北方受苦受难的百姓,一听闻王师到来,就会立刻倾巢而出,箪食引浆,夹道欢迎。
张旭走着逛着,不知不觉当中,就来到了西湖边上。只见这十三世纪初期的西子湖湖水很是清澈澄明。远远看过去,湖面一片碧绿,上面长着许多的荷叶。那些荷叶晶莹碧绿,像是一个个倒扣的伞盖,煞是可爱。更有那零零落落,含苞待放的荷花花骨朵,钻出水面,给湖面又添了雅致。
张旭逛到西湖边上,便看到一座纯用竹子搭建而成的别墅。别墅大门顶上有一块匾额,匾额上有四个大字:相宜竹舍。看样子,这名字似乎取自苏东坡的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别墅有房有院还有围墙,那房子有两层,还开有窗户。看上去经常有人打扫,纤尘不染。院子里面也种了一些竹子。那青翠的竹子叶仿佛不甘院子里的寂寞束缚,顽强地探出了墙外。
今天这相宜竹舍里面一点也不寂寞。大门洞开,院子里面摆了一张大大的竹制圆桌,桌旁边摆了一圈的竹椅子,竹椅子上坐了六七名,穿得红红绿绿,打扮得像是招花蝴蝶般,明艳动人,青春年少的女孩儿。这群女孩儿,看样子,年约在十七八岁,身边还各有一个男伴。
那些女孩儿都闲闲地坐在椅子上,那些男伴们则在身边献殷勤。有欢声笑语在男伴手中品尝水果的,有亲热帮忙擦汗的,也有只管两人在那儿柔情蜜意地悄声说着情话的。
欢声笑语当中,有一位女孩儿,以丝巾蒙着双眼,站在院子中那一丛竹林下面,双手拿着两块类似于山东快块的竹板子,一下一下地互相拍打敲击着。
竹板声声中,那些围坐了一圈的女孩儿们,手中正传递着一朵绢花。那传到谁的手里,谁就像是接到了烧红了的炭火似的,赶紧地就传给下一位。
传着传着,当绢花传到一位身材丰满,面庞圆润,手背上长满了婴儿般地可爱的肉窝窝的大眼睛女孩儿时,那竹板声刚好停下。
其他女孩儿们和那些男伴们轰然叫好,纷纷叫道:“韩竹韵,轮到你了。好久都没听到你作词了。我们都望穿秋水了,你快作一首词让我们享用享用!”
那个叫做韩竹韵的姑娘,手拿着娟花,脸上带着柔柔... -->>
张旭在怀远驿住了一个多月,从三月底等到五月中旬,都等不到礼部的人来安排觐见的事情,好像临安朝庭的人压根儿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一件事似的,这让张旭大为着急。此事让他感觉到有一种诡异的感觉,但却又无可奈何。拼了命,一时也想不出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这一天,张旭呆在驿馆里面,南宋朝礼部高官大员们照例又没人理张旭。张旭闲极无聊,天天去各大部门找小官小吏们聊天打屁,现在也觉得什么劲,于是便带着自已的贴身保镖杨波,上街去走走。
作为南宋朝庭行在的临安,乃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地全球第一城市。这座依京杭大运河和西湖而兴起的城市,是南宋全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经济中心,还是文化教育中心。由此原因,这个时代的临安,既透着一种*肃穆的气息,又不失西子湖畔孕育的优雅舒适和钟灵毓秀。这个时代的临安可比后世的北京在中国还要牛比。全城居民已经超过一百万的大关。与泉州四方商为云集,追逐金钱,并且有较重的胡人风俗气息有所不同,虽然临安的外国商人更多,人们对待外国人也更为友好和开放,但是临安绝对是中国文化气氛。许多在泉州生活经商的胡人还顽强地保持着本民族的习俗,但在临安,所有的外国人从衣着,到语言,到风俗习惯,都在努力汉化,使自己看上去也像是一个宋人。临安虽然在经济上比泉州更发达,也更人流如织,更熙熙攘攘,但整座城市却没有给人一种铜臭的感觉,反而有一种优雅舒适的生活品位,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张旭和杨波两人沿街闲逛,看到什么都要忍不住好奇一番。说实在的话,在两个不同的文明时代生活过的张旭,很少逛街,偶尔上街,也只是浮光掠影式地匆匆浏览而过。很少像现在这样慢悠悠地在街上闲逛的。
只见城内各条街道上密密麻麻的店铺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商品,有香料,水果,药材,小装饰品能及珍珠等各类商品,每类商品又都分为好多品种。比如,香料就有花椒、桂皮、丁香、胡椒、陈皮、茴香、肉蔻等许多种,还有一些张旭根本叫不上来名字。水果则有桃子,梨子,荔枝等,还有从别的地方贩来的葡萄干等。还有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书店和文房四宝店。当然专门卖酒的酒店和宴客的酒楼也绝对不少。酒楼里面还有歌女为客人助兴。不断地飞出一些软腻柔滑的歌声,让人听了,不由得酥到骨子里头去。街道上还有不少公共浴室,里面都有男女仆人提供服务。
除此之外,张旭发现还有十个大广场或市场,这些广场每边长度都接近两里。大街位于广场前面,街面宽四十步从城的一端笔直地延伸到另一端,有许多较低的桥横跨其上。这些方形市场彼此相距十来里。在广场的对面,有一条大运河与大街的方向平行。这里的近岸处有许多石头建筑的大货栈,这些货栈是为那些携带货物从印度和其它地方来的商人而准备的。从市场角度看,这些广场的位置十分利于交易。听说,每个市场在一星期的三天中,都有四、五万人来赶集。所有你能想到的商品,在市场上都有销售。
大街上的行人当中,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不由自主地带着一股子一个国家首都百姓特有的骄傲,自豪。言谈举止当中,带着一股子睥睨天下的气概。时不时飘过的一些士子,更是带着一种我不是正常人类,我是天上星星的骄傲神色,在高谈阔论当中,更有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眼下,这些百姓和士子们谈论最热门的话题,当然是刚刚拉开序幕的开禧北伐了。
张旭在历史书上,对这件事的最后结果很清楚。可眼下这些百姓们和士子们当然不可能清楚,于是说起来,个个都仿佛亲临前线,浴血厮杀一般。又或者个个都是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统帅,似乎大军一出,北方大金国就会望风而逃,北方大片的失地就会轻易地收回来一样。那些士子们更是丫丫:北方受苦受难的百姓,一听闻王师到来,就会立刻倾巢而出,箪食引浆,夹道欢迎。
张旭走着逛着,不知不觉当中,就来到了西湖边上。只见这十三世纪初期的西子湖湖水很是清澈澄明。远远看过去,湖面一片碧绿,上面长着许多的荷叶。那些荷叶晶莹碧绿,像是一个个倒扣的伞盖,煞是可爱。更有那零零落落,含苞待放的荷花花骨朵,钻出水面,给湖面又添了雅致。
张旭逛到西湖边上,便看到一座纯用竹子搭建而成的别墅。别墅大门顶上有一块匾额,匾额上有四个大字:相宜竹舍。看样子,这名字似乎取自苏东坡的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别墅有房有院还有围墙,那房子有两层,还开有窗户。看上去经常有人打扫,纤尘不染。院子里面也种了一些竹子。那青翠的竹子叶仿佛不甘院子里的寂寞束缚,顽强地探出了墙外。
今天这相宜竹舍里面一点也不寂寞。大门洞开,院子里面摆了一张大大的竹制圆桌,桌旁边摆了一圈的竹椅子,竹椅子上坐了六七名,穿得红红绿绿,打扮得像是招花蝴蝶般,明艳动人,青春年少的女孩儿。这群女孩儿,看样子,年约在十七八岁,身边还各有一个男伴。
那些女孩儿都闲闲地坐在椅子上,那些男伴们则在身边献殷勤。有欢声笑语在男伴手中品尝水果的,有亲热帮忙擦汗的,也有只管两人在那儿柔情蜜意地悄声说着情话的。
欢声笑语当中,有一位女孩儿,以丝巾蒙着双眼,站在院子中那一丛竹林下面,双手拿着两块类似于山东快块的竹板子,一下一下地互相拍打敲击着。
竹板声声中,那些围坐了一圈的女孩儿们,手中正传递着一朵绢花。那传到谁的手里,谁就像是接到了烧红了的炭火似的,赶紧地就传给下一位。
传着传着,当绢花传到一位身材丰满,面庞圆润,手背上长满了婴儿般地可爱的肉窝窝的大眼睛女孩儿时,那竹板声刚好停下。
其他女孩儿们和那些男伴们轰然叫好,纷纷叫道:“韩竹韵,轮到你了。好久都没听到你作词了。我们都望穿秋水了,你快作一首词让我们享用享用!”
那个叫做韩竹韵的姑娘,手拿着娟花,脸上带着柔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