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司马懿吃三国(大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着他俩,面如古潭,水波不兴。
孙资带着那人一齐跪下拜道:“微臣带甄太后当年的侍婢刘氏谒见陛下。”曹叡默视片刻,缓缓说道:“平身。孙爱卿,让刘氏以真面目见朕。”
孙资一点头,拉着刘氏站了起来,为她掀去面纱,揭去黑袍。曹叡定睛一看,但见此妇人年纪三十五岁左右,相貌温婉,仪态倒也有些不俗。他微一沉吟,慢慢开口说道:“刘氏,你既称自己乃是当年甄太后侍婢,可有什么证据?”
刘氏不卑不亢地向曹叡答道:“陛下三四岁时,奴婢便随甄太后服侍过您。恐怕陛下当时年幼,而奴婢又在宫外流离多年,所以陛下早已回忆不起奴婢了。奴婢却还记得陛下一些事情。陛下腹部有一大块状如游龙的青色胎记,后背又有七颗排成北斗七星状的红痣……这些都是陛下贵为天子的异兆啊……”
曹叡听着,猛一挥手,道:“止!”那刘氏急忙噤口不语。孙资一见,便知这刘氏所言属实,其曾为甄太后侍婢的身份当无疑义。曹叡沉吟片刻,又问:“你且将当年甄太后如何含冤暴毙的情形如实道来。朕将仔细倾听。”
于是,刘氏便哭哭啼啼、哀哀怨怨地讲起了十年之前发生在先帝一朝时甄、郭二妃争宠失和而造成的那些悲剧来。当时的郭贵嫔向先帝告发甄皇后言行不检,写诗作赋含有风月之情,似与他人有奸情,激起先帝勃然狂怒,当场不由分说赐鸩酒毒死了甄皇后。后来,郭贵嫔为防甄皇后诉其冤于九泉之下的太祖魏武帝,在其出殡之日,还让人将甄皇后披发覆面,以糠塞口,极尽污辱亵渎之能事。事后,郭贵嫔又大行杀戮,几乎将甄皇后身边的所有奴婢赶尽杀绝,只有刘氏和极少极少的几个宫女拼命逃了出来。而刘氏隐姓埋名,深藏民间,忍辱偷生,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见到甄皇后的儿子——当今的皇上,以申明冤情,为主母报仇。
曹叡听着,只觉胸中怒火熊熊,几乎不能自抑。孙资见他脸色铁青难看,急忙喝住刘氏,令她出外等候,然后,他劝曹叡道:“陛下,事已如此,还望不可轻动雷霆之怒,以免伤了龙体。”
“朕贵为天子,权倾天下,岂可生母横遭冤死而不为其复仇?”曹叡双眼通红如血,紧咬着牙一字一句地说道,“郭氏贱妇,真是蛇蝎心肠,为了贪图荣华富贵,竟敢行凶害我母后!其罪天地难容,朕誓必除之!”
孙资待他稍稍怒气平复,又道:“请陛下暂且息怒,禁军都尉司马昭也带了一个人来,要求谒见陛下。陛下准还是不准?”
“何人?”曹叡定了定神,慢慢恢复了身为君王的威严与沉静,冷冷问道。孙资缓缓说道:“此人乃是郭太后之弟、中垒将军郭表府中的一个家丁,据说有极紧要的机密大事面禀陛下!”
曹叡沉吟片刻,道:“宣。”孙资应声走到御书房门口,向外招手示了示意。不一会儿,便见司马昭领着一个神色萎靡的皂衣汉子疾步而入,拜倒在地。
曹叡看了看司马昭,见他神色似乎略显紧张,便和颜悦色地吩咐道:“司马爱卿平身,有事禀来,不必拘礼。”
皇上中正平和的话声便如神秘的天籁之音穿透了空间,一字一句清清亮亮地在司马昭的耳畔缓缓响起,使得他心中为之微微一漾,萌生出一种莫名的激动来。他
应声抬头看了看曹叡——毕竟自从他一个多月前留在京城被封为宫中的禁军都尉以来,他还一直未曾像今天这样近距离地观察过这位年纪与他相仿的大魏天子,心中自然难免有些忐忑不安。
在他看来,这位执掌着中原神州至高权柄的少年皇帝,在那清俊脱俗的面目之间隐隐透着几分与他自身年龄很不相称的精明与老成,然而他的眉宇之际又似乎带着一丝抹不去的淡淡的忧虑与哀伤,这便在无形中冲淡了他的威严与庄重。皇上毕竟还是阅历太浅呀!司马昭在心底暗暗一叹:他终究逃脱不了身居深宫、少不更事的弊病,其心性才智都远远未曾磨砺到“静则稳如泰山,动则矫若游龙”的境界。当下,他不再多想,只是迎着曹叡那故示雍然大度的眼神,长身而起,昂然禀道:“陛下,微臣昨夜在永安宫附近巡察时,看到此人一身宦官装束,探头探脑,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便拿下盘问。不料一问之下,竟从他口中查出了一个极大的阴谋。兹事重大,微臣只得转告孙大人,要求前来面见陛下禀报详情。”
他话音一落,场中顿时静了下来,静得水滴有声。曹叡就坐在那龙床之上,面色一滞,慢慢变得深沉凝重起来,让人看不到底。如果说,他在孙资、刘放二人面前还可直抒胸臆,那是由于孙、刘二人是他视为左膀右臂的近臣、旧臣的缘故——那么,面对司马昭这样一个有些陌生的四品官吏,他还得必须保持自己的王者气象让人敬而远之。所以,他压抑住了自己强烈的好奇心,傲然自持,缓缓开口问道:“是何阴谋?”那语气,那态度,仿佛对一切阴谋都视为雕虫小技,不值一哂。
司马昭转身用手一指那跪伏在地战战兢兢的皂衣汉子,道:“此人乃是中垒将军郭表府中的家丁郭三。他现已供认,昨夜潜入永安宫逡巡,是准备向郭太后送一封密函进去。密函之中,便有郭表与郭太后里应外合,准备散布谣言、诽谤陛下、扰乱朝野,然后乘机发兵入宫废帝另立新君的绝大阴谋!”
顿时,御书房中又是一片死一般的沉寂。终于,“砰”的一响打破了这片沉寂——却见曹叡一拍书案,满脸怒容,大叱一声:“放肆!”他这一举动,竟震得司马昭与孙资心头一颤,二人急忙跪了下去。
曹叡从龙床上站起身来,在书案后迅速来回疾走了几趟,这才慢慢抑住了胸中怒火,道:“这等乱臣贼子,竟然胆敢铤而走险犯上作乱!朕听了不觉大怒,方才是一时失言而叱,与卿等无关。卿等平身。司马爱卿,他们究竟想要散布何等丑恶的谣言来诽谤朕?”
司马昭狠狠踹了那郭三一脚,厉声斥道:“你这狗奴才,把你知道的全都告诉陛下。”
郭三头也不敢抬起,全身筛糠一样哆嗦个不停,话也说不利索了:“他……他们将要……派……派人前往四方州郡到处张贴告示,污……污蔑陛下并非先帝爷的亲生骨肉,而是当年甄太后与逆贼袁熙所……所生的孽……孽种,要文武百官行动起来,公开废……废掉陛下,另……另立新君!”
曹叡听着,满口钢牙咬得“咯咯”直响。他满脸通红,背负双手,急速地在御书房中踱起步来,边踱边说:“朕本想在击退蜀寇之后再腾出手来处理这萧墙之忧。不料这些乱臣贼子自知末日将近,不甘雌伏,便蠢蠢欲动,借机发难。朕只能提前下手了!”他停下脚步顿了一顿,又道:“看来,朕当初让司马大将军留下五万人马屯守长安以备不测,这一举措是对的。这让朕有了雷霆出击的底气!”
说着,他忽然转过头来看着司马昭,赞道:“司马爱卿向朕及时揭发了逆党的阴谋,忠勇可嘉,朕要重重赏你!看来你们司马家中人果然个个都是深孚朕望的栋梁之臣!你等为朕出生入死分忧解难,朕日后必有重报!”
天下万事万物变化之扑朔迷离、波诡云谲,莫过于宫廷政变——一夜之间,一切已是天翻地覆。这天早晨起来,魏国文武百官刚一上朝,就听闻守在大殿门口的宦官们通报了两条震惊天下的重要消息:
一条消息就是昨晚深夜,禁军都尉司马昭奉旨率领着一支“天降神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猝然包围了中垒将军郭表的府第,经过一宿的激战,郭府全家上下百余口及近千名家丁、奴婢全被斩杀净尽,罪名是叛君谋逆、诛灭九族;另一条消息就是郭太后因急病暴毙于昨夜丑时,所有大臣依照礼法须将辍朝三日。
随着这两条消息而来的是曹叡的一道圣旨:郭表生前所拥有的中垒将军一职由司马昭取替,直接执掌洛阳城中的两万禁军;同时,宣召驻守长安的度支尚书司马孚暂时调拨三万大军前来洛阳,镇抚京师。
而曹叡也就在这内有禁军掌握在手、外有雄师进驻呼应的前提下,立即有恃无恐地着手对朝中官居三品以上的郭氏党羽进行了大清洗,三日之内便有三十六名高官大吏被削职为民,抄家充公。
当然,郭太后一党的覆灭,与其在军队势力中根基脆弱的因素密不可分,但也有朝廷各位元老大臣站在曹叡一边实施联手打击的缘故。鉴于西汉末年外戚祸国乱政的深刻教训在前,又有郭太后一党专横跋扈的事实在后,在铲除外戚奸党这样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司空陈群、太尉华歆等重臣,竟和远在关中御蜀的政敌司马懿保持了罕见的、高度一致的团结与合作,或明或暗地支持了曹叡对郭氏党羽的赶尽杀绝。这是朝中元老大臣们极其难得的几次通力合作之一,这在魏国的历史记载上也只留下了那么寥寥几笔——一切都由人们心照不宣地执行了下去,并将所有事件的记忆深埋在了心底。自然,这一次朝廷元老大臣们与曹叡齐心合作产生的最佳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效果就是,自魏室开国直至灭亡的数十年间,再也没有出现过像西汉末年王莽那样外戚出身、篡了朝权的逆臣。
由于这一次宫廷政变来得太陡太猛,文武群臣几乎都被弄得有些头晕目眩。他们中间很少有人意识到,作为魏室王朝权力之鼎的支柱——宗室、外戚、重臣之三大因素之中,外戚一派已随着郭太后一党的彻底崩溃而再也无力崛起。而魏国朝廷的权力之车,将由宗室与重臣两匹骏马并驾齐驱带向未来。然而,这“两匹骏马”并驾齐驱扶持朝局的状况又能维系多久呢?它们中间哪一方的势力最终会“一马当先”呢?这些问题似乎离魏国臣民还很遥远,也几乎用不着这么早就来关切。而不少朝臣已经削尖了脑袋,在想方设法去钻营郭氏逆党们空出来的那三十六顶乌纱帽了。
着他俩,面如古潭,水波不兴。
孙资带着那人一齐跪下拜道:“微臣带甄太后当年的侍婢刘氏谒见陛下。”曹叡默视片刻,缓缓说道:“平身。孙爱卿,让刘氏以真面目见朕。”
孙资一点头,拉着刘氏站了起来,为她掀去面纱,揭去黑袍。曹叡定睛一看,但见此妇人年纪三十五岁左右,相貌温婉,仪态倒也有些不俗。他微一沉吟,慢慢开口说道:“刘氏,你既称自己乃是当年甄太后侍婢,可有什么证据?”
刘氏不卑不亢地向曹叡答道:“陛下三四岁时,奴婢便随甄太后服侍过您。恐怕陛下当时年幼,而奴婢又在宫外流离多年,所以陛下早已回忆不起奴婢了。奴婢却还记得陛下一些事情。陛下腹部有一大块状如游龙的青色胎记,后背又有七颗排成北斗七星状的红痣……这些都是陛下贵为天子的异兆啊……”
曹叡听着,猛一挥手,道:“止!”那刘氏急忙噤口不语。孙资一见,便知这刘氏所言属实,其曾为甄太后侍婢的身份当无疑义。曹叡沉吟片刻,又问:“你且将当年甄太后如何含冤暴毙的情形如实道来。朕将仔细倾听。”
于是,刘氏便哭哭啼啼、哀哀怨怨地讲起了十年之前发生在先帝一朝时甄、郭二妃争宠失和而造成的那些悲剧来。当时的郭贵嫔向先帝告发甄皇后言行不检,写诗作赋含有风月之情,似与他人有奸情,激起先帝勃然狂怒,当场不由分说赐鸩酒毒死了甄皇后。后来,郭贵嫔为防甄皇后诉其冤于九泉之下的太祖魏武帝,在其出殡之日,还让人将甄皇后披发覆面,以糠塞口,极尽污辱亵渎之能事。事后,郭贵嫔又大行杀戮,几乎将甄皇后身边的所有奴婢赶尽杀绝,只有刘氏和极少极少的几个宫女拼命逃了出来。而刘氏隐姓埋名,深藏民间,忍辱偷生,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见到甄皇后的儿子——当今的皇上,以申明冤情,为主母报仇。
曹叡听着,只觉胸中怒火熊熊,几乎不能自抑。孙资见他脸色铁青难看,急忙喝住刘氏,令她出外等候,然后,他劝曹叡道:“陛下,事已如此,还望不可轻动雷霆之怒,以免伤了龙体。”
“朕贵为天子,权倾天下,岂可生母横遭冤死而不为其复仇?”曹叡双眼通红如血,紧咬着牙一字一句地说道,“郭氏贱妇,真是蛇蝎心肠,为了贪图荣华富贵,竟敢行凶害我母后!其罪天地难容,朕誓必除之!”
孙资待他稍稍怒气平复,又道:“请陛下暂且息怒,禁军都尉司马昭也带了一个人来,要求谒见陛下。陛下准还是不准?”
“何人?”曹叡定了定神,慢慢恢复了身为君王的威严与沉静,冷冷问道。孙资缓缓说道:“此人乃是郭太后之弟、中垒将军郭表府中的一个家丁,据说有极紧要的机密大事面禀陛下!”
曹叡沉吟片刻,道:“宣。”孙资应声走到御书房门口,向外招手示了示意。不一会儿,便见司马昭领着一个神色萎靡的皂衣汉子疾步而入,拜倒在地。
曹叡看了看司马昭,见他神色似乎略显紧张,便和颜悦色地吩咐道:“司马爱卿平身,有事禀来,不必拘礼。”
皇上中正平和的话声便如神秘的天籁之音穿透了空间,一字一句清清亮亮地在司马昭的耳畔缓缓响起,使得他心中为之微微一漾,萌生出一种莫名的激动来。他
应声抬头看了看曹叡——毕竟自从他一个多月前留在京城被封为宫中的禁军都尉以来,他还一直未曾像今天这样近距离地观察过这位年纪与他相仿的大魏天子,心中自然难免有些忐忑不安。
在他看来,这位执掌着中原神州至高权柄的少年皇帝,在那清俊脱俗的面目之间隐隐透着几分与他自身年龄很不相称的精明与老成,然而他的眉宇之际又似乎带着一丝抹不去的淡淡的忧虑与哀伤,这便在无形中冲淡了他的威严与庄重。皇上毕竟还是阅历太浅呀!司马昭在心底暗暗一叹:他终究逃脱不了身居深宫、少不更事的弊病,其心性才智都远远未曾磨砺到“静则稳如泰山,动则矫若游龙”的境界。当下,他不再多想,只是迎着曹叡那故示雍然大度的眼神,长身而起,昂然禀道:“陛下,微臣昨夜在永安宫附近巡察时,看到此人一身宦官装束,探头探脑,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便拿下盘问。不料一问之下,竟从他口中查出了一个极大的阴谋。兹事重大,微臣只得转告孙大人,要求前来面见陛下禀报详情。”
他话音一落,场中顿时静了下来,静得水滴有声。曹叡就坐在那龙床之上,面色一滞,慢慢变得深沉凝重起来,让人看不到底。如果说,他在孙资、刘放二人面前还可直抒胸臆,那是由于孙、刘二人是他视为左膀右臂的近臣、旧臣的缘故——那么,面对司马昭这样一个有些陌生的四品官吏,他还得必须保持自己的王者气象让人敬而远之。所以,他压抑住了自己强烈的好奇心,傲然自持,缓缓开口问道:“是何阴谋?”那语气,那态度,仿佛对一切阴谋都视为雕虫小技,不值一哂。
司马昭转身用手一指那跪伏在地战战兢兢的皂衣汉子,道:“此人乃是中垒将军郭表府中的家丁郭三。他现已供认,昨夜潜入永安宫逡巡,是准备向郭太后送一封密函进去。密函之中,便有郭表与郭太后里应外合,准备散布谣言、诽谤陛下、扰乱朝野,然后乘机发兵入宫废帝另立新君的绝大阴谋!”
顿时,御书房中又是一片死一般的沉寂。终于,“砰”的一响打破了这片沉寂——却见曹叡一拍书案,满脸怒容,大叱一声:“放肆!”他这一举动,竟震得司马昭与孙资心头一颤,二人急忙跪了下去。
曹叡从龙床上站起身来,在书案后迅速来回疾走了几趟,这才慢慢抑住了胸中怒火,道:“这等乱臣贼子,竟然胆敢铤而走险犯上作乱!朕听了不觉大怒,方才是一时失言而叱,与卿等无关。卿等平身。司马爱卿,他们究竟想要散布何等丑恶的谣言来诽谤朕?”
司马昭狠狠踹了那郭三一脚,厉声斥道:“你这狗奴才,把你知道的全都告诉陛下。”
郭三头也不敢抬起,全身筛糠一样哆嗦个不停,话也说不利索了:“他……他们将要……派……派人前往四方州郡到处张贴告示,污……污蔑陛下并非先帝爷的亲生骨肉,而是当年甄太后与逆贼袁熙所……所生的孽……孽种,要文武百官行动起来,公开废……废掉陛下,另……另立新君!”
曹叡听着,满口钢牙咬得“咯咯”直响。他满脸通红,背负双手,急速地在御书房中踱起步来,边踱边说:“朕本想在击退蜀寇之后再腾出手来处理这萧墙之忧。不料这些乱臣贼子自知末日将近,不甘雌伏,便蠢蠢欲动,借机发难。朕只能提前下手了!”他停下脚步顿了一顿,又道:“看来,朕当初让司马大将军留下五万人马屯守长安以备不测,这一举措是对的。这让朕有了雷霆出击的底气!”
说着,他忽然转过头来看着司马昭,赞道:“司马爱卿向朕及时揭发了逆党的阴谋,忠勇可嘉,朕要重重赏你!看来你们司马家中人果然个个都是深孚朕望的栋梁之臣!你等为朕出生入死分忧解难,朕日后必有重报!”
天下万事万物变化之扑朔迷离、波诡云谲,莫过于宫廷政变——一夜之间,一切已是天翻地覆。这天早晨起来,魏国文武百官刚一上朝,就听闻守在大殿门口的宦官们通报了两条震惊天下的重要消息:
一条消息就是昨晚深夜,禁军都尉司马昭奉旨率领着一支“天降神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猝然包围了中垒将军郭表的府第,经过一宿的激战,郭府全家上下百余口及近千名家丁、奴婢全被斩杀净尽,罪名是叛君谋逆、诛灭九族;另一条消息就是郭太后因急病暴毙于昨夜丑时,所有大臣依照礼法须将辍朝三日。
随着这两条消息而来的是曹叡的一道圣旨:郭表生前所拥有的中垒将军一职由司马昭取替,直接执掌洛阳城中的两万禁军;同时,宣召驻守长安的度支尚书司马孚暂时调拨三万大军前来洛阳,镇抚京师。
而曹叡也就在这内有禁军掌握在手、外有雄师进驻呼应的前提下,立即有恃无恐地着手对朝中官居三品以上的郭氏党羽进行了大清洗,三日之内便有三十六名高官大吏被削职为民,抄家充公。
当然,郭太后一党的覆灭,与其在军队势力中根基脆弱的因素密不可分,但也有朝廷各位元老大臣站在曹叡一边实施联手打击的缘故。鉴于西汉末年外戚祸国乱政的深刻教训在前,又有郭太后一党专横跋扈的事实在后,在铲除外戚奸党这样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司空陈群、太尉华歆等重臣,竟和远在关中御蜀的政敌司马懿保持了罕见的、高度一致的团结与合作,或明或暗地支持了曹叡对郭氏党羽的赶尽杀绝。这是朝中元老大臣们极其难得的几次通力合作之一,这在魏国的历史记载上也只留下了那么寥寥几笔——一切都由人们心照不宣地执行了下去,并将所有事件的记忆深埋在了心底。自然,这一次朝廷元老大臣们与曹叡齐心合作产生的最佳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效果就是,自魏室开国直至灭亡的数十年间,再也没有出现过像西汉末年王莽那样外戚出身、篡了朝权的逆臣。
由于这一次宫廷政变来得太陡太猛,文武群臣几乎都被弄得有些头晕目眩。他们中间很少有人意识到,作为魏室王朝权力之鼎的支柱——宗室、外戚、重臣之三大因素之中,外戚一派已随着郭太后一党的彻底崩溃而再也无力崛起。而魏国朝廷的权力之车,将由宗室与重臣两匹骏马并驾齐驱带向未来。然而,这“两匹骏马”并驾齐驱扶持朝局的状况又能维系多久呢?它们中间哪一方的势力最终会“一马当先”呢?这些问题似乎离魏国臣民还很遥远,也几乎用不着这么早就来关切。而不少朝臣已经削尖了脑袋,在想方设法去钻营郭氏逆党们空出来的那三十六顶乌纱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