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dbiquge.co,山河剑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这时沈嫔一边将那块绢塞进自己的袖中,一面向深宫走去。
深夜,在南京明皇后宫中,建文帝正与皇后马氏讨论国事。
“如今朕已命修撰太祖实录,追尊父亲懿文太子为孝康帝,庙号为兴宗,母吕氏为皇太后,尔为皇后,子文奎为皇太子,三位弟兄皆封有王位。”建文帝轻声向马后说着,接着又略显迟疑地说,“目下几件大事悉已办理完毕,宫内诸事又已妥当。只是……京城之外——各位叔王……”
“妾身在宫中,心早在四野。范中淹所谓,‘在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妾却‘心忧我藩臣’哪!妾乃一介纤纤女流,更兼胸少点墨,本无力忧心国事,奈何为了江山社稷,夙夜犹叹,不能贪图以安逸。至于妾身名份早已置之度外了!”马后说道。
“朕与皇后双双文弱,本是柔情书卷中人,哪堪苦承万世江山之重任。无奈何,皇祖降大任于朕,为保宗庙万世之基业,岂敢稍许懈怠!”建文帝说道,“而今,外藩各位叔王虽是至亲骨肉,不会有特大举动,但看种种迹象,也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先兆。朕当防之!”
正说间,忽报侍讲方孝儒大人求见。建文帝急忙召入。
“启奏陛下,臣近闻风声愈紧,外藩举止甚是可疑。尤其是北方燕王智虑过人,酷类先帝,现在镇守北平,地势形胜,士马精强,万一有变,不可控制,应改封燕王去南昌为好。”尚未能落座,侍讲方孝儒立即密奏道。
“叔王们虽有异动,无非图谋藩镇势力,未必会有篡位之胆?况朕已有卿等忠实之臣呢!”建文帝说,“先生既有防患于未然之心,朕当细思之,可矣。”
“陛下岂不闻隋文杨广的故事?父子至亲,尚具逆谋。”孝儒再三提醒建文帝。
“陛下,当遵重方老先生忠诚之言!”马后也接着说。
“容朕再三思之”建文帝忧郁地说着,回头命身旁太监小林子道,“速请兵部尚书黄子澄大人来见!”
太监领命去了。这里建文帝接着与马后、孝儒研讨安藩对策。
一会儿,黄子澄随太监小林子赶到后宫,参见建文帝。
“黄先生还记得东角门的谈话么?”建文帝急切地问黄子澄,“今日之势已非当时,朕已临朝,四野不平,卿与方先生、兵部尚书齐大人皆朕之临危受命大臣,当竭力辅翼,监制外藩啊!”
“臣等当竭诚保国岂敢忘记‘东角门’千金承诺——”子澄、孝儒齐声答道。
“周因藩王兴起而衰亡,汉因文景之治而削藩,终于带来了强汉武帝宏伟之大业。今日之势,为了建文之大业,此藩必须削去。”黄子澄激昂地站起来,说,“臣也知,削藩乃是一场恶战!当年汉朝虽然削藩成功,然而,晁错却也未能逃脱灭顶之灾。微臣不才,却世食国禄,臣愿做第二个晁错,愿以我血荐家国,愿以我命报君恩。”
黄子澄说罢,全场气氛肃穆。
君臣三人及马后重整衣冠开始长谈。
后宫马皇后宫侧。沈嫔与翠嫔正在争执。
“沈嫔不可过份,这皇上诏书,我辈后宫妇人,岂可随意取走?”建文帝翠嫔见沈嫔从马后房中取走了一份诏书,十分着急,忙与她争夺吵闹。
“你我同为皇嫔,而你已看过,为何独我不能观此书?”沈嫔怒道。
“诏书事关国家,本嫔也未曾观看!”翠嫔道,并问,“我辈宫中人看此何用?”
“这你怎知?因为王子欲观此诏!”沈嫔得意地说,“我与燕王世子相识,世子与皇上乃为兄弟,为何不能观看此诏?”
“燕王世子?”翠嫔突然警觉起来,因为前不久她已听到燕王不臣的流言蜚语。
“你如何与燕世子——”翠嫔欲言又止。
“本嫔乃南京的名门贵族,你个临淮歌女怎能与我相比?我还认识得燕王许多部将呢!”沈嫔得意地说。并且,说出燕将在京聚议时,曾邀她上坐鼓琴等事。翠嫔越发觉得可疑起来。
几日后,建文帝驾临翠嫔宫,宫嫔翠红赶紧出门迎接。施礼罢,双双落座。
“爱嫔此次请朕来有何要事?”建文帝驾到后,即快速问道。
“妾今求万岁圣驾,不为妾身,只为国事!”翠红道,“妾曾在沈嫔处……”
“又是沈嫔!一名嫔妃,岂能干预国事?”未能等翠嫔说完,建文帝就不耐烦地说,“无非都是后宫争宠罢了!”
“冤杀贱妾了——”翠红委屈地说,“沈嫔今已说出燕王的事,我以为燕王不臣的举动已昭然若揭。望陛下即早图之——”
“贱嫔强恃朕宠,竟敢阴参皇亲国戚,离间皇家骨肉,毁我大臣——”建文帝怒道,“如再多言,立即处斩!”
“陛下杀妾不足惜,只是万不可误了国家!”翠红又说。
“沈嫔已在门外求见!”正在此时,小林子进来报道。(未完待续)
/>
这时沈嫔一边将那块绢塞进自己的袖中,一面向深宫走去。
深夜,在南京明皇后宫中,建文帝正与皇后马氏讨论国事。
“如今朕已命修撰太祖实录,追尊父亲懿文太子为孝康帝,庙号为兴宗,母吕氏为皇太后,尔为皇后,子文奎为皇太子,三位弟兄皆封有王位。”建文帝轻声向马后说着,接着又略显迟疑地说,“目下几件大事悉已办理完毕,宫内诸事又已妥当。只是……京城之外——各位叔王……”
“妾身在宫中,心早在四野。范中淹所谓,‘在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妾却‘心忧我藩臣’哪!妾乃一介纤纤女流,更兼胸少点墨,本无力忧心国事,奈何为了江山社稷,夙夜犹叹,不能贪图以安逸。至于妾身名份早已置之度外了!”马后说道。
“朕与皇后双双文弱,本是柔情书卷中人,哪堪苦承万世江山之重任。无奈何,皇祖降大任于朕,为保宗庙万世之基业,岂敢稍许懈怠!”建文帝说道,“而今,外藩各位叔王虽是至亲骨肉,不会有特大举动,但看种种迹象,也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先兆。朕当防之!”
正说间,忽报侍讲方孝儒大人求见。建文帝急忙召入。
“启奏陛下,臣近闻风声愈紧,外藩举止甚是可疑。尤其是北方燕王智虑过人,酷类先帝,现在镇守北平,地势形胜,士马精强,万一有变,不可控制,应改封燕王去南昌为好。”尚未能落座,侍讲方孝儒立即密奏道。
“叔王们虽有异动,无非图谋藩镇势力,未必会有篡位之胆?况朕已有卿等忠实之臣呢!”建文帝说,“先生既有防患于未然之心,朕当细思之,可矣。”
“陛下岂不闻隋文杨广的故事?父子至亲,尚具逆谋。”孝儒再三提醒建文帝。
“陛下,当遵重方老先生忠诚之言!”马后也接着说。
“容朕再三思之”建文帝忧郁地说着,回头命身旁太监小林子道,“速请兵部尚书黄子澄大人来见!”
太监领命去了。这里建文帝接着与马后、孝儒研讨安藩对策。
一会儿,黄子澄随太监小林子赶到后宫,参见建文帝。
“黄先生还记得东角门的谈话么?”建文帝急切地问黄子澄,“今日之势已非当时,朕已临朝,四野不平,卿与方先生、兵部尚书齐大人皆朕之临危受命大臣,当竭力辅翼,监制外藩啊!”
“臣等当竭诚保国岂敢忘记‘东角门’千金承诺——”子澄、孝儒齐声答道。
“周因藩王兴起而衰亡,汉因文景之治而削藩,终于带来了强汉武帝宏伟之大业。今日之势,为了建文之大业,此藩必须削去。”黄子澄激昂地站起来,说,“臣也知,削藩乃是一场恶战!当年汉朝虽然削藩成功,然而,晁错却也未能逃脱灭顶之灾。微臣不才,却世食国禄,臣愿做第二个晁错,愿以我血荐家国,愿以我命报君恩。”
黄子澄说罢,全场气氛肃穆。
君臣三人及马后重整衣冠开始长谈。
后宫马皇后宫侧。沈嫔与翠嫔正在争执。
“沈嫔不可过份,这皇上诏书,我辈后宫妇人,岂可随意取走?”建文帝翠嫔见沈嫔从马后房中取走了一份诏书,十分着急,忙与她争夺吵闹。
“你我同为皇嫔,而你已看过,为何独我不能观此书?”沈嫔怒道。
“诏书事关国家,本嫔也未曾观看!”翠嫔道,并问,“我辈宫中人看此何用?”
“这你怎知?因为王子欲观此诏!”沈嫔得意地说,“我与燕王世子相识,世子与皇上乃为兄弟,为何不能观看此诏?”
“燕王世子?”翠嫔突然警觉起来,因为前不久她已听到燕王不臣的流言蜚语。
“你如何与燕世子——”翠嫔欲言又止。
“本嫔乃南京的名门贵族,你个临淮歌女怎能与我相比?我还认识得燕王许多部将呢!”沈嫔得意地说。并且,说出燕将在京聚议时,曾邀她上坐鼓琴等事。翠嫔越发觉得可疑起来。
几日后,建文帝驾临翠嫔宫,宫嫔翠红赶紧出门迎接。施礼罢,双双落座。
“爱嫔此次请朕来有何要事?”建文帝驾到后,即快速问道。
“妾今求万岁圣驾,不为妾身,只为国事!”翠红道,“妾曾在沈嫔处……”
“又是沈嫔!一名嫔妃,岂能干预国事?”未能等翠嫔说完,建文帝就不耐烦地说,“无非都是后宫争宠罢了!”
“冤杀贱妾了——”翠红委屈地说,“沈嫔今已说出燕王的事,我以为燕王不臣的举动已昭然若揭。望陛下即早图之——”
“贱嫔强恃朕宠,竟敢阴参皇亲国戚,离间皇家骨肉,毁我大臣——”建文帝怒道,“如再多言,立即处斩!”
“陛下杀妾不足惜,只是万不可误了国家!”翠红又说。
“沈嫔已在门外求见!”正在此时,小林子进来报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