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dbiquge.co,1911再造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伤脑筋的时候,他指挥先遣队带着大量经过教育后自愿加入他们的前博格多汗国将士,一昼夜行军二百余里,抵达了宗莫德。
宗莫德,在清朝的时候被称为昭莫多,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背靠着特勒尔济山口,没啥名气。不过在两百多年前,这里曾爆发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血战,大清名将费扬古指挥数万清军在这里与准噶尔军主力展开极为惨烈的厮杀,最终准灌尔惨败,被斩首2000余级,噶尔丹仅数骑得脱,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没有能力向大清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
宗莫德算不上是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然而,对于博格多汗国而言,它的得失却是生死攸关:这里距离库伦仅四十余里!所以,哪怕明知道野战不是蔡锷的对手,博格多汗国还是派出了25000余人,以宗莫德为据点,依托山势构筑防线,准备在此跟先遣队恶战一场,先挫一挫蔡锷的锐气,能赢的话就全军压上,在宗莫德城下一决胜利,不能赢的话,在给予先遣队大量杀伤后也可以主动退往色楞格河防线,在那里作最后的抵抗。
先遣队在宗莫德东面数里处停下脚步,开始构筑防线。蔡锷则一秒钟都没有浪费,部队停下来扎营之后他便带领一众将领和参谋前去视察战场。根据飞艇侦察的结果,博格多汗国在宗莫德一线布置有重兵,想要从这里过去,必然有一场恶战,他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然而,在观看了博格多汗国军队构筑的防线之后,他沉默了。
挖得笔直的壕沟……
被一再加高的夯土城墙……
遍地都是的鹿砦、栅栏……
数量众多的小型棱堡……
是的,棱堡。这玩意儿在十六到十八世纪风靡欧洲,它最大特色有两个,一是特别的低矮而且耐操,火炮、投石机啥的想将它的城墙轰塌,难度真不是一般的大;二是它是一种几乎全无死角的工事,处处都充斥着交叉火力,不管敌军往哪个方向发动进攻,最终都是腹背受敌。在热兵器初期,这种工事几乎无解,再加上易于修筑,有钱的可以用火山岩来把棱堡修得坚不可摧,没钱的全村老少一起动手,花上十几天时间用泥土垒也能垒成一座猴版棱堡。这种猴版棱堡的防御能力自然不能跟那些花了大价钱的相比,但胜在造价低廉,而且几乎随处都可以建筑,所以极受欢迎。西荷战争的时候,荷兰几乎每一个村庄都修建有棱堡,在野战中西班牙军队固然非常强悍,但是想要拿下这些棱堡却很困难,每一次都要动用大量兵力进行围攻,消耗海量的炮弹和兵员,而所得到的回报与他们的付出却完全不成正比。最终,西班牙被拖垮了,荷兰赢得了独立,而棱堡,也因此迎来了它最为高光的时刻。
这种工事在三四百年前确实很好用,可问题是……
现在都二十世纪了啊!棱堡早就过时了!不说重型榴弹炮,120毫米迫击炮都能将它轰到鸡飞狗跳!
马成想笑:“叛军指挥官脑子有病吧?都什么时候了,还幻想着靠棱堡抵挡住我们的机枪和重炮?”
孟如虎说:“这是典型的没有挨过真正的毒打啊!相信我,在见识了我们的重型榴弹炮和抛射炮之后,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再想见到棱堡了的!”
吴佩孚笑出声来:“这种工事最好打了!用抛射炮发射燃烧弹,只要有一发命中就能迫使棱堡内所有人都逃出来,逃的稍慢一点的就要死路一条!真不知道那位指挥官到底是怎么想的,都这年代了还在迷信棱堡!”
蔡锷淡淡的说:“他们的战术思想还停留在三个世纪以前,迷信棱堡再正常不过了。”
马成说:“这帮怂货兵力是我们的好几倍,居然也帮缩头乌龟躲在方向,后面死活都不肯冒头,真丢脸!”
将领们都笑出声来。其实他们都不觉得博格多汗国叛军的做法有什么不对的。在纸面上,博格多汗国叛军确实拥有数倍于先遣队的兵力优势,可问题是那只是纸面上的实力,真打起来,先遣队不管是武器装备、弹药供应还是战术素养,都具有碾压性的优势,主动出击那跟找死没有任何区别。想活得久一点,就必须老老实实的苟在防线后面,不要轻易冒头,一冒头准得完蛋!
丢脸总比把小命都给丢掉强吧?
大伤脑筋的时候,他指挥先遣队带着大量经过教育后自愿加入他们的前博格多汗国将士,一昼夜行军二百余里,抵达了宗莫德。
宗莫德,在清朝的时候被称为昭莫多,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背靠着特勒尔济山口,没啥名气。不过在两百多年前,这里曾爆发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血战,大清名将费扬古指挥数万清军在这里与准噶尔军主力展开极为惨烈的厮杀,最终准灌尔惨败,被斩首2000余级,噶尔丹仅数骑得脱,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没有能力向大清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
宗莫德算不上是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然而,对于博格多汗国而言,它的得失却是生死攸关:这里距离库伦仅四十余里!所以,哪怕明知道野战不是蔡锷的对手,博格多汗国还是派出了25000余人,以宗莫德为据点,依托山势构筑防线,准备在此跟先遣队恶战一场,先挫一挫蔡锷的锐气,能赢的话就全军压上,在宗莫德城下一决胜利,不能赢的话,在给予先遣队大量杀伤后也可以主动退往色楞格河防线,在那里作最后的抵抗。
先遣队在宗莫德东面数里处停下脚步,开始构筑防线。蔡锷则一秒钟都没有浪费,部队停下来扎营之后他便带领一众将领和参谋前去视察战场。根据飞艇侦察的结果,博格多汗国在宗莫德一线布置有重兵,想要从这里过去,必然有一场恶战,他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然而,在观看了博格多汗国军队构筑的防线之后,他沉默了。
挖得笔直的壕沟……
被一再加高的夯土城墙……
遍地都是的鹿砦、栅栏……
数量众多的小型棱堡……
是的,棱堡。这玩意儿在十六到十八世纪风靡欧洲,它最大特色有两个,一是特别的低矮而且耐操,火炮、投石机啥的想将它的城墙轰塌,难度真不是一般的大;二是它是一种几乎全无死角的工事,处处都充斥着交叉火力,不管敌军往哪个方向发动进攻,最终都是腹背受敌。在热兵器初期,这种工事几乎无解,再加上易于修筑,有钱的可以用火山岩来把棱堡修得坚不可摧,没钱的全村老少一起动手,花上十几天时间用泥土垒也能垒成一座猴版棱堡。这种猴版棱堡的防御能力自然不能跟那些花了大价钱的相比,但胜在造价低廉,而且几乎随处都可以建筑,所以极受欢迎。西荷战争的时候,荷兰几乎每一个村庄都修建有棱堡,在野战中西班牙军队固然非常强悍,但是想要拿下这些棱堡却很困难,每一次都要动用大量兵力进行围攻,消耗海量的炮弹和兵员,而所得到的回报与他们的付出却完全不成正比。最终,西班牙被拖垮了,荷兰赢得了独立,而棱堡,也因此迎来了它最为高光的时刻。
这种工事在三四百年前确实很好用,可问题是……
现在都二十世纪了啊!棱堡早就过时了!不说重型榴弹炮,120毫米迫击炮都能将它轰到鸡飞狗跳!
马成想笑:“叛军指挥官脑子有病吧?都什么时候了,还幻想着靠棱堡抵挡住我们的机枪和重炮?”
孟如虎说:“这是典型的没有挨过真正的毒打啊!相信我,在见识了我们的重型榴弹炮和抛射炮之后,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再想见到棱堡了的!”
吴佩孚笑出声来:“这种工事最好打了!用抛射炮发射燃烧弹,只要有一发命中就能迫使棱堡内所有人都逃出来,逃的稍慢一点的就要死路一条!真不知道那位指挥官到底是怎么想的,都这年代了还在迷信棱堡!”
蔡锷淡淡的说:“他们的战术思想还停留在三个世纪以前,迷信棱堡再正常不过了。”
马成说:“这帮怂货兵力是我们的好几倍,居然也帮缩头乌龟躲在方向,后面死活都不肯冒头,真丢脸!”
将领们都笑出声来。其实他们都不觉得博格多汗国叛军的做法有什么不对的。在纸面上,博格多汗国叛军确实拥有数倍于先遣队的兵力优势,可问题是那只是纸面上的实力,真打起来,先遣队不管是武器装备、弹药供应还是战术素养,都具有碾压性的优势,主动出击那跟找死没有任何区别。想活得久一点,就必须老老实实的苟在防线后面,不要轻易冒头,一冒头准得完蛋!
丢脸总比把小命都给丢掉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