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倒了一盏清水,递予其父:“刘景升欲在荆州兴学,问父亲借书,父亲所忧虑者为何?”
蔡邕端着那盏清水,嘴角露出了一丝苦涩。
“昭姬,六代珍藏,万卷家私,哪里是说随意予人便予人的?咱蔡家典藏,你亦知晓,经学、史学、谶纬之学、天文历法、术数方技、诸子之学无所不包……”
蔡琰听明白了:“父亲舍不得?”
当着女儿的面,蔡邕也不伪装,坦然地承认:“不错,为父不舍……我怕那刘氏父子有借无还。”
蔡琰微笑道:“既是不舍得借,父亲又何须犹豫呢?拒绝便是了。”
蔡邕苦涩一笑,叹道:“吾虽不舍,怎奈……唉!怎奈我观董相国平日之言行,隐隐之中,竟有废雒阳太学之意……”
饶是一直表现的娴雅淡静的蔡琰,听了这话,俏颜亦变。
“这如何使得?雒阳太学自建武年间起建,至今已有百年多,如何能随意废之?这岂非礼乐分崩之举?”
蔡邕长叹口气,慢慢给蔡琰做出解释。
他大概能猜到董卓的心思……
如今,董卓在雒阳掌政已近一年,在前半年,他也算是友好士人,尽力笼络,不但为党锢中受难的士人彻底平反,还提拔了一大批名士为外藩刺史、郡守,示以诚意。
怎奈大汉士人不容他,不论董卓怎样做,最终都是无用功。
包括司隶在内的各州士族,都集合起来,疯狂的对他展开进攻——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军事上的。
政治上的进攻,包括这次的司隶士族联合外州士族团结谏言立两京两朝。
军事上则是关东群雄联盟,分三路直逼雒阳。
董卓与士人之间已是水火不容难以调和,他现在唯一能够依仗的就是他的西凉旧部。
因与士人关系不睦,现董卓有意想重新建立朝廷的人才制度。
入太学毕业考试做补郎补吏下派各郡县,再由诸郡国举孝廉入郎署,是数百年来例行的入仕制度。
但对董卓来说,这个入仕制度完全没意义了,是障碍。
在这个制度下朝廷任命的官吏,都是他的敌人。
大汉各郡每年举荐的两百多孝廉基本都是太学的补郎出身,这些人进了雒阳郎署随朝,每年递增,只需十年就能积攒两千个,二十年是四千,五十年是一万人……
这些孝廉每年只需要有三分之一下放到地方,数年之后,就可铺满整个大汉朝的州郡。
若干年后,这些人中的佼佼者,基本都可以当上两千石的郡守级,而接下来每年举孝廉的参政名额,也都是由这些两千石的郡守级人物把持着。
毫无疑问,大部分的郡守都会把孝廉参政的名额,给予那些和他们同样是出身于太学的补郎,而这些补郎举孝廉入京后,又会下方到地方……若干年后又会出现一批新的两千石郡守级人物,他们同样还是会把大部分的孝廉名额给和他们一样是太学生出身的补郎……
这就是滚雪球原理。
如此只需循环个两三代人,孝廉参政的名额基本就算是被垄断了。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那个直接给予或是通过他们给予名额的学子们间接给予下一代学子们名额的家族……滚雪球滚的最大的那个,就会得到一个极其响亮的评价:
门生故吏遍天下!
老袁家四世三公之所以牛逼,不是因为他们家四代人中代代出三公有多了不起,而是在这四代人参政期间,他们滚出了一个天下最大的雪球。
与这个雪球相比,三公的爵位就是个屎。
所以,以董卓目前的立场来说,他想在朝堂中以‘举贤良’的方式去用自己该用的那些人,按正常流程,就得废了太学,这无可厚非。
而且历史上,董卓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只不过是间接的。
董卓火烧雒阳,迁百官至长安,在长安重新设立的官署机构中,并没有太学……
而这一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当时那些割据各州的诸侯们的政治用人需求。
在乱世中,太学补吏郎署孝廉这一套用人流程会给地方诸侯们用人带去太多的掣肘。
太学没了,这个流程就不存在了。
地方就可以随意的用人唯亲了。
而地方在经过三十年的兼并之后,直到曹丕称帝,大魏才在雒阳重建国立太学(这也属于曹丕为了登基而向士族们所做的妥协)
董卓眼下虽然没有像是历史上一样焚烧雒阳,但废太学对他而言,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
蔡邕心中明白这点,所以他才左右为难。
在他的眼中,看到的不是董卓欲废太学的政治需求。
他预见的,是太学一旦被废,天下士大夫不得其命,文学不能得以传承的恐怖时局。
他阻止不了董卓废太学。
但他可以赠书,帮助刘表兴州学。
这也就是他左右为难的根本原因。
“琰儿,你说,为父该究竟如何做才是?”蔡邕长叹口气,郁闷道。
蔡琰面色如常,伸出葱细白皙的手指,端起了桌案上的水盏,轻声道:“父亲,这盏中之水,若是不饮,放置于屋内,一日、两日或是十日之后,便会干涸。”
蔡邕不知道蔡琰为何突然要说这个,奇道:“昭姬何意?”
蔡琰浅笑道:“女儿想问父亲,若是不想让这盏中水干涸,当以何法处之?”
蔡邕皱了皱眉头,思虑片刻,摇头道:“不知,当用何法?”
蔡琰微笑着,将那盏清水重新倒入桌案上的双耳壶中。
“若不想让一盏水干涸,莫如将它汇于江海湖泊。”
蔡邕的闻言露出若有所悟之色。
蔡琰劝道:“父亲既有志救天下礼乐学术,何惜万卷藏书?莫如将其汇于江河,让这万卷典籍,不干涸于蔡家一池之中……这是女儿一点浅薄之见,还请父亲斟酌。”
倒了一盏清水,递予其父:“刘景升欲在荆州兴学,问父亲借书,父亲所忧虑者为何?”
蔡邕端着那盏清水,嘴角露出了一丝苦涩。
“昭姬,六代珍藏,万卷家私,哪里是说随意予人便予人的?咱蔡家典藏,你亦知晓,经学、史学、谶纬之学、天文历法、术数方技、诸子之学无所不包……”
蔡琰听明白了:“父亲舍不得?”
当着女儿的面,蔡邕也不伪装,坦然地承认:“不错,为父不舍……我怕那刘氏父子有借无还。”
蔡琰微笑道:“既是不舍得借,父亲又何须犹豫呢?拒绝便是了。”
蔡邕苦涩一笑,叹道:“吾虽不舍,怎奈……唉!怎奈我观董相国平日之言行,隐隐之中,竟有废雒阳太学之意……”
饶是一直表现的娴雅淡静的蔡琰,听了这话,俏颜亦变。
“这如何使得?雒阳太学自建武年间起建,至今已有百年多,如何能随意废之?这岂非礼乐分崩之举?”
蔡邕长叹口气,慢慢给蔡琰做出解释。
他大概能猜到董卓的心思……
如今,董卓在雒阳掌政已近一年,在前半年,他也算是友好士人,尽力笼络,不但为党锢中受难的士人彻底平反,还提拔了一大批名士为外藩刺史、郡守,示以诚意。
怎奈大汉士人不容他,不论董卓怎样做,最终都是无用功。
包括司隶在内的各州士族,都集合起来,疯狂的对他展开进攻——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军事上的。
政治上的进攻,包括这次的司隶士族联合外州士族团结谏言立两京两朝。
军事上则是关东群雄联盟,分三路直逼雒阳。
董卓与士人之间已是水火不容难以调和,他现在唯一能够依仗的就是他的西凉旧部。
因与士人关系不睦,现董卓有意想重新建立朝廷的人才制度。
入太学毕业考试做补郎补吏下派各郡县,再由诸郡国举孝廉入郎署,是数百年来例行的入仕制度。
但对董卓来说,这个入仕制度完全没意义了,是障碍。
在这个制度下朝廷任命的官吏,都是他的敌人。
大汉各郡每年举荐的两百多孝廉基本都是太学的补郎出身,这些人进了雒阳郎署随朝,每年递增,只需十年就能积攒两千个,二十年是四千,五十年是一万人……
这些孝廉每年只需要有三分之一下放到地方,数年之后,就可铺满整个大汉朝的州郡。
若干年后,这些人中的佼佼者,基本都可以当上两千石的郡守级,而接下来每年举孝廉的参政名额,也都是由这些两千石的郡守级人物把持着。
毫无疑问,大部分的郡守都会把孝廉参政的名额,给予那些和他们同样是出身于太学的补郎,而这些补郎举孝廉入京后,又会下方到地方……若干年后又会出现一批新的两千石郡守级人物,他们同样还是会把大部分的孝廉名额给和他们一样是太学生出身的补郎……
这就是滚雪球原理。
如此只需循环个两三代人,孝廉参政的名额基本就算是被垄断了。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那个直接给予或是通过他们给予名额的学子们间接给予下一代学子们名额的家族……滚雪球滚的最大的那个,就会得到一个极其响亮的评价:
门生故吏遍天下!
老袁家四世三公之所以牛逼,不是因为他们家四代人中代代出三公有多了不起,而是在这四代人参政期间,他们滚出了一个天下最大的雪球。
与这个雪球相比,三公的爵位就是个屎。
所以,以董卓目前的立场来说,他想在朝堂中以‘举贤良’的方式去用自己该用的那些人,按正常流程,就得废了太学,这无可厚非。
而且历史上,董卓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只不过是间接的。
董卓火烧雒阳,迁百官至长安,在长安重新设立的官署机构中,并没有太学……
而这一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当时那些割据各州的诸侯们的政治用人需求。
在乱世中,太学补吏郎署孝廉这一套用人流程会给地方诸侯们用人带去太多的掣肘。
太学没了,这个流程就不存在了。
地方就可以随意的用人唯亲了。
而地方在经过三十年的兼并之后,直到曹丕称帝,大魏才在雒阳重建国立太学(这也属于曹丕为了登基而向士族们所做的妥协)
董卓眼下虽然没有像是历史上一样焚烧雒阳,但废太学对他而言,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
蔡邕心中明白这点,所以他才左右为难。
在他的眼中,看到的不是董卓欲废太学的政治需求。
他预见的,是太学一旦被废,天下士大夫不得其命,文学不能得以传承的恐怖时局。
他阻止不了董卓废太学。
但他可以赠书,帮助刘表兴州学。
这也就是他左右为难的根本原因。
“琰儿,你说,为父该究竟如何做才是?”蔡邕长叹口气,郁闷道。
蔡琰面色如常,伸出葱细白皙的手指,端起了桌案上的水盏,轻声道:“父亲,这盏中之水,若是不饮,放置于屋内,一日、两日或是十日之后,便会干涸。”
蔡邕不知道蔡琰为何突然要说这个,奇道:“昭姬何意?”
蔡琰浅笑道:“女儿想问父亲,若是不想让这盏中水干涸,当以何法处之?”
蔡邕皱了皱眉头,思虑片刻,摇头道:“不知,当用何法?”
蔡琰微笑着,将那盏清水重新倒入桌案上的双耳壶中。
“若不想让一盏水干涸,莫如将它汇于江海湖泊。”
蔡邕的闻言露出若有所悟之色。
蔡琰劝道:“父亲既有志救天下礼乐学术,何惜万卷藏书?莫如将其汇于江河,让这万卷典籍,不干涸于蔡家一池之中……这是女儿一点浅薄之见,还请父亲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