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穿成奸臣的妹妹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皮发烫。
船舱里一片明亮。
谢蝉发了一会儿懵,她以为自己睡了很久,一觉醒来,原来才不过半个时辰的光景。
谢嘉琅等着她坐起身,拿来一双竹藤制的靴子,道:“穿上这个,带你去一个地方。”
谢蝉拿着靴子左看右看,很好奇的样子。谢嘉琅俯身蹲下,帮她穿上。
大船停泊在一处荒僻的渡头。
谢嘉琅领着谢蝉下船,换乘一叶小舟,船夫摇动船桨,小舟在湍急的江流中飘然而下。
谢蝉没坐过小船,感觉几个人就像坐在汹涌的波涛上,前一刻顺流而上,下一刻往下俯冲,摇来晃去,有点紧张。
谢嘉琅低头看她,“别怕,我常坐这个。”
谢蝉双手拽着他的衣袖,点点头。
渐渐的,两岸景致发生了变化,江面越来越窄,连绵的青山朝他们压了过来,一抬头就是爬满苍松绿藤的悬崖峭壁,还是白天,日光却慢慢湮没,眼前黑魆魆的,寂静清凉,听不见一点人声。
小舟冲向一处平缓的江岸,船夫跳上去,系好船,搭上长板。
谢嘉琅拉着谢蝉下船,青阳跟在后面。
几人顺着崎岖的山路往上攀登,到了一处突出的山崖前,谢嘉琅朝谢蝉做了一个手势,“你听。”
谢蝉侧耳倾听。
漆黑幽静的山涧里,江水哗哗流淌,两岸怪石嶙峋,古木参天,流水冲刷岩石的声响中,有一声一声遥远苍茫的啼鸣声传来,回声在空旷幽深的山谷中久久回荡,徘徊不去。
谢蝉听了一会儿,杏眼里腾起亮光,回头朝谢嘉琅笑。
“哥哥,原来猿啸声这么好听,像曲子。”
谢嘉琅嗯一声。
他们又听了一会儿,记下晨雾山谷中那渺远的鸣叫,转身下山。
谢蝉拽着谢嘉琅的袖子,心里酥酥软软的。
她记得在信里和谢嘉琅说,很好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什么景象,他居然记得,今天路过峡谷,特地带她来听猿啼。
原来猿啼并不是只有古诗里的凄切苍凉,置身山谷中倾听,那一声声的啼鸣像仙乐一样清净空灵。
谢蝉发表感想:“怪不得都说眼见为实,还得耳听为实,诗人写诗,寓情于景,并不都贴切。”
谢嘉琅颔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下山的路很难走,谢蝉走得小心翼翼的。
手中的袖子微微一紧,谢嘉琅忽然蹲下来,回头看她,“团团,上来。”
谢蝉发愣。
谢嘉琅脸上神色淡淡的,没有笑容,声音却温和:“没事,你向来穿不惯这些靴子,我背你下去。”
谢蝉低低地嗯一声,趴到他背上,双手环住他的肩膀。
“哥哥,我不重吧?”
她不放心地问。
“不重。”
谢嘉琅背起谢蝉,慢慢往下走。
谢蝉忍不住往上凑,下巴搁在他肩膀上,丝绦穗子垂在他颈间,她看着他的侧脸,轻轻地道:“哥哥,谢谢。”
她想起一些模糊的过去。
前世,她没有对谢嘉琅说过那一晚对她意味着什么。
后来他也帮过她很多次。
她很感激他,视他如兄如父。
这一世也是,她在他身边长大,目睹他的遭遇,对他更加的了解,也更诧异于他的坚毅,从他身上汲取力量,似乎在他面前,她永远可以做一个小娘子。
谢嘉琅一笑:“团团不重。”
谢蝉笑了。
回到大船上,谢蝉就笑不出来了,谢嘉琅端坐于案几前,铺开纸张,示意她提笔,要教她练字。
“我看你的字进步不大。”他自以为委婉地道,“是不是平时疏于练习?”
谢蝉顿时垂头丧气,给他写信时,有时候心急,笔迹不免潦草,写到最后鬼画符一样能看懂就行,他回信上没有说什么,以为他不在意,原来已经打定主意要督促她写字!
“哥哥,我要画稿子,要算账!”
谢嘉琅坐着,手指轻轻敲案几,“每天练半个时辰,不耽误你画画,过来,我看你握笔的手势对不对。”
谢蝉:……
呜呼哀哉。
她只好乖乖坐过去,铺开纸,拿起笔写字。
谢嘉琅的手落在她手背上,帮她调整握笔的姿势。
谢蝉看着他的手,手指修长干净,上面没有疤痕。
他的手是读书人的手,不该留下疤痕。
*
过了峡谷,大江变得宽阔,江流平缓,江上的来往船只稠密许多。
船在渡头停泊的话,谢嘉琅就带谢蝉去岸上市集玩耍,路过一些远近闻名的奇观带她去瞧,除此之外,每天看书写文章,顺便督促谢蝉练字。
谢嘉琅写文章时,谢蝉坐在一边拨算珠,偶尔登上甲板,看过往的船只,找船工打听货物行情,问各地的买卖。
青阳见谢蝉每天算账,找她请教。
谢大爷在安州买了两家铺子,划到谢嘉琅名下,现在是青阳接手管,他不太懂。
谢蝉帮青阳理清账目,顺便把谢嘉琅名下的账目都看了。
她想帮谢嘉琅多攒一点钱,他以后出仕,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他肯定没精力琢磨这些,她可以帮他张罗。
这天,谢蝉扒在窗前,对着江面上一群啄食杂草的鸭子出神。
青阳走过,伸长脖子看:“九娘,鸭子有什么好看的?”
谢蝉道:“这些鸭子好肥。”
青阳笑道:“运漕粮的船打江上过,等进城的时候要装卸口袋,袋子磨破了,粮食就洒在江面上,这些鸭子跟着船队跑,吃那些粮食,是比其他地方的要肥。”
“这些鸭子好吃吗?”
青阳道:“九娘想吃?到了安州我去买,东大街的腊鸭好吃。”
“只有腊鸭,有没有焖炉鸭?”
“没听说过。”
谢蝉若有所思,眸中精光闪动。
青阳悄悄抖一下,进屋告诉谢嘉琅:“九娘饿了,她看着鸭子,眼睛在冒绿光。”
谢嘉琅停笔,抬眸看天色,他们好像才刚吃了早饭?
浪花声里,大船驶进渡头。
谢嘉琅扶着谢蝉下船,“青阳说你想吃腊鸭?”
谢蝉失笑:“我随口说的。”
两人登岸,旁边一条船上也走下一行人,都穿着盘领袍,踏皂靴,身材结实干练,气势凌人。
谢蝉听见他们说话的口音,下意识看过去,对方察觉到她的目光,也看了过来,她赶紧转头,不再看他们。
那行人翻身上马,朝着衙门方向去了。
谢蝉登上马车,掀开车帘看外面市集的热闹,看了一会儿,发现他们去的不是州学的方向。
“哥哥,你不去州学?”
谢嘉琅低头,看着手里的书卷,道:“我在东大街租了院子,等安顿好了,随我去拜见老师。”
他不可能把谢蝉一个人扔在外面,自己住州学。
东大街的院子不大,不过房舍干净整齐,院子里有一口池子,栽了一棵柿子树,一丛美人蕉。
仆妇打扫房间,整理箱笼。
谢蝉收拾好画具颜料,青阳捧着一只腊鸭进屋:“郎君叫我去买的。”
中午他们吃腊鸭,吃完去拜见冯老先生,老先生还记得谢蝉,送了她一支笔。
谢蝉送上她在船上画的《青山松林图》,她按着老先生的喜好琢磨的,老先生果然很喜欢,连连称好。
第二天开始,谢嘉琅带着谢蝉到处逛。
谢蝉去了好几个集市,看安州什么买卖生意好。她什么都买一点,暗暗猜测行情,她想去哪里,谢嘉琅就带她去,什么都不问,上车就坐在那里看书。
过了几天,青阳提醒谢蝉准备新衣裳:“过些天就是王爷的大寿了,王爷与民同庆,到时候在长街举办庆典,可热闹了,有唱大戏的,演杂剧的,还有……”
青阳脸一红,不说了。
谢蝉追问:“还有什么?”
青阳支支吾吾一阵,转身跑了,不一会儿捧着一张帖子回来,“郎君,文家的帖子。”
谢嘉琅回安州后,陆陆续续有帖子请他去赴宴,都是他在州学的同窗。他能推的都推了,说自己带了妹妹来,要带妹妹各处逛逛。
文家便特意打发仆妇过来,说请谢嘉琅和谢蝉一块过去,文家有个小娘子,只比谢蝉大两岁。
谢蝉换上新衣,和谢嘉琅一起去文家拜访。
文家小娘子宜娘拉着谢蝉的手,不住地夸她好看,带她看园子里的荷花,和她约好王爷大寿那天一起登楼看杂剧表演。
谢蝉逛了几天下来,叫青阳去请泥匠,垒两个泥炉,然后买一批肥鸭,备齐松枝等物,天天在府里做焖炉鸭,香气飘得满院子都是,隔壁邻居忍不住上门问他们的焖炉鸭卖不卖。
整条巷子的人家都被馋得过来叩门,只有谢嘉琅能专心致志地看书。
转眼到了王爷大寿那天,长街的彩楼、戏台前一天已经搭好,庆典还没开始,街旁人头攒动,都等着看女伎登台表演。
文家的马车一大早来接人。
谢蝉穿上簇新的衣裳,头上束丝绦,等着出门,青阳过来道:“郎君说他今天要写一篇文章,不去了,九娘和文家小娘子一起去吧。”
“哥哥不去?”谢蝉走到书房门口往里看。
谢嘉琅坐在案几前,背对着她,手里拿了一卷书。
“那我去了,哥哥好好用功。”
谢蝉坐上文家的马车,到文家和文宜娘汇合,说笑几句,看着车窗外比肩接踵的人潮,她忽然意识到什么,辞别文宜娘,要进宝送她回去。
皮发烫。
船舱里一片明亮。
谢蝉发了一会儿懵,她以为自己睡了很久,一觉醒来,原来才不过半个时辰的光景。
谢嘉琅等着她坐起身,拿来一双竹藤制的靴子,道:“穿上这个,带你去一个地方。”
谢蝉拿着靴子左看右看,很好奇的样子。谢嘉琅俯身蹲下,帮她穿上。
大船停泊在一处荒僻的渡头。
谢嘉琅领着谢蝉下船,换乘一叶小舟,船夫摇动船桨,小舟在湍急的江流中飘然而下。
谢蝉没坐过小船,感觉几个人就像坐在汹涌的波涛上,前一刻顺流而上,下一刻往下俯冲,摇来晃去,有点紧张。
谢嘉琅低头看她,“别怕,我常坐这个。”
谢蝉双手拽着他的衣袖,点点头。
渐渐的,两岸景致发生了变化,江面越来越窄,连绵的青山朝他们压了过来,一抬头就是爬满苍松绿藤的悬崖峭壁,还是白天,日光却慢慢湮没,眼前黑魆魆的,寂静清凉,听不见一点人声。
小舟冲向一处平缓的江岸,船夫跳上去,系好船,搭上长板。
谢嘉琅拉着谢蝉下船,青阳跟在后面。
几人顺着崎岖的山路往上攀登,到了一处突出的山崖前,谢嘉琅朝谢蝉做了一个手势,“你听。”
谢蝉侧耳倾听。
漆黑幽静的山涧里,江水哗哗流淌,两岸怪石嶙峋,古木参天,流水冲刷岩石的声响中,有一声一声遥远苍茫的啼鸣声传来,回声在空旷幽深的山谷中久久回荡,徘徊不去。
谢蝉听了一会儿,杏眼里腾起亮光,回头朝谢嘉琅笑。
“哥哥,原来猿啸声这么好听,像曲子。”
谢嘉琅嗯一声。
他们又听了一会儿,记下晨雾山谷中那渺远的鸣叫,转身下山。
谢蝉拽着谢嘉琅的袖子,心里酥酥软软的。
她记得在信里和谢嘉琅说,很好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什么景象,他居然记得,今天路过峡谷,特地带她来听猿啼。
原来猿啼并不是只有古诗里的凄切苍凉,置身山谷中倾听,那一声声的啼鸣像仙乐一样清净空灵。
谢蝉发表感想:“怪不得都说眼见为实,还得耳听为实,诗人写诗,寓情于景,并不都贴切。”
谢嘉琅颔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下山的路很难走,谢蝉走得小心翼翼的。
手中的袖子微微一紧,谢嘉琅忽然蹲下来,回头看她,“团团,上来。”
谢蝉发愣。
谢嘉琅脸上神色淡淡的,没有笑容,声音却温和:“没事,你向来穿不惯这些靴子,我背你下去。”
谢蝉低低地嗯一声,趴到他背上,双手环住他的肩膀。
“哥哥,我不重吧?”
她不放心地问。
“不重。”
谢嘉琅背起谢蝉,慢慢往下走。
谢蝉忍不住往上凑,下巴搁在他肩膀上,丝绦穗子垂在他颈间,她看着他的侧脸,轻轻地道:“哥哥,谢谢。”
她想起一些模糊的过去。
前世,她没有对谢嘉琅说过那一晚对她意味着什么。
后来他也帮过她很多次。
她很感激他,视他如兄如父。
这一世也是,她在他身边长大,目睹他的遭遇,对他更加的了解,也更诧异于他的坚毅,从他身上汲取力量,似乎在他面前,她永远可以做一个小娘子。
谢嘉琅一笑:“团团不重。”
谢蝉笑了。
回到大船上,谢蝉就笑不出来了,谢嘉琅端坐于案几前,铺开纸张,示意她提笔,要教她练字。
“我看你的字进步不大。”他自以为委婉地道,“是不是平时疏于练习?”
谢蝉顿时垂头丧气,给他写信时,有时候心急,笔迹不免潦草,写到最后鬼画符一样能看懂就行,他回信上没有说什么,以为他不在意,原来已经打定主意要督促她写字!
“哥哥,我要画稿子,要算账!”
谢嘉琅坐着,手指轻轻敲案几,“每天练半个时辰,不耽误你画画,过来,我看你握笔的手势对不对。”
谢蝉:……
呜呼哀哉。
她只好乖乖坐过去,铺开纸,拿起笔写字。
谢嘉琅的手落在她手背上,帮她调整握笔的姿势。
谢蝉看着他的手,手指修长干净,上面没有疤痕。
他的手是读书人的手,不该留下疤痕。
*
过了峡谷,大江变得宽阔,江流平缓,江上的来往船只稠密许多。
船在渡头停泊的话,谢嘉琅就带谢蝉去岸上市集玩耍,路过一些远近闻名的奇观带她去瞧,除此之外,每天看书写文章,顺便督促谢蝉练字。
谢嘉琅写文章时,谢蝉坐在一边拨算珠,偶尔登上甲板,看过往的船只,找船工打听货物行情,问各地的买卖。
青阳见谢蝉每天算账,找她请教。
谢大爷在安州买了两家铺子,划到谢嘉琅名下,现在是青阳接手管,他不太懂。
谢蝉帮青阳理清账目,顺便把谢嘉琅名下的账目都看了。
她想帮谢嘉琅多攒一点钱,他以后出仕,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他肯定没精力琢磨这些,她可以帮他张罗。
这天,谢蝉扒在窗前,对着江面上一群啄食杂草的鸭子出神。
青阳走过,伸长脖子看:“九娘,鸭子有什么好看的?”
谢蝉道:“这些鸭子好肥。”
青阳笑道:“运漕粮的船打江上过,等进城的时候要装卸口袋,袋子磨破了,粮食就洒在江面上,这些鸭子跟着船队跑,吃那些粮食,是比其他地方的要肥。”
“这些鸭子好吃吗?”
青阳道:“九娘想吃?到了安州我去买,东大街的腊鸭好吃。”
“只有腊鸭,有没有焖炉鸭?”
“没听说过。”
谢蝉若有所思,眸中精光闪动。
青阳悄悄抖一下,进屋告诉谢嘉琅:“九娘饿了,她看着鸭子,眼睛在冒绿光。”
谢嘉琅停笔,抬眸看天色,他们好像才刚吃了早饭?
浪花声里,大船驶进渡头。
谢嘉琅扶着谢蝉下船,“青阳说你想吃腊鸭?”
谢蝉失笑:“我随口说的。”
两人登岸,旁边一条船上也走下一行人,都穿着盘领袍,踏皂靴,身材结实干练,气势凌人。
谢蝉听见他们说话的口音,下意识看过去,对方察觉到她的目光,也看了过来,她赶紧转头,不再看他们。
那行人翻身上马,朝着衙门方向去了。
谢蝉登上马车,掀开车帘看外面市集的热闹,看了一会儿,发现他们去的不是州学的方向。
“哥哥,你不去州学?”
谢嘉琅低头,看着手里的书卷,道:“我在东大街租了院子,等安顿好了,随我去拜见老师。”
他不可能把谢蝉一个人扔在外面,自己住州学。
东大街的院子不大,不过房舍干净整齐,院子里有一口池子,栽了一棵柿子树,一丛美人蕉。
仆妇打扫房间,整理箱笼。
谢蝉收拾好画具颜料,青阳捧着一只腊鸭进屋:“郎君叫我去买的。”
中午他们吃腊鸭,吃完去拜见冯老先生,老先生还记得谢蝉,送了她一支笔。
谢蝉送上她在船上画的《青山松林图》,她按着老先生的喜好琢磨的,老先生果然很喜欢,连连称好。
第二天开始,谢嘉琅带着谢蝉到处逛。
谢蝉去了好几个集市,看安州什么买卖生意好。她什么都买一点,暗暗猜测行情,她想去哪里,谢嘉琅就带她去,什么都不问,上车就坐在那里看书。
过了几天,青阳提醒谢蝉准备新衣裳:“过些天就是王爷的大寿了,王爷与民同庆,到时候在长街举办庆典,可热闹了,有唱大戏的,演杂剧的,还有……”
青阳脸一红,不说了。
谢蝉追问:“还有什么?”
青阳支支吾吾一阵,转身跑了,不一会儿捧着一张帖子回来,“郎君,文家的帖子。”
谢嘉琅回安州后,陆陆续续有帖子请他去赴宴,都是他在州学的同窗。他能推的都推了,说自己带了妹妹来,要带妹妹各处逛逛。
文家便特意打发仆妇过来,说请谢嘉琅和谢蝉一块过去,文家有个小娘子,只比谢蝉大两岁。
谢蝉换上新衣,和谢嘉琅一起去文家拜访。
文家小娘子宜娘拉着谢蝉的手,不住地夸她好看,带她看园子里的荷花,和她约好王爷大寿那天一起登楼看杂剧表演。
谢蝉逛了几天下来,叫青阳去请泥匠,垒两个泥炉,然后买一批肥鸭,备齐松枝等物,天天在府里做焖炉鸭,香气飘得满院子都是,隔壁邻居忍不住上门问他们的焖炉鸭卖不卖。
整条巷子的人家都被馋得过来叩门,只有谢嘉琅能专心致志地看书。
转眼到了王爷大寿那天,长街的彩楼、戏台前一天已经搭好,庆典还没开始,街旁人头攒动,都等着看女伎登台表演。
文家的马车一大早来接人。
谢蝉穿上簇新的衣裳,头上束丝绦,等着出门,青阳过来道:“郎君说他今天要写一篇文章,不去了,九娘和文家小娘子一起去吧。”
“哥哥不去?”谢蝉走到书房门口往里看。
谢嘉琅坐在案几前,背对着她,手里拿了一卷书。
“那我去了,哥哥好好用功。”
谢蝉坐上文家的马车,到文家和文宜娘汇合,说笑几句,看着车窗外比肩接踵的人潮,她忽然意识到什么,辞别文宜娘,要进宝送她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