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红楼之云泱文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又说薛氏母女自王宅离开之后,便是回到了梨香院,此时薛宝钗被母亲薛姨妈一并叫到里间,至于原本伺候的丫鬟仆人则是被赶出了屋子,不得靠近。
“我的儿,今日你是怎么了?”
“母亲,我......我也不知道。”薛宝钗毕竟还是个十二岁的姑娘,今日之事事发突然,但若是被传出去,有损名节。
“平日里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玩闹也没什么,只要别太过分,失了礼数,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的,攸哥儿平日里是个行为有矩的,此番之举......”薛姨妈教训的说道。
“母亲,你多想了,攸兄弟想来也是一时间情急,没想到罢了。”
“嗯,也许吧。我的儿,你如今十二了,也是时候为你准备准备了。”
“母亲,哥哥还未......”薛宝钗当下便是理解了薛母的意思,只好赶忙拒绝了。
“对了,有一事我倒想问问你,攸哥儿是咋知道冷香丸的?你告诉过她?”薛姨妈疑惑的看着薛宝钗,问道。
“女儿也觉得奇怪,这冷香丸之事我就和宝兄弟一人说过,难道是宝兄弟和攸兄弟说的不成?”
“想来应该如此,他们是表兄弟,平日里又亲近,不过今日我还是头一次见攸哥儿发怒的样子,想来也是好笑。”薛姨妈不由的打趣了一下自己的女儿,但看到女儿脸色有点不好看,又说道,“好了好了,母亲不说了就是,此事你舅母想来也不会再提,以后你注意就是,这冷香丸你带在身上为好。”
“嗯。”薛宝钗点了点头,轻嗯了一声。
......
时间缓缓流过,很快又是新年将近,这年,因王子腾不在京都,所以王攸也不用像去年那般繁琐,不过石氏还是安排人将一应的礼物送到各家,作为上次王攸中举之时的还礼。
由于春闱将近,这年王攸也并未走出王宅,依旧在青云轩内发奋刻苦,石氏和王鸾则去了荣国府,给贾母请安的同时,顺便探望一下王夫人和薛姨妈。
谁知王夫人不在上房,问丫鬟们时,石氏才知道到王夫人去薛姨妈处闲话去了,于是便是在一众丫鬟婆子的带领下,来到梨香院。
梨香院外周瑞家的见到石氏到来,连忙进去传话。里间听到消息后,赶忙欣喜的迎了出来,一阵寒暄过后,众人进屋落座。
“怎么今日攸哥儿没来?”王夫人担忧的问了起来。
“这不,春闱将近,攸哥儿自是不好懈怠。”石氏含笑着回答道。
“这大过年的,本就是应该放松放松,嫂子未免紧了些。”一旁的薛姨妈插了一句。
“并非我管的紧,攸哥儿自个儿决定的事,我也不好多干涉,这读书上进毕竟是正事,又是他父亲同意的,我这母亲的自然是支持的。”石氏怎能听不出薛姨妈言语中的另一层含义。
“嫂子说的极是,不过还是得让攸哥儿注意身体。”薛姨妈回道。
妯娌之间又是说了好一阵闲话,无外乎一些家常琐事,不谈也罢。
且说王攸这边,十二月月初的时候,他便是安排人送了份节礼去了扬州,顺便让那人看看林如海现今身体状况如何。根据朝廷的安排,此次春闱设在京都贡院之内,并于二月初九举行,算算日子,也就不到一月有余了。王攸是此次江南贡院秋闱的解元,若是没取得好的名次,不仅仅丢了面子,严重的很可能会得罪江南士子。
这也是他为什么从扬州回来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断的研读四书五经,虽说这些书早已经烂熟于心,但是正如中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再加上王攸毕竟是现实世界中人,有着更为优化的学习方式,自然是更进一步。
正月二十一日,是薛宝钗的生日。王攸想了想,还是亲自前往荣国府,送了份礼,宴席上,众人见到,少不得一番赞美之语,薛蟠原本想拉着王攸出去吃酒,顺便大肆庆祝一番,不过却再次被薛姨妈劝阻了。贾母笑着赏赐了些东西给王攸,又说了些让他注意身体之话。
贾宝玉原本对表弟禄蠹行为本就不感冒,但看到表弟言谈举止,依旧如往日一般潇洒自若,心中的怨气倒是少了许多,认为表弟和那些人不一样,于是兄弟俩自是无话不说。
对于贾宝玉,说实话,王攸更多的是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若是易地而处,指不定自己还不如这贾宝玉。
二月初九之日,王攸再度进入贡院,进行这春闱之试,相较于去年秋闱,更为的严格,不过号房相对于江南贡院,更是好上不少,至于试题也更加的偏僻和困难,比如第一场四书内容的默写,并不再是给出上句,让考生写出下句,而是直接问某个名篇之中第几局写了什么或者是直接就是对名篇的大段默写,不过此次倒是没有什么作诗,但是却有着需要对以往著名诗人的词句进行分析和理解。
关于策问的辩论和对时事的理解,王攸也不禁感叹这春闱不愧是举人的战场,时事的理解之中更是有着对国家大事的探讨,例如某地发生洪水之后应该如何解决,考生毕竟不是官员,他们的思想还太过于狭隘,大都不过是按照自己曾经听说过的办法作答,但千篇一律的作答必定不会脱颖而出。
王攸身为现实世界中的人,他所了解的则是两千多年来,或者说是近七十多年来,更为优化的决策,所以对于这洪水之题,自然写的条理清楚,考虑也更为全面,从朝廷写到官员,再写到地方官员和百姓,顺便练赈灾过程中所出现的意外,包括解决方法都是一一写了上去。
很快,在评定春闱考试的主考官的桌上,王攸的答卷再一次被摆在了桌上,因为太过详细和与众不同,惹来不少人的注意。此次主考官李贤乃是圣上钦点,和莫青山一样是文渊阁大学士,但也是吏部侍郎,发现这与众不同的答卷之后,连忙将这答卷送往宫中,交予圣上定夺。
御书房内,圣上看见这送来的答卷,心下也是惊奇,因为这最后一场的考题是他出的,此事也就李贤知晓。当看了王攸的答卷上一列列作答,条理清晰,并无不实之处,反而从各个角度剖析并给出相应的措施,可谓是深得朕心。
于是圣上便是用朱批在上面写了一个善字,便是让一旁的太监将答卷再次送回了李贤。
“李大人,那份答卷宫里还没消息吗?”一旁又官员看向上首处的李贤,问道。
“答卷已经呈交给圣上,想来也快了。”李贤笑着对众人说道。
“......”众考官听见圣上,自是不好多语,只好等待着。
“真不知道是哪位写出这样的见解来,着实令我等汗颜,若是圣上高兴,此人想来在四月的殿试之上少不得三甲之名。”有人羡慕的说道。
“是啊,是啊。”随后又有着不少人应和道,在场的所有考官都... -->>
又说薛氏母女自王宅离开之后,便是回到了梨香院,此时薛宝钗被母亲薛姨妈一并叫到里间,至于原本伺候的丫鬟仆人则是被赶出了屋子,不得靠近。
“我的儿,今日你是怎么了?”
“母亲,我......我也不知道。”薛宝钗毕竟还是个十二岁的姑娘,今日之事事发突然,但若是被传出去,有损名节。
“平日里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玩闹也没什么,只要别太过分,失了礼数,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的,攸哥儿平日里是个行为有矩的,此番之举......”薛姨妈教训的说道。
“母亲,你多想了,攸兄弟想来也是一时间情急,没想到罢了。”
“嗯,也许吧。我的儿,你如今十二了,也是时候为你准备准备了。”
“母亲,哥哥还未......”薛宝钗当下便是理解了薛母的意思,只好赶忙拒绝了。
“对了,有一事我倒想问问你,攸哥儿是咋知道冷香丸的?你告诉过她?”薛姨妈疑惑的看着薛宝钗,问道。
“女儿也觉得奇怪,这冷香丸之事我就和宝兄弟一人说过,难道是宝兄弟和攸兄弟说的不成?”
“想来应该如此,他们是表兄弟,平日里又亲近,不过今日我还是头一次见攸哥儿发怒的样子,想来也是好笑。”薛姨妈不由的打趣了一下自己的女儿,但看到女儿脸色有点不好看,又说道,“好了好了,母亲不说了就是,此事你舅母想来也不会再提,以后你注意就是,这冷香丸你带在身上为好。”
“嗯。”薛宝钗点了点头,轻嗯了一声。
......
时间缓缓流过,很快又是新年将近,这年,因王子腾不在京都,所以王攸也不用像去年那般繁琐,不过石氏还是安排人将一应的礼物送到各家,作为上次王攸中举之时的还礼。
由于春闱将近,这年王攸也并未走出王宅,依旧在青云轩内发奋刻苦,石氏和王鸾则去了荣国府,给贾母请安的同时,顺便探望一下王夫人和薛姨妈。
谁知王夫人不在上房,问丫鬟们时,石氏才知道到王夫人去薛姨妈处闲话去了,于是便是在一众丫鬟婆子的带领下,来到梨香院。
梨香院外周瑞家的见到石氏到来,连忙进去传话。里间听到消息后,赶忙欣喜的迎了出来,一阵寒暄过后,众人进屋落座。
“怎么今日攸哥儿没来?”王夫人担忧的问了起来。
“这不,春闱将近,攸哥儿自是不好懈怠。”石氏含笑着回答道。
“这大过年的,本就是应该放松放松,嫂子未免紧了些。”一旁的薛姨妈插了一句。
“并非我管的紧,攸哥儿自个儿决定的事,我也不好多干涉,这读书上进毕竟是正事,又是他父亲同意的,我这母亲的自然是支持的。”石氏怎能听不出薛姨妈言语中的另一层含义。
“嫂子说的极是,不过还是得让攸哥儿注意身体。”薛姨妈回道。
妯娌之间又是说了好一阵闲话,无外乎一些家常琐事,不谈也罢。
且说王攸这边,十二月月初的时候,他便是安排人送了份节礼去了扬州,顺便让那人看看林如海现今身体状况如何。根据朝廷的安排,此次春闱设在京都贡院之内,并于二月初九举行,算算日子,也就不到一月有余了。王攸是此次江南贡院秋闱的解元,若是没取得好的名次,不仅仅丢了面子,严重的很可能会得罪江南士子。
这也是他为什么从扬州回来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断的研读四书五经,虽说这些书早已经烂熟于心,但是正如中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再加上王攸毕竟是现实世界中人,有着更为优化的学习方式,自然是更进一步。
正月二十一日,是薛宝钗的生日。王攸想了想,还是亲自前往荣国府,送了份礼,宴席上,众人见到,少不得一番赞美之语,薛蟠原本想拉着王攸出去吃酒,顺便大肆庆祝一番,不过却再次被薛姨妈劝阻了。贾母笑着赏赐了些东西给王攸,又说了些让他注意身体之话。
贾宝玉原本对表弟禄蠹行为本就不感冒,但看到表弟言谈举止,依旧如往日一般潇洒自若,心中的怨气倒是少了许多,认为表弟和那些人不一样,于是兄弟俩自是无话不说。
对于贾宝玉,说实话,王攸更多的是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若是易地而处,指不定自己还不如这贾宝玉。
二月初九之日,王攸再度进入贡院,进行这春闱之试,相较于去年秋闱,更为的严格,不过号房相对于江南贡院,更是好上不少,至于试题也更加的偏僻和困难,比如第一场四书内容的默写,并不再是给出上句,让考生写出下句,而是直接问某个名篇之中第几局写了什么或者是直接就是对名篇的大段默写,不过此次倒是没有什么作诗,但是却有着需要对以往著名诗人的词句进行分析和理解。
关于策问的辩论和对时事的理解,王攸也不禁感叹这春闱不愧是举人的战场,时事的理解之中更是有着对国家大事的探讨,例如某地发生洪水之后应该如何解决,考生毕竟不是官员,他们的思想还太过于狭隘,大都不过是按照自己曾经听说过的办法作答,但千篇一律的作答必定不会脱颖而出。
王攸身为现实世界中的人,他所了解的则是两千多年来,或者说是近七十多年来,更为优化的决策,所以对于这洪水之题,自然写的条理清楚,考虑也更为全面,从朝廷写到官员,再写到地方官员和百姓,顺便练赈灾过程中所出现的意外,包括解决方法都是一一写了上去。
很快,在评定春闱考试的主考官的桌上,王攸的答卷再一次被摆在了桌上,因为太过详细和与众不同,惹来不少人的注意。此次主考官李贤乃是圣上钦点,和莫青山一样是文渊阁大学士,但也是吏部侍郎,发现这与众不同的答卷之后,连忙将这答卷送往宫中,交予圣上定夺。
御书房内,圣上看见这送来的答卷,心下也是惊奇,因为这最后一场的考题是他出的,此事也就李贤知晓。当看了王攸的答卷上一列列作答,条理清晰,并无不实之处,反而从各个角度剖析并给出相应的措施,可谓是深得朕心。
于是圣上便是用朱批在上面写了一个善字,便是让一旁的太监将答卷再次送回了李贤。
“李大人,那份答卷宫里还没消息吗?”一旁又官员看向上首处的李贤,问道。
“答卷已经呈交给圣上,想来也快了。”李贤笑着对众人说道。
“......”众考官听见圣上,自是不好多语,只好等待着。
“真不知道是哪位写出这样的见解来,着实令我等汗颜,若是圣上高兴,此人想来在四月的殿试之上少不得三甲之名。”有人羡慕的说道。
“是啊,是啊。”随后又有着不少人应和道,在场的所有考官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