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完美世界之血脉遍布诸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30章 秦韩之战
半个月后,天下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秦国花五天,直接将战线推进到了韩国新郑,然后是长达十天的对峙。
一路之上,战况并不激烈,韩国只是在边境上放了一些杂牌军,将所有精锐集中到了韩国新郑。
这是很明智的做法,一是便于韩国集中兵力驻守;二是新郑的防御体系完善,没有被各地的蛀虫蛀空,不管是城墙,还是各种军械,都在水平线以上。
第三点,韩国的粮食和钱财都集中在新郑,将战场放在新郑,可以缩减补给线,没有补给压力,同时拉长秦国补给线。
最后国都被围,可以征召全国民众抵抗,也给诸国危机感,如果诸国再不驰援,韩国国都随时可能被攻破。
最后一点最为重要,单靠韩国自己,是无法抵御秦国兵锋的,将秦军放到国都,是逼迫诸国尽快支援,如果诸国来得够快,韩国还能保留部分精锐。
韩国的策略很好,石磊忍不住点一个赞。
将精锐集中在新郑附近,让韩国也有了跟秦国短暂抗衡的能力,不过以韩国的钱粮,能支持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他在新郑了解过,韩国的税收一塌糊涂,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今年韩国南阳郡闹饥荒,而且恰好是打仗这个月。
闹饥荒和打仗同时到来,对韩国来说也不见得是坏事,可以将难民编入军队,救灾的同时也用难民消耗秦国的力量。
让石磊觉得意外的是,姬无夜虽然有抬高粮价,但也只是抬高了一倍,没有趁机抬到十几倍发国难财。
‘这是担心韩国被灭,失去大将军之位吗?’
一国被攻灭,文官可以继续高位,但将军就不一定了,何况姬无夜是大将军。
就算姬无夜蒙了心,投降秦国,首先韩国的大军肯定跟姬无夜无关,韩国大军必定被遣散。
失去了大军,谁还把姬无夜当个人?
在秦国军功爵制刺激下,秦国每一个军人都拼命往上爬,国内将军之位都不够分,怎么可能还让给姬无夜。
所以姬无夜大概率只能得到一个空头的将军称号,最多也就几百士兵,过千就不可能了。
至于姬无夜在新郑中的财富也会大量蒸发,各种产业是别想有了,能保住府邸的金银珠宝就不错了。
不过失去权位的保护,过多的财物反而是催命毒药,在秦国当闲散将军,很可能因为某件小事就抄家灭族。
姬无夜能当上大将军,粗鲁狂暴是他对外的一面,但粗中有细也是必然的,不然也无法当上大将军,更不可能将夜幕经营成新郑最强大的组织。
脾气暴躁,还笨可做不到这些。
估计脾气暴躁是做给外人看的。
在姬无夜和白亦非的统领下,韩国新郑目前还算稳固,但这是通过牺牲大量难民换来的。
如果精锐开始损耗,那情况就不一样了,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除了死战到底,还有其他可能,比如姬无夜和白亦非带着大军退往魏国,在魏国谋一个将军之位。
比如韩王韩宇主动带人退却,让出新郑以平息秦国的怒火。
反正变数挺大,换做他当韩王,他会一口气退到楚国境内,既是祸水东引,也是在楚国占据一片领地苟延残喘。
现在的韩地真的不适合发展。
如果是他,他会以剿灭百越余孽太子天泽为由,进军吴越之地(反正也不是第一次打),既避开了秦国的兵峰,也能趁机占据吴越之地,至于楚国的态度,楚国总比秦国好对付。
局势如此危急,朝堂上渐渐出现支援韩国的声音。
石磊也不知道这是大臣们的真实意愿,还是收了钱。
他也没有探究的打算,反正他不会出兵韩国,他的目光放在燕国上,不断催促东北远征军早日完成航海适应性训练。
不管局势如何,他做好后手再说。
“禀王上,韩国使臣韩非求见。”朝堂之上,负责外交的大臣开口道。
这是说服魏王了?
“不见。”石磊直接拒绝。
倒不是他愧对韩非,而是他不打算支援韩国,既然不打算支援韩国,还是不见为好,他可不想听韩非洗脑。
第二天,魏国的消息就传了过来,魏国打算出兵救援韩国,已经在集结军队了。
魏国出手很正常,韩国被灭,直面秦国兵峰的就是魏国了,这唇亡齿寒的道理,魏国还是懂的。
韩非说服了魏国,竟然没有前往楚国或者赵国,有点出乎石磊的预料。
接下来几天,韩非每天都在求见,每次都被拒绝,连齐国的朝堂都上不了。
第五天的时候,韩非的求见方式变了。
“禀王上,儒家荀子协弟子求见。”一名大臣禀报道。
石磊沉吟一下,对旁边的鲁总管示意一下。
作为当世显学,荀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鲁总管高喊道:“宣,儒家荀子及其弟子觐见。”
荀子协韩非上殿,韩非看清石磊的模样僵了一下,然后很快又调整回来。
跟着荀子行礼道:“儒家弟子韩非拜见王上。”(儒家荀子拜见王上。)
石磊平静道:“平身吧。”
“谢王上。”(谢王上。)
“王上,臣下弟子韩非对当今天下局势有些见解,望王给他一个机会明言。”荀子躬身请求道。
“准。”
韩非出列开口道:“当今天下之势,秦国占据西方俯瞰六国……”
……
“故此,齐国理应出兵支援韩国。”
终于说完了,不愧是儒家和法家集大成者,说了一大堆,非常有道理,也是真的有道理,一点忽悠都没有。
但很多事情是两面性的,对与不对也是有时效性的,韩非说得再有道理,此时支援韩国不符合齐国利益,除非秦军打到魏国大梁,否则齐国不会跟秦军作战。
“韩非之言真的是让孤如雷贯耳,可惜齐国难为无米之炊啊,齐国的大军在与燕国对峙,脱不开身。”
韩非仔细一琢磨,就听出了石磊的意思,石磊这是不愿从燕国撤军。
“王上,在下是否可以跟王上前往偏殿?”
很多事情,不适合在大殿上讲。
“可,你先去偏殿等着。”石磊点点头应道。
既然见面了,那就让韩非说个痛快,不然韩非也不甘心回去。
“谢王上。”韩非躬身谢恩道。
“臣下也跟韩非去偏殿吧1荀子请求道。
“可。”
一名内侍将韩非和荀子带往偏殿。
半个时辰后,朝议结束,石磊走进偏殿。
韩非早已等得不耐烦,一直盯着宫殿门口,看到石磊进来后,连忙起身迎接。
“王上。”韩非躬身行礼。
 ... -->>
第230章 秦韩之战
半个月后,天下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秦国花五天,直接将战线推进到了韩国新郑,然后是长达十天的对峙。
一路之上,战况并不激烈,韩国只是在边境上放了一些杂牌军,将所有精锐集中到了韩国新郑。
这是很明智的做法,一是便于韩国集中兵力驻守;二是新郑的防御体系完善,没有被各地的蛀虫蛀空,不管是城墙,还是各种军械,都在水平线以上。
第三点,韩国的粮食和钱财都集中在新郑,将战场放在新郑,可以缩减补给线,没有补给压力,同时拉长秦国补给线。
最后国都被围,可以征召全国民众抵抗,也给诸国危机感,如果诸国再不驰援,韩国国都随时可能被攻破。
最后一点最为重要,单靠韩国自己,是无法抵御秦国兵锋的,将秦军放到国都,是逼迫诸国尽快支援,如果诸国来得够快,韩国还能保留部分精锐。
韩国的策略很好,石磊忍不住点一个赞。
将精锐集中在新郑附近,让韩国也有了跟秦国短暂抗衡的能力,不过以韩国的钱粮,能支持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他在新郑了解过,韩国的税收一塌糊涂,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今年韩国南阳郡闹饥荒,而且恰好是打仗这个月。
闹饥荒和打仗同时到来,对韩国来说也不见得是坏事,可以将难民编入军队,救灾的同时也用难民消耗秦国的力量。
让石磊觉得意外的是,姬无夜虽然有抬高粮价,但也只是抬高了一倍,没有趁机抬到十几倍发国难财。
‘这是担心韩国被灭,失去大将军之位吗?’
一国被攻灭,文官可以继续高位,但将军就不一定了,何况姬无夜是大将军。
就算姬无夜蒙了心,投降秦国,首先韩国的大军肯定跟姬无夜无关,韩国大军必定被遣散。
失去了大军,谁还把姬无夜当个人?
在秦国军功爵制刺激下,秦国每一个军人都拼命往上爬,国内将军之位都不够分,怎么可能还让给姬无夜。
所以姬无夜大概率只能得到一个空头的将军称号,最多也就几百士兵,过千就不可能了。
至于姬无夜在新郑中的财富也会大量蒸发,各种产业是别想有了,能保住府邸的金银珠宝就不错了。
不过失去权位的保护,过多的财物反而是催命毒药,在秦国当闲散将军,很可能因为某件小事就抄家灭族。
姬无夜能当上大将军,粗鲁狂暴是他对外的一面,但粗中有细也是必然的,不然也无法当上大将军,更不可能将夜幕经营成新郑最强大的组织。
脾气暴躁,还笨可做不到这些。
估计脾气暴躁是做给外人看的。
在姬无夜和白亦非的统领下,韩国新郑目前还算稳固,但这是通过牺牲大量难民换来的。
如果精锐开始损耗,那情况就不一样了,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除了死战到底,还有其他可能,比如姬无夜和白亦非带着大军退往魏国,在魏国谋一个将军之位。
比如韩王韩宇主动带人退却,让出新郑以平息秦国的怒火。
反正变数挺大,换做他当韩王,他会一口气退到楚国境内,既是祸水东引,也是在楚国占据一片领地苟延残喘。
现在的韩地真的不适合发展。
如果是他,他会以剿灭百越余孽太子天泽为由,进军吴越之地(反正也不是第一次打),既避开了秦国的兵峰,也能趁机占据吴越之地,至于楚国的态度,楚国总比秦国好对付。
局势如此危急,朝堂上渐渐出现支援韩国的声音。
石磊也不知道这是大臣们的真实意愿,还是收了钱。
他也没有探究的打算,反正他不会出兵韩国,他的目光放在燕国上,不断催促东北远征军早日完成航海适应性训练。
不管局势如何,他做好后手再说。
“禀王上,韩国使臣韩非求见。”朝堂之上,负责外交的大臣开口道。
这是说服魏王了?
“不见。”石磊直接拒绝。
倒不是他愧对韩非,而是他不打算支援韩国,既然不打算支援韩国,还是不见为好,他可不想听韩非洗脑。
第二天,魏国的消息就传了过来,魏国打算出兵救援韩国,已经在集结军队了。
魏国出手很正常,韩国被灭,直面秦国兵峰的就是魏国了,这唇亡齿寒的道理,魏国还是懂的。
韩非说服了魏国,竟然没有前往楚国或者赵国,有点出乎石磊的预料。
接下来几天,韩非每天都在求见,每次都被拒绝,连齐国的朝堂都上不了。
第五天的时候,韩非的求见方式变了。
“禀王上,儒家荀子协弟子求见。”一名大臣禀报道。
石磊沉吟一下,对旁边的鲁总管示意一下。
作为当世显学,荀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鲁总管高喊道:“宣,儒家荀子及其弟子觐见。”
荀子协韩非上殿,韩非看清石磊的模样僵了一下,然后很快又调整回来。
跟着荀子行礼道:“儒家弟子韩非拜见王上。”(儒家荀子拜见王上。)
石磊平静道:“平身吧。”
“谢王上。”(谢王上。)
“王上,臣下弟子韩非对当今天下局势有些见解,望王给他一个机会明言。”荀子躬身请求道。
“准。”
韩非出列开口道:“当今天下之势,秦国占据西方俯瞰六国……”
……
“故此,齐国理应出兵支援韩国。”
终于说完了,不愧是儒家和法家集大成者,说了一大堆,非常有道理,也是真的有道理,一点忽悠都没有。
但很多事情是两面性的,对与不对也是有时效性的,韩非说得再有道理,此时支援韩国不符合齐国利益,除非秦军打到魏国大梁,否则齐国不会跟秦军作战。
“韩非之言真的是让孤如雷贯耳,可惜齐国难为无米之炊啊,齐国的大军在与燕国对峙,脱不开身。”
韩非仔细一琢磨,就听出了石磊的意思,石磊这是不愿从燕国撤军。
“王上,在下是否可以跟王上前往偏殿?”
很多事情,不适合在大殿上讲。
“可,你先去偏殿等着。”石磊点点头应道。
既然见面了,那就让韩非说个痛快,不然韩非也不甘心回去。
“谢王上。”韩非躬身谢恩道。
“臣下也跟韩非去偏殿吧1荀子请求道。
“可。”
一名内侍将韩非和荀子带往偏殿。
半个时辰后,朝议结束,石磊走进偏殿。
韩非早已等得不耐烦,一直盯着宫殿门口,看到石磊进来后,连忙起身迎接。
“王上。”韩非躬身行礼。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