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时候人眼中的蒋氏少年得志,日本大正天皇赐刀一事,已令其名扬海内。因为传闻在日本军校,就算蒋百里不拿第一名,日本人仍然拿不到天皇赐刀,因为当时的第二名是蔡锷。三个中国人在日本军校的优异成绩,让饱受日本人欺压的中国人提起此事扬眉吐气,于是“北洋三杰”的名气在国内尤其是军界享有成名。
而且蒋氏的出身与经历,也是很多清末民初精英的典型。他回国后也活跃于时局,在保定军校校长任上的举枪自戗之举,增添了许多悲壮色彩,让他为时人所敬仰。
这时候,蒋百里担任总统府统率办事处一等参议已有两年多。张汉卿见到他时,他正在优雅地品茶。他的几位或白发苍苍或两鬓斑白的同事,或看报或私聊,好不惬意。
统率办事处理论上相当于现代的中|央军委,但是民国初年军队的控制权在各省将军手中,总统府办事处只能沦为智囊机构。对军事方面只有建议权,而且这建议权还仅对于总统有效----连高级参谋都不是----北洋政|府另设陆军参谋部且另有高级参谋。
在北洋政|府初期,百废待兴,国家财力物力极端匮乏,政|府没有能力施展蒋百里的整军大计。当时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北洋重臣,大家考虑的还是纯战术性的东西,涉及长远的战略选择,不是不想,而是条件不够。以战略见长的蒋百里,并不容于拉帮结派的北洋系军官。
一腔热血的蒋百里只能做些纸上谈兵的事,他与蔡锷、阎锡山等11人组织军事研究会,深入研究各种军事学术问题。其间,他不断上书袁世凯,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献计献策,倾诉他希望建设一支强大武装力量的强烈愿望。
可是老袁并不把他引为亲信。之所以让他做高级参议,只是因为他的名。当然,对蒋百里,老袁表面还是“相当”尊重的:“你有理论?好,好,好。陆军部好好研究一下,报个条陈出来。哦,有困难?那~方震啊,你也知道,我们民国初建,百废待兴,这些想法是好的,可是暂时没钱来做啊。要不你先再研究研究,等条件成熟了,我们再大张旗鼓地做。不是不做,也不是你的理论不好,是现在条件不具备啊,条件不具备。什么时候你有新想法了,直接来找我~那个郝副官,命令警卫处,方震只要来,不管我有多忙都要直接告诉我。”
因此现在的蒋百里,是表面光鲜,内里的苦闷只有天知道、地知道、自己知道、好友蔡锷知道。
对办事处,蔡锷是轻车熟路了。张汉卿想拜访蒋百里,这不是什么事。看得出张汉卿虽然少年,却有不输于成人的智商。问及奉天的军政事情,倒也能答得井井有条,禁不住心想:“果然虎父无犬子,看来张作霖对于他这个长子是下了番功夫的。也好,就让方震兄在军事上开导开导,将来反袁,说不定真成为一大助力。”
说实话,关于蒋百里,张汉卿也是从历史的故纸堆里知道他的名,知道他的“以空间换取时间”的对日作战理论体系,但也仅此而已。可以张汉卿比他们多出近百年的历史知识而言,这种《持久战》相关的学说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反而没有像发表之初那样引起他的震惊。
张汉卿感兴趣的,其实是他军事教育家的身份。他自己在军界的地位很高(不是职务或权力),他的学生中有历史上成为“国民政|府”将帅的陈铭枢、唐生智、方声涛、刘文岛、张治中、陈诚等。他还教育了个著名歌唱家的女儿蒋英,以及在未来的新中国享有盛誉的**专家女婿钱学森,还有一个外甥金庸(武侠界的朋友可清楚了)和亲族徐志摩(这个大名鼎鼎就不用说了)。不谈其后来在中国军事史上的贡献,他本人就是一个传奇。
忧郁的眼神、消瘦俊朗的脸庞,当得上“中老年妇女的偶像”,这是张汉卿对他的第一印象。
蔡锷是蒋百里的老朋友了,他们之间相熟得不用任何客气。但他还是隆而重之地把张汉卿介绍给蒋百里说:“方震兄,我给你引见一位小友,他在兵学观点上还是颇有见地的。”
一座皆惊。
能被誉满天下的蔡大将军称之为颇有见地,那肯定是相当了不起的,要知道蔡锷可是有一说一,从不因情面而折腰。他说这个年轻人可以,那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张汉卿镇定地向同样名满天下的蒋百里见礼:“蔡世叔谬赞了,小侄不... -->>
这时候人眼中的蒋氏少年得志,日本大正天皇赐刀一事,已令其名扬海内。因为传闻在日本军校,就算蒋百里不拿第一名,日本人仍然拿不到天皇赐刀,因为当时的第二名是蔡锷。三个中国人在日本军校的优异成绩,让饱受日本人欺压的中国人提起此事扬眉吐气,于是“北洋三杰”的名气在国内尤其是军界享有成名。
而且蒋氏的出身与经历,也是很多清末民初精英的典型。他回国后也活跃于时局,在保定军校校长任上的举枪自戗之举,增添了许多悲壮色彩,让他为时人所敬仰。
这时候,蒋百里担任总统府统率办事处一等参议已有两年多。张汉卿见到他时,他正在优雅地品茶。他的几位或白发苍苍或两鬓斑白的同事,或看报或私聊,好不惬意。
统率办事处理论上相当于现代的中|央军委,但是民国初年军队的控制权在各省将军手中,总统府办事处只能沦为智囊机构。对军事方面只有建议权,而且这建议权还仅对于总统有效----连高级参谋都不是----北洋政|府另设陆军参谋部且另有高级参谋。
在北洋政|府初期,百废待兴,国家财力物力极端匮乏,政|府没有能力施展蒋百里的整军大计。当时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北洋重臣,大家考虑的还是纯战术性的东西,涉及长远的战略选择,不是不想,而是条件不够。以战略见长的蒋百里,并不容于拉帮结派的北洋系军官。
一腔热血的蒋百里只能做些纸上谈兵的事,他与蔡锷、阎锡山等11人组织军事研究会,深入研究各种军事学术问题。其间,他不断上书袁世凯,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献计献策,倾诉他希望建设一支强大武装力量的强烈愿望。
可是老袁并不把他引为亲信。之所以让他做高级参议,只是因为他的名。当然,对蒋百里,老袁表面还是“相当”尊重的:“你有理论?好,好,好。陆军部好好研究一下,报个条陈出来。哦,有困难?那~方震啊,你也知道,我们民国初建,百废待兴,这些想法是好的,可是暂时没钱来做啊。要不你先再研究研究,等条件成熟了,我们再大张旗鼓地做。不是不做,也不是你的理论不好,是现在条件不具备啊,条件不具备。什么时候你有新想法了,直接来找我~那个郝副官,命令警卫处,方震只要来,不管我有多忙都要直接告诉我。”
因此现在的蒋百里,是表面光鲜,内里的苦闷只有天知道、地知道、自己知道、好友蔡锷知道。
对办事处,蔡锷是轻车熟路了。张汉卿想拜访蒋百里,这不是什么事。看得出张汉卿虽然少年,却有不输于成人的智商。问及奉天的军政事情,倒也能答得井井有条,禁不住心想:“果然虎父无犬子,看来张作霖对于他这个长子是下了番功夫的。也好,就让方震兄在军事上开导开导,将来反袁,说不定真成为一大助力。”
说实话,关于蒋百里,张汉卿也是从历史的故纸堆里知道他的名,知道他的“以空间换取时间”的对日作战理论体系,但也仅此而已。可以张汉卿比他们多出近百年的历史知识而言,这种《持久战》相关的学说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反而没有像发表之初那样引起他的震惊。
张汉卿感兴趣的,其实是他军事教育家的身份。他自己在军界的地位很高(不是职务或权力),他的学生中有历史上成为“国民政|府”将帅的陈铭枢、唐生智、方声涛、刘文岛、张治中、陈诚等。他还教育了个著名歌唱家的女儿蒋英,以及在未来的新中国享有盛誉的**专家女婿钱学森,还有一个外甥金庸(武侠界的朋友可清楚了)和亲族徐志摩(这个大名鼎鼎就不用说了)。不谈其后来在中国军事史上的贡献,他本人就是一个传奇。
忧郁的眼神、消瘦俊朗的脸庞,当得上“中老年妇女的偶像”,这是张汉卿对他的第一印象。
蔡锷是蒋百里的老朋友了,他们之间相熟得不用任何客气。但他还是隆而重之地把张汉卿介绍给蒋百里说:“方震兄,我给你引见一位小友,他在兵学观点上还是颇有见地的。”
一座皆惊。
能被誉满天下的蔡大将军称之为颇有见地,那肯定是相当了不起的,要知道蔡锷可是有一说一,从不因情面而折腰。他说这个年轻人可以,那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张汉卿镇定地向同样名满天下的蒋百里见礼:“蔡世叔谬赞了,小侄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