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佛说四十二章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沙门指的是“沙门释子”也就是佛的弟子、出家众。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沙门问佛”因为佛法都是因缘而起,有问,佛才讲,不问,佛不讲,所以这有个缘起。就好像我们不照镜子,镜子里没有影子,你要是照镜子,镜子里就会现出影子。“沙门问佛”就是请教佛。为什么我们要问佛呢?因为一切凡夫皆要跟佛学,不能跟别人学,不能跟外道学,不能跟凡夫学。因为凡夫的知见只是堕落的知见,外道呢,也是堕落的知见,他没有解脱,只有佛才是真正的解脱者,只有佛才明了一切。所以说,我们修梵行,想学的一切都要依佛学,也就是开佛知见、入佛知见。所以我们应该问佛,一切的书、一切的经典、一切的行为都以佛说的为标准。
这就是出家人请问佛,顶礼以后长跪,就是胡跪。新出家的不太清楚,胡跪就是一个腿半跪,一个腿全跪,偏袒右肩,以这个仪式来请佛。问佛:“大圣,请您老慈悲给我们讲一讲,以何因缘,能得知宿命?”
就是说“我现在黑乎乎的一片,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而且天天都是糊涂过日子。有吃的,我也不知道饭从哪来,吃完了该做什么,这一切都不知道。一天就是醉生梦死,我不知道我这一生怎么过的,而且也不知道前生种了什么因。何况我今天又出家了,也不知是什么因缘而有这个善根,所以自己对自己特别的疑惑不解。”这个沙门以各种的疑惑心来问佛,问佛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怎样能知道我的宿命?
怎样“得知”这个“得”不是通过别人讲而让我得知,而是我亲自知道。究竟我过去是做了什么因,做了什么善事,使我今天既能成为沙门,却又没有证道?没证道是什么原因?我现在能成为沙门又是什么原因?我在世间为什么造了那么多的业?这都是我们大家所疑惑的,是我们大家想知道的,说:“我为什么起了这么多烦恼,而且我还不能降伏,但是我又能出家修道?”不知道这种种的因缘,心里就透不过去了,所以他想彻底的知道自己的宿命、过去的因缘。他更想知道的是:通过知道因缘的这个过程,来真正地体会大道的所在。
“宿命”大家都知道,就是过去。人有三世,你们谁知道什么叫三世?
弟子:三十年为一世,一百年为一生,一般都这样算的。
有的人说三十年为一世。这是一种说法,三世加一起正好九十年,也就是百年,我们说的百年指的是人生的这个生命。还有谁知道什么是三世?
弟子:前生、今生、后世。
三世就是有前生、今生、来生。
这两种说法,前一种说的是今生的意义,为今生。今生呢,我们不用得宿命通也知道,你从小到现在的事情基本上都能记住,所以这我们清楚了,就不谈三十年为一世,但是为什么要提醒大家?应该知道有这两种说法的存在,以后我们跟别人讲的时候,答得更圆满一些。我们这里讲的这个宿命指的是前生、今生、来生。这个宿命,我们不光要知道前生的问题,也要知道今生为什么受这样的果报,而且来生会怎么样,还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怎样生存下去。
沙门为什么要问佛怎样得宿命通呢?他不是想去算卦,他不是去跟人摇签算卦,或是“我知道你如何”他没有这个心。他的目的要干吗?他要了脱生死。了脱生死就得明白大道,知道会其大道才能了脱生死。所以为了了脱生死,就想知道怎么样得到宿命通,他的目的是通过它来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最后得到大道。
他的目的不是别的,不像我们现在“哎呀,这个人什么事都知道,前生也知道。”等等的,然后去给人摇卦算命。那不是他的目的,给人家说三道四的那都不是他的目的。他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其它名和利,只为了得其道“得知宿命,会其至道”是他所问的内容。
你看人家因缘多好,出家以后能直接问佛。你说我们这因缘,你问谁啊?你问师父,师父还糊里糊涂,还不知道问谁呢?所以说很麻烦,也没办法,勉强给你讲,给种下因缘,有一天你去问佛,那就会得至道。这个因缘不是没有,只要你诚心修道的话,你会亲自去问佛,那时候没有不知道的,我现在跟你们讲,是种个善根。
“佛言”佛开始讲了,因为你有问,佛就开始讲。谁能讲一讲什么叫佛言?
弟子:通过那个沙门请佛开示,怎样能够通达宿命的因缘,佛以这个因缘,来回答那个比丘的请问。
谁还能答一答?什么叫佛言?
弟子:佛言就是代表了佛是正等正觉,所以佛说的就是真理。
还有谁能说一说?什么叫佛言?这句话很重要。如果我们不能理解什么是佛言,我们要从高深一点说,也就是谤佛。
有几种说法,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佛言”佛在经典上讲了,说如来有所说法即是谤佛。那为什么又说是佛言?如果我们说佛能言,佛说是谤佛呀!那如果佛没说,为什么又说佛言?佛是不言而言,佛是无为者,他没有言和不言二义,没有这个概念,只是众生启问而有所谓的“言”就像镜子似的,你去照,那里面就会有影,但是这个镜子是大圆镜智,不是我们那个普通的镜子。我们的镜子只能照你的表皮,照不到你的心,它不能把你的因缘给你讲清楚。
佛这个大镜子,他充满了无穷的慈悲和智慧,所以说他是不言而言。只有不言而言者才能讲出真理,也叫真谛。如果有能言者,那还是凡夫。所以我们在听“佛言”的时候,一定要做这个正确的思惟,这样的话,我们对底下要讲的经,就会更加深一步地进入佛的心要。
因为他启问的因缘殊胜,他说的“我怎么才能知道宿命”但是他的目的并不在这,而是“会其至道”这讲的是道。这话本来是要以后再讲的,我就提前给你们讲了。
佛言,也就是说佛不言而言,以大慈悲力故,大慈悲心故,而有“佛言”佛讲了什么呢?佛说了“净心守志,可会至道”佛以大慈悲力而讲了。为什么佛要这么讲,而不讲别的?刚才我讲了,因为佛是大圆镜智,无所不照,无所不知,而且“佛言”是不言而言,是无为法。那既然是无为法,为什么又讲“净心守志,可会至道”呢?因为有人在启问,有这个启问,佛就给你这么讲。
比如一个人看病,这个患者来了,他想看病,自己述说了病情,你是根据他述说的病情下药,还是根据他的脉相下药?语言只能作为参考,你要根据脉相下药。佛是大智慧者“净心守志”是我们众生的需要,佛才讲。这“病”是我们众生的那种业力,是我们的污垢所在,所以佛才会讲“净心守志,可会至道”我们知道了,这个“道”是至道,也就是大道。
这是说怎么样得到宿命通,宿命通是六通之一,外道只有五通,佛法里有漏尽通,他们没有漏尽通。虽然都有通,但是通和通也不一样。外道也有通,他那个通是有一定范围的,或是不长久。佛所谓的通,是名字叫“通”佛这个通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它是智慧,方便来讲叫通。说佛有六通,是方便说。
“净心守志”只有在做的时候你才会有真正的守真,这个真就是我们的妙明真心,这样你才能守住这个妙明真心。那大家说了:“我们的妙明真心本来就在,那为何还用守啊?”因为我们平时属于业力过重,由于有迷,所以失去了真。我们只有不断地行道,去掉妄想,我们的真才会现前。
我们因为什么原因不能会其至道呢?就是因缺少福德因缘,福德因缘就像沙漠地里的粮食和水,所以你想会其至道,必须培养福德因缘,都得具足的。既要有决心,又要有福德因缘,我们才能达到这个大道。外道的这个通非常小,而且知道的事情是有范围的。他已经执著这种通,如果离开这个通,他就不行了。另外,他也不知道其根本原因,你别看他有通,多少多少劫的东西都知道,但还是不彻底。
就像刚才我讲的那个故事,那个老汉出不了家,就要投河、要死。最后佛现前了,说:“你为什么投河啊?”老汉说:“他们不收我,我活着也没有啥意思。你看我这么大年纪了,走也走不动,活也活不成,那些人都说我没有善根,我赶紧死了得了。”佛说:“你别死,我领你去,我同意你出家。”他就剃度出家了,出家后在那精进修道,不长时间就证果了。
后来这些罗汉就问佛,说:“不对呀,这没有善根的人不能出家,也不能证道啊!为什么他能这样呢?我们都观察他八万大劫之内的事情,了了常明,他跑也跑不出去,什么原因呢?”但这罗汉不是慢心,他没有慢心,他是以虔诚心来问佛的。佛就跟他们讲了这老汉八万大劫以外的事情,说:“你们只能看八万大劫以内的事情,八万大劫以外的事情你们就不清楚了。”
我们别说八万大劫,连三十年、五十年我们也看不出去,小时候的事情都给忘了,更别说前生的事情。就算有点模糊影子,只要你贪吃贪睡,一会儿就没了,就断了,由于这个习性,很快就断了,所以我们很难知道。
罗汉知道八万大劫以内的事情,佛说:“八万大劫以外的事情你不知道。八万大劫以前,老虎要吃他,他逃到树上,至心地念一句佛——南无佛,因而种下善根。”就念句“南无佛”现在却有人给改了,说是念句“阿弥陀佛”不管他念哪尊佛,只要念佛就行了,后来就被救了。有的说被救了,有的说被老虎吃了,这我也不知道了,看来还是被救的那个因缘比较大。
弟子:按那个经上讲的,虎听到佛的名字就走了,虎没吃。
是,有的说虎没吃就走了;有的说念了一句“南无佛”种了善根,老虎吃了也不要紧,因为他可能想另成就。咱们不管它了。就是念了一句“南无佛”最后他就在释迦牟尼佛这出家了。我们有时候天天念佛,天天修行,我们出家的因缘不是更殊胜吗?是不是?那我们更得见佛了。所以我们大家能出家,就是因为平时老念“南无佛”要不没有出家的机会,是不是?看来我们前生是念了不少。
回过来,我们再看这句话。净心,什么叫净心?干净的净,净的是心。心还用净吗?为什么要净心呢?你们说心用不用净?
弟子:净是一念不生的意思,并不是说平静那个静,必须是不打妄想的那个净。
你就说说需不需要净?
弟子:心本来不需要净,但我们做不到没有污染。
那本来不需要净,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净呢?也被污染了,那本来不需要,为什么还能污染?
弟子:是我们认识不到。
既然有本来,认识不认识,它也不应该污染,那有污染的也不叫本来嘛,是不是?
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的妙明真心是清净无染的。这个心指的是凡夫的那个心,不是我们的真心。这个心就是迷,用这个心来表示我们的迷,不是说我们的真心。这个迷是一种虚幻,迷没有根本,有了根本就不叫迷了。由于迷,必与佛不相应,与我们的大道不相应了。与道不相应而成为迷,造成了隔,隔断。
“净”就是破迷,什么叫净?破除这个迷就叫净,破迷为净。我们现在修道,佛告诉了,你要破除迷。什么是迷?贪、嗔、痴,有了贪、有了嗔、有了痴,这就是迷,贪嗔痴就是迷。三毒啊,我们就因为三毒的关系,最后被迷了。我们想破除迷,也就是要破除三毒,那我们直接入手的地方就是破除贪嗔痴。这样大家就清楚了,这个修行的方式一下就出来了。
净心,怎么去净?去掉贪嗔痴。不是你在那打坐,一天吃三顿饭、七顿饭,你就算净心了,你这边修一点还不够你漏的。不光是要打坐,更主要的是要去掉贪嗔痴,只有不断地去掉贪嗔痴,我们的心才能净下来。去掉贪嗔痴的方式有持戒、禅定、忍辱、布施等等的事情,六度万行,还有各种法门,无量的法门,这都是去掉贪嗔痴,也就是净心的无价之宝和方法。只有按照这些努力去行持,我们这才能净心。
“守志”这个还得解释,什么叫“守志”呢?
弟子:不外求。
不外求,你这句话就说到根本了。
具体地来讲,守志要发菩提愿。什么是我们的菩提愿?就是无所求。那我们现在的无所求算不算菩提愿?你那还只是在表面上的无所求,心里还没有无所求。当我们无所求的时候,不为自己求的时候,为天下众生而求的时候,又离了众生相的时候,那菩提心就起来了。那是我们根本的大志大愿,所以我们应该守志,永远的不退道心,永远的发菩提心。
“可会至道”有人就问,说:“师父,你看看,我现在也守志了,也发菩提愿,又不断地持戒修行,日中一食也持了,金钱我也开始不摸了,又进行了禅定,这些方法都对呀,但为什么没有会道呢?”没有会道是什么原因?大家答一下,什么原因?
弟子:因为有自私心。
我们也在不断地去自私心。吃饭,只吃一顿饭了,吃也不敢多吃,有时候还不吃水果,这个贪心我们也去了。嗔恨心呢,别人说我,我也不发火了。愚痴心呢,虽然还有一点,但我能按照戒律去做,听师父话,这些我都做了。但是为什么没证道?
弟子:他前面所做的这些还没有回小向大,没发大菩提心,没有做到利他。
这是一个原因。我们大家修道,这时候就难过关了,为什么难过关?说:“我修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还没有会道呢?”有的修了四五年了,有的修十来年、或二十年了,甚至几十年,为什么还没有会道呢?
弟子:主要是还没有慈悲心,这个心总是在向外攀缘。
弟子:心做得不够。
答得很好。
这些方法我们都做了,但是心力未到。不是你的方法错了,方法没错,正是这么走法,很正确的。为什么不能会道呢?心力未到啊!虽然我们做了,但是你的心力没达到那个顶点,不是我们的方法错了。我们都知道这些迷就是贪嗔痴,也知道要守志、发菩提愿;我们不断地进行修行,按照戒律去做,各方面都做了一点,比如不摸金钱等等的事情,又行了很多的苦行,烦恼起来不断地对治它,而且不断地读经,去掉痴迷。这些都做了,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没得道?就是因为心力未到,不是方法错了,明白吗?这就是关键的地方。
这里有一个典故,有一个修行人曾经问文殊菩萨,因为文殊菩萨有大智慧。他说:“我知道‘生是不生之理,死是不死之义’,这个道理我很清楚,但是为什么我没有了脱生死?”文殊菩萨告诉他:“心力未到。”这句话太好了!
我们修行有时候为什么有退心?就是因为不懂这句话——心力未到。以为自己走错路了,你不知道,你走的路正对。你还没走到那个地方,你要求怎么就那么大呢?还没走到那个地步,不是走错了。他走着走着,就觉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这能行吗?”产生疑惑了。“我这方法也对啊,我都知道这个理呀。”有的人是知道“生本来是没有生,死是没有什么死的,这是一种幻境。我也清楚这个问题,但是为什么不得道?”因为心力还没到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我们在修行中如果产生了枯燥心,或者我们觉得自己起了烦恼的时候,用它一对治,我们的烦恼就下去了。“哦!那是我心力未到,不是走错路了,是我用功夫还没有到位。有很多的方法,虽然我去做了,有可能只是在表面做;或是我做了,也花大力气了,但是不长久。”等等的事情。
有些时候你想发长久心也不好使,它里面有因缘,因为你这个定力还没有达到那么大,所以得慢慢来,别着急、别上火,别产生退道心。所以这句话是无价之宝,我们今天学习能知道这句话,就应该千恩万谢了。有了这句话,我们就不会再半途而废了,就知道修行必须得经过这一关,什么事情都得等待因缘,一点点去成就它。也有的人快,快也是人家前生心力到了。我们为什么慢,还没到?因为心力没到,不是方法错了。所以大家在这里一定要生起信心,这是很重要的。
有个师父不是做梦吗?做梦告诉他“你好好修,将来可以得证初果阿罗汉的,你要好好跟你师父修。”就是鼓励他,梦里就鼓励他了,告诉他:你修的方法没有错,只是心力没到,你还继续努力,就完事了,你不要想别的。至于我们证不证道,师父是不是凡夫,你别管他,师父就算是个凡夫,只要我们心力到了,一样能证道。他的梦就说明什么问题呢?你修的方法没有错,只要往前走就可以了。
讲这一段没有别的意思,是鼓励大家要有信心,我们大家平时也要不断地鼓励自己,这才行。佛讲的这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而且时时鼓励自己,这句话是无价之宝啊。
佛讲到这儿还没有讲完。佛本来已经讲完了,佛讲一个字,也讲完了;不讲,也是讲完了。为什么还要继续讲呢?因为众生还迷,心里还有疑惑。你起心动念,佛都清楚,佛说:“我还是继续给你们讲吧,再继续给你们解释。”佛就慈悲,没有办法,众生有时候就是这样。佛这么讲,大根基的人、大菩萨马上就知道了,甚至马上就可以证道了。一看大家没证道“得了,我还是继续讲吧。”
再方便讲,方便讲就是比喻了。佛比喻说:“譬如磨镜。”就是比喻磨镜子。古代没有镜子,有时候就找个什么东西,不断地磨,把它磨亮了才能照清影子。我们现在有了玻璃、有了镜子,怎么办呢?我们得擦镜子,也得磨,得把外面那污垢都去掉。不管是有镜子没镜子,没镜子我也得磨,有镜子也得磨。有镜子不一定真有,你看着镜子多,那都是魔镜。你看过去没有镜子,它有没有的好处,它就少一层著相。
比如磨镜子,为什么要磨镜子呢?佛怎么不说是磨个锅、磨个桌子、磨个床、磨个金钱,就说磨镜子?因为镜子磨亮了有所照,它能给人光明,能够发现你的毛病和缺点,能去掉你的毛病和缺点。
这个磨镜是很殊胜的,历来的祖师大德都讲这个。有一个人上一个大德那里去参学,他就成天在那修教,但不往心地用功。那个大德就上他台阶那,拿块砖磨。磨来磨去的,就把人磨烦了。他成天磨,不是一天两天的,最起码也得磨了十天八天的,把人家睡觉搅得也睡不了了,一见他,就看见他在那老磨,这人怎么回事呢?就问他:“你干吗呀?你在这磨什么?为什么老在这磨?”
这样的人,要是能讲得通,他就不去磨了。就因为给他讲不通,那就坐在那磨。要是讲得通,谁给他磨这玩意?一句话告诉他,让他明白了就完了。这样的人很固执,所以你得多磨几天,不要在乎时间。就是找他麻烦,非要磨。还得他主动问,大德才能跟他讲。你要是问的话“你看我在这磨什么呢?”那坏了“你愿意磨啥磨啥,你磨呗。”那就完了,那因缘就失去了。他就不讲,就在那硬靠着,把他靠心烦了,说:“你整天在这儿磨什么呢?在我跟前老磨。”这大德就说:“我想要磨个镜子。”他说:“那砖能磨出镜子吗?这胡乱扯,它不是磨镜子的材料,你还在那磨,你这人真笨。”他说这大德笨,那个大德说:“哎,你说对喽!真对!你这种修法呀,它能成佛吗?”噢!突然就明白了。
他产生了执著,拿假的当真的去处理,你不是那块材啊!一天吃三顿饭,你还想成佛啊?你这拉倒吧,是不是?你的贪心都去不掉,还能成佛吗?有的说贪得越多越好,那能成佛吗?不可能的事。他把贪嗔痴当成成佛的阶梯了,所以你再怎么整,它也不好使。
“磨镜”这个用词挺好,古大德中有很多人都用,佛在世都讲磨镜,所以这个磨镜非常好,磨镜的目的就是“垢去明存”这个磨镜也是擦拭镜子的意思,关于这里的故事,像六祖惠能大师和神秀大师都说过这个,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大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说得磨,指你不断地擦拭,这才“垢去明存”才能去掉尘埃。神秀大师是这么说的,后来六祖就说了那句话。那神秀大师讲错了吗?可佛就是这么讲的,那为什么大家都承认六祖说的这个,说神秀没开悟呢?那佛为什么叫我们大家磨镜,垢去明存呢?它俩是个什么关系?咱们好好讨论讨论,要不屈了神秀也不好,冤枉了六祖也不好。六祖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没那个想法,你们就给我乱解。”
有的人说六祖看到神秀所做的偈子,他第一句话就说错了,六祖他不认识字,他看到也没有用,应该是他听到的。六祖称赞说:“讲得太好了,你真是了不起,不愧是五祖的大弟子,讲得太正确了。你讲的,一下子就把这个修行过程点破了,但是用功的具体方法还没讲。”
所以六祖就讲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讲的是教你用功要这么用,并不是反驳神秀大师那句话。如果去反驳,就有了人我。有了人我的人,他能说出那句话吗?他不会说出那句话的。六祖的话绝不是否定神秀大师,所以神秀大师是千古奇冤,讲的法全叫我们给糟蹋了。就宣化上人把这个给平过来了,说:“他们说的一样好,没有什么差错的。”
神秀大师讲了这个用功的过程,六祖惠能大师就讲了这个用功的方法,告诉你怎么用功。我们应该按神秀大师说的这么做,一点错误也没有;但是你在用功的同时,应该产生空相,用空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才能垢去明存。六祖的原话是怎么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看看,就告诉你了。神秀大师讲了这个修行的过程,六祖让你再想办法把这个过程空掉,并不是否认神秀大师这句话,是告诉你这么用功就更加彻底了。
我们用功也应该这样,虽然在有为法里,但应该觉悟这个有为法,也就是菩提不离世间觉。我们不是要随着世间走,而是要觉悟它,要看破它。要看破了它,我们才能“明存”不是我们到哪儿去了,两眼一闭“我什么也不管了,什么事也不做了,我就能觉悟了。”我们应该遇到什么境界,空什么境界,一切不住,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地去掉这个污垢。
佛用比喻给我们讲,讲完了,但是大家还是不明白。就像神秀大师和惠能大师一样,他们俩讲完了,还全不明白。神秀大师讲了,大家不明白,最后六祖再给讲,又给解了一遍。这里也是,佛给我们讲了“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具体怎么做?他还是不明白。
佛不用俩人,佛一个人就把话说圆满了。佛继续说,说什么呢?“断欲无求,当得宿命”佛讲了一乘佛法,但是大家不明白,佛一看大家还没有明白,又继续讲,说具体的办法。六祖和神秀大师是俩人讲,佛是一个人把这个问题就全讲了。你不信,要是神秀大师把两个偈子全讲了,那大家就说:“那是祖师。”这不成问题,是不是?
佛讲了,具体的方法就是断欲。我们刚讲了迷,迷就是贪嗔痴,断欲就是去掉迷的最好的方式。我们迷在哪里呢?就迷在欲里。有色欲、食欲,一切欲,有无量的欲,我们见什么贪什么。其中最大的一个根子就是爱和取,见什么贪什么,贪图五欲之乐。五欲,财、色、名、食、睡,我们贪恋这种五欲。凡夫这个贪欲心,那是不带停止的,他想停止都停止不了,不断地追求,世间没有一样能令他满足。
过去我也想过发财,在没学佛的时候也想,老低个头走道,想:哎呀!看见他们就生气,有钱人坐车,咱们就得走。将来我也要发财,发多少财好呢?哎呀,要是有个几十万,或者捡个皮包箱,皮包箱里装了多少钱财,不劳而获就得了财。得了财,分给这个多少万,那个多少万,都让他们生活好一些。亲人都分完了,还有朋友呢,还给朋友分。给朋友一分,一看自己剩不点了。
不行,这个名声还没超过他们,还得再发一点财,再增加一倍。增加一倍了吧,还有那些领导啊,还有一些其他人呢,给不给他们?还不行,还得超过他们。超过县团级吧,还有市级官呢;超过市级吧,还有省一级;超过省一级吧,还有国家级,那国家还管;超过国家吧,还有个联合国;有个联合国吧,还有阎王爷你说,这么多麻烦事,你都得超过它。这个贪欲心它没完没了,它想超过所有的一切,所以有贪欲心就这么样,没完没了,而且不断地贪欲。这个欲望心就是我们的妄想,就是我们的迷,我们现在日中一食、不摸金钱、穿粪扫衣、乞食生活就是要断掉这个贪欲心。
有了贪欲,你想得道是不可能的事。就像佛说的:你用沙子煮饭,它永远不能成饭。因为什么呢?那沙子不是饭本,它不可能的。佛也就告诉我们:首先断掉贪欲。所以我们只有断掉贪欲才能成道的,现在我们采取了佛所说的各种办法来断掉贪欲。
怎么样更加进一步地断掉贪欲呢?具体做就是无求、无所求,没有能求和所求这二字,求谁?我谁都不求,不求人。人有求就痛苦,我们之所以有痛苦,就是有求心。你看看,有求心的人就痛苦“你说这个事怎么办呢?”吃饭,你说:我不求,我不饿吗?“我宁可饿死,我也不求人。”你得有这个心才行。
“只要是不符合佛法,我绝对不去做。你叫我下午吃饭,它不是佛制,说什么我也不吃,你就是把我脑袋砍下来,我也不去破戒。”得有那种心。不光对自己不求,对父母也不求。父母说:你回来吧,我这有钱,都给你攒着。“你有多少,你扔了、烧了,和我没关系,你撇到大海我都不管你,我就是不求,你愿给谁给谁。”
我们行脚的时候,我和性空师从五台山往回走。走到锦州的一个路口时,那小风吹着,凄凉凉的。正好经过车辆收费站,我们走到那地方,却给拦住了,那人挺胖的,敞着胸,肚子鼓得挺大,说什么也不让我们走。这事我不怕,为什么不怕呢?因为我没开车,是不是?他拦的是汽车收费,他不能跟我收费。
非得让我们坐“你们坐一坐。”后来没办法,他不让走,就把包放下了。他简单问了几句,后来就说:“你别动啊。”他去要钱去了。他没带钱,跟收费站窗口那人说:“你先借我五块钱。”拿了五块钱就出来了,可能是五块钱还是十块,我忘了。拿钱来了,我们看着就像炸弹似的,这下坏了,就想走,性空背着包就要走。
他也怪,我小个,他不找我,他找那个大个,因为他年轻。得了,这个钱就给他塞进去。性空不要,说:“我们不要,不摸钱、不摸钱。”就往后躲,躲也躲不开。他说:“不行,你不要不行!”塞到他衣服兜里去了。性空就赶紧把衣服解开了,这一抖搂,那钱就掉地上了,扭头就走。那钱你捡不捡,我不管了,大风刮了,我都不管了,扔地上走了。
哎呀!那个潇洒!那种自在!人对钱若能看到这个地步,多好!一抖搂,你愿意找谁找谁,那些脏东西。抖搂的不是钱,抖搂的那是污垢,他因为心里没有这些,马上就把衣服解开抖搂,你说多好。这是塞在大褂里,如果塞得再深一步怎么办?
弟子:还得解。
要塞到最里边,那怎么办?
弟子:还得解开。
那你不露出身体了?那怎么办?
弟子:那只好拿掉,然后洗手。
完了,拿不就犯戒了吗?
就得解啊!身体暴露算什么事情,我也不能叫它污染了,一念我都不允许污染。我就解,你渗到我肉皮里,我把肉皮也解开。你要是给我塞进肉皮里,我把这块肉割下来,这块肉我不要了,我就是不要,我就不碰你。所以毫不犹豫地把大袍、棉袍解开。我俩那时脸黢黑的,像个穷人似的,像要饭似的,没有再穷的了,我们俩的脸都那样。他就把衣服一解开,一抖,当时那种形象高大无比,他个本来就高,那简直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世上没有那种人。
我们俩扭头就走,大步走,回头的功夫都没有,都不想回头。但没有嗔恨,也知道他是一片诚心,还得感谢人,但是决不被这种因缘所转,不管什么,你都不能被它所转。当我们走了好几百米,他在后面就喊:“你别走,你别走!你今天晚上务必得上我们家去住。”不但是要给钱,这回还变了“你得上我们家去住,你不能走。”强迫性的“这还行?不能走,你得上我们家去住。”
一看他给钱,我们就害怕了,出家人见钱就得跑,赶紧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就像逃命似的。他在后面像阎王爷似的追你“不行,非要给你钱不可。”钱那是不见血的刀,所以赶紧逃命。等走到前面,他真给撵上了,因为我们背着大包,他啥也没背,划划划就撵。到那地方,前面又有汽车挡道,他就撵上了“你别走,别走!”
撵是撵上了,他傻眼了。给的那五块钱还是十块钱的,塞衣服里,一抖搂掉地上了,他没来得及去捡,他光顾撵人,怕你走了,因为我们走得快,他光想着留人了。撵到跟前要干什么?傻眼了,他不知道了。最后,看见旁边有个小贩,他灵机一动“哎,你借我一百块钱。”他跟人借一百块钱,原先给五块,这回借一百,涨价了。
人家不敢得罪他,就是磨磨叽叽的,也没敢问他“你要钱干吗呀”“你赶紧给我找一百块钱。”那人可能犹豫,犹豫着:“他到底要干吗呀?什么意思?这不知道啊?”还不敢不给他,就这么慢慢准备。我一看,这个因缘挺好,正好旁边有个大连司机,就说:“悄悄从那边走了得了。”
他还以为我们犯什么事呢,前面跑着,警察(收费站的工作服类似警服)在后面撵,走到那地方还要钱,弄不清楚了。警察撵上你们,应该跟你们要钱,他怎么跟小贩要钱呢?这就矛盾了,这什么意思?弄不清楚了。“怎么了?”他就问了。那司机看惯了追人的事,人家追你,跟你要钱,他就准知道你是欠人家钱,所以刚开始他连问都不问,因为司空见惯,走道谁去多事!这会儿把他搞糊涂了,撵到人以后,他跟小贩要钱,什么意思?弄不清楚了,在他印象中,世上不存在这种事情。
后来我就给他解释,说:“我们是出家人,从这路过,他非要给我们钱,我们不要,他偏偏要给我们。”他一句话没说,傻了!怎么不要钱呢。脑子空白了,这一下空白了,就像冷不丁被打了一棒,晕在那地方了。我一看,他那头要钱还没走,这头也晕了,咱就赶紧走了。
有这种无所求的心,那你心里多敞亮,天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所以说,一个人无所求才是最高的,没有所求的,他就没有痛苦。因为什么呢?我们有很多的业障在那等着,那钱就是业障。我们过去尽贪钱。我刚才讲了,成天合计钱,它也不来,这回你不要钱了,它还给你送来了。现在咱有个比钱更好的东西,就是无所求。再也不要了,永远不要,但愿生生世世别摸它,永远别碰它。所以说,得永远有一个无所求的心。
无所求,那我们不就失去太多了?钱也不要,饭也减了两顿,剩下一顿。一顿还得准备随时挨饿,睡觉时间又是这么短,家庭也不要了,父母也放一边了,朋友放下了,什么亲属关系,什么东西都放下了,甚至连看电视那种爱好也放下,全都放下,都不再求了,那我们失去得太多了吧?你要知道,只有无所求,我们才会得到真正的法宝。因为有所求所以没有法,法是在无所求里。
你要是无所求,你就会发现过去求到的东西,那只是污垢,寥寥无几那么一点,就像个芝麻似的。你无所求了,会得到什么呢?得到了法,得到你的法身,你就拥有了宇宙的一切,三千世界都归你所有。无所求,你就会拥有虚空和大地,拥有一切。
有所求,你只能在这里求一点垃圾,还不是什么好东西,说:“我有所求,能得到的,得到不点我也满足。”你得到的只是垃圾,而且毁了你的法身慧命,把你所有的东西全毁了。有所求,就像一个完整的人,不是断腿就是断胳膊,把肉、骨头全卖了,有所求就等于卖血肉,无所求就是庄严你的佛身,所以这个无所求很殊胜。如果再往下讲无所求,那里还有很多的事情,就不一一讲了。
“当得”什么叫当?肯定的意思,毫无疑问的。佛是法王,作狮子吼,就给我们授记了。“当”毫无疑问的,就像我们敲钟一样,准确无误的“当!”鸣响了,相应了。锤子往钟上一撞,相应了,这样它就要产生动静了,那个音量由一点一点不断地扩大,最后响满了虚空。就这么准确,一点不用合计,就像人敲钟似的,就那样的准确、肯定,不用疑惑。
“得”谁能说说这个“得”是什么意思?
弟子:就是还原的意思。
好,这个说得挺好。
“得”就是无所得的意思,无所谓、无所得,得我们本来那个,就像他讲的“还原了”如果你还原了,什么宿命通不宿命通,都在还原之中了,有什么盼的?就完事了。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沙门指的是“沙门释子”也就是佛的弟子、出家众。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沙门问佛”因为佛法都是因缘而起,有问,佛才讲,不问,佛不讲,所以这有个缘起。就好像我们不照镜子,镜子里没有影子,你要是照镜子,镜子里就会现出影子。“沙门问佛”就是请教佛。为什么我们要问佛呢?因为一切凡夫皆要跟佛学,不能跟别人学,不能跟外道学,不能跟凡夫学。因为凡夫的知见只是堕落的知见,外道呢,也是堕落的知见,他没有解脱,只有佛才是真正的解脱者,只有佛才明了一切。所以说,我们修梵行,想学的一切都要依佛学,也就是开佛知见、入佛知见。所以我们应该问佛,一切的书、一切的经典、一切的行为都以佛说的为标准。
这就是出家人请问佛,顶礼以后长跪,就是胡跪。新出家的不太清楚,胡跪就是一个腿半跪,一个腿全跪,偏袒右肩,以这个仪式来请佛。问佛:“大圣,请您老慈悲给我们讲一讲,以何因缘,能得知宿命?”
就是说“我现在黑乎乎的一片,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而且天天都是糊涂过日子。有吃的,我也不知道饭从哪来,吃完了该做什么,这一切都不知道。一天就是醉生梦死,我不知道我这一生怎么过的,而且也不知道前生种了什么因。何况我今天又出家了,也不知是什么因缘而有这个善根,所以自己对自己特别的疑惑不解。”这个沙门以各种的疑惑心来问佛,问佛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怎样能知道我的宿命?
怎样“得知”这个“得”不是通过别人讲而让我得知,而是我亲自知道。究竟我过去是做了什么因,做了什么善事,使我今天既能成为沙门,却又没有证道?没证道是什么原因?我现在能成为沙门又是什么原因?我在世间为什么造了那么多的业?这都是我们大家所疑惑的,是我们大家想知道的,说:“我为什么起了这么多烦恼,而且我还不能降伏,但是我又能出家修道?”不知道这种种的因缘,心里就透不过去了,所以他想彻底的知道自己的宿命、过去的因缘。他更想知道的是:通过知道因缘的这个过程,来真正地体会大道的所在。
“宿命”大家都知道,就是过去。人有三世,你们谁知道什么叫三世?
弟子:三十年为一世,一百年为一生,一般都这样算的。
有的人说三十年为一世。这是一种说法,三世加一起正好九十年,也就是百年,我们说的百年指的是人生的这个生命。还有谁知道什么是三世?
弟子:前生、今生、后世。
三世就是有前生、今生、来生。
这两种说法,前一种说的是今生的意义,为今生。今生呢,我们不用得宿命通也知道,你从小到现在的事情基本上都能记住,所以这我们清楚了,就不谈三十年为一世,但是为什么要提醒大家?应该知道有这两种说法的存在,以后我们跟别人讲的时候,答得更圆满一些。我们这里讲的这个宿命指的是前生、今生、来生。这个宿命,我们不光要知道前生的问题,也要知道今生为什么受这样的果报,而且来生会怎么样,还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怎样生存下去。
沙门为什么要问佛怎样得宿命通呢?他不是想去算卦,他不是去跟人摇签算卦,或是“我知道你如何”他没有这个心。他的目的要干吗?他要了脱生死。了脱生死就得明白大道,知道会其大道才能了脱生死。所以为了了脱生死,就想知道怎么样得到宿命通,他的目的是通过它来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最后得到大道。
他的目的不是别的,不像我们现在“哎呀,这个人什么事都知道,前生也知道。”等等的,然后去给人摇卦算命。那不是他的目的,给人家说三道四的那都不是他的目的。他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其它名和利,只为了得其道“得知宿命,会其至道”是他所问的内容。
你看人家因缘多好,出家以后能直接问佛。你说我们这因缘,你问谁啊?你问师父,师父还糊里糊涂,还不知道问谁呢?所以说很麻烦,也没办法,勉强给你讲,给种下因缘,有一天你去问佛,那就会得至道。这个因缘不是没有,只要你诚心修道的话,你会亲自去问佛,那时候没有不知道的,我现在跟你们讲,是种个善根。
“佛言”佛开始讲了,因为你有问,佛就开始讲。谁能讲一讲什么叫佛言?
弟子:通过那个沙门请佛开示,怎样能够通达宿命的因缘,佛以这个因缘,来回答那个比丘的请问。
谁还能答一答?什么叫佛言?
弟子:佛言就是代表了佛是正等正觉,所以佛说的就是真理。
还有谁能说一说?什么叫佛言?这句话很重要。如果我们不能理解什么是佛言,我们要从高深一点说,也就是谤佛。
有几种说法,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佛言”佛在经典上讲了,说如来有所说法即是谤佛。那为什么又说是佛言?如果我们说佛能言,佛说是谤佛呀!那如果佛没说,为什么又说佛言?佛是不言而言,佛是无为者,他没有言和不言二义,没有这个概念,只是众生启问而有所谓的“言”就像镜子似的,你去照,那里面就会有影,但是这个镜子是大圆镜智,不是我们那个普通的镜子。我们的镜子只能照你的表皮,照不到你的心,它不能把你的因缘给你讲清楚。
佛这个大镜子,他充满了无穷的慈悲和智慧,所以说他是不言而言。只有不言而言者才能讲出真理,也叫真谛。如果有能言者,那还是凡夫。所以我们在听“佛言”的时候,一定要做这个正确的思惟,这样的话,我们对底下要讲的经,就会更加深一步地进入佛的心要。
因为他启问的因缘殊胜,他说的“我怎么才能知道宿命”但是他的目的并不在这,而是“会其至道”这讲的是道。这话本来是要以后再讲的,我就提前给你们讲了。
佛言,也就是说佛不言而言,以大慈悲力故,大慈悲心故,而有“佛言”佛讲了什么呢?佛说了“净心守志,可会至道”佛以大慈悲力而讲了。为什么佛要这么讲,而不讲别的?刚才我讲了,因为佛是大圆镜智,无所不照,无所不知,而且“佛言”是不言而言,是无为法。那既然是无为法,为什么又讲“净心守志,可会至道”呢?因为有人在启问,有这个启问,佛就给你这么讲。
比如一个人看病,这个患者来了,他想看病,自己述说了病情,你是根据他述说的病情下药,还是根据他的脉相下药?语言只能作为参考,你要根据脉相下药。佛是大智慧者“净心守志”是我们众生的需要,佛才讲。这“病”是我们众生的那种业力,是我们的污垢所在,所以佛才会讲“净心守志,可会至道”我们知道了,这个“道”是至道,也就是大道。
这是说怎么样得到宿命通,宿命通是六通之一,外道只有五通,佛法里有漏尽通,他们没有漏尽通。虽然都有通,但是通和通也不一样。外道也有通,他那个通是有一定范围的,或是不长久。佛所谓的通,是名字叫“通”佛这个通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它是智慧,方便来讲叫通。说佛有六通,是方便说。
“净心守志”只有在做的时候你才会有真正的守真,这个真就是我们的妙明真心,这样你才能守住这个妙明真心。那大家说了:“我们的妙明真心本来就在,那为何还用守啊?”因为我们平时属于业力过重,由于有迷,所以失去了真。我们只有不断地行道,去掉妄想,我们的真才会现前。
我们因为什么原因不能会其至道呢?就是因缺少福德因缘,福德因缘就像沙漠地里的粮食和水,所以你想会其至道,必须培养福德因缘,都得具足的。既要有决心,又要有福德因缘,我们才能达到这个大道。外道的这个通非常小,而且知道的事情是有范围的。他已经执著这种通,如果离开这个通,他就不行了。另外,他也不知道其根本原因,你别看他有通,多少多少劫的东西都知道,但还是不彻底。
就像刚才我讲的那个故事,那个老汉出不了家,就要投河、要死。最后佛现前了,说:“你为什么投河啊?”老汉说:“他们不收我,我活着也没有啥意思。你看我这么大年纪了,走也走不动,活也活不成,那些人都说我没有善根,我赶紧死了得了。”佛说:“你别死,我领你去,我同意你出家。”他就剃度出家了,出家后在那精进修道,不长时间就证果了。
后来这些罗汉就问佛,说:“不对呀,这没有善根的人不能出家,也不能证道啊!为什么他能这样呢?我们都观察他八万大劫之内的事情,了了常明,他跑也跑不出去,什么原因呢?”但这罗汉不是慢心,他没有慢心,他是以虔诚心来问佛的。佛就跟他们讲了这老汉八万大劫以外的事情,说:“你们只能看八万大劫以内的事情,八万大劫以外的事情你们就不清楚了。”
我们别说八万大劫,连三十年、五十年我们也看不出去,小时候的事情都给忘了,更别说前生的事情。就算有点模糊影子,只要你贪吃贪睡,一会儿就没了,就断了,由于这个习性,很快就断了,所以我们很难知道。
罗汉知道八万大劫以内的事情,佛说:“八万大劫以外的事情你不知道。八万大劫以前,老虎要吃他,他逃到树上,至心地念一句佛——南无佛,因而种下善根。”就念句“南无佛”现在却有人给改了,说是念句“阿弥陀佛”不管他念哪尊佛,只要念佛就行了,后来就被救了。有的说被救了,有的说被老虎吃了,这我也不知道了,看来还是被救的那个因缘比较大。
弟子:按那个经上讲的,虎听到佛的名字就走了,虎没吃。
是,有的说虎没吃就走了;有的说念了一句“南无佛”种了善根,老虎吃了也不要紧,因为他可能想另成就。咱们不管它了。就是念了一句“南无佛”最后他就在释迦牟尼佛这出家了。我们有时候天天念佛,天天修行,我们出家的因缘不是更殊胜吗?是不是?那我们更得见佛了。所以我们大家能出家,就是因为平时老念“南无佛”要不没有出家的机会,是不是?看来我们前生是念了不少。
回过来,我们再看这句话。净心,什么叫净心?干净的净,净的是心。心还用净吗?为什么要净心呢?你们说心用不用净?
弟子:净是一念不生的意思,并不是说平静那个静,必须是不打妄想的那个净。
你就说说需不需要净?
弟子:心本来不需要净,但我们做不到没有污染。
那本来不需要净,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净呢?也被污染了,那本来不需要,为什么还能污染?
弟子:是我们认识不到。
既然有本来,认识不认识,它也不应该污染,那有污染的也不叫本来嘛,是不是?
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的妙明真心是清净无染的。这个心指的是凡夫的那个心,不是我们的真心。这个心就是迷,用这个心来表示我们的迷,不是说我们的真心。这个迷是一种虚幻,迷没有根本,有了根本就不叫迷了。由于迷,必与佛不相应,与我们的大道不相应了。与道不相应而成为迷,造成了隔,隔断。
“净”就是破迷,什么叫净?破除这个迷就叫净,破迷为净。我们现在修道,佛告诉了,你要破除迷。什么是迷?贪、嗔、痴,有了贪、有了嗔、有了痴,这就是迷,贪嗔痴就是迷。三毒啊,我们就因为三毒的关系,最后被迷了。我们想破除迷,也就是要破除三毒,那我们直接入手的地方就是破除贪嗔痴。这样大家就清楚了,这个修行的方式一下就出来了。
净心,怎么去净?去掉贪嗔痴。不是你在那打坐,一天吃三顿饭、七顿饭,你就算净心了,你这边修一点还不够你漏的。不光是要打坐,更主要的是要去掉贪嗔痴,只有不断地去掉贪嗔痴,我们的心才能净下来。去掉贪嗔痴的方式有持戒、禅定、忍辱、布施等等的事情,六度万行,还有各种法门,无量的法门,这都是去掉贪嗔痴,也就是净心的无价之宝和方法。只有按照这些努力去行持,我们这才能净心。
“守志”这个还得解释,什么叫“守志”呢?
弟子:不外求。
不外求,你这句话就说到根本了。
具体地来讲,守志要发菩提愿。什么是我们的菩提愿?就是无所求。那我们现在的无所求算不算菩提愿?你那还只是在表面上的无所求,心里还没有无所求。当我们无所求的时候,不为自己求的时候,为天下众生而求的时候,又离了众生相的时候,那菩提心就起来了。那是我们根本的大志大愿,所以我们应该守志,永远的不退道心,永远的发菩提心。
“可会至道”有人就问,说:“师父,你看看,我现在也守志了,也发菩提愿,又不断地持戒修行,日中一食也持了,金钱我也开始不摸了,又进行了禅定,这些方法都对呀,但为什么没有会道呢?”没有会道是什么原因?大家答一下,什么原因?
弟子:因为有自私心。
我们也在不断地去自私心。吃饭,只吃一顿饭了,吃也不敢多吃,有时候还不吃水果,这个贪心我们也去了。嗔恨心呢,别人说我,我也不发火了。愚痴心呢,虽然还有一点,但我能按照戒律去做,听师父话,这些我都做了。但是为什么没证道?
弟子:他前面所做的这些还没有回小向大,没发大菩提心,没有做到利他。
这是一个原因。我们大家修道,这时候就难过关了,为什么难过关?说:“我修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还没有会道呢?”有的修了四五年了,有的修十来年、或二十年了,甚至几十年,为什么还没有会道呢?
弟子:主要是还没有慈悲心,这个心总是在向外攀缘。
弟子:心做得不够。
答得很好。
这些方法我们都做了,但是心力未到。不是你的方法错了,方法没错,正是这么走法,很正确的。为什么不能会道呢?心力未到啊!虽然我们做了,但是你的心力没达到那个顶点,不是我们的方法错了。我们都知道这些迷就是贪嗔痴,也知道要守志、发菩提愿;我们不断地进行修行,按照戒律去做,各方面都做了一点,比如不摸金钱等等的事情,又行了很多的苦行,烦恼起来不断地对治它,而且不断地读经,去掉痴迷。这些都做了,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没得道?就是因为心力未到,不是方法错了,明白吗?这就是关键的地方。
这里有一个典故,有一个修行人曾经问文殊菩萨,因为文殊菩萨有大智慧。他说:“我知道‘生是不生之理,死是不死之义’,这个道理我很清楚,但是为什么我没有了脱生死?”文殊菩萨告诉他:“心力未到。”这句话太好了!
我们修行有时候为什么有退心?就是因为不懂这句话——心力未到。以为自己走错路了,你不知道,你走的路正对。你还没走到那个地方,你要求怎么就那么大呢?还没走到那个地步,不是走错了。他走着走着,就觉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这能行吗?”产生疑惑了。“我这方法也对啊,我都知道这个理呀。”有的人是知道“生本来是没有生,死是没有什么死的,这是一种幻境。我也清楚这个问题,但是为什么不得道?”因为心力还没到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我们在修行中如果产生了枯燥心,或者我们觉得自己起了烦恼的时候,用它一对治,我们的烦恼就下去了。“哦!那是我心力未到,不是走错路了,是我用功夫还没有到位。有很多的方法,虽然我去做了,有可能只是在表面做;或是我做了,也花大力气了,但是不长久。”等等的事情。
有些时候你想发长久心也不好使,它里面有因缘,因为你这个定力还没有达到那么大,所以得慢慢来,别着急、别上火,别产生退道心。所以这句话是无价之宝,我们今天学习能知道这句话,就应该千恩万谢了。有了这句话,我们就不会再半途而废了,就知道修行必须得经过这一关,什么事情都得等待因缘,一点点去成就它。也有的人快,快也是人家前生心力到了。我们为什么慢,还没到?因为心力没到,不是方法错了。所以大家在这里一定要生起信心,这是很重要的。
有个师父不是做梦吗?做梦告诉他“你好好修,将来可以得证初果阿罗汉的,你要好好跟你师父修。”就是鼓励他,梦里就鼓励他了,告诉他:你修的方法没有错,只是心力没到,你还继续努力,就完事了,你不要想别的。至于我们证不证道,师父是不是凡夫,你别管他,师父就算是个凡夫,只要我们心力到了,一样能证道。他的梦就说明什么问题呢?你修的方法没有错,只要往前走就可以了。
讲这一段没有别的意思,是鼓励大家要有信心,我们大家平时也要不断地鼓励自己,这才行。佛讲的这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而且时时鼓励自己,这句话是无价之宝啊。
佛讲到这儿还没有讲完。佛本来已经讲完了,佛讲一个字,也讲完了;不讲,也是讲完了。为什么还要继续讲呢?因为众生还迷,心里还有疑惑。你起心动念,佛都清楚,佛说:“我还是继续给你们讲吧,再继续给你们解释。”佛就慈悲,没有办法,众生有时候就是这样。佛这么讲,大根基的人、大菩萨马上就知道了,甚至马上就可以证道了。一看大家没证道“得了,我还是继续讲吧。”
再方便讲,方便讲就是比喻了。佛比喻说:“譬如磨镜。”就是比喻磨镜子。古代没有镜子,有时候就找个什么东西,不断地磨,把它磨亮了才能照清影子。我们现在有了玻璃、有了镜子,怎么办呢?我们得擦镜子,也得磨,得把外面那污垢都去掉。不管是有镜子没镜子,没镜子我也得磨,有镜子也得磨。有镜子不一定真有,你看着镜子多,那都是魔镜。你看过去没有镜子,它有没有的好处,它就少一层著相。
比如磨镜子,为什么要磨镜子呢?佛怎么不说是磨个锅、磨个桌子、磨个床、磨个金钱,就说磨镜子?因为镜子磨亮了有所照,它能给人光明,能够发现你的毛病和缺点,能去掉你的毛病和缺点。
这个磨镜是很殊胜的,历来的祖师大德都讲这个。有一个人上一个大德那里去参学,他就成天在那修教,但不往心地用功。那个大德就上他台阶那,拿块砖磨。磨来磨去的,就把人磨烦了。他成天磨,不是一天两天的,最起码也得磨了十天八天的,把人家睡觉搅得也睡不了了,一见他,就看见他在那老磨,这人怎么回事呢?就问他:“你干吗呀?你在这磨什么?为什么老在这磨?”
这样的人,要是能讲得通,他就不去磨了。就因为给他讲不通,那就坐在那磨。要是讲得通,谁给他磨这玩意?一句话告诉他,让他明白了就完了。这样的人很固执,所以你得多磨几天,不要在乎时间。就是找他麻烦,非要磨。还得他主动问,大德才能跟他讲。你要是问的话“你看我在这磨什么呢?”那坏了“你愿意磨啥磨啥,你磨呗。”那就完了,那因缘就失去了。他就不讲,就在那硬靠着,把他靠心烦了,说:“你整天在这儿磨什么呢?在我跟前老磨。”这大德就说:“我想要磨个镜子。”他说:“那砖能磨出镜子吗?这胡乱扯,它不是磨镜子的材料,你还在那磨,你这人真笨。”他说这大德笨,那个大德说:“哎,你说对喽!真对!你这种修法呀,它能成佛吗?”噢!突然就明白了。
他产生了执著,拿假的当真的去处理,你不是那块材啊!一天吃三顿饭,你还想成佛啊?你这拉倒吧,是不是?你的贪心都去不掉,还能成佛吗?有的说贪得越多越好,那能成佛吗?不可能的事。他把贪嗔痴当成成佛的阶梯了,所以你再怎么整,它也不好使。
“磨镜”这个用词挺好,古大德中有很多人都用,佛在世都讲磨镜,所以这个磨镜非常好,磨镜的目的就是“垢去明存”这个磨镜也是擦拭镜子的意思,关于这里的故事,像六祖惠能大师和神秀大师都说过这个,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大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说得磨,指你不断地擦拭,这才“垢去明存”才能去掉尘埃。神秀大师是这么说的,后来六祖就说了那句话。那神秀大师讲错了吗?可佛就是这么讲的,那为什么大家都承认六祖说的这个,说神秀没开悟呢?那佛为什么叫我们大家磨镜,垢去明存呢?它俩是个什么关系?咱们好好讨论讨论,要不屈了神秀也不好,冤枉了六祖也不好。六祖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没那个想法,你们就给我乱解。”
有的人说六祖看到神秀所做的偈子,他第一句话就说错了,六祖他不认识字,他看到也没有用,应该是他听到的。六祖称赞说:“讲得太好了,你真是了不起,不愧是五祖的大弟子,讲得太正确了。你讲的,一下子就把这个修行过程点破了,但是用功的具体方法还没讲。”
所以六祖就讲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讲的是教你用功要这么用,并不是反驳神秀大师那句话。如果去反驳,就有了人我。有了人我的人,他能说出那句话吗?他不会说出那句话的。六祖的话绝不是否定神秀大师,所以神秀大师是千古奇冤,讲的法全叫我们给糟蹋了。就宣化上人把这个给平过来了,说:“他们说的一样好,没有什么差错的。”
神秀大师讲了这个用功的过程,六祖惠能大师就讲了这个用功的方法,告诉你怎么用功。我们应该按神秀大师说的这么做,一点错误也没有;但是你在用功的同时,应该产生空相,用空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才能垢去明存。六祖的原话是怎么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看看,就告诉你了。神秀大师讲了这个修行的过程,六祖让你再想办法把这个过程空掉,并不是否认神秀大师这句话,是告诉你这么用功就更加彻底了。
我们用功也应该这样,虽然在有为法里,但应该觉悟这个有为法,也就是菩提不离世间觉。我们不是要随着世间走,而是要觉悟它,要看破它。要看破了它,我们才能“明存”不是我们到哪儿去了,两眼一闭“我什么也不管了,什么事也不做了,我就能觉悟了。”我们应该遇到什么境界,空什么境界,一切不住,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地去掉这个污垢。
佛用比喻给我们讲,讲完了,但是大家还是不明白。就像神秀大师和惠能大师一样,他们俩讲完了,还全不明白。神秀大师讲了,大家不明白,最后六祖再给讲,又给解了一遍。这里也是,佛给我们讲了“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具体怎么做?他还是不明白。
佛不用俩人,佛一个人就把话说圆满了。佛继续说,说什么呢?“断欲无求,当得宿命”佛讲了一乘佛法,但是大家不明白,佛一看大家还没有明白,又继续讲,说具体的办法。六祖和神秀大师是俩人讲,佛是一个人把这个问题就全讲了。你不信,要是神秀大师把两个偈子全讲了,那大家就说:“那是祖师。”这不成问题,是不是?
佛讲了,具体的方法就是断欲。我们刚讲了迷,迷就是贪嗔痴,断欲就是去掉迷的最好的方式。我们迷在哪里呢?就迷在欲里。有色欲、食欲,一切欲,有无量的欲,我们见什么贪什么。其中最大的一个根子就是爱和取,见什么贪什么,贪图五欲之乐。五欲,财、色、名、食、睡,我们贪恋这种五欲。凡夫这个贪欲心,那是不带停止的,他想停止都停止不了,不断地追求,世间没有一样能令他满足。
过去我也想过发财,在没学佛的时候也想,老低个头走道,想:哎呀!看见他们就生气,有钱人坐车,咱们就得走。将来我也要发财,发多少财好呢?哎呀,要是有个几十万,或者捡个皮包箱,皮包箱里装了多少钱财,不劳而获就得了财。得了财,分给这个多少万,那个多少万,都让他们生活好一些。亲人都分完了,还有朋友呢,还给朋友分。给朋友一分,一看自己剩不点了。
不行,这个名声还没超过他们,还得再发一点财,再增加一倍。增加一倍了吧,还有那些领导啊,还有一些其他人呢,给不给他们?还不行,还得超过他们。超过县团级吧,还有市级官呢;超过市级吧,还有省一级;超过省一级吧,还有国家级,那国家还管;超过国家吧,还有个联合国;有个联合国吧,还有阎王爷你说,这么多麻烦事,你都得超过它。这个贪欲心它没完没了,它想超过所有的一切,所以有贪欲心就这么样,没完没了,而且不断地贪欲。这个欲望心就是我们的妄想,就是我们的迷,我们现在日中一食、不摸金钱、穿粪扫衣、乞食生活就是要断掉这个贪欲心。
有了贪欲,你想得道是不可能的事。就像佛说的:你用沙子煮饭,它永远不能成饭。因为什么呢?那沙子不是饭本,它不可能的。佛也就告诉我们:首先断掉贪欲。所以我们只有断掉贪欲才能成道的,现在我们采取了佛所说的各种办法来断掉贪欲。
怎么样更加进一步地断掉贪欲呢?具体做就是无求、无所求,没有能求和所求这二字,求谁?我谁都不求,不求人。人有求就痛苦,我们之所以有痛苦,就是有求心。你看看,有求心的人就痛苦“你说这个事怎么办呢?”吃饭,你说:我不求,我不饿吗?“我宁可饿死,我也不求人。”你得有这个心才行。
“只要是不符合佛法,我绝对不去做。你叫我下午吃饭,它不是佛制,说什么我也不吃,你就是把我脑袋砍下来,我也不去破戒。”得有那种心。不光对自己不求,对父母也不求。父母说:你回来吧,我这有钱,都给你攒着。“你有多少,你扔了、烧了,和我没关系,你撇到大海我都不管你,我就是不求,你愿给谁给谁。”
我们行脚的时候,我和性空师从五台山往回走。走到锦州的一个路口时,那小风吹着,凄凉凉的。正好经过车辆收费站,我们走到那地方,却给拦住了,那人挺胖的,敞着胸,肚子鼓得挺大,说什么也不让我们走。这事我不怕,为什么不怕呢?因为我没开车,是不是?他拦的是汽车收费,他不能跟我收费。
非得让我们坐“你们坐一坐。”后来没办法,他不让走,就把包放下了。他简单问了几句,后来就说:“你别动啊。”他去要钱去了。他没带钱,跟收费站窗口那人说:“你先借我五块钱。”拿了五块钱就出来了,可能是五块钱还是十块,我忘了。拿钱来了,我们看着就像炸弹似的,这下坏了,就想走,性空背着包就要走。
他也怪,我小个,他不找我,他找那个大个,因为他年轻。得了,这个钱就给他塞进去。性空不要,说:“我们不要,不摸钱、不摸钱。”就往后躲,躲也躲不开。他说:“不行,你不要不行!”塞到他衣服兜里去了。性空就赶紧把衣服解开了,这一抖搂,那钱就掉地上了,扭头就走。那钱你捡不捡,我不管了,大风刮了,我都不管了,扔地上走了。
哎呀!那个潇洒!那种自在!人对钱若能看到这个地步,多好!一抖搂,你愿意找谁找谁,那些脏东西。抖搂的不是钱,抖搂的那是污垢,他因为心里没有这些,马上就把衣服解开抖搂,你说多好。这是塞在大褂里,如果塞得再深一步怎么办?
弟子:还得解。
要塞到最里边,那怎么办?
弟子:还得解开。
那你不露出身体了?那怎么办?
弟子:那只好拿掉,然后洗手。
完了,拿不就犯戒了吗?
就得解啊!身体暴露算什么事情,我也不能叫它污染了,一念我都不允许污染。我就解,你渗到我肉皮里,我把肉皮也解开。你要是给我塞进肉皮里,我把这块肉割下来,这块肉我不要了,我就是不要,我就不碰你。所以毫不犹豫地把大袍、棉袍解开。我俩那时脸黢黑的,像个穷人似的,像要饭似的,没有再穷的了,我们俩的脸都那样。他就把衣服一解开,一抖,当时那种形象高大无比,他个本来就高,那简直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世上没有那种人。
我们俩扭头就走,大步走,回头的功夫都没有,都不想回头。但没有嗔恨,也知道他是一片诚心,还得感谢人,但是决不被这种因缘所转,不管什么,你都不能被它所转。当我们走了好几百米,他在后面就喊:“你别走,你别走!你今天晚上务必得上我们家去住。”不但是要给钱,这回还变了“你得上我们家去住,你不能走。”强迫性的“这还行?不能走,你得上我们家去住。”
一看他给钱,我们就害怕了,出家人见钱就得跑,赶紧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就像逃命似的。他在后面像阎王爷似的追你“不行,非要给你钱不可。”钱那是不见血的刀,所以赶紧逃命。等走到前面,他真给撵上了,因为我们背着大包,他啥也没背,划划划就撵。到那地方,前面又有汽车挡道,他就撵上了“你别走,别走!”
撵是撵上了,他傻眼了。给的那五块钱还是十块钱的,塞衣服里,一抖搂掉地上了,他没来得及去捡,他光顾撵人,怕你走了,因为我们走得快,他光想着留人了。撵到跟前要干什么?傻眼了,他不知道了。最后,看见旁边有个小贩,他灵机一动“哎,你借我一百块钱。”他跟人借一百块钱,原先给五块,这回借一百,涨价了。
人家不敢得罪他,就是磨磨叽叽的,也没敢问他“你要钱干吗呀”“你赶紧给我找一百块钱。”那人可能犹豫,犹豫着:“他到底要干吗呀?什么意思?这不知道啊?”还不敢不给他,就这么慢慢准备。我一看,这个因缘挺好,正好旁边有个大连司机,就说:“悄悄从那边走了得了。”
他还以为我们犯什么事呢,前面跑着,警察(收费站的工作服类似警服)在后面撵,走到那地方还要钱,弄不清楚了。警察撵上你们,应该跟你们要钱,他怎么跟小贩要钱呢?这就矛盾了,这什么意思?弄不清楚了。“怎么了?”他就问了。那司机看惯了追人的事,人家追你,跟你要钱,他就准知道你是欠人家钱,所以刚开始他连问都不问,因为司空见惯,走道谁去多事!这会儿把他搞糊涂了,撵到人以后,他跟小贩要钱,什么意思?弄不清楚了,在他印象中,世上不存在这种事情。
后来我就给他解释,说:“我们是出家人,从这路过,他非要给我们钱,我们不要,他偏偏要给我们。”他一句话没说,傻了!怎么不要钱呢。脑子空白了,这一下空白了,就像冷不丁被打了一棒,晕在那地方了。我一看,他那头要钱还没走,这头也晕了,咱就赶紧走了。
有这种无所求的心,那你心里多敞亮,天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所以说,一个人无所求才是最高的,没有所求的,他就没有痛苦。因为什么呢?我们有很多的业障在那等着,那钱就是业障。我们过去尽贪钱。我刚才讲了,成天合计钱,它也不来,这回你不要钱了,它还给你送来了。现在咱有个比钱更好的东西,就是无所求。再也不要了,永远不要,但愿生生世世别摸它,永远别碰它。所以说,得永远有一个无所求的心。
无所求,那我们不就失去太多了?钱也不要,饭也减了两顿,剩下一顿。一顿还得准备随时挨饿,睡觉时间又是这么短,家庭也不要了,父母也放一边了,朋友放下了,什么亲属关系,什么东西都放下了,甚至连看电视那种爱好也放下,全都放下,都不再求了,那我们失去得太多了吧?你要知道,只有无所求,我们才会得到真正的法宝。因为有所求所以没有法,法是在无所求里。
你要是无所求,你就会发现过去求到的东西,那只是污垢,寥寥无几那么一点,就像个芝麻似的。你无所求了,会得到什么呢?得到了法,得到你的法身,你就拥有了宇宙的一切,三千世界都归你所有。无所求,你就会拥有虚空和大地,拥有一切。
有所求,你只能在这里求一点垃圾,还不是什么好东西,说:“我有所求,能得到的,得到不点我也满足。”你得到的只是垃圾,而且毁了你的法身慧命,把你所有的东西全毁了。有所求,就像一个完整的人,不是断腿就是断胳膊,把肉、骨头全卖了,有所求就等于卖血肉,无所求就是庄严你的佛身,所以这个无所求很殊胜。如果再往下讲无所求,那里还有很多的事情,就不一一讲了。
“当得”什么叫当?肯定的意思,毫无疑问的。佛是法王,作狮子吼,就给我们授记了。“当”毫无疑问的,就像我们敲钟一样,准确无误的“当!”鸣响了,相应了。锤子往钟上一撞,相应了,这样它就要产生动静了,那个音量由一点一点不断地扩大,最后响满了虚空。就这么准确,一点不用合计,就像人敲钟似的,就那样的准确、肯定,不用疑惑。
“得”谁能说说这个“得”是什么意思?
弟子:就是还原的意思。
好,这个说得挺好。
“得”就是无所得的意思,无所谓、无所得,得我们本来那个,就像他讲的“还原了”如果你还原了,什么宿命通不宿命通,都在还原之中了,有什么盼的?就完事了。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