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尊师孔仲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宰予坐在菟裘邑的府衙之中,面对着一份厚厚的计划书头疼不已。
虽说他自就任菟裘大夫以来,就一直积极谋划未来,可没想到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他在图书馆看《春秋》时,就曾研究过阳虎发动政变的种种原因。
宰予原以为阳虎之所以要发动政变,是因为他在国内政局不稳,所以才狗急跳墙先下手为强。
可现在看来,就算他帮阳虎稳住大局,还是止不住他心中的贪念,反而还使得他愈发膨胀,想要取三桓而代之。
按照原计划,宰予是打算让阳虎和三桓斗个两败俱伤,他自己也好安心发育,等到时机合适便出来收割胜利果实。
那样的话,大家也都可以有个体面的结局。
毕竟三桓落在阳虎手里,肯定没啥好果子吃。
阳虎如果落在三桓手里,那也是难逃一死。
宰予虽然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君子,但再怎么说,不论三桓还是阳虎,又或是他宰予本人,大家都是姓姬的。
既然都是一家人,那他也不至于做到赶尽杀绝那么狠。
给他们留个几百亩的田地回家养老,宰予还是做得到的。
这种做法,既符合礼法中一贯遵循的准则——以和为贵,也符合春秋君子的体面做派——以礼相待。
在宰予看来,现今的时代之所以逐渐礼崩乐坏,就是因为很多人都忘记了那些被自己视为仇人的对象,其实都是自家亲戚。
当初武王伐纣后,嫡长子继位为王,其他儿子分封为天下诸侯。
这些诸侯就藩后,嫡长子继位为君,其他儿子则封去做大夫。
大夫们的嫡长子继续做大夫,其他儿子则成了士人、国人。
自大周承接殷商天命以来,已经过了五六百年的时间,连周天子都换了十几二十个。
如果以二十年一代人计算,普通小民繁衍个二三十代绰绰有余。
如果按第一代人只有一男一女,每一代生个两男两女来计算,二十代足够繁衍出两百多万人。
要知道,整个鲁国现在都凑不出两百万人来。
但凡在鲁国有国人身份的,谁和谁还不沾点血缘关系?
在鲁国出了门遇见本地人,你甚至都不用开口问贵姓,因为对面来的八成也姓姬。
别的不说,宰予自己四季祭祀时,还都得供着鲁国的初代国君伯禽呢。
这可不是什么瞎攀高枝,而是伯禽的的确确是宰予如假包换的祖宗。
至于华夏历史上所谓的家天下概念,也正是从大周开始建立的。
甚至家天下在这个时候都不能说是概念,因为这就是实情。
周天子作为姬姓宗族的族长,各地诸侯是姬姓在天下各国的国族族长,而各大夫则是姬姓在各城邑的氏族族长,士人、国人则是在自己户族中的一户之长。
大家都是一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姬字,有什么好争好抢的,就不能内部协商解决吗?
从周民族,到各国族,再到各氏族,再到小家族,大家相亲相爱,非常的和谐。
至于那些外姓人,大周也不是全部拒之门外。
当初周公早就给出了解决方案。
周公说了:周天子来了,青天就有了。周天子来了,这天下也就太平了。
我们周人和从前暴虐的殷商不一样,我们不搞歧视戎狄蛮夷的那一套。
从前你们仰慕中原的先进文明,想要投入文明世界的怀抱。
但纣王看不起你们,不接纳你们,还动不动就要发兵征讨你们。
像这种事,今后就不会再发生了。
我周公旦在此保证,凡是愿意融入周王朝这个大家庭的,管你以前是统领几百人的村长,还是统领几千人的乡长,一律都予以颁发周王室认证的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
不过呢,你们有了爵位,也就算是有了编制。
有了编制,就不许再胡作非为。
要学习大周的礼乐制度,改掉你们身上那些落后野蛮的习俗,接受大周的文明教化。
当然了,你们也可以选择不接受文化。
毕竟众口难调嘛,有人喜欢吃甜的,有人喜欢吃咸的,这都很正常。
不喜欢大周的文化,那也没关系。
我们还给各位准备了一套人见人爱的武化。
我没有半点威胁各位的意思,完全没有。
我充分尊重各位选择的权利,并相信诸位拥有足够的智慧。
现在,请各位开始你们的选择。
宰予不琢磨还好,这一琢磨,立马就发现了自己和周公相比差在了那里。
他奶奶的!
周公不愧为周公,要不怎么说是夫子的偶像呢!
为什么周公能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而我却被阳虎和三桓这样的小人物弄得焦头烂额?
问题出就出在,我和周公相比,还是太过‘专横’了一些啊!
你看看人家周公,他给那些戎狄蛮夷提供了文化和武化两种选择。
而我,却只能给别人提供文化这一种选择。
这样一来,别人怎么能从心底里信服我呢?
我们这些儒生,天天都在学习周公,怎么能把他老人家讲究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给忘了呢?
不光讲文化,也得讲武化,先文后武,你得让别人有的选嘛!
只有一种选择,那不成独裁了吗?
宰予想到这里,不由心生惭愧。
不过短暂的失落后,他又因为领悟到了王道教化的真谛而倍感振奋。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距离圣人就又近了一大步啊!赞美周公他老人家!”
宰予想到了周公的伟业,望着面前厚厚的计划书,又再次提起了信心。
他捧起计划书翻了几页,嘴里念叨着。
“只不过能不能成功施行武化方案,还是得看子贡那边的进展如何啊……”
……
子贡刚刚带领载满粮食的菟裘商队到达郕邑,便趁着商队卸货的间隙前来求见郕邑宰公敛处父。
他望着建的巍峨壮丽的郕邑府衙,嘴里还在念叨着早已在心中默念过无数遍的说辞。
这几年来,宰予一直以身饲虎,用一招富贵险中求一步一步走到了上大夫的高位。
而与他捆绑的子贡,也因为与宰予强强联合的关系,原本就火红的生意,现如今也是越做越大。
可以说,他与宰予之间的关系,都已经不能用穿一条裤子来形容了,那简直就是连体婴儿。
宰予的未来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端木集团能否成为百年企业。
而今天的游说进展如何,也将直接关系到他端木赐能否坐稳立心会二把手的交椅。
毕竟论战功,子路、申枨是实打实的与宰予一起经历了大野泽和阳州的生死之战。
论内政,冉求、高柴在菟裘两年,将当地治理的邑富民强。
... -->>
宰予坐在菟裘邑的府衙之中,面对着一份厚厚的计划书头疼不已。
虽说他自就任菟裘大夫以来,就一直积极谋划未来,可没想到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他在图书馆看《春秋》时,就曾研究过阳虎发动政变的种种原因。
宰予原以为阳虎之所以要发动政变,是因为他在国内政局不稳,所以才狗急跳墙先下手为强。
可现在看来,就算他帮阳虎稳住大局,还是止不住他心中的贪念,反而还使得他愈发膨胀,想要取三桓而代之。
按照原计划,宰予是打算让阳虎和三桓斗个两败俱伤,他自己也好安心发育,等到时机合适便出来收割胜利果实。
那样的话,大家也都可以有个体面的结局。
毕竟三桓落在阳虎手里,肯定没啥好果子吃。
阳虎如果落在三桓手里,那也是难逃一死。
宰予虽然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君子,但再怎么说,不论三桓还是阳虎,又或是他宰予本人,大家都是姓姬的。
既然都是一家人,那他也不至于做到赶尽杀绝那么狠。
给他们留个几百亩的田地回家养老,宰予还是做得到的。
这种做法,既符合礼法中一贯遵循的准则——以和为贵,也符合春秋君子的体面做派——以礼相待。
在宰予看来,现今的时代之所以逐渐礼崩乐坏,就是因为很多人都忘记了那些被自己视为仇人的对象,其实都是自家亲戚。
当初武王伐纣后,嫡长子继位为王,其他儿子分封为天下诸侯。
这些诸侯就藩后,嫡长子继位为君,其他儿子则封去做大夫。
大夫们的嫡长子继续做大夫,其他儿子则成了士人、国人。
自大周承接殷商天命以来,已经过了五六百年的时间,连周天子都换了十几二十个。
如果以二十年一代人计算,普通小民繁衍个二三十代绰绰有余。
如果按第一代人只有一男一女,每一代生个两男两女来计算,二十代足够繁衍出两百多万人。
要知道,整个鲁国现在都凑不出两百万人来。
但凡在鲁国有国人身份的,谁和谁还不沾点血缘关系?
在鲁国出了门遇见本地人,你甚至都不用开口问贵姓,因为对面来的八成也姓姬。
别的不说,宰予自己四季祭祀时,还都得供着鲁国的初代国君伯禽呢。
这可不是什么瞎攀高枝,而是伯禽的的确确是宰予如假包换的祖宗。
至于华夏历史上所谓的家天下概念,也正是从大周开始建立的。
甚至家天下在这个时候都不能说是概念,因为这就是实情。
周天子作为姬姓宗族的族长,各地诸侯是姬姓在天下各国的国族族长,而各大夫则是姬姓在各城邑的氏族族长,士人、国人则是在自己户族中的一户之长。
大家都是一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姬字,有什么好争好抢的,就不能内部协商解决吗?
从周民族,到各国族,再到各氏族,再到小家族,大家相亲相爱,非常的和谐。
至于那些外姓人,大周也不是全部拒之门外。
当初周公早就给出了解决方案。
周公说了:周天子来了,青天就有了。周天子来了,这天下也就太平了。
我们周人和从前暴虐的殷商不一样,我们不搞歧视戎狄蛮夷的那一套。
从前你们仰慕中原的先进文明,想要投入文明世界的怀抱。
但纣王看不起你们,不接纳你们,还动不动就要发兵征讨你们。
像这种事,今后就不会再发生了。
我周公旦在此保证,凡是愿意融入周王朝这个大家庭的,管你以前是统领几百人的村长,还是统领几千人的乡长,一律都予以颁发周王室认证的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
不过呢,你们有了爵位,也就算是有了编制。
有了编制,就不许再胡作非为。
要学习大周的礼乐制度,改掉你们身上那些落后野蛮的习俗,接受大周的文明教化。
当然了,你们也可以选择不接受文化。
毕竟众口难调嘛,有人喜欢吃甜的,有人喜欢吃咸的,这都很正常。
不喜欢大周的文化,那也没关系。
我们还给各位准备了一套人见人爱的武化。
我没有半点威胁各位的意思,完全没有。
我充分尊重各位选择的权利,并相信诸位拥有足够的智慧。
现在,请各位开始你们的选择。
宰予不琢磨还好,这一琢磨,立马就发现了自己和周公相比差在了那里。
他奶奶的!
周公不愧为周公,要不怎么说是夫子的偶像呢!
为什么周公能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而我却被阳虎和三桓这样的小人物弄得焦头烂额?
问题出就出在,我和周公相比,还是太过‘专横’了一些啊!
你看看人家周公,他给那些戎狄蛮夷提供了文化和武化两种选择。
而我,却只能给别人提供文化这一种选择。
这样一来,别人怎么能从心底里信服我呢?
我们这些儒生,天天都在学习周公,怎么能把他老人家讲究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给忘了呢?
不光讲文化,也得讲武化,先文后武,你得让别人有的选嘛!
只有一种选择,那不成独裁了吗?
宰予想到这里,不由心生惭愧。
不过短暂的失落后,他又因为领悟到了王道教化的真谛而倍感振奋。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距离圣人就又近了一大步啊!赞美周公他老人家!”
宰予想到了周公的伟业,望着面前厚厚的计划书,又再次提起了信心。
他捧起计划书翻了几页,嘴里念叨着。
“只不过能不能成功施行武化方案,还是得看子贡那边的进展如何啊……”
……
子贡刚刚带领载满粮食的菟裘商队到达郕邑,便趁着商队卸货的间隙前来求见郕邑宰公敛处父。
他望着建的巍峨壮丽的郕邑府衙,嘴里还在念叨着早已在心中默念过无数遍的说辞。
这几年来,宰予一直以身饲虎,用一招富贵险中求一步一步走到了上大夫的高位。
而与他捆绑的子贡,也因为与宰予强强联合的关系,原本就火红的生意,现如今也是越做越大。
可以说,他与宰予之间的关系,都已经不能用穿一条裤子来形容了,那简直就是连体婴儿。
宰予的未来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端木集团能否成为百年企业。
而今天的游说进展如何,也将直接关系到他端木赐能否坐稳立心会二把手的交椅。
毕竟论战功,子路、申枨是实打实的与宰予一起经历了大野泽和阳州的生死之战。
论内政,冉求、高柴在菟裘两年,将当地治理的邑富民强。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