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清穿]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太子越想越激动, 趁二大爷还没过来又回了御书房,“汗阿玛,儿子还有话说。”
胤禔:???
你还没解释完呢?跑什么啊!
如此不稳重, 难怪他是个弟弟。
大阿哥撇撇嘴,到底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跟在太子身后听他还要怎么忽悠。
康熙扔下蔫儿了吧唧的常宁, 坐在那里看着兴冲冲跑出来的儿子扬扬下巴,“什么话, 说吧。”
“汗阿玛, 儿子刚才和大哥商量,想出一个极大的隐患。”太子郑重其事的说道,他挨骂不要紧, 让天下人都以为汗阿玛亲自养大的储君是个不着调的人可不行。
他是太子,国之储君,万一哪天汗阿玛不幸嗝屁,能没有任何阻力直接登基的储君, 他挨骂是自己的事儿吗,不是, 那丢的不是他自己的脸, 而是汗阿玛的脸。
汗阿玛那么要面子的人, 会任由别人打他的脸吗?当然不会!
他要不把这个要命的问题提前解决了,这事儿十成十的要没影儿。
常宁饶有兴趣的听太子说办报的好处, 跃跃欲试想把这个活儿也拿到自己手中, 他从小到大也看过不少话本,只是那些东西不怎么体面也拿不出手,想看也只能偷偷让心腹去书坊买,买到府上藏在四书五经里偷偷翻着看。
他们满人入关抢了汉人的江山, 那些汉人的文人老喜欢写些讽刺他们的东西,弄的他看话本都不敢放心看,生怕不小心买到什么不该买的再把自己搭进去。
写书的文人是诽谤朝廷,他这个看书的王爷是不肖子孙,他多亏啊。
康熙坐直了身子,想撬开太子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奇奇怪怪的念头,他寻思着他的教育没有出问题,给太子找的老师也是稳重为上,难道是詹事府混进去了几个不着调的将太子也影响的这么不着调?
想一出是一出,没有一点身为储君的稳重。
偏偏主意还挺好。
老父亲有些郁闷,如果是别人上折子说这些,他会开私库大赏特赏,可是这事儿放到太子身上,他就只想拿鸡毛掸子抽他。
这一天天的怎么就不干正事儿呢?
太子洋洋洒洒说完,看他们家汗阿玛表情沉重也不紧张,刚才就是这个表情把他吓的半死,结果却是故意吓他,同样的招式他可不会上两次当,“汗阿玛,儿子想办的小报不会妄议朝政,只刊些小故事在上面,放在酒楼书坊中寄卖,肯定不会泄露朝廷机密。”
等他的小报名气上来了还能招商引资打广告,打广告可比单纯的卖报纸赚钱多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你先别说话,容朕想想。”康熙抬手示意太子闭嘴,指尖点着桌面发出低低的声音,一下一下缓慢却有规律,听的底下三个不由自主就紧张了起来。
太子詹事府中的所有人都是他亲自挑出来的,办个小报不在话下,可是文字最容易出事,就算要办报也不能由太子身边的人出面。
前朝遗留的许多文人还在活跃,那些人不能杀更不能放任,三藩平定之后那些人也消停了不少,他前两年开了博学鸿词科来让那些文人应试,入京应考的人不在少数。
文人要气节,可是气节不能当饭吃,明朝已经是过去,这些年以朱三太子的名义反清复明的没有一个是真的朱三太子,老朱家的人藏的严严实实,冒头的尽是些沽名钓誉的蠢货。
为明朝守节的大儒们可以隐居,可他们还有学生,还有子弟,总不能坏了整个家族的前程。
三藩之乱时那些人有多能搞事儿,之后就有多消停,兴许也是认清了现实,知道胳膊拗不过大腿,也渐渐接受了现实。
康熙明白大局为重的道理,对那些依旧不肯出仕的大儒没有苛责,对前来应试的文人更是宽厚,注意着不去伤害他们脆弱敏感的内心,收拾出来一片地方全让他们修明史去了。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让他们自己看看明朝末年天下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再看看现在百姓过的日子,但凡有点良知就该知道,就算抢江山,他们满人也是凭本事抢过来的。
皇帝陛下选择性的遗忘汉人中出了个打开山海关放他们入关让游戏难度直线下降的叛徒,只琢磨着如何才能让小报发挥更大的用处。
他很清楚那东西有多大用处,文人的笔杆子杀人不见血,既能伤敌人,也能伤自己,太子年幼,只能想到用那东西来达成修路的目的,殊不知将小报的用处发挥到极致,国家根基都可能受到动摇。
“此事交给明珠来办,若真的办成,预备军也不仅限于八旗子弟,只要身体合格都能编入花名册。”康熙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小报上只有故事太不上台面,正好容若在家养病,让他帮明珠一起办小报,免得在家里越闲越病。”
太子眼睛一亮,“汗阿玛英明。”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汗阿玛只听到办报纸就能想到利用名人效应打开市场,不愧是他的汗阿玛,他刚才怎么没想起来还能用这招呢?
介绍玻璃水泥等东西可以交给工匠,由工匠口述,再让别人润色,还有草原的风景、科尔沁各地的美食,这些交给蒙古来的王孙,实在不行,他就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去慈宁宫的玛嬷和乌库玛嬷那里找素材。
他们大吃货国的百姓,不管什么民族,都逃不开对美食的热爱,爱美食就像搞基建一样,那是祖祖辈辈薪火相传刻进骨子里的本能。
只要美食传记写的好,绝对能吸引不少人去草原。
老的官道从京城到科尔沁要走二十多天,还是在中途没有休息,忍着马车颠簸的情况下,可是水泥路不一样,不光更快,还能更舒服,丝毫没有以前坐马车坐的想吐的烦恼。
这时候再写几篇京城水泥路带来的好处balabala,事情就搞定了啊!
纳兰容若的词乃是当朝一绝,让许多没他有才的文人酸的不行,没法从他的诗词上挑毛病,就暗戳戳嫌弃他满人的身份,说什么此等才气放在汉人身上才合理,殊不知这话只能显得他们更输不起。
<... -->>
*
太子越想越激动, 趁二大爷还没过来又回了御书房,“汗阿玛,儿子还有话说。”
胤禔:???
你还没解释完呢?跑什么啊!
如此不稳重, 难怪他是个弟弟。
大阿哥撇撇嘴,到底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跟在太子身后听他还要怎么忽悠。
康熙扔下蔫儿了吧唧的常宁, 坐在那里看着兴冲冲跑出来的儿子扬扬下巴,“什么话, 说吧。”
“汗阿玛, 儿子刚才和大哥商量,想出一个极大的隐患。”太子郑重其事的说道,他挨骂不要紧, 让天下人都以为汗阿玛亲自养大的储君是个不着调的人可不行。
他是太子,国之储君,万一哪天汗阿玛不幸嗝屁,能没有任何阻力直接登基的储君, 他挨骂是自己的事儿吗,不是, 那丢的不是他自己的脸, 而是汗阿玛的脸。
汗阿玛那么要面子的人, 会任由别人打他的脸吗?当然不会!
他要不把这个要命的问题提前解决了,这事儿十成十的要没影儿。
常宁饶有兴趣的听太子说办报的好处, 跃跃欲试想把这个活儿也拿到自己手中, 他从小到大也看过不少话本,只是那些东西不怎么体面也拿不出手,想看也只能偷偷让心腹去书坊买,买到府上藏在四书五经里偷偷翻着看。
他们满人入关抢了汉人的江山, 那些汉人的文人老喜欢写些讽刺他们的东西,弄的他看话本都不敢放心看,生怕不小心买到什么不该买的再把自己搭进去。
写书的文人是诽谤朝廷,他这个看书的王爷是不肖子孙,他多亏啊。
康熙坐直了身子,想撬开太子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奇奇怪怪的念头,他寻思着他的教育没有出问题,给太子找的老师也是稳重为上,难道是詹事府混进去了几个不着调的将太子也影响的这么不着调?
想一出是一出,没有一点身为储君的稳重。
偏偏主意还挺好。
老父亲有些郁闷,如果是别人上折子说这些,他会开私库大赏特赏,可是这事儿放到太子身上,他就只想拿鸡毛掸子抽他。
这一天天的怎么就不干正事儿呢?
太子洋洋洒洒说完,看他们家汗阿玛表情沉重也不紧张,刚才就是这个表情把他吓的半死,结果却是故意吓他,同样的招式他可不会上两次当,“汗阿玛,儿子想办的小报不会妄议朝政,只刊些小故事在上面,放在酒楼书坊中寄卖,肯定不会泄露朝廷机密。”
等他的小报名气上来了还能招商引资打广告,打广告可比单纯的卖报纸赚钱多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你先别说话,容朕想想。”康熙抬手示意太子闭嘴,指尖点着桌面发出低低的声音,一下一下缓慢却有规律,听的底下三个不由自主就紧张了起来。
太子詹事府中的所有人都是他亲自挑出来的,办个小报不在话下,可是文字最容易出事,就算要办报也不能由太子身边的人出面。
前朝遗留的许多文人还在活跃,那些人不能杀更不能放任,三藩平定之后那些人也消停了不少,他前两年开了博学鸿词科来让那些文人应试,入京应考的人不在少数。
文人要气节,可是气节不能当饭吃,明朝已经是过去,这些年以朱三太子的名义反清复明的没有一个是真的朱三太子,老朱家的人藏的严严实实,冒头的尽是些沽名钓誉的蠢货。
为明朝守节的大儒们可以隐居,可他们还有学生,还有子弟,总不能坏了整个家族的前程。
三藩之乱时那些人有多能搞事儿,之后就有多消停,兴许也是认清了现实,知道胳膊拗不过大腿,也渐渐接受了现实。
康熙明白大局为重的道理,对那些依旧不肯出仕的大儒没有苛责,对前来应试的文人更是宽厚,注意着不去伤害他们脆弱敏感的内心,收拾出来一片地方全让他们修明史去了。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让他们自己看看明朝末年天下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再看看现在百姓过的日子,但凡有点良知就该知道,就算抢江山,他们满人也是凭本事抢过来的。
皇帝陛下选择性的遗忘汉人中出了个打开山海关放他们入关让游戏难度直线下降的叛徒,只琢磨着如何才能让小报发挥更大的用处。
他很清楚那东西有多大用处,文人的笔杆子杀人不见血,既能伤敌人,也能伤自己,太子年幼,只能想到用那东西来达成修路的目的,殊不知将小报的用处发挥到极致,国家根基都可能受到动摇。
“此事交给明珠来办,若真的办成,预备军也不仅限于八旗子弟,只要身体合格都能编入花名册。”康熙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小报上只有故事太不上台面,正好容若在家养病,让他帮明珠一起办小报,免得在家里越闲越病。”
太子眼睛一亮,“汗阿玛英明。”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汗阿玛只听到办报纸就能想到利用名人效应打开市场,不愧是他的汗阿玛,他刚才怎么没想起来还能用这招呢?
介绍玻璃水泥等东西可以交给工匠,由工匠口述,再让别人润色,还有草原的风景、科尔沁各地的美食,这些交给蒙古来的王孙,实在不行,他就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去慈宁宫的玛嬷和乌库玛嬷那里找素材。
他们大吃货国的百姓,不管什么民族,都逃不开对美食的热爱,爱美食就像搞基建一样,那是祖祖辈辈薪火相传刻进骨子里的本能。
只要美食传记写的好,绝对能吸引不少人去草原。
老的官道从京城到科尔沁要走二十多天,还是在中途没有休息,忍着马车颠簸的情况下,可是水泥路不一样,不光更快,还能更舒服,丝毫没有以前坐马车坐的想吐的烦恼。
这时候再写几篇京城水泥路带来的好处balabala,事情就搞定了啊!
纳兰容若的词乃是当朝一绝,让许多没他有才的文人酸的不行,没法从他的诗词上挑毛病,就暗戳戳嫌弃他满人的身份,说什么此等才气放在汉人身上才合理,殊不知这话只能显得他们更输不起。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