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元末之争霸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62章:矿工待遇
最后一点,朱子明强调了矿工的待遇问题,现在的矿工待遇肯定不行,那样压迫下去不是把人压死就是把人压反,完全没有意义和必要。
而且近万名矿工的数量也太多了,必须精简一下人员,估摸着最多保留三千人即可!
三千人挖矿,在一个镇抚营的看护下挖矿,从而保障将军府对矿工的控制,省得有人拿矿工来跟他搞事情。
其实只要组织得当,报酬合理,三千人的生产效率不会比现在一万人的差。
保证矿工们的一日三餐,采用多劳多得的生产制度,就能够极大的调动矿工们的生产积极性,只要看到了希望相信他们就会为之努力和奋斗。
剩下多余的矿工自然也有用处,霍邱铁矿的开采需要人马,送个三四千人过去不过分吧?
铁矿找到后修建炼铁厂也需要大量人手,再消化个三千人不过分吧?
如此一来,一万人差不多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不用将军府再去对整个产业投入过多的人力,多省事!
而得到朱子明提出的有关减少矿工数量,并提升矿工待遇的提议后,虞大富也觉得很有必要,十分赞同这样的决定。
因为淮南煤矿资源相当丰富,往下打个洞基本都能找到煤矿,所以大家都跟地鼠似的往地下挖洞开矿,导致煤矿产能饱和,恶意竞争非常严重。
浅一点的只需数十米基本就能找到煤矿,深一点的要往下挖两三百米,但总体而言煤矿资源多的超乎想象。
现在征南军要做的就是聚集全体之力开挖容易开采的煤矿,埋藏太深的,不好挖的,事故频繁的煤矿不挖也罢。
古代煤炭消耗量终归是有限,每年挖出个数十万石,有个万吨以上的量就够多的了,跟后世动辄几千万上亿吨的产量要求压根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以三千人挖三十万石煤,每个人的年均产量也就一百石,这产量不跟闹着玩似的一样轻松。
当然,能多挖肯定要多挖,毕竟炼铁炼钢对煤炭的消耗量很大。
古代技术不先进,能耗非常大,估摸着是后世的好几倍,练出一石铁恐怕要三四石煤,乃至更多!
不过消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铁炼出来,只要能够炼出铁,哪怕一石生铁消耗十石煤炭也没关系。
一句话有铁就行,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才是想办法提升生产效率。
……
聊完淮南矿工待遇的事情后,两人今天的会面差不多就进入了尾声,眼瞅着天色也不早了,该到用晚饭的时候了。
将钱十三、老丈人王守财二人喊来相陪,顺便把二人介绍给虞大富认识,因为往后双方少不了打交道的时候,提前混个脸熟也好。
宴会上,王守财和虞大富聊得十分投机,颇有几分相见恨晚的意思。
两人都是商人出身,就连履历也十分类似,都是常年在外跑江湖的人,用后世的话来形容,就是三观十分契合,乃是人生中难得的知己。
钱十三则... -->>
第262章:矿工待遇
最后一点,朱子明强调了矿工的待遇问题,现在的矿工待遇肯定不行,那样压迫下去不是把人压死就是把人压反,完全没有意义和必要。
而且近万名矿工的数量也太多了,必须精简一下人员,估摸着最多保留三千人即可!
三千人挖矿,在一个镇抚营的看护下挖矿,从而保障将军府对矿工的控制,省得有人拿矿工来跟他搞事情。
其实只要组织得当,报酬合理,三千人的生产效率不会比现在一万人的差。
保证矿工们的一日三餐,采用多劳多得的生产制度,就能够极大的调动矿工们的生产积极性,只要看到了希望相信他们就会为之努力和奋斗。
剩下多余的矿工自然也有用处,霍邱铁矿的开采需要人马,送个三四千人过去不过分吧?
铁矿找到后修建炼铁厂也需要大量人手,再消化个三千人不过分吧?
如此一来,一万人差不多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不用将军府再去对整个产业投入过多的人力,多省事!
而得到朱子明提出的有关减少矿工数量,并提升矿工待遇的提议后,虞大富也觉得很有必要,十分赞同这样的决定。
因为淮南煤矿资源相当丰富,往下打个洞基本都能找到煤矿,所以大家都跟地鼠似的往地下挖洞开矿,导致煤矿产能饱和,恶意竞争非常严重。
浅一点的只需数十米基本就能找到煤矿,深一点的要往下挖两三百米,但总体而言煤矿资源多的超乎想象。
现在征南军要做的就是聚集全体之力开挖容易开采的煤矿,埋藏太深的,不好挖的,事故频繁的煤矿不挖也罢。
古代煤炭消耗量终归是有限,每年挖出个数十万石,有个万吨以上的量就够多的了,跟后世动辄几千万上亿吨的产量要求压根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以三千人挖三十万石煤,每个人的年均产量也就一百石,这产量不跟闹着玩似的一样轻松。
当然,能多挖肯定要多挖,毕竟炼铁炼钢对煤炭的消耗量很大。
古代技术不先进,能耗非常大,估摸着是后世的好几倍,练出一石铁恐怕要三四石煤,乃至更多!
不过消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铁炼出来,只要能够炼出铁,哪怕一石生铁消耗十石煤炭也没关系。
一句话有铁就行,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才是想办法提升生产效率。
……
聊完淮南矿工待遇的事情后,两人今天的会面差不多就进入了尾声,眼瞅着天色也不早了,该到用晚饭的时候了。
将钱十三、老丈人王守财二人喊来相陪,顺便把二人介绍给虞大富认识,因为往后双方少不了打交道的时候,提前混个脸熟也好。
宴会上,王守财和虞大富聊得十分投机,颇有几分相见恨晚的意思。
两人都是商人出身,就连履历也十分类似,都是常年在外跑江湖的人,用后世的话来形容,就是三观十分契合,乃是人生中难得的知己。
钱十三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