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演义三国之寻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火如荼的五行祭选拔没过多久,一年一度的上元节就到了。
这一天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正月十五,所以命为“上元节”,古人称夜为“宵”,故而又上元节称为元宵节。
汉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元宵燃灯放烟火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
而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也要燃灯。
有一点不同的是,这个时候吃元宵的习俗尚未流行起来,而道教在这天也多是以祈福道场为主。
五行观在保留了这项传统的基础上,更是形成了在每个第七年上元节这天举行五行祭的规矩。
于是这天清晨开始,各门弟子都沐浴更衣,身着仪典服饰,精神奕奕地向观中的五行神坛聚集着。
这样正式的场面司马懿已经多年未曾经历了,所以再次束起头发时又开始觉得哪儿哪儿都别扭了。
他这幅样子把郭嘉见逗得一直乐个不停,就连表情木讷的王极眼中也有了一丝偷笑的意味,郁闷的司马懿路上一直低着头红着脸。
不一会儿,五行观所有弟子都取齐在了神坛之下,并于各山门方位的幢幡前端坐下来,祭酒们则坐在首位。
台上,掌教王俊今日身着白色班衣,头戴莲花冠,较之前天仙洞衣的打扮反而显得简洁了一些,这正是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高功们拜斗的打扮。
在阵阵清风地抚掠下,他衣袖飘飘,端的是仙风道骨,法相庄严。
此时见四周人已来齐,王俊便运起了内息,中气十足将话语清晰地传达到了每一个角落。
“今日上元佳节,时逢五行观五行天机科仪道场,是以召集众弟子前来观礼祈福,各门拜斗的弟子都上来吧。”
说着,华佗转身对司马懿问道:“仲达,之前教你的罡步和罡诀都熟记了吗?”
司马懿点了点头,这些天他确实没少为这个下功夫,有一次练习罡步时甚至还差点闪了腰…
于是,他对华佗施了一礼之后便起身走向了神坛,而田丰、张飞以及张角三人也从其他方向走了上去。
王俊左右看了看他们,说道:“一会儿,尔等与我步罡踏斗,掐诀存神,如脑海中出现罡咒,即念将出来,如罡咒正确,我便让坛下的都讲(高功的副手,由管宁担任)带领众同门随诵,而此人便是有资格获得天道传承之人,听明白了吗?”
这里王俊所谓的步罡踏斗,又称行禹步,踏星斗。
因为罡步源于大禹创行的步伐,首见于战国诸子的记载,相传大禹治水时,至南海之滨,见有鸟禁咒,能令大石翻动,而鸟禁咒时必踩出奇异步伐,大禹遂模仿此步伐,运用于治水之方术。由于此术很灵验,又是大禹模仿创作,人们因此称之为禹步。
其实,禹步最早是古代巫师跳神的步伐,巫师以此步召役神灵,因此人们亦称之为巫步。
东汉道教创立以后,禹步成为道教召役神灵的法术。道教承袭巫师的禹步并和星斗崇拜相融汇,经推演,成九十余种,且步罡踏斗时还要结合手上罡诀诵念罡咒。
一般的道场都是由高功完成这些仪轨,但五行观天机科仪道场却与众不同,不但需要高功与弟子一起完成,而且罡咒都不是背诵出来的,而是在存神时脑海中自动浮现的。
这对于所有的弟子来说实在太玄奥了,所以张角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忍不住问道:“师父,这步罡踏斗,掐诀存神,哪有不念罡咒的?您是否记错了?”
王俊决然道:“不可能的,这规矩是当年正一祖师面授与北斗真人,而北斗真人又亲自传给我的…不要胡思乱想了,赶紧收敛心神,随我拜斗吧。”
今天许劭是监斋,主管科仪典法,于是起身朗声高宣:“侍经、侍香、侍灯、知磬、知钟者,前~”
于是,火门的几名飞羽童子分别走上神坛,侍列于中央的法坛(又称醮坛,用土筑的高台,用以祭祀天神和祖先。)旁,而坛下的弟子们也都正了正衣帽,坐直了身子,表情庄严肃穆。
因为道教醮坛之上,讲究一定规矩,谓之威仪,斋醮人神交接,怠慢不得,故立下清规,目的是戒其惰慢,检其愆违,察其行藏,观其诚志,若有过失,随事纠举。
随着一声钟磬响起,许劭说道:“进表启师~”
于是,王俊走进神坛,焚香化表,带领所有弟子叩头作揖,启奏三师,请赐保佑。
礼毕,再一声磬响,许劭高声道:“拜~斗~”
紧接着,王俊拿起案上的镇坛木“啪”的一声敲了下去。
随后,司马懿等四人赶紧分列四个方位,全神贯注地看着掌教王俊。
只见王俊行三五飞步罡,手捏玉清诀,在场上开始步罡踏斗,其余四人见状立即随之做了起来。
九步走出之后,一声磬响,王俊继续带领四人又开始重复踏罡掐诀,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拜斗下去。
初时,司马懿还觉得这种没有诵经的无声拜斗十分诡异,甚至让自己有点尴尬,但后来当他又重复了数遍之后,不知不觉间,心神逐渐安宁下来了,自己似乎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一种十分玄妙的入定状态。
这种感觉就像我们平时在思索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时灵光一闪的那一瞬间,只不过这里不是刹那间的功夫,而是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状态。
另一边,张角却还没有进入到这种状态中。
闭着眼睛装神弄鬼的他,耳闻场上一直没有什么动静,而自己也已走了好几遍罡步了,不由心想:如此下去,只怕这传承的机会便会流失,不如搏一把试试看吧。
于是,他开始将自己在山门中学到的科仪经文挨个念了一遍。
一时间,场上全是张角朗诵声,吵得其余三人被他打断了状态,不禁皱起了眉头。
而王俊和管宁听到张角诵唱的这些经文后却一点也不为所动,显然他诵的罡咒完全不对。
郭嘉一眼看破张角的心思,在底下不满道:“张师兄这般胡念,定是存了投机的念头,而且这般打扰其他人,就算赢了只怕也是胜之不武啊!”
管宁闻言立刻回头斥道:“天机道场百年传承,自有其道理,无缘之人不可得志,奉孝休得再胡言乱语扰乱秩序了,否则休怪我门规伺候!”
此时,其他弟子们见场上四人根本无人念出正确的罡咒,都开始怀疑这几人继承天道传承可能性了。
张飞这时也明白了张角的伎俩,于是摇了摇头,运用内息将自己的心脉保持在了一个稳定的频率上,不一会儿就重新恢复到了刚才入定的状态。
而田丰因为苦读多年,早已对这种情况有所适应,所以调整了一下心情之后也入定了。
现在只剩下最痛苦的司马懿,他既没有张飞的功夫,又没有田丰的定力,只得尽量让自己五识闭塞一点。
怎奈他这些年修习五行先天功之后,感官早已比常人敏锐了很多倍,所以张角的唱经声对他来讲,实际上就犹如山崩海啸之音。
吴普见司马懿一副焦躁的样子根本无法静气凝神,不由紧张的捏起了拳头,樊阿也是十分担心地对华佗小声道:“师父,这般下去的话,只怕仲达会错失良机啊,没有没有什么办法帮帮他呀?”
华佗摇了摇头道:“只能靠仲达自己了,这场科仪天下无双,是以无论发生什么,高功等‘三法师’(即高功、监斋、都讲)都不能干涉的,更何况是咱们。”
又过了一会儿,张角见张飞和田丰二人依然不为所动,心中愤恨不已,一提气又将调门抬高了几个八度。
这下连场中央的掌教王俊也开始面显不愉之色了,但张角就是故意像没有看到一般,依然自顾自地吼着。
司马懿实在气不过,睁开了眼睛白张角一眼,随即叹了口气暗忖道:益德师兄功夫好,田丰师兄定力足,我呢?我有什么过人……诶?对了!我真是够笨的。
想到此处,司马懿突然灵光一现,转向华佗那边说道:“师父,请赐仲达针包。”
华佗闻言眼睛一亮,会意地笑了笑,然后就从怀中取出了针包扔给坛上的司马懿。
只见他接过之后,立即抹开袖子,在胳膊上的神门穴处用春木指点了一下,随后便在这个穴位上行了... -->>
如火如荼的五行祭选拔没过多久,一年一度的上元节就到了。
这一天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正月十五,所以命为“上元节”,古人称夜为“宵”,故而又上元节称为元宵节。
汉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元宵燃灯放烟火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
而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也要燃灯。
有一点不同的是,这个时候吃元宵的习俗尚未流行起来,而道教在这天也多是以祈福道场为主。
五行观在保留了这项传统的基础上,更是形成了在每个第七年上元节这天举行五行祭的规矩。
于是这天清晨开始,各门弟子都沐浴更衣,身着仪典服饰,精神奕奕地向观中的五行神坛聚集着。
这样正式的场面司马懿已经多年未曾经历了,所以再次束起头发时又开始觉得哪儿哪儿都别扭了。
他这幅样子把郭嘉见逗得一直乐个不停,就连表情木讷的王极眼中也有了一丝偷笑的意味,郁闷的司马懿路上一直低着头红着脸。
不一会儿,五行观所有弟子都取齐在了神坛之下,并于各山门方位的幢幡前端坐下来,祭酒们则坐在首位。
台上,掌教王俊今日身着白色班衣,头戴莲花冠,较之前天仙洞衣的打扮反而显得简洁了一些,这正是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高功们拜斗的打扮。
在阵阵清风地抚掠下,他衣袖飘飘,端的是仙风道骨,法相庄严。
此时见四周人已来齐,王俊便运起了内息,中气十足将话语清晰地传达到了每一个角落。
“今日上元佳节,时逢五行观五行天机科仪道场,是以召集众弟子前来观礼祈福,各门拜斗的弟子都上来吧。”
说着,华佗转身对司马懿问道:“仲达,之前教你的罡步和罡诀都熟记了吗?”
司马懿点了点头,这些天他确实没少为这个下功夫,有一次练习罡步时甚至还差点闪了腰…
于是,他对华佗施了一礼之后便起身走向了神坛,而田丰、张飞以及张角三人也从其他方向走了上去。
王俊左右看了看他们,说道:“一会儿,尔等与我步罡踏斗,掐诀存神,如脑海中出现罡咒,即念将出来,如罡咒正确,我便让坛下的都讲(高功的副手,由管宁担任)带领众同门随诵,而此人便是有资格获得天道传承之人,听明白了吗?”
这里王俊所谓的步罡踏斗,又称行禹步,踏星斗。
因为罡步源于大禹创行的步伐,首见于战国诸子的记载,相传大禹治水时,至南海之滨,见有鸟禁咒,能令大石翻动,而鸟禁咒时必踩出奇异步伐,大禹遂模仿此步伐,运用于治水之方术。由于此术很灵验,又是大禹模仿创作,人们因此称之为禹步。
其实,禹步最早是古代巫师跳神的步伐,巫师以此步召役神灵,因此人们亦称之为巫步。
东汉道教创立以后,禹步成为道教召役神灵的法术。道教承袭巫师的禹步并和星斗崇拜相融汇,经推演,成九十余种,且步罡踏斗时还要结合手上罡诀诵念罡咒。
一般的道场都是由高功完成这些仪轨,但五行观天机科仪道场却与众不同,不但需要高功与弟子一起完成,而且罡咒都不是背诵出来的,而是在存神时脑海中自动浮现的。
这对于所有的弟子来说实在太玄奥了,所以张角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忍不住问道:“师父,这步罡踏斗,掐诀存神,哪有不念罡咒的?您是否记错了?”
王俊决然道:“不可能的,这规矩是当年正一祖师面授与北斗真人,而北斗真人又亲自传给我的…不要胡思乱想了,赶紧收敛心神,随我拜斗吧。”
今天许劭是监斋,主管科仪典法,于是起身朗声高宣:“侍经、侍香、侍灯、知磬、知钟者,前~”
于是,火门的几名飞羽童子分别走上神坛,侍列于中央的法坛(又称醮坛,用土筑的高台,用以祭祀天神和祖先。)旁,而坛下的弟子们也都正了正衣帽,坐直了身子,表情庄严肃穆。
因为道教醮坛之上,讲究一定规矩,谓之威仪,斋醮人神交接,怠慢不得,故立下清规,目的是戒其惰慢,检其愆违,察其行藏,观其诚志,若有过失,随事纠举。
随着一声钟磬响起,许劭说道:“进表启师~”
于是,王俊走进神坛,焚香化表,带领所有弟子叩头作揖,启奏三师,请赐保佑。
礼毕,再一声磬响,许劭高声道:“拜~斗~”
紧接着,王俊拿起案上的镇坛木“啪”的一声敲了下去。
随后,司马懿等四人赶紧分列四个方位,全神贯注地看着掌教王俊。
只见王俊行三五飞步罡,手捏玉清诀,在场上开始步罡踏斗,其余四人见状立即随之做了起来。
九步走出之后,一声磬响,王俊继续带领四人又开始重复踏罡掐诀,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拜斗下去。
初时,司马懿还觉得这种没有诵经的无声拜斗十分诡异,甚至让自己有点尴尬,但后来当他又重复了数遍之后,不知不觉间,心神逐渐安宁下来了,自己似乎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一种十分玄妙的入定状态。
这种感觉就像我们平时在思索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时灵光一闪的那一瞬间,只不过这里不是刹那间的功夫,而是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状态。
另一边,张角却还没有进入到这种状态中。
闭着眼睛装神弄鬼的他,耳闻场上一直没有什么动静,而自己也已走了好几遍罡步了,不由心想:如此下去,只怕这传承的机会便会流失,不如搏一把试试看吧。
于是,他开始将自己在山门中学到的科仪经文挨个念了一遍。
一时间,场上全是张角朗诵声,吵得其余三人被他打断了状态,不禁皱起了眉头。
而王俊和管宁听到张角诵唱的这些经文后却一点也不为所动,显然他诵的罡咒完全不对。
郭嘉一眼看破张角的心思,在底下不满道:“张师兄这般胡念,定是存了投机的念头,而且这般打扰其他人,就算赢了只怕也是胜之不武啊!”
管宁闻言立刻回头斥道:“天机道场百年传承,自有其道理,无缘之人不可得志,奉孝休得再胡言乱语扰乱秩序了,否则休怪我门规伺候!”
此时,其他弟子们见场上四人根本无人念出正确的罡咒,都开始怀疑这几人继承天道传承可能性了。
张飞这时也明白了张角的伎俩,于是摇了摇头,运用内息将自己的心脉保持在了一个稳定的频率上,不一会儿就重新恢复到了刚才入定的状态。
而田丰因为苦读多年,早已对这种情况有所适应,所以调整了一下心情之后也入定了。
现在只剩下最痛苦的司马懿,他既没有张飞的功夫,又没有田丰的定力,只得尽量让自己五识闭塞一点。
怎奈他这些年修习五行先天功之后,感官早已比常人敏锐了很多倍,所以张角的唱经声对他来讲,实际上就犹如山崩海啸之音。
吴普见司马懿一副焦躁的样子根本无法静气凝神,不由紧张的捏起了拳头,樊阿也是十分担心地对华佗小声道:“师父,这般下去的话,只怕仲达会错失良机啊,没有没有什么办法帮帮他呀?”
华佗摇了摇头道:“只能靠仲达自己了,这场科仪天下无双,是以无论发生什么,高功等‘三法师’(即高功、监斋、都讲)都不能干涉的,更何况是咱们。”
又过了一会儿,张角见张飞和田丰二人依然不为所动,心中愤恨不已,一提气又将调门抬高了几个八度。
这下连场中央的掌教王俊也开始面显不愉之色了,但张角就是故意像没有看到一般,依然自顾自地吼着。
司马懿实在气不过,睁开了眼睛白张角一眼,随即叹了口气暗忖道:益德师兄功夫好,田丰师兄定力足,我呢?我有什么过人……诶?对了!我真是够笨的。
想到此处,司马懿突然灵光一现,转向华佗那边说道:“师父,请赐仲达针包。”
华佗闻言眼睛一亮,会意地笑了笑,然后就从怀中取出了针包扔给坛上的司马懿。
只见他接过之后,立即抹开袖子,在胳膊上的神门穴处用春木指点了一下,随后便在这个穴位上行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