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水云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九八年十一月七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讲演
各位先生,各位朋友,多谢大家好意,让我今生有机会来到贵校谈谈半个世纪以前,我比较熟悉的事情和个人在这一段时间中(工作、生活、学习)的情况。在并世作家中,已有过不少的叙述,就是提及我初期工作情形的也有些不同的叙述。近年来香港刊物中发表的,也多充满了好意。据我见到得来的印象,有些或从三十年代上海流行的小报上文坛消息照抄而成,有些又从时代较晚的友好传述中得来,极少具体明白当时社会环境的背景。所以即或出于一番好意,由我看来,大都不够真实可信,以至于把握不住重点,只可供谈天用,若作为研究根据,是不大适当的。特别是把我学习写作的成就说的过高,更增我深深的惭愧。因此我想自己来提供一点回忆材料,从初到北京开始。正如我在四十年前写的一本自传中说的“把广大社会当成一本大书看待”如何进行一种新的学习教育情形,我希望尽可能压缩分成三个部分来谈谈:
1。是初来时住前门外“酉西会馆”那几个月时期的学习。
2。是迁到北大沙滩红楼附近一座小公寓住了几年,在那小环境中的种种。
3。是当时大环境的变化,如何影响到我的工作,和对于工作的认识及理解。
这三点都是互相联系,无法分开的。
我是在一九二二年夏天到达北京的。照当时习惯,初来北京升学或找出路,一般多暂住在会馆中,凡事有个照料。我住的酉西会馆由清代上湘西人出钱建立,为便利入京应考进士举人或候补知县而准备的,照例附近还有些不动产业可收取一定租金作为修补费用。大小会馆约二十个房间,除了经常住些上湘西十三县在京任职低级公务员之外,总有一半空着,供初来考学校的同乡居祝我因和会馆管事有点远房表亲关系,所以不必费事,即迁入住下。乍一看本是件小事,对我说来,可就不小,因为不必花租金。出门向西走十五分钟,就可到达中国古代文化集中地之一——在世界上十分著名的琉璃厂。那里除了两条十字形街,两旁有几十家大小古董店,小胡同里还有更多不标店名、分门别类包罗万象的古董店,完全是一个中国文化博物馆的模样。我当时虽还无资格走进任何一个店铺里去观光,但经过铺户大门前,看到那些当时不上价的唐、宋、元、明破瓷器和插在铺门口木架瓷缸的宋元明清“黑片”画轴,也就够使我忘却一切,神往倾心而至于流连忘返了。向东走约二十分钟,即可到前门大街,当时北京的繁华闹市,一切还保留明清六百年市容规模。各个铺子门前柜台大都各具特征,金碧辉煌,斑驳陆离,令人眩目。临街各种饮食摊子,为了兜揽生意、招引主顾,金、石、竹、木的各种响器敲打得十分热闹,各种不同叫卖声,更形成一种大合唱,使得我这个来自六千里外小小山城的“乡下佬”觉得无一处不深感兴趣。且由住处到大街,共有三条不同直路,即廊房头、二、三条。头条当时恰是珠宝冠服以及为明清两朝中上层阶级服务而准备的多种大小店铺。扇子铺门前罗列著展开三尺的大扇面,上绘各种彩绘人物故事画,内中各种材料作成的新旧成品,团扇、纨扇、摺子扇更罗列万千,供人选用。廊房二条则出售珠玉、象牙、犀角首饰佩件,店面虽较小,作价成交,却还动以千元进出。还到处可以看到小小作坊,有白发如银琢玉器工人,正在运用二千年前的简单圆轮车床作玉器加工,终使它成为光彩耀目的珠翠成品。这一切,都深深吸引住我,使得我流连忘返。
当时走过前门大街进入东骡马市大街,则又俨然换了另一世界,另一天地。许多店铺门前,还悬挂着“某某镖局”三尺来长旧金字招牌,把人引入七侠五义故事中。我的哥哥万里寻亲到热河赤峰一带走了半年,就是利用这种镖局的保险凭证,坐骡车从古北口出关的!我并且还亲眼见到用两只骆驼抬一棚轿参差而行,准备上路远行。我还相信上面坐的不是当年的能仁寺的十三妹就可能是当时小报正在刊载、引人注目的北京大盗燕子李三!总之,这种种加起来,说它象是一个明清两代六百年的人文博物馆,也不算过分!至于向南直到天桥,那就更加令人眼花缭乱。到处地摊上都是旧官纱和过了时的缎匹材料,用比洋布稍贵的价钱叫卖。另一处又还拿成堆的各种旧皮货叫卖。内中还到处可发现外来洋货,羽纱、倭绒、哔叽、咔喇,过了时的衣裙。总之,处处都在说明延长三百年的清王朝的覆灭,虽只有十多年,粘附这个王朝而产生的一切,全部已报废,失去了意义。一些挂货店内代表王族威严的三眼花翎和象征达官贵族地位的五七叶白芝麻鵲/oo翎羽扇,过去必需二百两官银才到手的,当时有个三五元就可随时成交。
但是进出这些挂货铺,除了一些外国洋老太太,一般人民是全不感兴趣的。此外还有夜市晓市,和排日轮流举行的庙会,更可增长我的见闻。总的印象是北京在变化中,正把附属于近八百年建都积累的一切,在加速处理过程中。我在这个离奇环境里,过了约半年才迁到北京大学附近沙滩,那时会馆中人家多已升了小小煤炉。开始半年,在一种无望无助孤独寂寞里,有一顿无一顿的混过了。但总的说来,这一段日子并不白费,甚至于可说对我以后十分得益。而且对于我近三十年的工作,打下了十分良好的基矗可以说是在社会大学文物历史系预备班毕了业。但是由于学习方法和一般人不相同,所以帮助我迁移到北大红楼附近去住的表弟黄村生,还认为我迁近北大,可多接近些五四文化空气,性情会更开朗些。表弟年龄虽比我小两岁多,可是已是农业大学二年级学生,各方面都比我成熟得多。有了他,我后来在农大经常成为不速之客,一住下就是十天半月,并因此和他同宿舍十二个湖南同学都成了朋友。正如在燕大方面,同董秋斯相熟后,在那里也结识了十多个朋友,对我后来工作,都起过一些好影响。
我是受“五四”运动的余波影响,来到北京追求“知识”实证“个人理想”的。事实上,我的目标并不明确,理想倒是首先必需挣扎离开那个可怕环境。因为从辛亥前夕开始,在我生长的小小山城里,看到的就总是杀人。照清代法律,一般杀人叫“秋决”犯死刑必由北京决定,用日行三百里的快驿“鸡毛文书”急送请兵备道备案处理。行刑日,且必在道尹衙门前放三大炮。如由知事监护,且必在行刑后急促返回城隍庙,执行一场戏剧性的手续,由预伏在案下的刽子手,爬出自首,并说明原因。知事一拍... -->>
——一九八年十一月七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讲演
各位先生,各位朋友,多谢大家好意,让我今生有机会来到贵校谈谈半个世纪以前,我比较熟悉的事情和个人在这一段时间中(工作、生活、学习)的情况。在并世作家中,已有过不少的叙述,就是提及我初期工作情形的也有些不同的叙述。近年来香港刊物中发表的,也多充满了好意。据我见到得来的印象,有些或从三十年代上海流行的小报上文坛消息照抄而成,有些又从时代较晚的友好传述中得来,极少具体明白当时社会环境的背景。所以即或出于一番好意,由我看来,大都不够真实可信,以至于把握不住重点,只可供谈天用,若作为研究根据,是不大适当的。特别是把我学习写作的成就说的过高,更增我深深的惭愧。因此我想自己来提供一点回忆材料,从初到北京开始。正如我在四十年前写的一本自传中说的“把广大社会当成一本大书看待”如何进行一种新的学习教育情形,我希望尽可能压缩分成三个部分来谈谈:
1。是初来时住前门外“酉西会馆”那几个月时期的学习。
2。是迁到北大沙滩红楼附近一座小公寓住了几年,在那小环境中的种种。
3。是当时大环境的变化,如何影响到我的工作,和对于工作的认识及理解。
这三点都是互相联系,无法分开的。
我是在一九二二年夏天到达北京的。照当时习惯,初来北京升学或找出路,一般多暂住在会馆中,凡事有个照料。我住的酉西会馆由清代上湘西人出钱建立,为便利入京应考进士举人或候补知县而准备的,照例附近还有些不动产业可收取一定租金作为修补费用。大小会馆约二十个房间,除了经常住些上湘西十三县在京任职低级公务员之外,总有一半空着,供初来考学校的同乡居祝我因和会馆管事有点远房表亲关系,所以不必费事,即迁入住下。乍一看本是件小事,对我说来,可就不小,因为不必花租金。出门向西走十五分钟,就可到达中国古代文化集中地之一——在世界上十分著名的琉璃厂。那里除了两条十字形街,两旁有几十家大小古董店,小胡同里还有更多不标店名、分门别类包罗万象的古董店,完全是一个中国文化博物馆的模样。我当时虽还无资格走进任何一个店铺里去观光,但经过铺户大门前,看到那些当时不上价的唐、宋、元、明破瓷器和插在铺门口木架瓷缸的宋元明清“黑片”画轴,也就够使我忘却一切,神往倾心而至于流连忘返了。向东走约二十分钟,即可到前门大街,当时北京的繁华闹市,一切还保留明清六百年市容规模。各个铺子门前柜台大都各具特征,金碧辉煌,斑驳陆离,令人眩目。临街各种饮食摊子,为了兜揽生意、招引主顾,金、石、竹、木的各种响器敲打得十分热闹,各种不同叫卖声,更形成一种大合唱,使得我这个来自六千里外小小山城的“乡下佬”觉得无一处不深感兴趣。且由住处到大街,共有三条不同直路,即廊房头、二、三条。头条当时恰是珠宝冠服以及为明清两朝中上层阶级服务而准备的多种大小店铺。扇子铺门前罗列著展开三尺的大扇面,上绘各种彩绘人物故事画,内中各种材料作成的新旧成品,团扇、纨扇、摺子扇更罗列万千,供人选用。廊房二条则出售珠玉、象牙、犀角首饰佩件,店面虽较小,作价成交,却还动以千元进出。还到处可以看到小小作坊,有白发如银琢玉器工人,正在运用二千年前的简单圆轮车床作玉器加工,终使它成为光彩耀目的珠翠成品。这一切,都深深吸引住我,使得我流连忘返。
当时走过前门大街进入东骡马市大街,则又俨然换了另一世界,另一天地。许多店铺门前,还悬挂着“某某镖局”三尺来长旧金字招牌,把人引入七侠五义故事中。我的哥哥万里寻亲到热河赤峰一带走了半年,就是利用这种镖局的保险凭证,坐骡车从古北口出关的!我并且还亲眼见到用两只骆驼抬一棚轿参差而行,准备上路远行。我还相信上面坐的不是当年的能仁寺的十三妹就可能是当时小报正在刊载、引人注目的北京大盗燕子李三!总之,这种种加起来,说它象是一个明清两代六百年的人文博物馆,也不算过分!至于向南直到天桥,那就更加令人眼花缭乱。到处地摊上都是旧官纱和过了时的缎匹材料,用比洋布稍贵的价钱叫卖。另一处又还拿成堆的各种旧皮货叫卖。内中还到处可发现外来洋货,羽纱、倭绒、哔叽、咔喇,过了时的衣裙。总之,处处都在说明延长三百年的清王朝的覆灭,虽只有十多年,粘附这个王朝而产生的一切,全部已报废,失去了意义。一些挂货店内代表王族威严的三眼花翎和象征达官贵族地位的五七叶白芝麻鵲/oo翎羽扇,过去必需二百两官银才到手的,当时有个三五元就可随时成交。
但是进出这些挂货铺,除了一些外国洋老太太,一般人民是全不感兴趣的。此外还有夜市晓市,和排日轮流举行的庙会,更可增长我的见闻。总的印象是北京在变化中,正把附属于近八百年建都积累的一切,在加速处理过程中。我在这个离奇环境里,过了约半年才迁到北京大学附近沙滩,那时会馆中人家多已升了小小煤炉。开始半年,在一种无望无助孤独寂寞里,有一顿无一顿的混过了。但总的说来,这一段日子并不白费,甚至于可说对我以后十分得益。而且对于我近三十年的工作,打下了十分良好的基矗可以说是在社会大学文物历史系预备班毕了业。但是由于学习方法和一般人不相同,所以帮助我迁移到北大红楼附近去住的表弟黄村生,还认为我迁近北大,可多接近些五四文化空气,性情会更开朗些。表弟年龄虽比我小两岁多,可是已是农业大学二年级学生,各方面都比我成熟得多。有了他,我后来在农大经常成为不速之客,一住下就是十天半月,并因此和他同宿舍十二个湖南同学都成了朋友。正如在燕大方面,同董秋斯相熟后,在那里也结识了十多个朋友,对我后来工作,都起过一些好影响。
我是受“五四”运动的余波影响,来到北京追求“知识”实证“个人理想”的。事实上,我的目标并不明确,理想倒是首先必需挣扎离开那个可怕环境。因为从辛亥前夕开始,在我生长的小小山城里,看到的就总是杀人。照清代法律,一般杀人叫“秋决”犯死刑必由北京决定,用日行三百里的快驿“鸡毛文书”急送请兵备道备案处理。行刑日,且必在道尹衙门前放三大炮。如由知事监护,且必在行刑后急促返回城隍庙,执行一场戏剧性的手续,由预伏在案下的刽子手,爬出自首,并说明原因。知事一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