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笔灵3·沉忧乱纵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出自全唐诗一百七十三卷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既然目标已经确定,大家都觉得事不宜迟。管城七侯事关重大,万一被“他们”捷足先登,那就大大的不妙。于是除了曾桂芬留下来继续休养以外,其他四个人全都参加了这次搜寻活动。
四人先坐飞机到了温州,又坐长途车一路辗转到了丽水。而南明山就在丽水城南两公里处,北隔瓯江与城区相望。
丽水城并不大,有着典型旅游小城市的特点:满街的纪念品商店、满城的旅行社和无处不在的小商贩。他们四个刚一进城,还未来得及眺望远处的南明山,便被无数热情的当地人围住,其中以少女居多,一个个笑脸相迎,灿烂得如一朵花。
罗中夏很不习惯这种场面,有些手足无措,彼得和尚只管闭目念佛,颜政却是甘之如饴。十九见这三个男人半分用处都没有,便自己上前,把周围簇拥过来的小姑娘都喝退,拽着那三个废物七转八转,来到一处位于城中的二层小楼。
这栋小楼收拾得颇为干净整洁,外面没挂着任何招牌。他们一到门口,就有一个人打开铁门,拱手迎了出来:“罗先生、颜先生、大小姐,别来无恙?”
这人生得圆滚滚的一张脸,慈眉善目,作弥勒笑,竟是魏强。
罗中夏和颜政都微微变了变脸色。这位和蔼可亲的大叔可不好对付,当日他们三人想逃出诸葛家的别墅群,正是这位魏大叔现身阻拦。亏得魏强只是阻拦他们,不曾痛下杀手,他们这才勉强逃出来。那枝可以“地转山移”的水经笔,罗中夏他们至今仍旧记忆犹新。
想不到今天又碰到他了。
“这里是我们诸葛家在丽水的产业,来寻笔的人大多以此为基地。”十九介绍说,然后冲魏强笑道:“魏大叔,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魏强笑咪咪地回答:“准备得了。你们是先吃饭还是先休息一下?”
十九侧脸看了看罗中夏那坐完长途汽车的苍白脸色,便说道:“我们也累了,先歇歇吧。”
“几位请进吧,茶点也都备好了,别客气。”魏强热情地招呼四个人,丝毫看不出就在数月之前,他还与其中的三个人交手。
罗中夏、十九和颜政不假思索,迈步走进小楼。彼得和尚尾随其后,在即将迈进去的一瞬间却有些犹豫。
一个韦家的成员,即将踏入诸葛家的地盘。
关于这一次寻笔之旅,罗中夏没打算对诸葛家和韦家隐瞒,反正瞒也是瞒不住。不过两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态度,却颇耐人寻味。
韦家对这个消息不闻不动,至今没有回应,似乎真如彼得和尚所说,韦庄在韦定国的领导下,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旅游小镇,彻底放弃了笔冢的事业。至于诸葛家,领头人老李得知他们要去南明山寻笔以后,十分慷慨,不仅负担了他们的路费,还提供了许多历代笔冢吏的搜寻记录,以兹参考。诸葛家唯一提出的要求,是希望能派两个人过去支援。名义上说是不放心十九一个人涉险,至于真实动机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彼得和尚对诸葛家的行事风格很熟悉,那是一种“礼貌而霸道”的手段,对想要得到的东西不遗余力,不择手段。管城七侯对诸葛家也很重要,可他们听到消息之后,只派了人来支援,却没表露出任何主动的兴趣,着实令人奇怪。
再联想到老李自从劝说罗中夏加入诸葛家投身复兴国学的伟大理想未果后,似乎并没有强迫的意思。这一次主动出手援助,颇有点故意讨好的味道。
罗中夏就此事征询过了彼得和尚的意见,彼得和尚只是淡淡答道:“出家之人,本无门户之见,一切随缘便是。”他话是那么说,心里却是一阵苦笑。自己也不算是韦家的人了,甚至那个“韦家”也快不存在了。
彼得和尚怔了数秒,最终还是暗诵了一声佛号,走进小楼。
诸葛家的条件不错,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个单间。大家休息了一阵,也都恢复了些精神。半小时后,魏强给每个房间打了个电话,让他们到二楼的会议室集合。
罗中夏一进会议室,就被吓了一跳。会议室活像是一个图书馆的阅览室,在桌子上堆满了各类书籍,地板上还搁着一捆捆还不曾开封的包裹,在会议室的白板上挂着一个巨大的南明山地图,上面插着几种颜色的小旗,俨然一副国军参谋部的气派。
魏强见人都来齐了,说:“既然大小姐你们不是来旅游的,那么关于景色的介绍我就略过不谈了。”
“嗯,只说有哪些古迹,又与哪几位古人相关。”十九言简意赅地指示道。
正如鞠式耕所说,南明山能被称为冠绝浙东的“括苍之胜”并不在它的形胜,而在于它的人文气息。魏强介绍说南明山是文化名山,山上的云阁崖、高阳洞和石梁的崖壁上留有晋以来历朝名人、学者和书画家的珍贵题刻,文气缭绕,应该是笔灵最喜欢落脚的地方。诸葛家早将此地划为搜寻野笔的一个重点区域,不仅搜集了与之相关的大量资料,还专门设了一个落脚点。
魏强拍了拍桌子上堆积如山的资料:“这都是咱家历代以来寻访南明山的记录。大小姐你们可以慢慢参阅。”
“我靠,把这些东西翻完一遍,我自己都成笔灵了。”颜政忍不住开口抱怨。
罗中夏看着密密麻麻的记录,头也有些疼,像是临到期末考试前才发现有一大摞专业书要看时那种穷途末路的感觉。
十九早看出他的沮丧情绪,扬起手腕轻轻拍打罗中夏的脑袋:“喂,你打起点精神。你当管城七侯是那么好找的吗?诸葛家几百年的努力,几乎把南明山都翻找了一遍,也才搜到两枝笔灵。咱们第一次来,最好别把自己想得太过幸运。”
“但是真的要看这么多东西吗?”罗中夏把求助的目光转向彼得和尚,后者捧起一份资料,正专心致志地阅读着,他悻悻地转回头来。
魏强给他端过来一盘精致点心:“尝尝吧,里面掺了不少松子和新鲜奶油。”罗中夏拿起一块放在嘴里,还是忧心忡忡。他受了鞠式耕这么久的国学训练,对读书不像以往那么抵触,可十几年学生经历培养起来对读书的痛恨,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消除的。
早知道这么麻烦,他宁可拼了性命再去向点睛笔问得更详细些——当然这只是奢望,那枚铜钱已然碎裂,除非星期天再给他一枚,否则是没法再请笔仙了。
魏强看着他食不知味地吞下点心,宽慰道:“罗先生你不必担心,老李知道你们的难处,所以特意派了一位专家来。我负责给你们做饭,那位专家就负责帮你们找资料。”
他话音刚落,一个人从会议室外推门而入,十九惊喜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扑到他怀里。
“一辉哥。”
来的正是大鼻子诸葛一辉。他对于笔灵的笔谱谙熟于心,前来从事分析工作是再合适不过了。罗中夏与颜政与他也相熟,纷纷起身来打招呼。只有彼得和尚端坐不动,仍旧一页一页看着资料。
“你在北京过得怎么样啊?怎么有点瘦了呢?”诸葛一辉摸了摸十九的头发,别有深意地看了一眼罗中夏。罗中夏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诸葛一辉耸了耸鼻子,突然奇道:“奇怪,你似乎和上次看起来不大相同了。”
“这几个月来,中夏一直在补习文化呢!是不是有点文人气质了?”十九解释道,虽然她自己都觉得有些勉强。
诸葛一辉摇摇头:“不对,不是那种味道,你似乎少了些什么,但又多了些什么。”
罗中夏暗暗赞叹这家伙果然敏锐,连自己少了管秋风笔、多了管壮笔的残片都觉察到了。
诸葛一辉扫视一圈会议室,走到彼得和尚跟前,一拱手:“彼得大师,久仰了。”
彼得和尚缓缓把视线从资料上移开,平静地回答:“贫僧是彼得,却不是什么大师,可不要这么称呼,只叫我彼得就好。”
诸葛一辉正色道:“我一直想拜会彼得禅师,今日得见,不胜荣幸。”
彼得和尚微微有些诧异:“诸葛家连我这无名小卒都知道吗?”
“立誓不加笔灵,却有一身守御的功夫;不归韦庄统属,却屡为韦家立下奇功。这些事情,我们都是知道的。老李曾称赞过,说韦家难得有几个明白人,您就是其中一个啊。更何况十九说你我皆是天生的笔通,应该多亲近些的。”
诸葛一辉说得郑重其事,颜政小声嘀咕:“这么拍马屁,是不是太过了?”他也很尊重彼得和尚,但那是因为两个人臭味相投,可不是因为这些有的没的奉承。
彼得和尚不动声色道:“能得贵家主谬赞,小僧不胜荣幸。”
诸葛一辉笑道:“我临行之前,老李曾经特意卜过一卦,说您的命数在笔灵,又不在笔灵。特意让我来转告您一声。”
又是命数。
... -->>
——出自全唐诗一百七十三卷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既然目标已经确定,大家都觉得事不宜迟。管城七侯事关重大,万一被“他们”捷足先登,那就大大的不妙。于是除了曾桂芬留下来继续休养以外,其他四个人全都参加了这次搜寻活动。
四人先坐飞机到了温州,又坐长途车一路辗转到了丽水。而南明山就在丽水城南两公里处,北隔瓯江与城区相望。
丽水城并不大,有着典型旅游小城市的特点:满街的纪念品商店、满城的旅行社和无处不在的小商贩。他们四个刚一进城,还未来得及眺望远处的南明山,便被无数热情的当地人围住,其中以少女居多,一个个笑脸相迎,灿烂得如一朵花。
罗中夏很不习惯这种场面,有些手足无措,彼得和尚只管闭目念佛,颜政却是甘之如饴。十九见这三个男人半分用处都没有,便自己上前,把周围簇拥过来的小姑娘都喝退,拽着那三个废物七转八转,来到一处位于城中的二层小楼。
这栋小楼收拾得颇为干净整洁,外面没挂着任何招牌。他们一到门口,就有一个人打开铁门,拱手迎了出来:“罗先生、颜先生、大小姐,别来无恙?”
这人生得圆滚滚的一张脸,慈眉善目,作弥勒笑,竟是魏强。
罗中夏和颜政都微微变了变脸色。这位和蔼可亲的大叔可不好对付,当日他们三人想逃出诸葛家的别墅群,正是这位魏大叔现身阻拦。亏得魏强只是阻拦他们,不曾痛下杀手,他们这才勉强逃出来。那枝可以“地转山移”的水经笔,罗中夏他们至今仍旧记忆犹新。
想不到今天又碰到他了。
“这里是我们诸葛家在丽水的产业,来寻笔的人大多以此为基地。”十九介绍说,然后冲魏强笑道:“魏大叔,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魏强笑咪咪地回答:“准备得了。你们是先吃饭还是先休息一下?”
十九侧脸看了看罗中夏那坐完长途汽车的苍白脸色,便说道:“我们也累了,先歇歇吧。”
“几位请进吧,茶点也都备好了,别客气。”魏强热情地招呼四个人,丝毫看不出就在数月之前,他还与其中的三个人交手。
罗中夏、十九和颜政不假思索,迈步走进小楼。彼得和尚尾随其后,在即将迈进去的一瞬间却有些犹豫。
一个韦家的成员,即将踏入诸葛家的地盘。
关于这一次寻笔之旅,罗中夏没打算对诸葛家和韦家隐瞒,反正瞒也是瞒不住。不过两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态度,却颇耐人寻味。
韦家对这个消息不闻不动,至今没有回应,似乎真如彼得和尚所说,韦庄在韦定国的领导下,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旅游小镇,彻底放弃了笔冢的事业。至于诸葛家,领头人老李得知他们要去南明山寻笔以后,十分慷慨,不仅负担了他们的路费,还提供了许多历代笔冢吏的搜寻记录,以兹参考。诸葛家唯一提出的要求,是希望能派两个人过去支援。名义上说是不放心十九一个人涉险,至于真实动机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彼得和尚对诸葛家的行事风格很熟悉,那是一种“礼貌而霸道”的手段,对想要得到的东西不遗余力,不择手段。管城七侯对诸葛家也很重要,可他们听到消息之后,只派了人来支援,却没表露出任何主动的兴趣,着实令人奇怪。
再联想到老李自从劝说罗中夏加入诸葛家投身复兴国学的伟大理想未果后,似乎并没有强迫的意思。这一次主动出手援助,颇有点故意讨好的味道。
罗中夏就此事征询过了彼得和尚的意见,彼得和尚只是淡淡答道:“出家之人,本无门户之见,一切随缘便是。”他话是那么说,心里却是一阵苦笑。自己也不算是韦家的人了,甚至那个“韦家”也快不存在了。
彼得和尚怔了数秒,最终还是暗诵了一声佛号,走进小楼。
诸葛家的条件不错,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个单间。大家休息了一阵,也都恢复了些精神。半小时后,魏强给每个房间打了个电话,让他们到二楼的会议室集合。
罗中夏一进会议室,就被吓了一跳。会议室活像是一个图书馆的阅览室,在桌子上堆满了各类书籍,地板上还搁着一捆捆还不曾开封的包裹,在会议室的白板上挂着一个巨大的南明山地图,上面插着几种颜色的小旗,俨然一副国军参谋部的气派。
魏强见人都来齐了,说:“既然大小姐你们不是来旅游的,那么关于景色的介绍我就略过不谈了。”
“嗯,只说有哪些古迹,又与哪几位古人相关。”十九言简意赅地指示道。
正如鞠式耕所说,南明山能被称为冠绝浙东的“括苍之胜”并不在它的形胜,而在于它的人文气息。魏强介绍说南明山是文化名山,山上的云阁崖、高阳洞和石梁的崖壁上留有晋以来历朝名人、学者和书画家的珍贵题刻,文气缭绕,应该是笔灵最喜欢落脚的地方。诸葛家早将此地划为搜寻野笔的一个重点区域,不仅搜集了与之相关的大量资料,还专门设了一个落脚点。
魏强拍了拍桌子上堆积如山的资料:“这都是咱家历代以来寻访南明山的记录。大小姐你们可以慢慢参阅。”
“我靠,把这些东西翻完一遍,我自己都成笔灵了。”颜政忍不住开口抱怨。
罗中夏看着密密麻麻的记录,头也有些疼,像是临到期末考试前才发现有一大摞专业书要看时那种穷途末路的感觉。
十九早看出他的沮丧情绪,扬起手腕轻轻拍打罗中夏的脑袋:“喂,你打起点精神。你当管城七侯是那么好找的吗?诸葛家几百年的努力,几乎把南明山都翻找了一遍,也才搜到两枝笔灵。咱们第一次来,最好别把自己想得太过幸运。”
“但是真的要看这么多东西吗?”罗中夏把求助的目光转向彼得和尚,后者捧起一份资料,正专心致志地阅读着,他悻悻地转回头来。
魏强给他端过来一盘精致点心:“尝尝吧,里面掺了不少松子和新鲜奶油。”罗中夏拿起一块放在嘴里,还是忧心忡忡。他受了鞠式耕这么久的国学训练,对读书不像以往那么抵触,可十几年学生经历培养起来对读书的痛恨,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消除的。
早知道这么麻烦,他宁可拼了性命再去向点睛笔问得更详细些——当然这只是奢望,那枚铜钱已然碎裂,除非星期天再给他一枚,否则是没法再请笔仙了。
魏强看着他食不知味地吞下点心,宽慰道:“罗先生你不必担心,老李知道你们的难处,所以特意派了一位专家来。我负责给你们做饭,那位专家就负责帮你们找资料。”
他话音刚落,一个人从会议室外推门而入,十九惊喜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扑到他怀里。
“一辉哥。”
来的正是大鼻子诸葛一辉。他对于笔灵的笔谱谙熟于心,前来从事分析工作是再合适不过了。罗中夏与颜政与他也相熟,纷纷起身来打招呼。只有彼得和尚端坐不动,仍旧一页一页看着资料。
“你在北京过得怎么样啊?怎么有点瘦了呢?”诸葛一辉摸了摸十九的头发,别有深意地看了一眼罗中夏。罗中夏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诸葛一辉耸了耸鼻子,突然奇道:“奇怪,你似乎和上次看起来不大相同了。”
“这几个月来,中夏一直在补习文化呢!是不是有点文人气质了?”十九解释道,虽然她自己都觉得有些勉强。
诸葛一辉摇摇头:“不对,不是那种味道,你似乎少了些什么,但又多了些什么。”
罗中夏暗暗赞叹这家伙果然敏锐,连自己少了管秋风笔、多了管壮笔的残片都觉察到了。
诸葛一辉扫视一圈会议室,走到彼得和尚跟前,一拱手:“彼得大师,久仰了。”
彼得和尚缓缓把视线从资料上移开,平静地回答:“贫僧是彼得,却不是什么大师,可不要这么称呼,只叫我彼得就好。”
诸葛一辉正色道:“我一直想拜会彼得禅师,今日得见,不胜荣幸。”
彼得和尚微微有些诧异:“诸葛家连我这无名小卒都知道吗?”
“立誓不加笔灵,却有一身守御的功夫;不归韦庄统属,却屡为韦家立下奇功。这些事情,我们都是知道的。老李曾称赞过,说韦家难得有几个明白人,您就是其中一个啊。更何况十九说你我皆是天生的笔通,应该多亲近些的。”
诸葛一辉说得郑重其事,颜政小声嘀咕:“这么拍马屁,是不是太过了?”他也很尊重彼得和尚,但那是因为两个人臭味相投,可不是因为这些有的没的奉承。
彼得和尚不动声色道:“能得贵家主谬赞,小僧不胜荣幸。”
诸葛一辉笑道:“我临行之前,老李曾经特意卜过一卦,说您的命数在笔灵,又不在笔灵。特意让我来转告您一声。”
又是命数。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