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她死在QQ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时候已经哭好了,红肿着眼睛询问具体情况。
“门窗什么的都没有被撬过的痕迹,又是七楼;水果刀柄和整个卧室里也只找到唐静的指纹。警察的初步结论是自杀。”
“不可能!”小诺在心里喊,怎么可能会是自杀,她清楚地记得唐静的电脑里,网络蚂蚁还在下载东西,一个要自杀的人怎么可能还会做那种事。还有,唐静死前,为什么会有那么惊恐的表情?为什么割腕后还要用qq跟别人聊天?凭直觉,她觉得这一切都与那个神秘的qq信息有关。
整个晚上大人们都在屋里关上门谈话,小诺一点也不想上网。她虽然也经常在网上聊天,但远没唐静那么疯狂,尤其是这件事发生之后,更加没心思。于是她就一个人斜靠在客厅的真皮沙发上,两眼看着不断变化的电视屏幕发呆,脑子里却反复想着那句诡异的“去死”
“今天本市发生一起自杀案件,死者是一名高中女生”
小诺忽然听到电视里传来这么一句,不禁一惊,连忙转头去看,发现那是九点档的本市新闻节目,新闻主持人正在用纯粹事务性的冷漠口气报道:
“死者名叫苏雪君,女,今年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昨天夜间十二点左右,死者自家十四层楼的窗台跃下,坠地后当即死亡。据调查,当时死者正在使用internet。专家分析说,很可能由于死者上网时间过长,极度疲劳,结果产生幻觉,在某种感官方面的刺激之下,诱发神经性轻微躁狂症,一时精神失控,酿成悲剧。有关部门提请各位家长注意,在鼓励孩子利用因特网学习知识的同时,要留意其负面影响,对上网时间要适度的节制”
接着主持人的右边出现了苏雪君的照片,那是个普通的女孩子,短发,小眼睛,嘴唇很薄,脸上很多青春痘。
小诺忽然觉得这女孩子很面熟,自己不认识她,但肯定在哪里见到过。她也是昨天十二点左右死的,而且也是在上网的时候这之间,难道只是巧合?还有那个留言,苏雪君是否也收到过?小诺想到这里,手不禁微微颤抖起来。
这一切只是没有证据的瞎猜,也许死去的这两个人是完全没关系的。小诺试图这样说服自己,但是疑问始终在心头盘绕挥之不去。她是个有着旺盛好奇心与韧劲的女孩子,对于有疑问的事情,总要追查到底才罢休。
何况这次是关系到表妹唐静,小诺想起她那张苍白的脸,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出于一种使命感。
她暗自下了决心。
于是小诺从沙发上跳起来,从电话机下的柜厨里翻出上海市黄页,很快就找到本市电视台的对外号码,然后她拿起了电话。
突然,她对自己想进一步确认的事情产生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惧感。
“既然已经下了决心,就索性做到底吧。”
她把头发向后拢了拢,开始按照黄页上的号码拨号。
电话响了七、八声,对面才有人接起,懒洋洋地“喂”了一句。
“喂,您好,我是一名刚才观看过你们新闻节目的观众。我想请问一下,关于刚才那个坠楼高中女生,是否有更详细的资料?”
“这事不归我们管。”
对方的语气很不耐烦。
“那么,请问哪里可以知道呢,求求您了,这事对我特别重要。”
小诺恳求道。大概是女生特有的柔美嗓音无法粗暴回绝吧,对方想了一下,对她说:
“你去问问看采编室好了,这里是电话”
小诺拿笔记下号码,然后拨打,这次接电话的是个中年人。
“您好,刚才新闻里播放那个坠楼高中生苏雪君,您知不知道她的地址或者家里电话呢?”
“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是她朋友,不过没联系很久了,刚才从电视上我才知道竟然出了那种事,呜”
小诺带着哭腔说,这伤心也并非全是假装的,一想到苏雪君,她就会想到唐静。
“你等一下”
小诺听到电话那边,接电话的人在对同事喊:“喂,坠楼这新闻是谁采访的?”
“哦,小韩,他在那边呢。”
“小韩,过来一下,有人找你。”
然后电话里立刻换了一个年轻的男声。
“喂,我是韩非,哪位?”
小诺把请求又说了一遍。
“哦,这样啊,请节哀顺便,我这就给你找一下。”
“谢谢了,对了,我还想问一下,苏雪君真的是在上网的时候跳楼的吗?”
“应该是那样没错,据她父母说,当时他们两个都在客厅里看影碟,她一个人在屋里上网。后来母亲走进屋子,才发现电脑开在那里,而窗户大开,往下这么一看啧啧啧”
韩非把事情简要说了一遍,声音抑扬顿挫,象是说评书一样。
“是这样呀,真是谢谢您了。”
“没事,应该做的,呵呵。”
这位姓韩的记者倒是很热情,一听小诺的要求,很爽快地就将苏雪君家的电话号码以及地址告诉了她,末了还不忘加一句:“如果有什么新闻,请别忘记告诉我,我的手机是”
虽然小诺对这人最后一句话有些不满,但还是把他的手机记到了电话本里。
放下电话,小诺回到自己卧室,扭亮台灯,从书桌抽屉里拿出一个新的笔记本和钢笔,仔细地给笔灌好水,用吸墨纸将多余的墨水擦拭干净,丢进废纸篓里,然后把笔记本翻开第一页。
她决定把目前所知道的线索整理归纳一下,好决定下一步的调查方向。别看小诺平时大大咧咧,其实做起事来有条不紊,极有条理和逻辑性,有着和她开朗性格不大协调的冷静。
一、唐静最后收到的留言。发送人不明,发送内容是“去死”时间为十六日零点零一分。
这是谁?
二、从键盘上的血手印来看,唐静从割腕后到死亡这段时间曾经操作过电脑。
是什么事情如此重要?
三、唐静死后的表情,非常惊恐,以至于死不瞑目,最后还是她父亲将她的眼睛合上。
她看到了什么?
四、苏雪君,同一时间死亡,同样也在上网。
是否她也收到过类似的信息?她和唐静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我看到她会有很面熟的感觉?
(附:苏雪君的家庭电话与地址)
五、唐静绝不可能是自杀。
写到第五点,小诺重重地在后面打了一个勾,头情不自禁地点了点。
她重新审视了一下这开列的五点线索与疑问,不禁一声叹息。目前所掌握的线索实在太有限了,除了第五点以外,其他四点线索彼此之间都没什么必然联系,只是些散乱的痕迹罢了,串起它们的只是小诺没来由的恐惧感与直觉。反而是这四点所带来的疑问,却是每一个都非得到解答不可,否则根本无法进行下去。即使是第五点,也只是小诺自己这么觉得罢了,警方判定“唐静自杀”的证据近乎完美。
关于第一点和第二点的疑问,看来只有再去一次唐静的家里,打开她的电脑才能找到线索,哪怕只是把硬盘拆下来也好,小诺可以装到自己的机器上再查找。
关于第四点的疑问,苏雪君家里的电话和住址都已经知道了,拜访她家里人,应该能够从中得到解答。如果够幸运能接触到她的电脑,就更好了。
至于第三点,只能有待于其他两条线的疑问解开后才能知道了。
所以结论就是,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取得唐静的电脑与苏雪君十五日晚最后一次上网时的情况。
小诺写到这里,放下钢笔,打开电脑,熟练地连接到网上,然后打开了自己的qq,几个好友纷纷向她打招呼。在网上,她叫贝利亚。
“昨天唐静也是这样坐在椅子上,看着电脑,与网友们聊天的吧。”
小诺试图把自己代入到唐静的感觉里去,但始终格格不入。
她在网上有很多朋友,但是她始终感受不到那种朋友真实的存在感。每个人在网上,都与真实的自我不同,整个互联网就是每个人的面具。网络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限扯近,但是也在之间营造起无形的藩篱与扭曲。
“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所以,小诺始终无法象唐静和其他朋友一样,以结交网友为乐趣,因为她对此始终无法投入全部的信任,唐静总是笑她是老古董、道学家,不过这个笑她的人如今已经不在了。
这时候已经哭好了,红肿着眼睛询问具体情况。
“门窗什么的都没有被撬过的痕迹,又是七楼;水果刀柄和整个卧室里也只找到唐静的指纹。警察的初步结论是自杀。”
“不可能!”小诺在心里喊,怎么可能会是自杀,她清楚地记得唐静的电脑里,网络蚂蚁还在下载东西,一个要自杀的人怎么可能还会做那种事。还有,唐静死前,为什么会有那么惊恐的表情?为什么割腕后还要用qq跟别人聊天?凭直觉,她觉得这一切都与那个神秘的qq信息有关。
整个晚上大人们都在屋里关上门谈话,小诺一点也不想上网。她虽然也经常在网上聊天,但远没唐静那么疯狂,尤其是这件事发生之后,更加没心思。于是她就一个人斜靠在客厅的真皮沙发上,两眼看着不断变化的电视屏幕发呆,脑子里却反复想着那句诡异的“去死”
“今天本市发生一起自杀案件,死者是一名高中女生”
小诺忽然听到电视里传来这么一句,不禁一惊,连忙转头去看,发现那是九点档的本市新闻节目,新闻主持人正在用纯粹事务性的冷漠口气报道:
“死者名叫苏雪君,女,今年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昨天夜间十二点左右,死者自家十四层楼的窗台跃下,坠地后当即死亡。据调查,当时死者正在使用internet。专家分析说,很可能由于死者上网时间过长,极度疲劳,结果产生幻觉,在某种感官方面的刺激之下,诱发神经性轻微躁狂症,一时精神失控,酿成悲剧。有关部门提请各位家长注意,在鼓励孩子利用因特网学习知识的同时,要留意其负面影响,对上网时间要适度的节制”
接着主持人的右边出现了苏雪君的照片,那是个普通的女孩子,短发,小眼睛,嘴唇很薄,脸上很多青春痘。
小诺忽然觉得这女孩子很面熟,自己不认识她,但肯定在哪里见到过。她也是昨天十二点左右死的,而且也是在上网的时候这之间,难道只是巧合?还有那个留言,苏雪君是否也收到过?小诺想到这里,手不禁微微颤抖起来。
这一切只是没有证据的瞎猜,也许死去的这两个人是完全没关系的。小诺试图这样说服自己,但是疑问始终在心头盘绕挥之不去。她是个有着旺盛好奇心与韧劲的女孩子,对于有疑问的事情,总要追查到底才罢休。
何况这次是关系到表妹唐静,小诺想起她那张苍白的脸,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出于一种使命感。
她暗自下了决心。
于是小诺从沙发上跳起来,从电话机下的柜厨里翻出上海市黄页,很快就找到本市电视台的对外号码,然后她拿起了电话。
突然,她对自己想进一步确认的事情产生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惧感。
“既然已经下了决心,就索性做到底吧。”
她把头发向后拢了拢,开始按照黄页上的号码拨号。
电话响了七、八声,对面才有人接起,懒洋洋地“喂”了一句。
“喂,您好,我是一名刚才观看过你们新闻节目的观众。我想请问一下,关于刚才那个坠楼高中女生,是否有更详细的资料?”
“这事不归我们管。”
对方的语气很不耐烦。
“那么,请问哪里可以知道呢,求求您了,这事对我特别重要。”
小诺恳求道。大概是女生特有的柔美嗓音无法粗暴回绝吧,对方想了一下,对她说:
“你去问问看采编室好了,这里是电话”
小诺拿笔记下号码,然后拨打,这次接电话的是个中年人。
“您好,刚才新闻里播放那个坠楼高中生苏雪君,您知不知道她的地址或者家里电话呢?”
“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是她朋友,不过没联系很久了,刚才从电视上我才知道竟然出了那种事,呜”
小诺带着哭腔说,这伤心也并非全是假装的,一想到苏雪君,她就会想到唐静。
“你等一下”
小诺听到电话那边,接电话的人在对同事喊:“喂,坠楼这新闻是谁采访的?”
“哦,小韩,他在那边呢。”
“小韩,过来一下,有人找你。”
然后电话里立刻换了一个年轻的男声。
“喂,我是韩非,哪位?”
小诺把请求又说了一遍。
“哦,这样啊,请节哀顺便,我这就给你找一下。”
“谢谢了,对了,我还想问一下,苏雪君真的是在上网的时候跳楼的吗?”
“应该是那样没错,据她父母说,当时他们两个都在客厅里看影碟,她一个人在屋里上网。后来母亲走进屋子,才发现电脑开在那里,而窗户大开,往下这么一看啧啧啧”
韩非把事情简要说了一遍,声音抑扬顿挫,象是说评书一样。
“是这样呀,真是谢谢您了。”
“没事,应该做的,呵呵。”
这位姓韩的记者倒是很热情,一听小诺的要求,很爽快地就将苏雪君家的电话号码以及地址告诉了她,末了还不忘加一句:“如果有什么新闻,请别忘记告诉我,我的手机是”
虽然小诺对这人最后一句话有些不满,但还是把他的手机记到了电话本里。
放下电话,小诺回到自己卧室,扭亮台灯,从书桌抽屉里拿出一个新的笔记本和钢笔,仔细地给笔灌好水,用吸墨纸将多余的墨水擦拭干净,丢进废纸篓里,然后把笔记本翻开第一页。
她决定把目前所知道的线索整理归纳一下,好决定下一步的调查方向。别看小诺平时大大咧咧,其实做起事来有条不紊,极有条理和逻辑性,有着和她开朗性格不大协调的冷静。
一、唐静最后收到的留言。发送人不明,发送内容是“去死”时间为十六日零点零一分。
这是谁?
二、从键盘上的血手印来看,唐静从割腕后到死亡这段时间曾经操作过电脑。
是什么事情如此重要?
三、唐静死后的表情,非常惊恐,以至于死不瞑目,最后还是她父亲将她的眼睛合上。
她看到了什么?
四、苏雪君,同一时间死亡,同样也在上网。
是否她也收到过类似的信息?她和唐静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我看到她会有很面熟的感觉?
(附:苏雪君的家庭电话与地址)
五、唐静绝不可能是自杀。
写到第五点,小诺重重地在后面打了一个勾,头情不自禁地点了点。
她重新审视了一下这开列的五点线索与疑问,不禁一声叹息。目前所掌握的线索实在太有限了,除了第五点以外,其他四点线索彼此之间都没什么必然联系,只是些散乱的痕迹罢了,串起它们的只是小诺没来由的恐惧感与直觉。反而是这四点所带来的疑问,却是每一个都非得到解答不可,否则根本无法进行下去。即使是第五点,也只是小诺自己这么觉得罢了,警方判定“唐静自杀”的证据近乎完美。
关于第一点和第二点的疑问,看来只有再去一次唐静的家里,打开她的电脑才能找到线索,哪怕只是把硬盘拆下来也好,小诺可以装到自己的机器上再查找。
关于第四点的疑问,苏雪君家里的电话和住址都已经知道了,拜访她家里人,应该能够从中得到解答。如果够幸运能接触到她的电脑,就更好了。
至于第三点,只能有待于其他两条线的疑问解开后才能知道了。
所以结论就是,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取得唐静的电脑与苏雪君十五日晚最后一次上网时的情况。
小诺写到这里,放下钢笔,打开电脑,熟练地连接到网上,然后打开了自己的qq,几个好友纷纷向她打招呼。在网上,她叫贝利亚。
“昨天唐静也是这样坐在椅子上,看着电脑,与网友们聊天的吧。”
小诺试图把自己代入到唐静的感觉里去,但始终格格不入。
她在网上有很多朋友,但是她始终感受不到那种朋友真实的存在感。每个人在网上,都与真实的自我不同,整个互联网就是每个人的面具。网络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限扯近,但是也在之间营造起无形的藩篱与扭曲。
“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所以,小诺始终无法象唐静和其他朋友一样,以结交网友为乐趣,因为她对此始终无法投入全部的信任,唐静总是笑她是老古董、道学家,不过这个笑她的人如今已经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