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童恩正中短篇作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天是黑色的。地是黑色的。湖水也是黑色的。
雷声隆隆,锯齿形的闪电突然将大地照亮,于是周围茂密的由蕨类植物构成的奇形怪状的森林就显现出来,而当雷电过去以后,一切又坠入更深的寂静、更深的黑暗之中。
一个小男孩牵着一个小女孩,站在湖边,惊异地望着这陌生的环境。
黑漆似的湖水波动起来,冒出了气泡,一个庞大的怪物突然出现了。它的头上有角,颈子粗短,雪白的牙齿象利刃似的发亮,一双小眼睛在暗中闪着磷光。它那强壮的后脚划着水,长长的尾巴扑打着,用很快的速度冲上岸来。
小女孩吓得躲到大树后面去了,但是小男孩没有逃跑,没有哭泣。他记起了爸爸讲过的话:一个男子汉不能哭鼻子。于是他抓起一根木棍,勇敢地朝怪物的头上打去
在孩子的床头,爸爸和妈妈看见孩子呼唤着,冒着汗,被恶梦折磨着。
妈妈放下手中编织的毛线,有点埋怨地说:“准是你刚才讲的恐龙的故事把他吓着了。”
爸爸把正在阅读的古生物杂志放在桌上,笑了笑:“我的孩子,不会被吓着的。”
妈妈说:“孩子还小,连小学还没有进,他知道什么恐龙?”
爸爸有点骄傲地拍拍孩子:“他知道的。”
妈妈俯下身去,轻轻为孩子拭去额上的汗,吻着他红红胖胖的双颊:“小翔乖乖,别做梦了!妈妈在这里,爸爸也在这里!”
孩子仍然喘着气,挥动着小手小脚,嘴里不停地嘟囔着:
“给你一棍再给你一棍”
二
冬天的下午,北风呼呼的吹着,天色阴沉,今年的第一次雪花,已经簌簌地飘落下来了。
在这小学的礼堂里,气氛却十分热烈。几百个孩子全聚集在这里,准备听校长作期中考试的动员报告。开会以前,男孩子们打闹着,起着哄;女孩子笑着,尖叫着。世界上任何一所小学,在开这种大会以前,大概都是这么一种情景吧。
陈翔坐在最后一排,他没有参加同学们的嬉戏。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他就是孤僻的、沉默的,从外表看来,这高高的孩子似乎要比他实际的年龄大一些,也成熟一些。就为了他的倔强的个性,有的老师不大喜欢他,认为他骄傲,但是他的班主任陆老师却认为这孩子聪明,有主见,只要好好教育,是会有出息的。
大会开始了,各个班的班主任都把自己班的学生安顿下来,礼堂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于是校长走上讲台,开始讲话。
今天校长讲的是期中考试应该注意的事项,陈翔觉得他自己是高年级学生了,不知已经上过多少次考场,这些事他全知道,所以他就没有耐心再听下去,而是无聊地东张西望。排在他们班旁边一行的,是这个学期才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个瘦瘦的、梳着一条单辫子的小姑娘,恰好就坐在陈翔旁边。陈翔一眼就把她认出来了,这是他们家隔壁秦叔叔的女儿,他们很小时就在一块儿玩过的。不过现在吸引陈翔注意的,不是因为遇见了熟人,而是因为她手中拿了一本小人书:恐龙的故事。
在学校里,陈翔是不喜欢和女孩子讲话的,特别是比他小的女孩子。但是他的眼睛,却离不开那画得十分精致的五彩的小人书。最后,他实在忍不住了,只好把身子凑过去,压低声音说:
“借给我看看!”
小姑娘抬起头来望着他。她的眼睛很大,很灵活,鼻子上有几点雀斑。过了一会,她才摇着头说:
“我不!”
陈翔不得不想其他的办法了:“我给你一块橡皮擦字!”
想不到回答仍然是:“我不!”
陈翔生气了,他猛地转过身来,撅着嘴,狠狠地说:“谁希罕你的书!”
他觉得很委屈,觉得这小姑娘太不讲道理,他下定决心一辈子不再搭理她,不再看她的小人书。但是过了一会,他就感到有人用手拐子在碰他。他转过头去,原来就是这个小姑娘。
小姑娘怯生生地把书递了过来:“给你看你可要讲给我听!”
陈翔仍然绷着脸,可是却不由自主地伸手接过了小人书。一翻开来,他就给迷住了。爸爸讲过的种种恐龙,这书里面全有。瞧,什么霸王龙、雷龙、剑龙,画得那么逼真,那么生动!陈翔终于忘记了不和这个小姑娘讲话的决心,低声一幅幅地讲给她听。小姑娘的眼睛,忽溜忽溜地一下子看看书,一下子看看兴奋得满脸发红的陈翔,不住地点着头。也不知道她是表示听得懂,还是听不懂。
小人书翻完了。陈翔恋恋不舍地把书还给了主人,他不知不觉地叹了一口气:
“唉,我要快点长大就好了!”
小姑娘又瞪着大眼睛看着他:“你干嘛要快点长大?”
“长大了我好去找恐龙,”陈翔认真地说“在那高高的山上,在那密密的林子里,在那些从来没有人去过的地方,可能还会有恐龙的!”
小姑娘说:“哟,那多好玩!我也要去!”
陈翔轻视地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谁带小姑娘去!”
小姑娘执拗地说:“我要去!”
“不带你去!”
“要去!”
“不带你去!”
“要去!”
两个孩子都认真了,忘记了周围的环境。等到陈翔刚刚嚷完一句“不带你去”发现旁边的同学都在盯着自己时,已经太迟了。他抬头一看,原来陆老师正站在他的后面。
“陈翔,你自己不听报告,还要影响低年级同学也不听报告,”陆老师用她那和平常一样柔和的声调说“散会以后,你到办公室来!”
陈翔狠狠盯了那个小姑娘一眼,不再说话了。他觉得很懊恼,因为尽管陆老师的声调并没有什么变化,他仍然听得出来,陆老师是生气了。陈翔很爱陆老师,他并不愿意惹老师生气。小姑娘眼见自己和陈翔的争吵已经惹出事来,是一副吓得要哭的样子。
散会了,陈翔低着头,跟着陆老师来到了办公室。陆老师要他站在旁边,自己拿出厚厚一叠练习簿来批改。一直到其他老师和同学都回家去了,整个学校空敞敞的全安静下来以后,她才抬起头来问道:“讲吧,你今天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陈翔吞吞吐吐地,把他和小姑娘之间发生的事讲了一遍。
有着几十年教育经验的陆老师,完全知道孩子的幻想是多么纯真,多么可贵,因此她并没有嘲笑陈翔,也没有硬下结论,而只是把问题集中在当前需要解决的焦点上。
“你真的对研究恐龙感兴趣吗?”她问。
“真的!”陈翔点点头。
“在现在的地球上是不是还可能有恐龙,如果可能有,你又应该到什么地方去找,这都是需要很多的科学知识才能解决呵。”
“我要学习科学知识嘛!”
陆老师静静地看了陈翔一会,才接着说:
“可是一个人如果自以为什么都懂了,不守纪律,不守秩序,又不虚心,他能真正学到科学知识吗?”
陈翔低下头去,不开口了。
陆老师接着说:“陈翔,你自己说,你今天错了没有?”
陈翔扭着自己胸前的纽扣,还是不开口。
陆老师知道这孩子自尊心强,要他认错很不容易,但是她今天也下了决心,非要纠正他这个缺点不可。
“好吧,你站在这里好好想想,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回去!”
陆老师拿起笔来继续批改作业,不再说话。办公室里除了屋角的大钟嘀嗒嘀嗒报着时间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声音了。
陈翔用两只脚轮流站着,他的内心十分矛盾。他知道自己是错了,也应该认错。可是要让他讲出口来,又觉得面子上很不好看。他就是这么拖着,挨着,希望陆老师能再和他谈谈,想个什么办法,转一个弯,可是陆老师就象忘记了他一样,只顾改作业,连头也不抬一下。
时间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陆老师面前的作业本已改好一大半了。这时屋里的光线已经很暗,陆老师随手打开了台灯。在灯光下,陈翔发现陆老师头上的白发和额上的皱纹十分显眼。他回想起自从他进小学以后,陆老师已经教了他四年书。在这四年中,陆老师又为孩子们熬白了多少根头发呵!现在下班时间早就过了,可是由于他犯了错误,陆老师到现在还是不能回家
“陆老师,”陈翔终于说“让我站在这儿,你先回家吧!”
陆老师一面改作业,一面说:“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不能回家。”
陈翔说:“是我犯了错误,又不是你犯错误。”
陆老师停了笔,叹息了一声:“我也有错。”
陈翔奇怪地问:“你有什么错呢?”
陆老师严肃地说:“因为我教出了一个不肯认错的学生!”
在陈翔以后的一生中,他也曾经听过各式各样的批评,可是这一句话的分量,却使他终生难忘。他只觉得自己象劈面挨了一鞭,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他冲到陆老师面前,双手抓住陆老师的手,急急地说:
“陆老师,我我错了!”
陆老师欣慰地笑了,她抚摸着陈翔的头,亲切地说:“你能承认错误,就是进步。我相信你也会改正错误的。你回去以后,好好把犯错误的原因检查一下,明天在少先队的会议上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陈翔为难了:“这”陆老师知道陈翔的心理,她补充说:“你将来长大了想当一个科学家,对吗?”
“是的。”
陆老师接着说:“可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并不是那种只相信自己,不愿承认错误的人。科学家应该是最尊重科学真理,尊重客观事实的。”
陈翔点点头:“我明白了。”
陆老师给他挂上书包,戴上帽子:“快回去吧,爸爸妈妈都在等你呢。”
陈翔说:“陆老师,你也该回家了。”
陆老师又坐下去,拿起笔来:“我改完这几本作业就走。再见。”
当陈翔走出校门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鹅毛般的雪花还在继续往下飘,街道上的行人寥寥无几。陈翔刚刚往前走了几步,就发现墙角上有一个小小的黑影子。他走上去一看,原来是那个小姑娘。
陈翔粗声粗气地问:“是你?你在这儿干什么?”
小姑娘打着寒噤,不停地踏着脚,声音小得几乎叫人听不清楚:
“我我在等你。”
陈翔说:“谁要你等?看你还不快回去!”
小姑娘用袖子拭去流下来的清鼻涕,从冻得象红萝卜似的小手上脱下两只红绒线编的半截手套,递给陈翔:
“给你戴上。”
陈翔急了:“谁戴你的红手套?快走,回家去!你妈妈不打你一顿才怪!”
小姑娘迟疑了一会,又问道:“你带我去么?”
陈翔说:“到哪儿去?”
小姑娘认真地:“找恐龙呀!”
陈翔坚决地摇摇头:“不带!”
小姑娘半晌没有开口,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然后转身就走,不过刚刚走了几步,她又回过身来,跺着她的小脚,冲着陈翔挑战似地说:“我偏要去!”
三
莽莽的群山,被茂密的山槐、椴树、栎树、白杨等林木点缀得一片青翠;山下,杂谷脑河的激流咆哮奔腾,在岩石上激起如雨的浪花。就在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地方,陈翔参加了共青团主办的“青年古生物爱好者”夏令营,度过了他在中学时代最后一次,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暑假。
这里原来是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离开现在大约十万年左右。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等院校的科学家在这里发掘,已经好几个季度了。今年夏天,他们接受了团省委的委托,开设了这个夏令营,让各个中学选拔二十名对古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到这里来度假,一方面培养他们野外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方面也让他们参加实际发掘,丰富科学知识。
在中学的课程中,陈翔最爱好的,是生物、历史和地理。与此同时,也许是童年时代的幻想留下的影响吧,他也很关心恐龙的研究,在课外还阅读了不少有关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书籍。幸运的是,他的班主任严老师本人就是教生物的,在这方面也有广泛的知识,因此给了陈翔不少的帮助。
五年的中学生活,不但增长了陈翔的知识,而且使他发育成了一个健壮的青年。孩子的稚气,早已从他的身上消失。他的身材比他同年岁的人仍然稍微要高出一点,看上去似乎略嫌单薄,但是他那隆起的胸部和结实的肌肉,却告诉别人他是习惯于体育锻炼的。他的脸长得很俊秀,不过嘴唇却经常是抿得紧紧的,嘴角有两道明显的皱纹,显示出他坚强的性格。
当陈翔知道今年暑假要举办“青年古生物爱好者”夏令营,而带队的就是严老师时,他真是高兴极了,不但马上就找严老师报了名,而且立即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准备,查阅资料,收拾行装。在这次愉快的活动当中,只有在出发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稍微影响了他的情绪。
专程来接“古生物爱好者”的旅行车的马达已经发动了,严老师带着大家上了车,这时陈翔才发现他的同伴只有十九个人,因为有一个报了名的同学临时生了病,不能参加。就在车子刚要起程的最后一刻,从窗外传来一声清脆的叫喊:
“等一等!”
坐在门口的一个同学随手拉开了车门。只见一个背着登山包的姑娘,飕的一声纵身上了车,而且转身就把车门关上了。
这个姑娘最多还只有十四岁,一双灵活的大眼睛,鼻子上有几颗雀斑,两条小辫上扎着黑色的缎带。陈翔认识她,这就是他小学时的同学,现在也在本校二年级读书,不过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来没有讲过话。随着年龄的增长,陈翔不愿意和女孩子讲话的习惯,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强了。
但是此刻,小姑娘也没有余暇来注意他,因为严老师一看到她上车,眉头就皱起来了,十分严厉地问:
“你怎么又来了?谁允许你参加的?”
小姑娘耷拉着头,很老实地说:“我听说有个同学病了,出了个空缺。”
严老师说:“这不是空缺的问题。我已经向你讲过多次了,这项活动只有高年级同学才能参加,因为野外生活很艰苦。”
小姑娘回答:“我不怕艰苦!”
严老师耐住性子解释道:“适合你参加的活动还有很多嘛:游泳、登山、航模、无线电你为什么非要参加这个呢?”
小姑娘用恳求的眼光看着他:“严老师,我不是为了好玩,我是喜欢这门科学!”
凡是本校的同学都知道,严老师的作风,就如同他的姓一样,是“严”出了名的,但是这一次,也许是小姑娘的蘑菇劲感动了他;也许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居然会喜欢古生物学,这太罕见了。严老师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只是向驾驶员做了个手势,旅行车缓缓开动了,于是也算正式的也算非正式的,小姑娘就这样参加了发掘队。
一看到车子离开了学校,被赶下去的危险已经消除,小姑娘轻松地嘘了一口气,朝车里的同学友好地笑笑,然后卸下登山包,走到陈翔旁边,挺大方地说:
“对不起,请让个座。”
陈翔把头朝着窗外,他往里挪动了一下,小姑娘就挨着他坐下了。这一来,陈翔感到很不自在,他尽量朝车壁靠拢,连半个身子也朝外转了过去。不过小姑娘好象并没有看到他这些表现,她还是那么自然,那么友好。
“我叫秦小文,我知道你叫陈翔。”
陈翔没有回答。
秦小文继续往下说:
“我们这次能找到恐龙吗?”
听到这句出人意料之外的话,陈翔蓦地转过身来了:“谁说的要去找恐龙?”
秦小文瞪着大眼睛看着他:“你说的呀那还是我们读小学的时候。”
陈翔吃惊了:“你还记得?如果真正找恐龙,我是不会带你去的。”
秦小文把头一偏:“谁希罕你带?我是严老师批准参加的!可是你也用不着装出那副样子!”
“什么样子?”
秦小文的嘴一抿,头高高的昂起来,做了一副骄傲的姿态。
这神情虽然夸张了些,但确有几分象陈翔,于是全车的人,包括严老师在内,都哄的笑出声来。
这一笑,不但当场把陈翔羞了个大红脸,而且也决定了以后他和秦小文的关系。不论他是怎样的冷淡,秦小文却总是那么自然;不论他是多么严肃,秦小文却总是那么嘲弄。他经常在全体同学面前,被秦小文弄得面红耳赤,他算是碰上真正的冤家对头了。在心底,他不止一次地责怪严老师,那天真不该把这个尖嘴利舌的丫头放上车来。
然而不管陈翔是怎样想的,发掘队的全体科学家却都喜欢秦小文。她聪明、伶俐,而又虚心好学。特别是发掘队的队长郑教授,干脆就不喊她的名字,而喊她做“小闺女”了。每天人们都可以看到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牵着“小闺女”的手,教她认化石,认岩石,有时还要戴上老花眼镜,在她的小本本上写出化石动物的拉丁文名字,再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教她背熟。
发掘队的生活是非常紧张的。早晨五点钟起床,在从雪山上流下来的的溪水中漱洗以后,吃一顿简单的早饭,六点钟就开始了工作。这是因为川西高原山谷里的气候条件特殊,每天上午虽然是阳光普照,微风拂煦,而一过中午,风势就逐渐加强,最后刮得满天飞沙走石,山林上空只见一片黄蒙蒙的迷雾。在这种情况下,不但绘图、摄影无法进行,就连挖土也很不方便,因此发掘队只有在上午作室外工作,下午就是学习和整理标本的时间。
正在发掘的这个洞窟,是古代的人们一个理想的居住地。它位于一道石灰岩的陡壁下面,洞口高约四米,朝着南方,洞深约六米。洞外对着河谷是陡峭的斜坡,当年便于防御野兽的侵袭,而现在,由于发掘队一天又一天地把挖出来的废土石倒在上面,这斜坡已经朝外面延伸了出去,而且坡度也平缓多了。
就在夏令营的中学生在参加工作的这一段期间,发掘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他们在洞里发现了几具人类头骨化石,很多打制的石器,用火的灰烬和木炭的遗迹,以及被当时的人猎取作为食物的纳玛象、犀牛、大角鹿、大熊猫和貘、鬣狗等动物的化石。
在岩层中挖掘化石和在泥沙中挑选各种人造遗物,是十分细致的事,为了防止同学们粗心大意,严老师给他们订了一条纪律:负责挑选遗物的人,每挑选完一筐土以后,都在工作手册上作一次记录,而负责往外倒土的同学,也要将每天倒土的数量记录下来。这样,收工时将两份记录核对一次,就可以保证不发生遗漏的情况。
发掘的方法,是每人负责一个两米见方的坑,用行话来讲,这叫“探坑”今天的分工情况,是陈翔在靠近洞口的一个探坑工作,而蹲在坑沿负责为他出土的,恰好就是秦小文。
经过一段时期的发掘,探坑差不多已经有一米深了。陈翔坐在小帆布凳子上,小心地用手铲刮着土。由于这里靠近洞口,文化层很复杂,他必须非常小心。郑教授曾经几次过来检查,但是他对这细致的青年人显然非常满意,一句话也没有说就走开了。
不过任何地方只要有了秦小文,总不会安静多久的。她看见陈翔一直埋头工作,根本不理睬她,就自己找出话题来了:
“陈翔,听说你报考了古生物专业,而且是郑教授那所学校,是吗?”
陈翔不情愿地回答:“是的。”
“你将来真的要去找恐龙吗?”
“只要它还存在,我就要找到它。”
“你知道我将来要学什么吗?我也要学古生物专业。”
陈翔冲口就回答了一句:“女孩子,学什么古生物专业!”
这句话马上就引起反感了,秦小文抬高了嗓子:
“你说说,女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学古生物?”
陈翔也是不示弱的:“这可不比编毛线,跳橡皮筋。要学好古生物学,除了要有丰富的书本知识,还要有艰苦的野外实践!”
“哟,讲了半天,你还是瞧不起我们女孩子呀!”秦小文嚷了起来:“郑教授,郑教授!”
郑教授笑眯眯地过来了:“什么事呀,小闺女?”
秦小文的话就象放鞭炮似的:“郑教授,你来评评理,他说我不能学古生物学;他说我只会编毛线,跳橡皮筋;他还说我不耐艰苦”
“能学,能学!”郑教授爱抚地拍拍她的头“等你中学毕业了,我收你做学生!”
秦小文高兴了,她向陈翔扮了个鬼脸,这一下又把旁边的人逗笑了。
陈翔气愤地拿起工兵铲,几下就把坑底的浮土装进筐里,由于用力太猛,连衣裳钮子也扯脱了一个。他猛地将竹筐递了过去“少废话,倒土!”
就象往日一样,一看到陈翔生气,秦小文更得意了。她冲着陈翔伸伸舌头,然后才用劲把筐子拖出洞去。
收工以后,陈翔作为夏令营同学选出来的组长,检查了每一个探坑的记录。其他的坑位都是正常的,惟独当他检查到自己这个坑位时,他发现自己记载的经过挑选过的废土和秦小文倒掉的废土之间,差了一筐。也就是说,有一筐没有经过挑选的废土,被他粗心大意地倒出去了。他再回忆了一下,发现他在和秦小文拌嘴的时候,是有一筐土忘记挑选了。这种错误,在发掘工作中是比较常见的,但也是最难挽回的,因为在堆积如山的废土堆中,有谁知道这一筐可能夹带着文化遗物的土是在什么地方呢。
不管怎样,出了错就认错,这已经成为陈翔生活的准则了。他立刻走到老师住的帐篷里去,坦坦白白地把这件事谈了。听完了他的话以后,平日和蔼可亲的郑教授面容立刻严肃起来;而本来就很严肃的严老师,反而显得比平日冷静。
“你是怎么想的呢?”沉默了一会以后,严老师才问陈翔。
陈翔嗫嚅着:“我错了。”
严老师说:“什么错?”
陈翔想了一下:“粗心嘛。”
严老师追问道:“你想过这种粗心可能给科学事业带来的损失吗?”
陈翔没有开口。但是内心深处,他却不承认自己已经给科学事业带来了什么损害,反而觉得严老师今天是小题大作了。因为从经验上看,并不是每一筐土中都有化石或文化遗物的,在洞口部分(这里并不是当时人们活动的中心),这种比例大约是百分之一。换句话说,陈翔挖出的每一筐土中,含有化石或文化遗物的可能仅仅有一筐土。再退一步说,即使倒掉的这一筐土中真正有什么东西,那也不能判断它真有重大的价值。一块打制的石片?一小块不成形状的化石?这怎么能说给科学事业带来了损失呢?
看了陈翔沉吟不语,严老师完全了解他的想法。他用一种和缓的口气说:“陈翔,我可以讲一桩古人类学研究中真实的故事给你听。1931年,英国科学家李基认为非洲东部地区在从猿到人进化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他选择了坦桑尼亚的奥尔杜韦峡谷进行发掘。发掘工作一直坚持了二十八年,最后到1959年,李基才在这里找到了一个‘粗壮南猿’的头骨化石,填补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处空白,为科学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个头骨出土时,已经破裂成400块,有的碎片比指甲还小。如果当时李基在二十八年的艰苦劳动以后又粗心了一下,将这些碎片当成废土倒掉了,你说这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陈翔还是不大服气:“严老师,可是这种机会太少了,它可能是千分之一,甚至可能是万分之一。”
严老师从帆布床沿站起来,加重了语气,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陈翔,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你要记住,在科学上,不允许有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的疏忽;更不允许有为这种疏忽辩解的侥幸心理!”
陈翔震惊了。他沉默着。
一直没有讲话的郑教授开口了:“我看,现在只有一种补救的方法,明天我们把工作停下来,组织人力先把今天倒在洞口的废土全部筛选一次。否则新的土再堆上去,那就更弄不清楚了。”
陈翔知道,在田野发掘中,每一个工作日都是很宝贵的。现在由于自己的过错而要影响全队的进度,这使他十分痛苦。因此尽管在此以后再没有人提到这件事,在整个吃午饭的过程中,他一直在默默地想办法。
午饭以后,就是午睡的时间。当帐篷里的同学都睡下以后,陈翔悄悄地带了一柄铲子,一个竹筐,来到了洞窟外面。
在上午的发掘中陈翔已经注意到,由于秦小文力气小,所以她倒的土,全部集中在洞口一侧,现在要重新筛选一次,范围还不算顶大。如果他拼命干一下午,是可能将这一部分废土检查完的。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工作,拖累其他的同志。于是他将腰带一紧,连一分钟也不浪费,开始一铲一铲地将土挖起来,仔细查看以后,再扔进竹筐里。不一会儿竹筐装满了,就将它拖到斜坡底下去倒掉。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越刮越猛烈了。最后,陈翔耳朵里只听见一片呼啸的声音,象黄雾一样的尘土,一阵阵扑打在他脸上和手上,使他感到象针扎一样的痛苦。他的眼睛很难睁开,嘴里全是一股呛人的咸味。但是陈翔仍然在坚持着,他站不稳了,就双膝跪在地上。挖一铲土,用身体挡住风,检查一下,扔进筐里;再挖一铲,再检查一次。干着,干着,他忽然感觉到旁边多了一个人,定睛一看,原来是秦小文。她用一块头巾包着头,拿着一柄大铲子,默默地、但是坚持着,按照陈翔的样子也在干着。
为了压倒风声,陈翔不得不大声喊叫:“你来干什么?这么大的风,快回去!”
秦小文回喊道:“你为什么不回去?”
陈翔说:“这是我出的差错!”
秦小文说:“也有我一份!”
陈翔没有办法了。他知道这个姑娘一旦下定了决心,那是没有办法让她回头的。他只有更快地工作着,因为他知道,他自己多挖一铲土,秦小文就可以少挖一铲土。
也许他们已经干了一个小时,也许是两小时,也许是三小时吧,在这天地一片混沌当中,是没有办法估计时间的。洞口的废土堆,已经被他们挖了一个大坑,用肉眼估计,今天秦小文出的土应当已经挖完了,但是陈翔还想多挖一点,这样做保险系数回更大一些,因为他想起了严老师的话,在科学事业中,是不允许有侥幸心理的。
慢慢地,陈翔感觉到体力支持不住了。他身上的汗水似乎已经流干,眼前在冒着金星。他的手已经举不起沉重的铲子,于是他干脆用双手捧起土来检查,检查以后再扔开。其实他已经用不着再花力气来扔土,因为只要他一松开手,大风就把他们刮得无影无踪了。
就在他用尽残余的力气,双手抓起一把土放到眼前时,他忽然看到了里面有一个黑色的钮扣。陈翔立刻回想起在送出那一筐没有经过检查的土时,自己是掉了一个钮扣在里面。这样看来,他现在接触到的,就是那一筐惹出无穷麻烦的土了。
陈翔干脆趴在地上,细细地把这一片土审视了一番,结果除了碎石以外,他还发现了一块十来厘米长的骨板化石。尽管这一小块化石不一定有什么价值,但是陈翔总算找到了漏掉的资料,挽回了损失,他的一下午辛苦并没有白费,这使他十分欣慰。
“我已经复查完了,就找到了这块化石,回去吧!”陈翔把化石在秦小文眼前一晃,随手装进了衣袋里。
秦小文拄着铲子,脸上露出了疲乏的笑容:
“唉,我真累坏了,我们到洞里喘口气再回去吧!”
两个人摇摇晃晃地走进了安静的洞窟,秦小文解下头巾,先把陈翔和自己身上的尘土扑打了一番,才找了块光滑的石头坐下。
陈翔又从衣袋里取出那块化石,一面用软刷刷去上面的尘土,一面感叹地说:“郑教授和严老师全说对了,如果不返一次工,这块化石就从我们眼前滑过去了等一等,这是什么?”
他突然站立起来,急步走到洞口,将化石对着光线,反复地看着。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就象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一样。
“出了什么事?”秦小文好奇地跟了过去。
陈翔小心地将化石递给她,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你看!”
原来在化石的表面,有一幅当时的人们用尖锐的燧石工具刻下的图案:一人一兽的图案。这个人是个女人,长长的头发披在两旁,下身围着兽皮。这兽的形状非常奇特,头上有角,拖着长尾巴,身体蹲坐在后脚上,前爪扬在空中。它的嘴很大,牙齿锋利。总的看来,它很象一头大蜥蜴,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果和人的高矮相比较,这头野兽至少有七八米高。
“这不是恐龙吗?”秦小文忍不住也叫出声来。
是的,这庞然大物不可能是其他的动物,只可能是恐龙,从第一眼开始,陈翔就是这样想的,但是他不敢讲出口来,因为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太违反科学常识了。
翻开任何一本古生物的书籍,那上面都毫不含糊地写着:恐龙生活的时代,大约是从两亿年以前到七千万年以前。到了白垩纪的晚期,由于宇宙射线、气候条件和植物群落的变化,由于新兴的哺乳动物的竞争,曾经统治过地球达一亿多年之久的恐龙,都逐渐灭亡了。有什么样的奇迹,有什么样的科学根据,能证明在生物史上早已灭绝的动物,居然有可能在十万年以前还存在,而且成为当时的人类熟见的动物,从而可以相当准确地将它的形状在骨板上刻下来呢?
陈翔知道,在旧石器时代的遗物当中,女性的雕像或刻画像是常见的,因为在母系氏族时代,崇拜女性的神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在这块骨板上,既然恐龙是和女神出现在一起的,那么可以断定,当时的人们也是将恐龙当成神来崇拜的。
在远远的帐篷里,晚饭的哨音已经吹响。同学们已经烧好了洗澡的热水,准备好了饭菜在等他们回去。其实,当同学们发现陈翔和秦小文冒着狂风在洞口筛选废土时,都要过来帮忙,不过严老师制止了他们,因为他觉得让陈翔受一次考验,对他今后是有好处的。
但是在这时,陈翔并不知道这些,也没有想到要回去。他已经忘记了劳累,忘记了饥饿,呆呆地坐在洞口出神。
天已经近黄昏了,风势逐渐平息下去,一团一团的云雾,从峡谷里袅袅上升,岩石林木,半隐半现,显得更加神秘,幽远。陈翔好象看到了十万年以前就在这个地点发生的一幕情景:一群披着兽皮的原始人,正围着洞口的篝火,烧烤着当天的猎物;白茫茫的雾气,遮掩了身后的山岗。突然,一声巨吼在山谷中激起回响,在山岗顶上出现了一头巨兽,它那黝黑的身躯虽然没入了云层之中,可是那闪电似的目光和雪白的獠牙,却正从空际向他们逼近。原始人号叫着,哭泣着,奔入藏身的洞穴,恐怖地匍匐在地上祈祷
童年时代幼稚的幻想,又在他的心底复苏了,所不同的是现在它已经初步建立在科学的依据上。千万年来大自然蕴藏的一个奥秘,在强烈地吸引着他。就在这个神秘的黄昏,在这远古的祖先曾经活动过的地方,他暗自下定决心,要献身给这项科学事业。但是有谁知道,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还要爬过多少座山,涉过多少条水,经历多少难以描述的艰难困苦呢?
四
“五城县(今四川中江县)出龙骨。(故老相传)云,龙升其山,值天门闭,不达,坠死于此,后没地中,故掘取得龙骨。”
这是晋代人常璩著的阐述四川古代历史的华阳国志卷三中的一段话。陈翔将它摘录在笔记本中以后,揉一揉酸痛的眼睛,然后站起身来,在阅览室中来回踱着,急于要把自己混乱的思想理出一个头绪来。好在星期日的上午图书馆的人很少,他的行动还不至于妨碍别人。
自从四年以前他在杂古脑河畔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有恐龙图像的骨板以后,他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那就是从全世界的范围来讲,恐龙确实是一种早已灭绝了的动物;但是在地形复杂,人迹稀少,自然条件多变的康藏高原上,却可能有一支恐龙在这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至少到了十万年以前,它们还曾经与居住在高原东部边缘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并存过,由于它们庞大的个体和凶猛的外貌,很受人类的敬畏,因此是被当成神来崇拜的。
作为一个中学生,他在当时自然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证据,讲清更多的道理。但是经验丰富的郑教授,却从这个青年身上,看出了一种严谨的钻研态度和创新精神,特别是他那种敢于向国内外一切传统的理论提出挑战的勇气,更是难能可贵。因此,郑教授一面告诫他,在科学研究中孤证是不能说明问题的,他必须更多地充实自己,从各方面去搜集资料;另一方面,郑教授也鼓励他把这个题目列入进入大学以后继续研究的项目,他本人愿意担任辅导。
陈翔以很好的成绩,考进了大学的古生物专业,当了郑教授的学生。为了配合陈翔的研究,除了本专业的课程以外,郑教授又介绍他去历史系选修了中国古代史、民族学、古文字学等课程。岁月如流,在大学里,陈翔已经经历了四个寒暑。在这四年当中,陈翔基本上没有度过法定的寒暑假,除了必要的政治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外,他都是锲而不舍地在这图书馆里查阅资料。辛勤的耕耘必然带来丰硕的收获,现在当陈翔正在郑教授的指导下撰写中国古代有关龙的传说及其起源的毕业论文时,他已经能够从地质、古生物、历史、考古各方面提供论据,广泛地利用了各个学科取得的成就。郑教授曾经审阅过他的提纲,对它是十分满意的。
陈翔首先搜集了先秦的典籍中各种有关龙的记载,尽管这些记载很简略,而且明显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概括起来,当时人们想象的龙的特征全是一致的,大头,四爪,长尾,全身覆盖鳞甲。这种龙并不会腾云驾雾,也不是象后世所传的居住在天上,而是与其他动物一样,藏身在深山里,沼泽旁,这就是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记载的:“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在对古代各个民族的传说加以分析以后,陈翔还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流传龙的故事最多,最早崇拜龙或以龙为图腾的,并不是居住在黄河流域的中原民族,而是最早居住在四川西部的一种少数民族——羌族的一支。一直到了铜器时代,龙的名称才见于华夏族(汉族的前身)的传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被附会了更多的神怪色彩,以至弄得面目全非了。
在考古学的材料中,情况也与此相似。在中原地区最早保存了龙的形象的,是商代甲骨文中的龙字,这个字是象形字,写成的形状,尽管简单,但是它那大嘴、大头、长尾的特点,仍然一目了然。从西周到战国的几百年中,龙的形象并没有保留下来,周代铜器上有一种传统的“龙”纹,但是陈翔认为那实际上是“蛇”纹,这是研究者命名上的错误。如果周代确有龙纹,那么它的形状应当与传说相近,而不会成为蛇形,这是有汉代的资料作为旁证的。在汉代的石刻中,龙仍然是大头,利齿,鳞身,四爪,长尾,与其说象爬行的蛇,还不如说它象四腿的兽。唐代以后,龙的形状逐渐变化,身躯加长,腿爪变细,颚部突出,到明清时,就完全变成了人们所熟知的四脚蛇的形状,而与它的原形迥然不同。
&... -->>
一
天是黑色的。地是黑色的。湖水也是黑色的。
雷声隆隆,锯齿形的闪电突然将大地照亮,于是周围茂密的由蕨类植物构成的奇形怪状的森林就显现出来,而当雷电过去以后,一切又坠入更深的寂静、更深的黑暗之中。
一个小男孩牵着一个小女孩,站在湖边,惊异地望着这陌生的环境。
黑漆似的湖水波动起来,冒出了气泡,一个庞大的怪物突然出现了。它的头上有角,颈子粗短,雪白的牙齿象利刃似的发亮,一双小眼睛在暗中闪着磷光。它那强壮的后脚划着水,长长的尾巴扑打着,用很快的速度冲上岸来。
小女孩吓得躲到大树后面去了,但是小男孩没有逃跑,没有哭泣。他记起了爸爸讲过的话:一个男子汉不能哭鼻子。于是他抓起一根木棍,勇敢地朝怪物的头上打去
在孩子的床头,爸爸和妈妈看见孩子呼唤着,冒着汗,被恶梦折磨着。
妈妈放下手中编织的毛线,有点埋怨地说:“准是你刚才讲的恐龙的故事把他吓着了。”
爸爸把正在阅读的古生物杂志放在桌上,笑了笑:“我的孩子,不会被吓着的。”
妈妈说:“孩子还小,连小学还没有进,他知道什么恐龙?”
爸爸有点骄傲地拍拍孩子:“他知道的。”
妈妈俯下身去,轻轻为孩子拭去额上的汗,吻着他红红胖胖的双颊:“小翔乖乖,别做梦了!妈妈在这里,爸爸也在这里!”
孩子仍然喘着气,挥动着小手小脚,嘴里不停地嘟囔着:
“给你一棍再给你一棍”
二
冬天的下午,北风呼呼的吹着,天色阴沉,今年的第一次雪花,已经簌簌地飘落下来了。
在这小学的礼堂里,气氛却十分热烈。几百个孩子全聚集在这里,准备听校长作期中考试的动员报告。开会以前,男孩子们打闹着,起着哄;女孩子笑着,尖叫着。世界上任何一所小学,在开这种大会以前,大概都是这么一种情景吧。
陈翔坐在最后一排,他没有参加同学们的嬉戏。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他就是孤僻的、沉默的,从外表看来,这高高的孩子似乎要比他实际的年龄大一些,也成熟一些。就为了他的倔强的个性,有的老师不大喜欢他,认为他骄傲,但是他的班主任陆老师却认为这孩子聪明,有主见,只要好好教育,是会有出息的。
大会开始了,各个班的班主任都把自己班的学生安顿下来,礼堂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于是校长走上讲台,开始讲话。
今天校长讲的是期中考试应该注意的事项,陈翔觉得他自己是高年级学生了,不知已经上过多少次考场,这些事他全知道,所以他就没有耐心再听下去,而是无聊地东张西望。排在他们班旁边一行的,是这个学期才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个瘦瘦的、梳着一条单辫子的小姑娘,恰好就坐在陈翔旁边。陈翔一眼就把她认出来了,这是他们家隔壁秦叔叔的女儿,他们很小时就在一块儿玩过的。不过现在吸引陈翔注意的,不是因为遇见了熟人,而是因为她手中拿了一本小人书:恐龙的故事。
在学校里,陈翔是不喜欢和女孩子讲话的,特别是比他小的女孩子。但是他的眼睛,却离不开那画得十分精致的五彩的小人书。最后,他实在忍不住了,只好把身子凑过去,压低声音说:
“借给我看看!”
小姑娘抬起头来望着他。她的眼睛很大,很灵活,鼻子上有几点雀斑。过了一会,她才摇着头说:
“我不!”
陈翔不得不想其他的办法了:“我给你一块橡皮擦字!”
想不到回答仍然是:“我不!”
陈翔生气了,他猛地转过身来,撅着嘴,狠狠地说:“谁希罕你的书!”
他觉得很委屈,觉得这小姑娘太不讲道理,他下定决心一辈子不再搭理她,不再看她的小人书。但是过了一会,他就感到有人用手拐子在碰他。他转过头去,原来就是这个小姑娘。
小姑娘怯生生地把书递了过来:“给你看你可要讲给我听!”
陈翔仍然绷着脸,可是却不由自主地伸手接过了小人书。一翻开来,他就给迷住了。爸爸讲过的种种恐龙,这书里面全有。瞧,什么霸王龙、雷龙、剑龙,画得那么逼真,那么生动!陈翔终于忘记了不和这个小姑娘讲话的决心,低声一幅幅地讲给她听。小姑娘的眼睛,忽溜忽溜地一下子看看书,一下子看看兴奋得满脸发红的陈翔,不住地点着头。也不知道她是表示听得懂,还是听不懂。
小人书翻完了。陈翔恋恋不舍地把书还给了主人,他不知不觉地叹了一口气:
“唉,我要快点长大就好了!”
小姑娘又瞪着大眼睛看着他:“你干嘛要快点长大?”
“长大了我好去找恐龙,”陈翔认真地说“在那高高的山上,在那密密的林子里,在那些从来没有人去过的地方,可能还会有恐龙的!”
小姑娘说:“哟,那多好玩!我也要去!”
陈翔轻视地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谁带小姑娘去!”
小姑娘执拗地说:“我要去!”
“不带你去!”
“要去!”
“不带你去!”
“要去!”
两个孩子都认真了,忘记了周围的环境。等到陈翔刚刚嚷完一句“不带你去”发现旁边的同学都在盯着自己时,已经太迟了。他抬头一看,原来陆老师正站在他的后面。
“陈翔,你自己不听报告,还要影响低年级同学也不听报告,”陆老师用她那和平常一样柔和的声调说“散会以后,你到办公室来!”
陈翔狠狠盯了那个小姑娘一眼,不再说话了。他觉得很懊恼,因为尽管陆老师的声调并没有什么变化,他仍然听得出来,陆老师是生气了。陈翔很爱陆老师,他并不愿意惹老师生气。小姑娘眼见自己和陈翔的争吵已经惹出事来,是一副吓得要哭的样子。
散会了,陈翔低着头,跟着陆老师来到了办公室。陆老师要他站在旁边,自己拿出厚厚一叠练习簿来批改。一直到其他老师和同学都回家去了,整个学校空敞敞的全安静下来以后,她才抬起头来问道:“讲吧,你今天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陈翔吞吞吐吐地,把他和小姑娘之间发生的事讲了一遍。
有着几十年教育经验的陆老师,完全知道孩子的幻想是多么纯真,多么可贵,因此她并没有嘲笑陈翔,也没有硬下结论,而只是把问题集中在当前需要解决的焦点上。
“你真的对研究恐龙感兴趣吗?”她问。
“真的!”陈翔点点头。
“在现在的地球上是不是还可能有恐龙,如果可能有,你又应该到什么地方去找,这都是需要很多的科学知识才能解决呵。”
“我要学习科学知识嘛!”
陆老师静静地看了陈翔一会,才接着说:
“可是一个人如果自以为什么都懂了,不守纪律,不守秩序,又不虚心,他能真正学到科学知识吗?”
陈翔低下头去,不开口了。
陆老师接着说:“陈翔,你自己说,你今天错了没有?”
陈翔扭着自己胸前的纽扣,还是不开口。
陆老师知道这孩子自尊心强,要他认错很不容易,但是她今天也下了决心,非要纠正他这个缺点不可。
“好吧,你站在这里好好想想,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回去!”
陆老师拿起笔来继续批改作业,不再说话。办公室里除了屋角的大钟嘀嗒嘀嗒报着时间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声音了。
陈翔用两只脚轮流站着,他的内心十分矛盾。他知道自己是错了,也应该认错。可是要让他讲出口来,又觉得面子上很不好看。他就是这么拖着,挨着,希望陆老师能再和他谈谈,想个什么办法,转一个弯,可是陆老师就象忘记了他一样,只顾改作业,连头也不抬一下。
时间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陆老师面前的作业本已改好一大半了。这时屋里的光线已经很暗,陆老师随手打开了台灯。在灯光下,陈翔发现陆老师头上的白发和额上的皱纹十分显眼。他回想起自从他进小学以后,陆老师已经教了他四年书。在这四年中,陆老师又为孩子们熬白了多少根头发呵!现在下班时间早就过了,可是由于他犯了错误,陆老师到现在还是不能回家
“陆老师,”陈翔终于说“让我站在这儿,你先回家吧!”
陆老师一面改作业,一面说:“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不能回家。”
陈翔说:“是我犯了错误,又不是你犯错误。”
陆老师停了笔,叹息了一声:“我也有错。”
陈翔奇怪地问:“你有什么错呢?”
陆老师严肃地说:“因为我教出了一个不肯认错的学生!”
在陈翔以后的一生中,他也曾经听过各式各样的批评,可是这一句话的分量,却使他终生难忘。他只觉得自己象劈面挨了一鞭,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他冲到陆老师面前,双手抓住陆老师的手,急急地说:
“陆老师,我我错了!”
陆老师欣慰地笑了,她抚摸着陈翔的头,亲切地说:“你能承认错误,就是进步。我相信你也会改正错误的。你回去以后,好好把犯错误的原因检查一下,明天在少先队的会议上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陈翔为难了:“这”陆老师知道陈翔的心理,她补充说:“你将来长大了想当一个科学家,对吗?”
“是的。”
陆老师接着说:“可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并不是那种只相信自己,不愿承认错误的人。科学家应该是最尊重科学真理,尊重客观事实的。”
陈翔点点头:“我明白了。”
陆老师给他挂上书包,戴上帽子:“快回去吧,爸爸妈妈都在等你呢。”
陈翔说:“陆老师,你也该回家了。”
陆老师又坐下去,拿起笔来:“我改完这几本作业就走。再见。”
当陈翔走出校门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鹅毛般的雪花还在继续往下飘,街道上的行人寥寥无几。陈翔刚刚往前走了几步,就发现墙角上有一个小小的黑影子。他走上去一看,原来是那个小姑娘。
陈翔粗声粗气地问:“是你?你在这儿干什么?”
小姑娘打着寒噤,不停地踏着脚,声音小得几乎叫人听不清楚:
“我我在等你。”
陈翔说:“谁要你等?看你还不快回去!”
小姑娘用袖子拭去流下来的清鼻涕,从冻得象红萝卜似的小手上脱下两只红绒线编的半截手套,递给陈翔:
“给你戴上。”
陈翔急了:“谁戴你的红手套?快走,回家去!你妈妈不打你一顿才怪!”
小姑娘迟疑了一会,又问道:“你带我去么?”
陈翔说:“到哪儿去?”
小姑娘认真地:“找恐龙呀!”
陈翔坚决地摇摇头:“不带!”
小姑娘半晌没有开口,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然后转身就走,不过刚刚走了几步,她又回过身来,跺着她的小脚,冲着陈翔挑战似地说:“我偏要去!”
三
莽莽的群山,被茂密的山槐、椴树、栎树、白杨等林木点缀得一片青翠;山下,杂谷脑河的激流咆哮奔腾,在岩石上激起如雨的浪花。就在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地方,陈翔参加了共青团主办的“青年古生物爱好者”夏令营,度过了他在中学时代最后一次,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暑假。
这里原来是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离开现在大约十万年左右。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等院校的科学家在这里发掘,已经好几个季度了。今年夏天,他们接受了团省委的委托,开设了这个夏令营,让各个中学选拔二十名对古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到这里来度假,一方面培养他们野外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方面也让他们参加实际发掘,丰富科学知识。
在中学的课程中,陈翔最爱好的,是生物、历史和地理。与此同时,也许是童年时代的幻想留下的影响吧,他也很关心恐龙的研究,在课外还阅读了不少有关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书籍。幸运的是,他的班主任严老师本人就是教生物的,在这方面也有广泛的知识,因此给了陈翔不少的帮助。
五年的中学生活,不但增长了陈翔的知识,而且使他发育成了一个健壮的青年。孩子的稚气,早已从他的身上消失。他的身材比他同年岁的人仍然稍微要高出一点,看上去似乎略嫌单薄,但是他那隆起的胸部和结实的肌肉,却告诉别人他是习惯于体育锻炼的。他的脸长得很俊秀,不过嘴唇却经常是抿得紧紧的,嘴角有两道明显的皱纹,显示出他坚强的性格。
当陈翔知道今年暑假要举办“青年古生物爱好者”夏令营,而带队的就是严老师时,他真是高兴极了,不但马上就找严老师报了名,而且立即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准备,查阅资料,收拾行装。在这次愉快的活动当中,只有在出发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稍微影响了他的情绪。
专程来接“古生物爱好者”的旅行车的马达已经发动了,严老师带着大家上了车,这时陈翔才发现他的同伴只有十九个人,因为有一个报了名的同学临时生了病,不能参加。就在车子刚要起程的最后一刻,从窗外传来一声清脆的叫喊:
“等一等!”
坐在门口的一个同学随手拉开了车门。只见一个背着登山包的姑娘,飕的一声纵身上了车,而且转身就把车门关上了。
这个姑娘最多还只有十四岁,一双灵活的大眼睛,鼻子上有几颗雀斑,两条小辫上扎着黑色的缎带。陈翔认识她,这就是他小学时的同学,现在也在本校二年级读书,不过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来没有讲过话。随着年龄的增长,陈翔不愿意和女孩子讲话的习惯,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强了。
但是此刻,小姑娘也没有余暇来注意他,因为严老师一看到她上车,眉头就皱起来了,十分严厉地问:
“你怎么又来了?谁允许你参加的?”
小姑娘耷拉着头,很老实地说:“我听说有个同学病了,出了个空缺。”
严老师说:“这不是空缺的问题。我已经向你讲过多次了,这项活动只有高年级同学才能参加,因为野外生活很艰苦。”
小姑娘回答:“我不怕艰苦!”
严老师耐住性子解释道:“适合你参加的活动还有很多嘛:游泳、登山、航模、无线电你为什么非要参加这个呢?”
小姑娘用恳求的眼光看着他:“严老师,我不是为了好玩,我是喜欢这门科学!”
凡是本校的同学都知道,严老师的作风,就如同他的姓一样,是“严”出了名的,但是这一次,也许是小姑娘的蘑菇劲感动了他;也许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居然会喜欢古生物学,这太罕见了。严老师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只是向驾驶员做了个手势,旅行车缓缓开动了,于是也算正式的也算非正式的,小姑娘就这样参加了发掘队。
一看到车子离开了学校,被赶下去的危险已经消除,小姑娘轻松地嘘了一口气,朝车里的同学友好地笑笑,然后卸下登山包,走到陈翔旁边,挺大方地说:
“对不起,请让个座。”
陈翔把头朝着窗外,他往里挪动了一下,小姑娘就挨着他坐下了。这一来,陈翔感到很不自在,他尽量朝车壁靠拢,连半个身子也朝外转了过去。不过小姑娘好象并没有看到他这些表现,她还是那么自然,那么友好。
“我叫秦小文,我知道你叫陈翔。”
陈翔没有回答。
秦小文继续往下说:
“我们这次能找到恐龙吗?”
听到这句出人意料之外的话,陈翔蓦地转过身来了:“谁说的要去找恐龙?”
秦小文瞪着大眼睛看着他:“你说的呀那还是我们读小学的时候。”
陈翔吃惊了:“你还记得?如果真正找恐龙,我是不会带你去的。”
秦小文把头一偏:“谁希罕你带?我是严老师批准参加的!可是你也用不着装出那副样子!”
“什么样子?”
秦小文的嘴一抿,头高高的昂起来,做了一副骄傲的姿态。
这神情虽然夸张了些,但确有几分象陈翔,于是全车的人,包括严老师在内,都哄的笑出声来。
这一笑,不但当场把陈翔羞了个大红脸,而且也决定了以后他和秦小文的关系。不论他是怎样的冷淡,秦小文却总是那么自然;不论他是多么严肃,秦小文却总是那么嘲弄。他经常在全体同学面前,被秦小文弄得面红耳赤,他算是碰上真正的冤家对头了。在心底,他不止一次地责怪严老师,那天真不该把这个尖嘴利舌的丫头放上车来。
然而不管陈翔是怎样想的,发掘队的全体科学家却都喜欢秦小文。她聪明、伶俐,而又虚心好学。特别是发掘队的队长郑教授,干脆就不喊她的名字,而喊她做“小闺女”了。每天人们都可以看到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牵着“小闺女”的手,教她认化石,认岩石,有时还要戴上老花眼镜,在她的小本本上写出化石动物的拉丁文名字,再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教她背熟。
发掘队的生活是非常紧张的。早晨五点钟起床,在从雪山上流下来的的溪水中漱洗以后,吃一顿简单的早饭,六点钟就开始了工作。这是因为川西高原山谷里的气候条件特殊,每天上午虽然是阳光普照,微风拂煦,而一过中午,风势就逐渐加强,最后刮得满天飞沙走石,山林上空只见一片黄蒙蒙的迷雾。在这种情况下,不但绘图、摄影无法进行,就连挖土也很不方便,因此发掘队只有在上午作室外工作,下午就是学习和整理标本的时间。
正在发掘的这个洞窟,是古代的人们一个理想的居住地。它位于一道石灰岩的陡壁下面,洞口高约四米,朝着南方,洞深约六米。洞外对着河谷是陡峭的斜坡,当年便于防御野兽的侵袭,而现在,由于发掘队一天又一天地把挖出来的废土石倒在上面,这斜坡已经朝外面延伸了出去,而且坡度也平缓多了。
就在夏令营的中学生在参加工作的这一段期间,发掘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他们在洞里发现了几具人类头骨化石,很多打制的石器,用火的灰烬和木炭的遗迹,以及被当时的人猎取作为食物的纳玛象、犀牛、大角鹿、大熊猫和貘、鬣狗等动物的化石。
在岩层中挖掘化石和在泥沙中挑选各种人造遗物,是十分细致的事,为了防止同学们粗心大意,严老师给他们订了一条纪律:负责挑选遗物的人,每挑选完一筐土以后,都在工作手册上作一次记录,而负责往外倒土的同学,也要将每天倒土的数量记录下来。这样,收工时将两份记录核对一次,就可以保证不发生遗漏的情况。
发掘的方法,是每人负责一个两米见方的坑,用行话来讲,这叫“探坑”今天的分工情况,是陈翔在靠近洞口的一个探坑工作,而蹲在坑沿负责为他出土的,恰好就是秦小文。
经过一段时期的发掘,探坑差不多已经有一米深了。陈翔坐在小帆布凳子上,小心地用手铲刮着土。由于这里靠近洞口,文化层很复杂,他必须非常小心。郑教授曾经几次过来检查,但是他对这细致的青年人显然非常满意,一句话也没有说就走开了。
不过任何地方只要有了秦小文,总不会安静多久的。她看见陈翔一直埋头工作,根本不理睬她,就自己找出话题来了:
“陈翔,听说你报考了古生物专业,而且是郑教授那所学校,是吗?”
陈翔不情愿地回答:“是的。”
“你将来真的要去找恐龙吗?”
“只要它还存在,我就要找到它。”
“你知道我将来要学什么吗?我也要学古生物专业。”
陈翔冲口就回答了一句:“女孩子,学什么古生物专业!”
这句话马上就引起反感了,秦小文抬高了嗓子:
“你说说,女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学古生物?”
陈翔也是不示弱的:“这可不比编毛线,跳橡皮筋。要学好古生物学,除了要有丰富的书本知识,还要有艰苦的野外实践!”
“哟,讲了半天,你还是瞧不起我们女孩子呀!”秦小文嚷了起来:“郑教授,郑教授!”
郑教授笑眯眯地过来了:“什么事呀,小闺女?”
秦小文的话就象放鞭炮似的:“郑教授,你来评评理,他说我不能学古生物学;他说我只会编毛线,跳橡皮筋;他还说我不耐艰苦”
“能学,能学!”郑教授爱抚地拍拍她的头“等你中学毕业了,我收你做学生!”
秦小文高兴了,她向陈翔扮了个鬼脸,这一下又把旁边的人逗笑了。
陈翔气愤地拿起工兵铲,几下就把坑底的浮土装进筐里,由于用力太猛,连衣裳钮子也扯脱了一个。他猛地将竹筐递了过去“少废话,倒土!”
就象往日一样,一看到陈翔生气,秦小文更得意了。她冲着陈翔伸伸舌头,然后才用劲把筐子拖出洞去。
收工以后,陈翔作为夏令营同学选出来的组长,检查了每一个探坑的记录。其他的坑位都是正常的,惟独当他检查到自己这个坑位时,他发现自己记载的经过挑选过的废土和秦小文倒掉的废土之间,差了一筐。也就是说,有一筐没有经过挑选的废土,被他粗心大意地倒出去了。他再回忆了一下,发现他在和秦小文拌嘴的时候,是有一筐土忘记挑选了。这种错误,在发掘工作中是比较常见的,但也是最难挽回的,因为在堆积如山的废土堆中,有谁知道这一筐可能夹带着文化遗物的土是在什么地方呢。
不管怎样,出了错就认错,这已经成为陈翔生活的准则了。他立刻走到老师住的帐篷里去,坦坦白白地把这件事谈了。听完了他的话以后,平日和蔼可亲的郑教授面容立刻严肃起来;而本来就很严肃的严老师,反而显得比平日冷静。
“你是怎么想的呢?”沉默了一会以后,严老师才问陈翔。
陈翔嗫嚅着:“我错了。”
严老师说:“什么错?”
陈翔想了一下:“粗心嘛。”
严老师追问道:“你想过这种粗心可能给科学事业带来的损失吗?”
陈翔没有开口。但是内心深处,他却不承认自己已经给科学事业带来了什么损害,反而觉得严老师今天是小题大作了。因为从经验上看,并不是每一筐土中都有化石或文化遗物的,在洞口部分(这里并不是当时人们活动的中心),这种比例大约是百分之一。换句话说,陈翔挖出的每一筐土中,含有化石或文化遗物的可能仅仅有一筐土。再退一步说,即使倒掉的这一筐土中真正有什么东西,那也不能判断它真有重大的价值。一块打制的石片?一小块不成形状的化石?这怎么能说给科学事业带来了损失呢?
看了陈翔沉吟不语,严老师完全了解他的想法。他用一种和缓的口气说:“陈翔,我可以讲一桩古人类学研究中真实的故事给你听。1931年,英国科学家李基认为非洲东部地区在从猿到人进化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他选择了坦桑尼亚的奥尔杜韦峡谷进行发掘。发掘工作一直坚持了二十八年,最后到1959年,李基才在这里找到了一个‘粗壮南猿’的头骨化石,填补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处空白,为科学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个头骨出土时,已经破裂成400块,有的碎片比指甲还小。如果当时李基在二十八年的艰苦劳动以后又粗心了一下,将这些碎片当成废土倒掉了,你说这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陈翔还是不大服气:“严老师,可是这种机会太少了,它可能是千分之一,甚至可能是万分之一。”
严老师从帆布床沿站起来,加重了语气,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陈翔,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你要记住,在科学上,不允许有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的疏忽;更不允许有为这种疏忽辩解的侥幸心理!”
陈翔震惊了。他沉默着。
一直没有讲话的郑教授开口了:“我看,现在只有一种补救的方法,明天我们把工作停下来,组织人力先把今天倒在洞口的废土全部筛选一次。否则新的土再堆上去,那就更弄不清楚了。”
陈翔知道,在田野发掘中,每一个工作日都是很宝贵的。现在由于自己的过错而要影响全队的进度,这使他十分痛苦。因此尽管在此以后再没有人提到这件事,在整个吃午饭的过程中,他一直在默默地想办法。
午饭以后,就是午睡的时间。当帐篷里的同学都睡下以后,陈翔悄悄地带了一柄铲子,一个竹筐,来到了洞窟外面。
在上午的发掘中陈翔已经注意到,由于秦小文力气小,所以她倒的土,全部集中在洞口一侧,现在要重新筛选一次,范围还不算顶大。如果他拼命干一下午,是可能将这一部分废土检查完的。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工作,拖累其他的同志。于是他将腰带一紧,连一分钟也不浪费,开始一铲一铲地将土挖起来,仔细查看以后,再扔进竹筐里。不一会儿竹筐装满了,就将它拖到斜坡底下去倒掉。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越刮越猛烈了。最后,陈翔耳朵里只听见一片呼啸的声音,象黄雾一样的尘土,一阵阵扑打在他脸上和手上,使他感到象针扎一样的痛苦。他的眼睛很难睁开,嘴里全是一股呛人的咸味。但是陈翔仍然在坚持着,他站不稳了,就双膝跪在地上。挖一铲土,用身体挡住风,检查一下,扔进筐里;再挖一铲,再检查一次。干着,干着,他忽然感觉到旁边多了一个人,定睛一看,原来是秦小文。她用一块头巾包着头,拿着一柄大铲子,默默地、但是坚持着,按照陈翔的样子也在干着。
为了压倒风声,陈翔不得不大声喊叫:“你来干什么?这么大的风,快回去!”
秦小文回喊道:“你为什么不回去?”
陈翔说:“这是我出的差错!”
秦小文说:“也有我一份!”
陈翔没有办法了。他知道这个姑娘一旦下定了决心,那是没有办法让她回头的。他只有更快地工作着,因为他知道,他自己多挖一铲土,秦小文就可以少挖一铲土。
也许他们已经干了一个小时,也许是两小时,也许是三小时吧,在这天地一片混沌当中,是没有办法估计时间的。洞口的废土堆,已经被他们挖了一个大坑,用肉眼估计,今天秦小文出的土应当已经挖完了,但是陈翔还想多挖一点,这样做保险系数回更大一些,因为他想起了严老师的话,在科学事业中,是不允许有侥幸心理的。
慢慢地,陈翔感觉到体力支持不住了。他身上的汗水似乎已经流干,眼前在冒着金星。他的手已经举不起沉重的铲子,于是他干脆用双手捧起土来检查,检查以后再扔开。其实他已经用不着再花力气来扔土,因为只要他一松开手,大风就把他们刮得无影无踪了。
就在他用尽残余的力气,双手抓起一把土放到眼前时,他忽然看到了里面有一个黑色的钮扣。陈翔立刻回想起在送出那一筐没有经过检查的土时,自己是掉了一个钮扣在里面。这样看来,他现在接触到的,就是那一筐惹出无穷麻烦的土了。
陈翔干脆趴在地上,细细地把这一片土审视了一番,结果除了碎石以外,他还发现了一块十来厘米长的骨板化石。尽管这一小块化石不一定有什么价值,但是陈翔总算找到了漏掉的资料,挽回了损失,他的一下午辛苦并没有白费,这使他十分欣慰。
“我已经复查完了,就找到了这块化石,回去吧!”陈翔把化石在秦小文眼前一晃,随手装进了衣袋里。
秦小文拄着铲子,脸上露出了疲乏的笑容:
“唉,我真累坏了,我们到洞里喘口气再回去吧!”
两个人摇摇晃晃地走进了安静的洞窟,秦小文解下头巾,先把陈翔和自己身上的尘土扑打了一番,才找了块光滑的石头坐下。
陈翔又从衣袋里取出那块化石,一面用软刷刷去上面的尘土,一面感叹地说:“郑教授和严老师全说对了,如果不返一次工,这块化石就从我们眼前滑过去了等一等,这是什么?”
他突然站立起来,急步走到洞口,将化石对着光线,反复地看着。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就象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一样。
“出了什么事?”秦小文好奇地跟了过去。
陈翔小心地将化石递给她,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你看!”
原来在化石的表面,有一幅当时的人们用尖锐的燧石工具刻下的图案:一人一兽的图案。这个人是个女人,长长的头发披在两旁,下身围着兽皮。这兽的形状非常奇特,头上有角,拖着长尾巴,身体蹲坐在后脚上,前爪扬在空中。它的嘴很大,牙齿锋利。总的看来,它很象一头大蜥蜴,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果和人的高矮相比较,这头野兽至少有七八米高。
“这不是恐龙吗?”秦小文忍不住也叫出声来。
是的,这庞然大物不可能是其他的动物,只可能是恐龙,从第一眼开始,陈翔就是这样想的,但是他不敢讲出口来,因为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太违反科学常识了。
翻开任何一本古生物的书籍,那上面都毫不含糊地写着:恐龙生活的时代,大约是从两亿年以前到七千万年以前。到了白垩纪的晚期,由于宇宙射线、气候条件和植物群落的变化,由于新兴的哺乳动物的竞争,曾经统治过地球达一亿多年之久的恐龙,都逐渐灭亡了。有什么样的奇迹,有什么样的科学根据,能证明在生物史上早已灭绝的动物,居然有可能在十万年以前还存在,而且成为当时的人类熟见的动物,从而可以相当准确地将它的形状在骨板上刻下来呢?
陈翔知道,在旧石器时代的遗物当中,女性的雕像或刻画像是常见的,因为在母系氏族时代,崇拜女性的神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在这块骨板上,既然恐龙是和女神出现在一起的,那么可以断定,当时的人们也是将恐龙当成神来崇拜的。
在远远的帐篷里,晚饭的哨音已经吹响。同学们已经烧好了洗澡的热水,准备好了饭菜在等他们回去。其实,当同学们发现陈翔和秦小文冒着狂风在洞口筛选废土时,都要过来帮忙,不过严老师制止了他们,因为他觉得让陈翔受一次考验,对他今后是有好处的。
但是在这时,陈翔并不知道这些,也没有想到要回去。他已经忘记了劳累,忘记了饥饿,呆呆地坐在洞口出神。
天已经近黄昏了,风势逐渐平息下去,一团一团的云雾,从峡谷里袅袅上升,岩石林木,半隐半现,显得更加神秘,幽远。陈翔好象看到了十万年以前就在这个地点发生的一幕情景:一群披着兽皮的原始人,正围着洞口的篝火,烧烤着当天的猎物;白茫茫的雾气,遮掩了身后的山岗。突然,一声巨吼在山谷中激起回响,在山岗顶上出现了一头巨兽,它那黝黑的身躯虽然没入了云层之中,可是那闪电似的目光和雪白的獠牙,却正从空际向他们逼近。原始人号叫着,哭泣着,奔入藏身的洞穴,恐怖地匍匐在地上祈祷
童年时代幼稚的幻想,又在他的心底复苏了,所不同的是现在它已经初步建立在科学的依据上。千万年来大自然蕴藏的一个奥秘,在强烈地吸引着他。就在这个神秘的黄昏,在这远古的祖先曾经活动过的地方,他暗自下定决心,要献身给这项科学事业。但是有谁知道,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还要爬过多少座山,涉过多少条水,经历多少难以描述的艰难困苦呢?
四
“五城县(今四川中江县)出龙骨。(故老相传)云,龙升其山,值天门闭,不达,坠死于此,后没地中,故掘取得龙骨。”
这是晋代人常璩著的阐述四川古代历史的华阳国志卷三中的一段话。陈翔将它摘录在笔记本中以后,揉一揉酸痛的眼睛,然后站起身来,在阅览室中来回踱着,急于要把自己混乱的思想理出一个头绪来。好在星期日的上午图书馆的人很少,他的行动还不至于妨碍别人。
自从四年以前他在杂古脑河畔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有恐龙图像的骨板以后,他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那就是从全世界的范围来讲,恐龙确实是一种早已灭绝了的动物;但是在地形复杂,人迹稀少,自然条件多变的康藏高原上,却可能有一支恐龙在这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至少到了十万年以前,它们还曾经与居住在高原东部边缘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并存过,由于它们庞大的个体和凶猛的外貌,很受人类的敬畏,因此是被当成神来崇拜的。
作为一个中学生,他在当时自然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证据,讲清更多的道理。但是经验丰富的郑教授,却从这个青年身上,看出了一种严谨的钻研态度和创新精神,特别是他那种敢于向国内外一切传统的理论提出挑战的勇气,更是难能可贵。因此,郑教授一面告诫他,在科学研究中孤证是不能说明问题的,他必须更多地充实自己,从各方面去搜集资料;另一方面,郑教授也鼓励他把这个题目列入进入大学以后继续研究的项目,他本人愿意担任辅导。
陈翔以很好的成绩,考进了大学的古生物专业,当了郑教授的学生。为了配合陈翔的研究,除了本专业的课程以外,郑教授又介绍他去历史系选修了中国古代史、民族学、古文字学等课程。岁月如流,在大学里,陈翔已经经历了四个寒暑。在这四年当中,陈翔基本上没有度过法定的寒暑假,除了必要的政治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外,他都是锲而不舍地在这图书馆里查阅资料。辛勤的耕耘必然带来丰硕的收获,现在当陈翔正在郑教授的指导下撰写中国古代有关龙的传说及其起源的毕业论文时,他已经能够从地质、古生物、历史、考古各方面提供论据,广泛地利用了各个学科取得的成就。郑教授曾经审阅过他的提纲,对它是十分满意的。
陈翔首先搜集了先秦的典籍中各种有关龙的记载,尽管这些记载很简略,而且明显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概括起来,当时人们想象的龙的特征全是一致的,大头,四爪,长尾,全身覆盖鳞甲。这种龙并不会腾云驾雾,也不是象后世所传的居住在天上,而是与其他动物一样,藏身在深山里,沼泽旁,这就是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记载的:“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在对古代各个民族的传说加以分析以后,陈翔还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流传龙的故事最多,最早崇拜龙或以龙为图腾的,并不是居住在黄河流域的中原民族,而是最早居住在四川西部的一种少数民族——羌族的一支。一直到了铜器时代,龙的名称才见于华夏族(汉族的前身)的传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被附会了更多的神怪色彩,以至弄得面目全非了。
在考古学的材料中,情况也与此相似。在中原地区最早保存了龙的形象的,是商代甲骨文中的龙字,这个字是象形字,写成的形状,尽管简单,但是它那大嘴、大头、长尾的特点,仍然一目了然。从西周到战国的几百年中,龙的形象并没有保留下来,周代铜器上有一种传统的“龙”纹,但是陈翔认为那实际上是“蛇”纹,这是研究者命名上的错误。如果周代确有龙纹,那么它的形状应当与传说相近,而不会成为蛇形,这是有汉代的资料作为旁证的。在汉代的石刻中,龙仍然是大头,利齿,鳞身,四爪,长尾,与其说象爬行的蛇,还不如说它象四腿的兽。唐代以后,龙的形状逐渐变化,身躯加长,腿爪变细,颚部突出,到明清时,就完全变成了人们所熟知的四脚蛇的形状,而与它的原形迥然不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