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杨平中短篇科幻作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您能用通俗的方式讲讲吗?”记者一边问,一边用手在后腰上摸了一下。
科学官瞟了他一眼:“你们总是把录音机放在后面的吗?”
“我们总是保证报道的准确,”记者微笑道“力求字字无误。”
“简单说来”科学官拿过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个圆:“比如这是木星大气外层,(他又在中间画了个小圆)这就是它的液氢层表面。我们想知道的是,在这两层之间发生了什么。人类从未真正了解过木星大气内部的情况,一切都还只是物理模型而已。过一会儿,我们就要下潜到木星大气层里面去。”
“木星的半径为七万一千公里,而你们只准备下潜不到一千公里”记者扶了扶眼镜,掏出个小本子念道“能了解多少情况?”
科学官看着他:“你作了不少准备。”
“我是个勤奋的人。”
“地球的半径有六千公里,而人类最深的探险也只到了海平面下10公里多一点儿的地方。相比之下,这次行动已经相当大胆了,你会看到,我们将有很多收获。”
“我不太了解科技,科学官先生。不过我们为什么不用遥控,而非要用载人下潜呢?”
“我们已进行了数百次的无人探测器下潜,每次到了200~300公里深度时就会失去联系。”
“你们称作”记者又看了看他的小本子“原因未明的通讯中断层?”
科学官看了他一眼:“对,不过平时我们叫它d层,危险层。载人下潜的任务之一,就是查明这一现象的原因。现在,我们最好到控制室去,在那里,你可以亲眼看到下潜的全过程。”
记者眨眨眼,微笑着站起来,跟在科学官后面走向控制室。在门口,科学官停下来:“这里禁止录音录像。”
“好吧。”记者把录音机解下来,交给他。
“还有。”
“你说什么?”记者一副大惑不解的样子。
科学官伸手把他的眼镜摘了下来:“我以前也喜欢戴这种有录像装置的眼镜。”
在环绕木星的轨道上,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开始点火,慢慢移开。
“我们在干什么?”记者看到屏幕上的显示后问。
“我们要移动到选定的下潜点去。”科学官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木星大气中有非常强烈的气流,如果贸然下潜,飞船会被气流的扭力撕碎的。这种风暴可以达到500公里的时速,我们必须要找一个风速缓慢,气流相对稳定的地点下潜。”
“你们怎么找呢?用你们的模型吗?”
“以前发射的无人探测器并非一点儿收获没有。我们现在多少已了解些木星大气的脾性,找出了几个比较合适的地方。比如,木星上的气流是赤道快而两极慢,下潜点就选在高纬度区。还有,在气流的交界处是危险的,而在气流中心带就比较稳定你在看什么?”
“那是不是下潜点?”记者指着屏幕上的一个闪烁的点。
“对。它在一条叫γ带的气流带上。这条气流足有一万多公里宽,分成若干个子带,下潜点就选在γ-d子带上。我们经过整整两年的观测,确定这里流速较缓,湍流也较少。”
“你刚才说我们要在高纬度地区”
“它在北纬63度处。不能太高,否则气流速度太低,无法形成稳定的层流。对于下潜船来说,高速层流比低速湍流还要安全。”
“慢一点儿”记者低头在本子上记着“‘层流’怎么写?”
记者正在看资料:
“下潜飞船称作‘跳蚤’,分成外壳和内舱两部分,长25。14米,宽17。73米。总重约300吨。其中有200吨分布在外壳上。为使飞船在大气中保持稳定,外壳会不断旋转,而在外壳和内舱间,有由电脑控制的平衡装置,使船员所在的内舱保持平稳。另外,外壳中间一圈安装着姿态调整发动机和观测器的部分是不动的,这使船员能得到稳定的图象。
“船体上有3个主发动机,42个姿态调整发动机。在航行中,随时根据外壳旋转的位置开动这些发动机,以改变飞船的航向。在内舱上安装了七个发动机,以作备用。”
“就要开始了。”科学官过来说道。他们一起看着大屏幕。
母船的侧面开了扇门,一个支架托着“跳蚤”慢慢伸出来,在离开母船50米处停了下来。在漫光灯的照射下,这东西的外观象个直立的橄榄,但扁率较小。
“开始。”总指挥说。
“好的。”下潜船的指令长徐丽答道“旋转分离。”
“跳蚤”上的发动机喷射出闪闪发亮的物质,船体开始绕长轴旋转,转速逐渐加快,直至每分钟3圈,然后慢慢从支架上飘开。“再见,等我们回来。”徐丽说。
从控制室可以看到“跳蚤”内的情况。下潜队总共三个人:指令长徐丽、副指令长迈克、木星大气专家加藤正夫。记者曾问过为什么只有三个人,科学官回答说,在这种未知而危险的情况下,人多并不一定有好处。从母船所在的高层轨道上到木星大气外缘,由迈克驾驶,而一进入大气,就要靠徐丽的了。
在离开母船十公里后“跳蚤”的主发动机点火,向下面的大气层飞去。它渐渐飞出母船的阴影,在明亮的阳光下闪烁着。
徐丽看着母船越来越远。每当这种时候,她总隐隐有一丝伤感。她是宇航员第五基督教会的虔诚会员,知道什么时候神会给她启示。这些天来,她一直在等待,无论是好的,或是不好的启示。然而没有,上帝似乎放假了
她看到加藤正夫板着脸在检查观测仪。这是个不苟言笑,认真细致的人,有他在场,每个人都感到象被什么催促着一样。而迈克就不一样。他活泼、热情,喜欢开玩笑,是她的好朋友。当然,对于一个指令长来说,有个过于亲近的手下不太好。她也说不清为什么,反正不太好。她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监视器上。
木星越来越大了,几乎占满了半个天空。从屏幕上已可看出γ-d子带清晰的细节:白色的气团在急速流动,翻滚,撞进其他... -->>
“您能用通俗的方式讲讲吗?”记者一边问,一边用手在后腰上摸了一下。
科学官瞟了他一眼:“你们总是把录音机放在后面的吗?”
“我们总是保证报道的准确,”记者微笑道“力求字字无误。”
“简单说来”科学官拿过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个圆:“比如这是木星大气外层,(他又在中间画了个小圆)这就是它的液氢层表面。我们想知道的是,在这两层之间发生了什么。人类从未真正了解过木星大气内部的情况,一切都还只是物理模型而已。过一会儿,我们就要下潜到木星大气层里面去。”
“木星的半径为七万一千公里,而你们只准备下潜不到一千公里”记者扶了扶眼镜,掏出个小本子念道“能了解多少情况?”
科学官看着他:“你作了不少准备。”
“我是个勤奋的人。”
“地球的半径有六千公里,而人类最深的探险也只到了海平面下10公里多一点儿的地方。相比之下,这次行动已经相当大胆了,你会看到,我们将有很多收获。”
“我不太了解科技,科学官先生。不过我们为什么不用遥控,而非要用载人下潜呢?”
“我们已进行了数百次的无人探测器下潜,每次到了200~300公里深度时就会失去联系。”
“你们称作”记者又看了看他的小本子“原因未明的通讯中断层?”
科学官看了他一眼:“对,不过平时我们叫它d层,危险层。载人下潜的任务之一,就是查明这一现象的原因。现在,我们最好到控制室去,在那里,你可以亲眼看到下潜的全过程。”
记者眨眨眼,微笑着站起来,跟在科学官后面走向控制室。在门口,科学官停下来:“这里禁止录音录像。”
“好吧。”记者把录音机解下来,交给他。
“还有。”
“你说什么?”记者一副大惑不解的样子。
科学官伸手把他的眼镜摘了下来:“我以前也喜欢戴这种有录像装置的眼镜。”
在环绕木星的轨道上,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开始点火,慢慢移开。
“我们在干什么?”记者看到屏幕上的显示后问。
“我们要移动到选定的下潜点去。”科学官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木星大气中有非常强烈的气流,如果贸然下潜,飞船会被气流的扭力撕碎的。这种风暴可以达到500公里的时速,我们必须要找一个风速缓慢,气流相对稳定的地点下潜。”
“你们怎么找呢?用你们的模型吗?”
“以前发射的无人探测器并非一点儿收获没有。我们现在多少已了解些木星大气的脾性,找出了几个比较合适的地方。比如,木星上的气流是赤道快而两极慢,下潜点就选在高纬度区。还有,在气流的交界处是危险的,而在气流中心带就比较稳定你在看什么?”
“那是不是下潜点?”记者指着屏幕上的一个闪烁的点。
“对。它在一条叫γ带的气流带上。这条气流足有一万多公里宽,分成若干个子带,下潜点就选在γ-d子带上。我们经过整整两年的观测,确定这里流速较缓,湍流也较少。”
“你刚才说我们要在高纬度地区”
“它在北纬63度处。不能太高,否则气流速度太低,无法形成稳定的层流。对于下潜船来说,高速层流比低速湍流还要安全。”
“慢一点儿”记者低头在本子上记着“‘层流’怎么写?”
记者正在看资料:
“下潜飞船称作‘跳蚤’,分成外壳和内舱两部分,长25。14米,宽17。73米。总重约300吨。其中有200吨分布在外壳上。为使飞船在大气中保持稳定,外壳会不断旋转,而在外壳和内舱间,有由电脑控制的平衡装置,使船员所在的内舱保持平稳。另外,外壳中间一圈安装着姿态调整发动机和观测器的部分是不动的,这使船员能得到稳定的图象。
“船体上有3个主发动机,42个姿态调整发动机。在航行中,随时根据外壳旋转的位置开动这些发动机,以改变飞船的航向。在内舱上安装了七个发动机,以作备用。”
“就要开始了。”科学官过来说道。他们一起看着大屏幕。
母船的侧面开了扇门,一个支架托着“跳蚤”慢慢伸出来,在离开母船50米处停了下来。在漫光灯的照射下,这东西的外观象个直立的橄榄,但扁率较小。
“开始。”总指挥说。
“好的。”下潜船的指令长徐丽答道“旋转分离。”
“跳蚤”上的发动机喷射出闪闪发亮的物质,船体开始绕长轴旋转,转速逐渐加快,直至每分钟3圈,然后慢慢从支架上飘开。“再见,等我们回来。”徐丽说。
从控制室可以看到“跳蚤”内的情况。下潜队总共三个人:指令长徐丽、副指令长迈克、木星大气专家加藤正夫。记者曾问过为什么只有三个人,科学官回答说,在这种未知而危险的情况下,人多并不一定有好处。从母船所在的高层轨道上到木星大气外缘,由迈克驾驶,而一进入大气,就要靠徐丽的了。
在离开母船十公里后“跳蚤”的主发动机点火,向下面的大气层飞去。它渐渐飞出母船的阴影,在明亮的阳光下闪烁着。
徐丽看着母船越来越远。每当这种时候,她总隐隐有一丝伤感。她是宇航员第五基督教会的虔诚会员,知道什么时候神会给她启示。这些天来,她一直在等待,无论是好的,或是不好的启示。然而没有,上帝似乎放假了
她看到加藤正夫板着脸在检查观测仪。这是个不苟言笑,认真细致的人,有他在场,每个人都感到象被什么催促着一样。而迈克就不一样。他活泼、热情,喜欢开玩笑,是她的好朋友。当然,对于一个指令长来说,有个过于亲近的手下不太好。她也说不清为什么,反正不太好。她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监视器上。
木星越来越大了,几乎占满了半个天空。从屏幕上已可看出γ-d子带清晰的细节:白色的气团在急速流动,翻滚,撞进其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