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笔趣阁 ddbiquge.co,龙啸江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台醉丐”连连摇手道:“凌当家的快别说了,我们梅老弟有三个禁忌:初一十五不动手;份量不够不动手;尺寸不够不动手,扫兴得很,凌当家的恰巧占了三忌之二,你说这怎么好!”“洞庭一勺”面色一寒,脸上肥肉抖颤了一下,冷哼一声,正待答话。

    此刻成筠微微一哂,即要出手,但刘雪已抢先了一步,道:“小女子刘雪,愿先领教高招。”

    “天香玉女”陆宜家本就和成筠有点别扭,立即冷哂一声道:“‘老鼠上天秤’,也不自己称一下,就凭那几手三脚猫,也想——”

    成筠柳眉含煞,纷面凝霜,道:“你高明些,也不至于迭次遭擒。你能参加那‘天行教’,就证明”

    梅雪楼眉头一皱,连忙上前劝止。

    要知这两个少女,都是调皮刁钻之尤,况且“情仇不让亲仇”眼见心爱之人,被分了一杯羹,这股子怒火,当真是忍无可忍。

    但梅雪楼这一出场干涉,两女为了博得他的好印象,也都不再出声,仅是互相怒视一眼,气虎虎地别过头去。

    刘雪的武功,不在“天香玉女”陆宜家之下,梅雪楼和“天台醉丐”当然大为放心,同时两人也深深佩服刘雪的机智。

    因为他两人知道,成筠绝对不是“洞庭一勺”的敌手,而刘雪即使不能挫败对方,最低限度,也可立于不败之地。

    “洞庭一勺”取下沉重的大勺子,道:“你这娃儿且退下去,老夫何等身份,焉能与你动手。”

    “天台醉丐”道:“凌当家的谅来还不知这位的来历,老化子不妨先介绍一下,这妞儿乃是昔年‘巫山断肠’衣云裳之徒,当今后起之秀,‘金陵十钗’之一的刘雪刘姑娘。”

    “洞庭一勺”微微一震,但立即又轻哂一声,道:“‘金陵十钗’虽有薄名,究限金陵一隅,且在一夜之间全部就残,老夫成名之时,她们还”

    “天台醉丐”道:“吹牛反正不犯罪,这妞儿既然如此不知好歹,凌当家的不妨以长者身分,教训她一番,不过”

    “不过怎样?”

    “万一万一叫我怎么说好呢!”

    “吞吞吐吐,你算哪一门子英雄!”

    “老化子本就不是英雄,凌当家的身负屠龙之技,且有英雄之状,老化子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不是变成狗熊了!”

    “好,凌当家的倒能未卜先知,是不是狗熊,待会儿便知。”

    “天台醉丐”又向刘雪一挤眼道:“小妞儿,听到了没有,老化子可要看你的了!”

    刘雪向成筠微微点头,撤出七孔金钗,又向“洞庭一勺”道:“小女子献丑了!”

    说着,柳腰一扭之间,交睫工夫,连换七八个位置,身法之虚幻,端的令人目眩神摇。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饶他“洞庭一勺”身手了得,也不由眼花缭乱,轻敌之念立敛。

    但他若无真凭实学,怎敢不远千里找上梅雪楼较量武技。

    当下立即展开“阴阳五十八勺”全力应付。

    一时之间,钗光勺影,此起彼落,尤其勺心有一凹陷之处,兜起曲折不定忽刚忽柔的劲气。

    这“洞庭一勺”与“阴阳五十八勺”所以厉害,正因为它能忽刚忽柔,真真假假,明看是实,只要勺头微转,立即由实变虚,令人捉摸不定。

    而此刻刘雪仍是采取守势,仅凭奇妙的“索魂三扭”穿行于一片勺影之中,似乎仍然游刃有余。

    “狗不理”本也是游戏风尘之人,不过“天台醉丐”在一旁,略受拘束,但他仍然忍耐不住道:“嘿!凌当家的,真有你的,‘歪嘴吹火,一缕斜风’,就凭这一手,当真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这时,场中虽然打得十分激烈,但梅雪楼却陷入极端烦恼之中。

    不是吗?有一个成筠,就足够他应付的了,如今再加上刘雪和陆宜家两-人,真是左右为难,动辄得咎。

    尤其是陆宜家,个性倔强,且略嫌尖刻,她与成筠正如水火不能相容。

    而且梅雪楼已看出三女对自己似都各怀野心,而他对成筠固然是矢志非好,但刘雪

    蓦地

    一缕疾风来自脑后,梅雪楼大为凛骇,敢情不带破空之声,且快逾闪电,立即以一“海天一瞬”身法,转过身来,伸手一招,一张短笺,已人掌心。

    抬目四扫一匝,哪里还有人影,心道:“就凭此人的身法,若换一般武林中人,恐怕非打到后脑之上不能发觉。”

    要知梅雪楼目前的武功造诣,三十丈以内,任何细微声音,都瞒不了他,而这一短笺,竞能接近他的后脑不及两尺,才被发觉,他焉能不惊!

    此刻因他站在众人之后,所以动作未被别人看到。

    他展开短笺,当目光触到笺端“吾儿”两字时,不由震颤了一下,立即闭上眼睛,深深地吐了口气。

    蓦地——

    刘雪一声娇吐,身法骤变,只见一团银影,围绕“洞庭一勺”电转起来,间或夹着数十点银星,向“洞庭一勺”身上洒落。

    此刻“洞庭一勺”已施出二百余招,在刘雪变招抢攻之下,已经有些手忙脚乱。

    突然,刘雪又是一声娇叱,龙凤金钗在眨眼工夫,划出十七八道金虹。

    只闻“卜”的一声,在刘雪退出当场的同时“洞庭一勺”立感左膝一麻,且肩头被按了一下,虽属阴柔之力,但在力乏之下,实是无法支撑,立即单膝跪在地下。

    此刻太阳已高高升起,且亦有些燠热,但四周却静得有些异样。

    本来,在“洞庭一勺”单膝跪地之时“狗不理”、成筠、陆宜家和“辣手无盐”诸人,正待说几句风凉话。

    但当他们一看梅雪楼和“天台醉丐”两人一脸肃然之色,大家立刻忍住,但数对眼睛,却一齐盯在“洞庭一勺”身上。

    “洞庭一勺”受挫之下,羞愤交集,以为必然引起对方的讪笑和讽刺。

    哪知恰巧相反,只觉得静得有点令人不安,不由抬头一看,众人各不相同的眼色与目光凝在一起。

    此刻众人虽未出声,但眼神之中,却有不同的神色,成筠和陆宜家显出不屑之意:“辣手无盐”厚大的嘴唇子一瘪,龇了一下蒜瓣牙:“狗不理”眼珠子往上翻,作冷冷壁上观之状;而刘雪却面呈些微歉意。

    “天台醉丐”目注梅雪楼手中的短剑,脸上略现惊异之色。

    但梅雪楼的面色却迥然不同,此刻他的脸色变化不定,好像在思虑或决定一件重大之事,连看也没看被挫的“洞庭一勺”一眼。

    梅雪楼将短笺递与“天台醉丐”道:“老哥哥,你且看来!”

    “天台醉丐”肃然接过短笺,只见“吾儿”下面写道:“为娘踩探‘天行教’之事,已有眉目,谅在九月重阳之前,即可真象大白,但有一事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本次论剑大会主持人之一的‘天目老人’,突告失踪。”

    “吾儿有‘天台醉丐’辅助,当无大碍,但亦须小心谨慎,汝近日锋芒太露,易招妒谤,戒之,戒之!”

    “天台醉丐”看毕,面色肃然,即连其余诸人,也都看出事态严重。

    因而,谁也无心取笑“洞庭一勺”了。

    然而“洞庭一勺”可不知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还以为对方故意不出声,旨在消遣他呢!

    他忍无可忍,立起身来,大喝一声,道:“老化子,你是哪一门子好汉!竟以这种手段消遣老夫!”

    “天台醉丐”被他一嚷,不由故态复萌,哈哈大笑道:“凌当家的,你当真是‘人不知自丑,马不嫌脸长’,不说话又不好了!你可知道猪八戒他妈是怎么死的?”

    “洞庭一勺”心知再待下去,也是自找难堪,立即冷哼一声,道:“臭化子先别神气,咱们前途再见!”说毕,掠下峰头。

    梅雪楼微微一叹,对“天香玉女”道:“陆姑娘,此地事情已了,请立即返回天目山,因为”

    梅雪楼说至此处,实在不忍再说下去,立即不安地望着“天台醉丐”

    “天台醉丐”面色一肃道:“还是直接告诉她吧!反正这件事迟早都要公诸武林的。”

    他立即将短笺上之事,简略说了一遍。

    “天香玉女”陆宜家“哇”的一声,掩面悲泣,且回身狂奔下峰而去。

    梅雪楼正欲将她追回“天台醉丐”立即阻止道:“不必了,你即使能将她勉强留下,她也无法安心,只要我等从现在开始,注意这件事就行了。”

    但他立即又向刘雪:“这件事要麻烦刘姑娘了,请你立即追上去,与她一道返回天日山,不管事情发展如何,八月中秋月正当中时,咱们鄱阳湖上见。”

    刘雪应声掠起,回头对梅雪楼深情地看了一眼,没于峰下。

    “天台醉丐”慨然地道:“看来,‘天目老人’突然失踪,必与选拔武林盟主有关,如果是被人挟持或暗算,那这个人就不易对付了!”

    梅雪楼频频颔首,以为“天台醉丐”的看法颇有见地。

    因为“天目老人”为论剑大会发起人之一,且未来盟主的至高信物,亦由他保管,如果确是被人挟持或暗算的话,此人虽不至劫得信物,妄相称霸武林,最低限度,也想破坏此次论剑大会,使之无法召开而告流产。

    诸人叹息了一番,联袂下峰而去。

    大别山又名鲁山,因山中有鲁肃寺而得名,山跨江汉两岸,江水南流,汉水来自西北,三国时属于吴疆,陆逊、诸葛谨均曾戌守于此。

    三国、南北朝、隋、唐、宋、元诸朝,均以此山横阻南北,偏师守之,胜以雄兵十万。

    六月末之夜,星月无光,在鲁山之麓,出现十余条人影,以轻灵快捷身法,向一山坳中驰去。一看便知,来人都是武林高手。

    空山寂寂,松涛阵阵,间或传来一两声夜枭的悲鸣,令人有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之感。

    约二更左右,十余个武林高手,已来到一座绝崖之前。

    绝崖之下,乃是一条深不见底的幽谷,距对面绝崖,不下五六十丈。

    任何绝顶高手,都无法一蹴而过。而且轻功再高之人,恐怕至少也要三四个起落,才能到达对面绝壁。

    然而在这幽谷之上,两个绝壁之间,却有一座宽不逾三尺,厚约两尺的木桥。

    照理说,有这一座木桥沟通天险,应该是一件令人庆幸之事。

    然而,错了!

    此桥悬架于两个绝壁之间,却令人产生寸寸惊险,步步危机之感。

    因为木桥另一端,有一个漆黑的石洞,洞口之上,雕着“不渡桥”三个大字。

    这三个擘窠大字,虽然是铁划银钩,松盘柏立,但此时此地看来,却不免令人陡生寒意。

    因为除了此地主人“血面叟”之外,相传没有一个人活着渡过此桥的。

    因而,这座桥非但没有予人希望之感,相反地,却是死亡的象征,像狰狞的死神,伸出长臂,作势欲扑。

    这时,站在绝壁上桥端的十一个武林高手,虽都戴有面罩,无法看到他们的表情,但从他们的眼神之中,已充分显出犹豫、凛然之色。

    十一个人彼此看了一眼,却没有一个自告奋勇,跃下木桥。

    夜,静得令人不安,只有微微松涛声中,夹带着幽谷中传来“哗哗”的天籁之音。

    一切都是那么阴森和恐怖,尤其谷底“哗哗”之声,有时高亢人云,有时却又不绝如缕,有如死神的狞笑,令人毛骨悚然。

    蓦地——

    一声裂帛似的长笑,来自对面绝壁的黑洞之中,四山暴响回应,历久不绝。

    即厚逾两尺的木桥,也被震得“吱格”作响。

    十一个蒙面人,相顾失色,面面相觑。

    笑音摇曳之中,又传来阴恻侧的声音道:“老夫在此恭候武林盟主候选人的大驾,尤其是‘鬼府’传人梅雪楼!嘿嘿!老夫此桥不渡活命之人,不知各位是否有此胆气!”

    此人语气冰冷,直如一支冰锥,十一个蒙面人同时颤抖了一下。

    突然,十一个蒙面人之中,有一个沉声道:“人家指名‘鬼府’传人梅雪楼,不知哪位是”

    其余蒙面人微微一怔,左顾右盼,表示自己并非“鬼府”传人梅雪楼,而且充分显出悸惧之状。

    突然,其中一个身材略高之人道:“各位既是专程来此,却又趑趄不前,不知是何居心?”

    此人似乎颇有胆识,首先表示不耐,但他既未承认自己是“鬼府”传人梅雪楼,却也未加否认。

    因此其余之人,皆都以惊疑眼色,注视着他。

    此人突然豪气大发,哈哈朗笑一阵,道:“各位今夜来此的共同目的,当不外是一会此洞主人‘血面叟’,或者是为了‘天目仙翁’之事,各位若无‘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豪情,小可就要先行一步了”

    他说到此处,见其余诸人都未出声,不由嘿嘿冷笑了一阵,道:“为了安全起见,各位不妨待小可到达彼端后,再过桥不迟。”

    他说完,冷哂一声,长身掠下木桥。

    其余的蒙面人,也都是武林高手,虽然凛于此桥的危机重重,但在对方冷嘲热讽之下,皆都无法忍受,同时冷哼了一声,相继掠下木桥。

    谷底“哗哗”之声,惊心动魄,木桥在微微颤动,十一颗心也在“卜卜”地跳动。

    因为这是传闻中,从无一个武林高手安全渡过的“不渡桥”啊!

    十一个蒙面人,都是当今各派小一辈中的高手,经验也极丰富,深知此桥长约五六十丈,即使全力施为,也要五六个起落,才能到达彼端。

    但此桥不亚龙潭虎穴,寸寸惊险,自都不敢大意,仅将轻功施展二三成,每一个起落,不过两三丈远近。

    因为假定桥身有机关,或者有人在旁暗袭的话,不至力尽而被所逞,十一个蒙面人心机相同,不谋而合。

    这时,十一个人每人想距两丈左右,全神戒备,步步为营。

    但对面黑洞之中,却是一片死寂,好像刚才口出狂言之人,已经离去。

    又好像此人正在狞视着“临深履薄”的十一个蒙面人,嘴角噙着残酷的哂笑。

    突然——

    一声惨嗥,来自为首的第一个蒙面人,其余诸人倏然收住身形,向前望去。

    只见为道之人好端端地,单足拄地,身形摇摇晃晃,极似“喜鹊闹枝”的上乘身法。

    诸人微微一怔,看此人的身法,似乎并未遇险。

    但适才一声惨呼,分明发自他的口中。

    明知此桥危机四伏,却又看不出丝毫端倪,这是令人气馁的主要原因。

    所谓:“远怕水,近怕鬼”即是这个道理。

    幽谷之中“哗哗”之声不绝于耳,除此之外,四周仍是一片死寂。

    这本是刹那间的事,当第一个蒙面人,身形摇晃至第十一次时,突然又是一声惨呼,划破寂寥的夜空。

    而这一次却是发自第二个蒙面人。此人与第一个蒙面人如出一辙,单足拄地,身形摇摆不定。

    这突如其来的危机,直使其余蒙面人混身鸡皮疙瘩暴起,因为他们虽不知前面两人是否确实遇害,但两人都是惨呼了一声,且形态如出一辙,显然凶多吉少。

    最后一个蒙面人较为刁猾,他之所以落在最后,可不是轻功最差,而是故意如此,以便危急时,只要一跃,即可返回绝崖。

    然而自以为聪明之人,往往不是真正聪明之人,当他身形微动,正欲回身纵起,跃上绝壁之时,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呼。这一声惨呼,较之第一、二个蒙面人,更加令人心悸。好像一个人在刚刚发现一线生机时,又濒临死亡边沿的呼声。

    接着,中央八个蒙面人惨呼之声,此起彼落,转瞬之间,即归于沉寂。

    除了第一、二个蒙面人外——

    全都身形摇摆,单足拄地,当然,谁也没有看到对方狰狞的面孔,因为十一个蒙面人全遭毒手,一个也未幸免。

    蓦地——

    绝壁上又出现了三个身影,也都是面戴布罩,但身法之快,较之罹难的十一个蒙面人,又高出多多。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谁也未出声,显然地,这三人虽未出声,却是同路。

    其中一人身背一支沉重的巨笔,恐怕不下二十余斤,笔杆上雕着“七紫三羊”四个草书。

    另一个较为奇特,腰悬三个奇大的骰子,和两块乌黑的铁牌。

    仔细一看,敢情是两张牌九中的“天九王”两牌互撞,发出“狰狞”之声。

    而那两个奇大的骰子,像小儿拳头似的,恐怕每一个也有一斤余重。

    那骰子银光闪闪,上面的点子十分醒目,显系精钢打造。

    另外一人,身背哭丧棒,此棒粗逾鸡卵,钢刺累累,长逾三尺,且通身呈深蓝之色,显然浸有剧毒。

    三人交换了一个眼色,身背巨笔之人,长身一掠,不下八、九丈之远,落在先前落罹的第十一个蒙面人左肩之上。

    此人身背巨笔,身法矫捷,又是两个起落,即站在最前面惨死的蒙面人肩头之上。

    下面僵立的尸体,仅微微摇晃了几下即止,其轻功造诣可见一斑。

    由他那顾盼之态看来,此人可能十分骄狂。

    另外两个蒙面人、也相继飘落,各距六、七丈分立在几个单足拄地的尸体肩头之上。

    蓦地——

    绝壁上又出现四条人影,也是戴有面罩,其中两人轻功之高,犹在后来这三个蒙面人之上。

    其中两人略一打量,立即携手弹起六、七丈高,以“比翼双飞”之式,斜掠而下。

    站在最后僵尸肩头的蒙面人,尚未发觉,两人已轻点他的左右肩,身形再次拔起四丈来高,向前平掠。

    他俩越过中央一个蒙面人时,最前面那个身背巨笔的蒙面人已经发觉,霍地迎面推出一掌。

    空中两人力道已尽,其中一个身着宝蓝长衫,身材修长之人,突然“嘿”的一声,宝蓝长衫如饱帆般地涨起,同时单掌向袭来的掌风一吐。

    “蓬”的一声,身背巨笔之人,立被震下僵尸的肩头。

    但他身手了得,身悬半空,向木桥上推出一掌。

    这一掌有两个目的,第一,可借反弹之力,重跃到僵尸肩头之上;其次,是想试探这木桥之上,是否仍有毛病。

    只闻“铮”的一声,木桥之上立即钻出一支长逾两尺的巨锥,发出“嗡嗡”之声。

    说时迟那时快,这仅是空中两人借力纵身刹那间的事。

    空中两人回头一看,暗叫一声“好厉害!”敢情这十一个惨死之人,身形摇摆不定,乃是被一支巨银白裤脚中穿入,自肛门戳入肚中。

    因此,这十一个蒙面人在一声惨呼之后,连挣扎也没有挣扎一下,即告绝命。

    “不渡桥”所以能震慑武林,闻之色变,当真不是过甚其词。

    这仅是一瞬间之事,身背巨笔的蒙面人大吃一惊,但他身负绝技,临危不乱,一式“紫燕斜飞”足尖在锥身上一点,又腾身跃上僵尸的肩头。

    这时那携手双飞的两人,已借身背巨笔之人一掌之力,欺起十二、三丈之高。

    此刻他们已过此桥之半,距彼端不过二十余丈。

    那身材修长之人,一声清啸,两腿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交剪数十次“刷”的一声,斜掠而下。

    以“龙门三戏浪”之式,起伏三次,即飘落在桥的另一端。

    这时,站在三具僵尸肩头的三个蒙面人,不由同时惊呼“鬼府”传人梅雪楼!

    突然——

    “格吱”一声巨响,十一具僵尸猝然倒地。

    同时“哗啦”一声,木桥竟一折为二,向两端疾坠而下。

    变生肘腋,一发千钧,三个蒙面人端的不同凡俗,惊骇之下,方寸不乱。

    当那十一具僵尸中肚的巨锥倏然下抽,且木桥“格吱”暴响的同时,三人身影同时下掠,以两指捏住木桥边沿,随着木桥下坠的奇大之力,像三片枯叶似的,借力撒手,身子在桥下半空之中,划起一个极大的半弧,飞升二十余丈,飘落在石洞人口处。

    这股力道,奇大绝伦,饶他三人身手了得,仍然踉跄退出十余步,才拿稳桩步。

    三人汗出如浆,在他们惊魂甫定的同时,那下坠的木桥,却“蓬”的一声巨响,又恢复原状。

    三人凝望着这座“不渡桥”真有彷如隔世之感。

    按理说:一般武林高手,对于机关陷阱,都有极丰富之经验,似不应如此丧胆落魄。

    但那仅是对一般的翻板机关而言,因为普通的翻板陷阱,其面积最多不过三、五丈方圆,只要具有极高轻功造诣和经验的阅历,仍不难化险为夷。

    然而此桥长逾五、六十丈中间一折为二,下坠的幅度,不下三十余丈之宽,即便是一流高手,若无神灵慧质,预有准备,也非作桥下游魂不可。

    三人略一交谈,即由身背巨笔之人领先,小心翼翼地进入洞中。

    此刻,在这三个蒙面人之前,正有两个蒙面人,以奇绝身法,贴着洞壁而行。

    这两人也许不必作者说明,读者也能猜出,那就是“天台醉丐”和梅雪楼两人。

    两人虽然身负绝学,但眼见“不渡桥”惊险情景,自是不敢大意。

    “天台醉丐”在前,梅雪楼殿后,当真是步步为营,凝神静气。

    两人深人洞中二、三十丈,且转了五、六个拐弯,仍无所见。

    洞中非常黑暗,若换普通武林人物,怕也变成睁眼瞎子了!

    而且洞中阴风阵阵,奇寒砭骨,却不知来自何处。

    除了“嗒嗒”滴水之声外,一片死寂。

    突然——

    “天台醉丐”骤然煞住身形,且惊噫了一声,梅雪楼心知他必有所见。

    不然的话,像他这等见多识广之人,绝不至惊噫出声。

    梅雪楼电目一扫,不由头皮发炸,混身鸡皮疙瘩暴起。

    原来在前面五、六尺处洞壁之下,倚坐着一个惨不忍睹的尸体。

    这个尸体身躯高大硕壮,一颗光秃秃的大头颅,竟被人硬生生地按进胸腔之中,仅露出一个头顶,且分明是一个和尚。

    饶他“天台醉丐”见过大风大浪之人,也不由心惊肉跳,一股凉气直冲脊梁。

    因为这个和尚既能安渡“不渡桥”进入此洞,其身手绝不在后面三个蒙面人之下。

    然而,这和尚却像根本未曾还手,任人摆布,不然的话,怎会有此惨状。

    “天台醉丐”回头看了梅雪楼一眼,无非是要他不可大意。

    两人继续前行,又转了两个弯,洞中更加黑暗。

    蓦地——

    “天台醉丐”又是一声惊噫,两人同时止步,贴在壁上,向前看去。

    只见五、六尺外洞壁之上,贴着一个血肉模糊的尸体。

    如果说是一具尸休,不如说是一团肉浆或者是一个肉饼,来得恰当。

    因为这具尸体已失去人的形态,好像是一块软泥做成的泥人,被人用力摔在墙壁之上。

    因此,脸上五官已经模糊不清,好像一张白板。

    两人对传闻中的“血面叟”当然早有所闻,且知此獠手段之毒辣,无出其右者。

    然而,像这种摧残人体的禽兽行为,还真是未曾想到。

    梅雪楼冷哼一声,道:“此獠手段之毒,闻所末闻,若不除去,武林必遭浩劫,老哥哥,我俩今夜绝对不能放过这个魔头!”

    蓦地——

    一声冷如冰雪的阴笑之声,来自五、六丈外,道:“数十年来,擅闯‘九幽谷’者,从无一人生还!嘿嘿!梅小儿,限你立刻自断两臂,依附老夫,老夫破例一次,收你做个关门弟子,否则,嘿嘿”此人语气阴森狂妄,直视两人如俎上之肉,手到拈来。

    “天台醉丐”哈哈大笑道:“血面老狗,你也不撒泡尿照一照,就凭你这块废料,也配为人之师!你就是给我梅老弟提鞋,他还嫌你的指头粗呢!”

    蓦地——

    一股螺旋形的罡风山涌而来“天台醉丐”经验老到,说话之先,早已戒备,并将内劲叫足,乍感奇劲涌至,立即全力推出一掌。

    只闻“唿”的一声“天台醉丐”登时被震下洞壁,踉跄倒退两步。

    四、五丈外一阵阴笑之声,眨眼工夫,即远在十余丈外,两人连影子也没看到,洞中又恢复沉寂。

    “天台醉丐”只觉得对方掌力雄浑无比,且是螺旋之形,极不易着力,自己全力推出一掌,仍然落了下风。

    梅雪楼更为凛骇,他以前虽未见过“天台醉丐”出手,但他将近一甲子的修为,自是不同凡俗,结果仍被震退,这“血面叟”内力之浑厚,就可想而知!

    无怪那两个高手,像失去抗拒力似的,惨死洞中了。

    此刻两人更是不敢大意,尤其是梅雪楼,早将“九玄神功”流布全身,准备迎头痛击。

    两人又转了三、四个弯“天台醉丐”突然惊噫一声,道:“鬼打墙!”

    梅雪楼悚然一惊,原来已来到一个圆桶形的石室之中,这石室四壁井然,天衣无缝。

    在这阴风惨惨的古洞之中,再遇上这等怪事,当然会令人联想到鬼怪作祟上去,不由汗毛直竖。

    “天台醉丐”何等经验,略一打量,立即冷哂一声,向前面走去,身躯一侧,立即失去身影。

    梅雪楼仔细一看,不由暗暗称奇,原来这个圆桶石室仍有出路,只是乍看之下,不易发现罢了!

    因对面石壁上有一道极窄的斜缝,仅可通人,不过在深夜之中,即使站在对面,也不易发现。

    两人侧身穿出石缝,突然“吱吱”两声鬼叫,两团黑影,向两人头顶疾扑而下。

    两人倒吸一口凉气,蓄势戒备,凝目望去,只见两只奇大的怪物,鼓起如轮之翼,自两人头顶一掠而过。

    两人同时吁了口气,这才看清是两只奇大的蝙蝠。

    然而,这两只鼠目尖嘴,狰狞可怖的大蝙蝠,展开双翼,怕没有三尺多宽。

    蓦地——

    两人后颈上同时被吹了两口冷气,寒澈心脾,不由大吃一惊,霍地转身,各自劈出一掌,轰然暴响,石屑纷飞。

    一看之下,哪里还有人影,饶他俩艺高胆大,也不由凉了半截。

    突然“天台醉丐”轻哂一声,一指洞壁上两个小洞,作了个苦笑。

    梅雪楼走近一看,敢情这两个小洞直通峰顶,冷风由峰顶贯穿而下,变成两缕奇寒劲急之阴风,端的奇凉无比。

    突然数丈之外,隐隐传来“哗啦哗啦”之声,在这死寂的古洞之中,令人不寒而栗。

    两人悚然止步,凝神静听。

    “哗啦”之声越来越近,足音跫然,且夹着“啾啾”鬼叫之声。

    转角处立即走出一具白骨皑皑的骷髅架子,这架骷髅虽然走得很慢,但全身骨节没有一处不响,所以发出“哗啦哗啦”之声。

    武林中人不信鬼怪之说,尤其是“天台醉丐”和梅雪楼这等绝世高手。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这具骷髅不但会走“啾啾”鬼叫,而且两个黑洞似的眼眶之中,还射出惨绿的光芒。

    梅雪楼大喝一声,劈出一掌,只闻“哗啦”一声暴响,这具骷髅立即变成一蓬骨粉,四下飘散。

    接着,又是一阵“哗啦哗啦”之声,又转出五具同样的骷髅。

    排成一行纵列而行,步伐一致,活像受过严格训练的士卒,且脚不沾地,蹑空而来。

    两人鸡皮疙瘩暴起,心道:“难道‘血面叟’当真会旁门邪术不成!”

    两人不敢怠慢,同时大喝一声,推出一掌,又是“哗啦”一阵暴响,骨屑纷飞,白雾氤氲,向四下洒落。

    “天台醉丐”惊喝一声:“小心毒雾!”

    但他正因说话之故,迟了一步,已吸人少许毒雾,登时感到一阵昏眩。

    尚幸他经验丰富,闭气得快,中毒不深。

    他立即跃开两丈,跌坐地上,运功逼毒。

    梅雪楼因在“天台醉丐”惊呼的同时,已经有所准备,所以并未中毒。

    尚幸再无骷髅出现,约有一盏茶的工夫“天台醉丐”一跃而起,连道好险!

    原来这六具骷髅,都经过“血面叟”独门毒药淬过数十年,奇毒无比,只要吸人少许毒粉,而未能在一个时辰内发觉,待剧毒渗入经脉之中,血管立即凝缩爆裂,即华陀、扁鹊重生,也将束手。

    因此,武林中人视此毒为阎王帖子“九幽毒粉”之名,震慑武林数十年。

    这时两人才看出,洞顶有一条极细的铁丝,由转角处通来,敢情六具骷髅乃是拴在铁丝之上,有人在一旁操纵,当然行动一致了。

    所以无论任何高手,乍见之下,自不免心惊胆战,当然不容易看到这个巧妙之处。

    两人又转过五、六道曲折之处,估计已走了将近两里多路,仍是不见尽头。

    蓦地——

    “轰”然一声巨响,转角处一张巨大的石板,骤然向外倒下,尘土飞扬之中,隐约可见洞外花木扶疏,不啻世外桃源。

    同时八个血面人,一字排开挡在洞口两丈之处。面上血肉模糊,五官不分,根本没有鼻梁,鼻孔变成两个黑洞。好像略一抖掌,即要掉落肉屑似的。

    “天台醉丐”沉声道:“大麻疯!”

    这句话有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梅雪楼直感头发梢发痒,全身汗毛暴竖。

    两人出得洞口,突然八个血面人“哇哇”一阵怪叫,各自掩面,回头狂奔而去。

    两人一头雾水,面面相觑。

    蓦地——

    一声阴侧侧的暴喝:“回去!”

    八个血面人如奉纶音,立即停止狂奔,同时转回。

    但他们皆都不敢正视梅雪楼,而且脸上血肉抽搐,谁也摸不透他们为何如此激动。

    但“天台醉丐”何等经验,观颜察色,立即了然于怀,道:“你知道这八个血面人为何一见了你,就好像疯狂似的不敢正视吗?”

    梅雪楼茫然地摇摇头。

    “天台醉丐”道:“这个你当然不会知道!”

    他微微一叹,续道:“像你这等浊世风标,荡尘涤俗的仪表,不要说身有缺陷之人,由于自卑心作祟,不敢正视,就是一般普通人,也不免有自惭形秽之感!”

    梅雪楼恍然大悟,原来他们飞越“不渡桥”时,发觉下面三个蒙面人,已经认出自己是“鬼府”传人,所以立即将面罩取下。

    这时两人才看清这洞之外,另有天地,原来是一个山谷。

    而这个山谷,却非常隐秘,因有两个高峰由上突出笼罩,即站在另一个峰顶,也无法发现。

    八个血面人同时撤出一柄奇形兵刃,此物长仅尺余,首端有一半弯月形锐刃,但却极薄,微微一颤,即发出“霍霍”之声。

    梅雪楼心知这是“血面叟”的独门兵刃“缅铁镰钩”

    “天台醉丐”说出八个血面人是大麻疯,梅雪楼立即产生无比同情之感。

    因此他暗暗决定,略予微戒,即放他们一条生路。

    “天台醉丐”道:“老化子念你等身罹绝症,且受‘血面叟’挟持,不无可悯,你等速将‘血面叟’叫出,老化子放你等一条生路。”

    八个血面人咿呀怪叫一阵,同时抡起“缅铁镰钩”将“天台醉丐”裹定。

    只见千万道银芒,挟着“霍霍”锐啸,向“天台醉丐”全身要害狠命招呼。梅雪楼大为凛骇,他未想到,身罹此等绝症之人,仍有恁般功力,由此可见“血面叟”当真不可等闲视之了。

    然而“天台醉丐”也是罕见高手,梅雪楼自与他论交后,尚属初次见他出手。

    只见他掌影重重叠叠,纷纷洒落,而且掌势怪异,反、正不定,有如一蓬竹叶,当空洒落,飘飘闪闪,令人无法捉摸。

    这正是“天台醉丐”赖以成名的竹叶手。

    七、八十招过去,胜负不分。

    “天台醉丐”已经不耐,大喝一声,掌势骤变,三丈方圆之地,已被掌风弥漫,八柄“缅铁镰钩”在一片罡风之中,有如八片薄纸,几乎要折断飞去。

    梅雪楼心知八个血面人最多能再支持三、五招,即将落败。

    若他们被掌风扫中,恐怕非筋断骨折不可,心中大为不忍道:“老哥哥手下留情!”

    但在他说话的同时“天台醉丐”已经绝招乍出,罡风大作,只闻“哗啦啦”数声,八柄“缅铁镰钩”已飞上三、五丈之高空。

    八个血面人同时“哇哇”怪叫,似哭非哭,似笑非笑,令人不忍卒听,且踉跄没人一片竹林之中。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