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dbiquge.co,我给领导开小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6
我跟吴同学没说实话,其实无须我多讲,她吴同学应该知道一个市长司机是不可能与纪委隔绝的,就因为老头子是市长。说起纪委的那些事儿,头绪太杂太乱,从水利局到市政府,纪委书记换了好几届,也都跟老头子关系不错,老头子在任市长时,跟现在刚调回省里离任的陈书记更是称兄道弟。不能不说,税务局长那个案子是让壹号对纪委和检察院最失望的案例,没有按照指示精神办成铁案,拧断系蚂蚱的绳索。
但有一点我必须承认,但凡老头子跟陈书记的私下碰头,即便只有他两个人,我也得回避。陈书记在这点上比市长强,自己会开车,不用带司机。记得税务局的案子告发时,两个人会晤的频率非常高,经常在礼拜天开车到a县一家不起眼的小酒店里说悄悄话,当时承办案件的正是第一纪检室,主办人就是牛主任。我只记得老头子在车上说过一句话:"一个死啃法律书本的,能翻了天不成?"说的正是牛主任。外面传言说,牛主任在办案过程中受不了上下挤压,向纪委常委们提议,让省纪委直接派人下来督办此案。陈书记给一言否决了,说安定干部队伍为首要,不能捕风捉影,人为将矛盾扩大化。基调定了,牛主任被排挤出专案组,最后移交检察院的只有税务局长。壹号精心设计好的"羊套狼"图纸样板没打造成形,实在浪费了材料。听说壹号是揣着材料直接敲开省纪委书记办公室的,岂料吃了"闭门羹"。纪委领导语重心长地说,现在这社会啊,传言万不可信,检举信也一样不能全信,为官一方肯定要得罪人的,不瞒你说,我手头上的举报信,你们市委班子成员一个都不少
这话分量很沉,壹号基本是一身汗津津地溜出纪委门槛的,老狐狸没逮着反弄了一身臊,得不偿失!
反正税局大案总结一句话是:牺牲一只蚂蚱,盘活了一条绳索。
牛主任的儿子跟我儿子是一个班的,有一次学校开家长会,他特别跟我提到税局案,想借我这司机之口向老头子委婉表达他自己当初那样提议,无非是办案压力太大,并不是想搞白色恐怖,打击干部,扰乱政务。
牛主任从面相看顶多是个教书匠,瘦条条的,还先天驼背,再加上一副厚实的近视镜片,感觉走起路来都喘着气,其实他只大我几岁。同样是学法律出身,跟浑身阳刚之气的小杨头一对比,牛主任活像个病夫。然而,正是这位体貌懦弱的书生,这些年来让不少趾高气扬的副处干部卧轨而倒,包括a县前任纪委书记就栽在他手上,背后人称"牛鬼"。
纪委书记一职是"反腐倡廉"的旗杆,杆子都腐朽了,旗帜自然摇摇欲坠。前车之鉴,老储到了a县后,吸取了教训,借助老头子的手腕,让陈书记从外县调了一个五十出头老资历的处干充当了"旗杆",这"旗杆"一眼望去有些老态龙钟,活像是拐杖,但用起来心里踏实,至少能迎合县委书记的风向。
我跟"牛鬼"的交往不多,最深厚的一次是在萧大秘的家里碰过酒杯。他俩是高中同学,平常走动比较多,那回是萧大秘喜迁新居,叫上几个要好的朋友吃第一顿家庭灶饭。酒桌上大家一个劲地给秘书长敬酒道喜,"牛鬼"却冒出一句叫人耳根发烫的话:"这么大房子,我怕活两世也挣不到手的。"假如换成别人,那肯定是羡慕的口吻,可他"牛鬼"是纪委的啊,话里藏刀不是?萧大秘当即跟老同学叫板了,说你这位反贪专家是不是想要从我这楼墙上掏块砖头带回去研究一下,挖掘里面藏着的票子啊?"牛鬼"也自觉失言,让萧大秘误会了,赶忙解释说:"这是哪儿话呀,我是佩服老同学的治家之道,误会,误会!"毕竟是老同学,多年的交情,"牛鬼"自罚三杯后,一笑而过了。a县风波猛烈之时,也传言说萧大秘私下约过"牛鬼"好几回,但老同学一直没给面子,躲开着。
吴同学上任前,先要跟"牛鬼"亲密接触,我感觉她离"蛇神"不远了。
小车上了环城路,我掏出电话簿问:"吴书记,要给王主任打电话吗?"
其实是废话,领导履新前大都要进上级组织门槛儿拜节的,驻省办这类"官驿"就是落脚点。
肯定都得事先通气,好让"驿长"提前以排位安顿好"栓马桩"的次序,奥迪总是排在本田之前的。有时候车水马龙的,难免有撞车的时候,也叫"驿长"应接不暇。
"嗯。"吴同学居然应承了,我颇为意外,可能上次驻扎"xx大厦"让吴同学的肠胃经受过洗礼,发现她对王主任没什么好感,尽管食物中毒跟"xx大厦"无关。事后她对王主任的评价是:难怪老领导当初反对他当驻省办主任,整个一酒囊饭袋嘛!
跟我交往一般的王主任向来把对老头子的记恨算计在我头上,对我始终保持不冷不热的远距离,所以,给他打电话是听不出"余音"的。
"谁啊?"很不耐烦中传来熟悉的"长城谣",碰撞起来铿锵有力,跟"砖手们"的嗓门一样响亮。
"我。"我生硬地回答。
&n... -->>
6
我跟吴同学没说实话,其实无须我多讲,她吴同学应该知道一个市长司机是不可能与纪委隔绝的,就因为老头子是市长。说起纪委的那些事儿,头绪太杂太乱,从水利局到市政府,纪委书记换了好几届,也都跟老头子关系不错,老头子在任市长时,跟现在刚调回省里离任的陈书记更是称兄道弟。不能不说,税务局长那个案子是让壹号对纪委和检察院最失望的案例,没有按照指示精神办成铁案,拧断系蚂蚱的绳索。
但有一点我必须承认,但凡老头子跟陈书记的私下碰头,即便只有他两个人,我也得回避。陈书记在这点上比市长强,自己会开车,不用带司机。记得税务局的案子告发时,两个人会晤的频率非常高,经常在礼拜天开车到a县一家不起眼的小酒店里说悄悄话,当时承办案件的正是第一纪检室,主办人就是牛主任。我只记得老头子在车上说过一句话:"一个死啃法律书本的,能翻了天不成?"说的正是牛主任。外面传言说,牛主任在办案过程中受不了上下挤压,向纪委常委们提议,让省纪委直接派人下来督办此案。陈书记给一言否决了,说安定干部队伍为首要,不能捕风捉影,人为将矛盾扩大化。基调定了,牛主任被排挤出专案组,最后移交检察院的只有税务局长。壹号精心设计好的"羊套狼"图纸样板没打造成形,实在浪费了材料。听说壹号是揣着材料直接敲开省纪委书记办公室的,岂料吃了"闭门羹"。纪委领导语重心长地说,现在这社会啊,传言万不可信,检举信也一样不能全信,为官一方肯定要得罪人的,不瞒你说,我手头上的举报信,你们市委班子成员一个都不少
这话分量很沉,壹号基本是一身汗津津地溜出纪委门槛的,老狐狸没逮着反弄了一身臊,得不偿失!
反正税局大案总结一句话是:牺牲一只蚂蚱,盘活了一条绳索。
牛主任的儿子跟我儿子是一个班的,有一次学校开家长会,他特别跟我提到税局案,想借我这司机之口向老头子委婉表达他自己当初那样提议,无非是办案压力太大,并不是想搞白色恐怖,打击干部,扰乱政务。
牛主任从面相看顶多是个教书匠,瘦条条的,还先天驼背,再加上一副厚实的近视镜片,感觉走起路来都喘着气,其实他只大我几岁。同样是学法律出身,跟浑身阳刚之气的小杨头一对比,牛主任活像个病夫。然而,正是这位体貌懦弱的书生,这些年来让不少趾高气扬的副处干部卧轨而倒,包括a县前任纪委书记就栽在他手上,背后人称"牛鬼"。
纪委书记一职是"反腐倡廉"的旗杆,杆子都腐朽了,旗帜自然摇摇欲坠。前车之鉴,老储到了a县后,吸取了教训,借助老头子的手腕,让陈书记从外县调了一个五十出头老资历的处干充当了"旗杆",这"旗杆"一眼望去有些老态龙钟,活像是拐杖,但用起来心里踏实,至少能迎合县委书记的风向。
我跟"牛鬼"的交往不多,最深厚的一次是在萧大秘的家里碰过酒杯。他俩是高中同学,平常走动比较多,那回是萧大秘喜迁新居,叫上几个要好的朋友吃第一顿家庭灶饭。酒桌上大家一个劲地给秘书长敬酒道喜,"牛鬼"却冒出一句叫人耳根发烫的话:"这么大房子,我怕活两世也挣不到手的。"假如换成别人,那肯定是羡慕的口吻,可他"牛鬼"是纪委的啊,话里藏刀不是?萧大秘当即跟老同学叫板了,说你这位反贪专家是不是想要从我这楼墙上掏块砖头带回去研究一下,挖掘里面藏着的票子啊?"牛鬼"也自觉失言,让萧大秘误会了,赶忙解释说:"这是哪儿话呀,我是佩服老同学的治家之道,误会,误会!"毕竟是老同学,多年的交情,"牛鬼"自罚三杯后,一笑而过了。a县风波猛烈之时,也传言说萧大秘私下约过"牛鬼"好几回,但老同学一直没给面子,躲开着。
吴同学上任前,先要跟"牛鬼"亲密接触,我感觉她离"蛇神"不远了。
小车上了环城路,我掏出电话簿问:"吴书记,要给王主任打电话吗?"
其实是废话,领导履新前大都要进上级组织门槛儿拜节的,驻省办这类"官驿"就是落脚点。
肯定都得事先通气,好让"驿长"提前以排位安顿好"栓马桩"的次序,奥迪总是排在本田之前的。有时候车水马龙的,难免有撞车的时候,也叫"驿长"应接不暇。
"嗯。"吴同学居然应承了,我颇为意外,可能上次驻扎"xx大厦"让吴同学的肠胃经受过洗礼,发现她对王主任没什么好感,尽管食物中毒跟"xx大厦"无关。事后她对王主任的评价是:难怪老领导当初反对他当驻省办主任,整个一酒囊饭袋嘛!
跟我交往一般的王主任向来把对老头子的记恨算计在我头上,对我始终保持不冷不热的远距离,所以,给他打电话是听不出"余音"的。
"谁啊?"很不耐烦中传来熟悉的"长城谣",碰撞起来铿锵有力,跟"砖手们"的嗓门一样响亮。
"我。"我生硬地回答。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